《(課標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 課時跟蹤訓練10 第三單元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10講 光與光合作用(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生物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標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 課時跟蹤訓練10 第三單元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10講 光與光合作用(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生物試題(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光與光合作用
一、選擇題
1.(2015·上海卷)從新鮮的菠菜葉片提取葉綠體色素,發(fā)現(xiàn)提取液明顯偏黃綠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
B.沒有加入碳酸鈣
C.用脫脂棉過濾不徹底
D.一次加入過多無水乙醇
[解析] 色素提取過程中,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有利于色素的提取。加入碳酸鈣,可防止研磨過程中葉綠素被破壞;不加碳酸鈣,研磨過程中葉綠素被破壞,會導致提取液顏色偏黃綠色。脫脂棉過濾不徹底會出現(xiàn)混濁現(xiàn)象,但其主要影響的不是提取液的顏色。一次加入過多無水乙醇會導致提取的濾液中色素含量相對較少,使提取液整體顏色變淺。
[答案] B
2.(2015·長春三橫
2、)下列關于光合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光反應階段不需要酶的參與
B.暗反應階段既有C5的生成又有C5的消耗
C.光合作用過程中既有[H]的產(chǎn)生又有[H]的消耗
D.光合作用過程將光能轉(zhuǎn)換成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解析] 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過程,意在考查考生在識記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難度較小。光反應階段,由ADP和Pi形成ATP時需要ATP合成酶的參與;在暗反應階段二氧化碳與C5反應生成C3,然后C3又被還原生成(CH2O)和C5;光合作用過程中先在光反應階段將光能轉(zhuǎn)化為ATP和[H]中的化學能,然后在暗反應階段將ATP和[H]中的化學能轉(zhuǎn)化為(CH2O)中的化學能。
[答案]
3、A
3.(2015·齊魯名校調(diào)研)如圖表示某生物膜結構及其發(fā)生的部分生理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示膜結構為葉綠體內(nèi)膜
B.A側(cè)為葉綠體基質(zhì),其中含有少量DNA
C.甲表示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葉綠素a
D.圖示過程為光反應,該過程不需酶的催化
[解析] 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場所和過程等,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分析方面的能力,難度中等。因圖示過程需要光照,故該過程為光反應,場所為類囊體薄膜,A項錯誤。光反應生成的ATP進入葉綠體基質(zhì)參與暗反應,故A側(cè)為葉綠體基質(zhì),葉綠體基質(zhì)中含有少量DNA,B項正確。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胡蘿卜素,C項錯誤。光反應過程需要酶
4、的參與,D項錯誤。
[答案] B
4.(2015·嘉興期末)下圖表示真核細胞中兩種生物膜結構及其所發(fā)生的部分生理過程,a、b、c、d代表膜中的成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兩種生物膜均具有能量轉(zhuǎn)換功能,與此功能有關的膜蛋白是b、d
B.圖1所示的生物膜是線粒體內(nèi)膜,a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膜蛋白
C.圖2所示的生物膜是類囊體膜,c是分布著光合色素的膜蛋白
D.兩種生物膜都能增大相關細胞器的膜面積
[解析] 圖1中的生物膜是線粒體內(nèi)膜,圖2中的生物膜是葉綠體類囊體膜;兩種生物膜均具有能量轉(zhuǎn)換功能,與此功能有關的膜蛋白是b、c、d;兩種生物膜都能增大相關細胞器的膜面積。
[答案
5、] A
5.(2015·株洲一模)利用無水乙醇提取出葉綠體中的色素,設法分離得到各種色素后,并將葉綠素b、葉綠素a、葉黃素、胡蘿卜素和混合液依次點樣在濾紙的1、2、3、4、5位置(如圖所示)。當濾紙下方浸入層析液后,濾紙條上各色素正確的位置應為( )
[解析] 本題考查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和識圖分析方面的能力,難度中等。在層析液中四種色素的溶解度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色素溶解度越大,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的速度越快,混合液中含4種色素,擴散后在濾紙條上形成4條色素帶。
[答案] B
6.(2015·福州期末)給予從葉綠
6、體分離出的類囊體膜光照,發(fā)現(xiàn)能使草酸鐵的Fe3+還原為Fe2+,并有氧氣釋放。此實驗證明( )
A.光合作用在類囊體上進行
B.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O2來自H2O,而不是CO2
C.類囊體吸收光能后,產(chǎn)生O2和還原性物質(zhì)
D.類囊體上的光反應能產(chǎn)生O2,而暗反應使Fe3+被還原
[解析] 本題考查類囊體膜上發(fā)生的反應,意在考查考生的獲取信息能力,難度中等。由題干可知,類囊體吸收光能后,可以產(chǎn)生O2和具有還原性的物質(zhì),故選C。
[答案] C
7.(2015·株洲一模)如圖為光合作用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表示O2,④表示CO2
B.暗反應中,CO2首先與C5結合
7、生成C3,然后被還原為(CH2O)
C.C3的還原過程中,需要光反應提供的物質(zhì)只有②
D.增加光照強度,C3的含量將減少
[解析] 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過程,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和識圖析圖方面的能力,難度中等。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進行的是光反應,這一階段中產(chǎn)生[H](即NADPH)、ATP和氧氣,因此,①表示氧氣,④表示暗反應中與C5反應的CO2;CO2先與C5反應生成C3,然后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的參與下被還原成(CH2O);增加光照強度,則光反應產(chǎn)生的ATP和[H]增多,則在暗反應中有更多的C3被還原,故增加光照強度,C3含量減少。
[答案] C
8.(2015·太原一
8、模)植物葉片中有一種酶,是葉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質(zhì),其功能是催化反應C5+CO2→2C3。由此推斷這種酶( )
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
B.在低溫環(huán)境中會失活,導致光合速率降低
C.是固定CO2的關鍵酶,其催化活性可能比其他酶低
D.由葉綠體中的基因控制合成,與細胞核基因無關
[解析] 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過程、酶的特性等,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和獲取信息方面的能力,難度中等。題干反應是二氧化碳的固定過程,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zhì)中;在低溫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酶的空間結構并沒有改變,故低溫下酶不會失活;該酶是固定二氧化碳的關鍵酶,根據(jù)該酶在葉片中含量最高,推知該酶的活性可能比其他酶的活性低
9、;根據(jù)題中的信息,不能確定該酶是由細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還是由葉綠體基因控制合成的,或者由兩類基因共同控制合成的。
[答案] C
9.(2015·合肥一模)實驗發(fā)現(xiàn)將葉綠體從葉肉細胞中分離出來,破壞其外膜,仍然可以在光下利用二氧化碳生產(chǎn)有機物、放出氧氣。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主要位于葉綠體內(nèi)膜和基質(zhì)中
B.葉綠體內(nèi)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外膜是全透的,起保護作用
C.光合作用必須在葉綠體中才能進行
D.葉綠素被破壞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解析] 本題考查光合作用場所——葉綠體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點的識記、理解與運用能力,難度中等。與光合作用有關
10、的酶分布在類囊體薄膜和葉綠體基質(zhì)中,色素僅分布在類囊體薄膜上,A錯誤;葉綠體內(nèi)膜和外膜都具有選擇透過性,B錯誤;藍藻沒有葉綠體,也能進行光合作用,C錯誤;葉綠素在光反應中吸收和轉(zhuǎn)化光能,葉綠素被破壞,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D正確。
[答案] D
10.(2015·合肥一模)如圖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nèi)一晝夜CO2濃度的變化曲線(實線),據(jù)圖判斷正確的是( )
A.H點時植物產(chǎn)生ATP的場所只有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
B.光合作用是從D點開始的,因為D點后CO2濃度開始下降
C.處于實線與虛線交叉點時的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D.經(jīng)歷一天的植物體內(nèi)的有機物有積累,容
11、器內(nèi)O2含量增加
[解析] 本題考查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與識圖、析圖能力,難度中等。由題圖分析可知,H點是CO2濃度變化曲線的拐點,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此時植物體內(nèi)產(chǎn)生ATP的場所應是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葉綠體,A錯誤;D點時光合作用強度也等于呼吸作用強度,光合作用在D點前已開始,B錯誤;圖中H、D點代表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實線與虛線的交叉點代表此時CO2濃度與起始點相同,植物體內(nèi)的有機物積累量為0,C錯誤;與初始相比,24時CO2濃度下降,說明一天中有機物有積累,容器內(nèi)O2含量增加,D正確。
[答案] D
11.(2015·開封二
12、模)甲圖中,A、B分別為培植于無色透明氣球內(nèi)、質(zhì)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氣球可膨脹、收縮;其中B已死亡。氣球內(nèi)的培養(yǎng)液中均含CO2緩沖液(維持氣球內(nèi)CO2濃度不變);初始時指針指向正中零的位置。乙圖為相同時間內(nèi)測得的燈泡到水面的距離與指針偏轉(zhuǎn)格數(shù)的關系曲線,每次實驗后指針復零。下列相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在適宜光照條件下,指針將向右偏轉(zhuǎn)
B.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光照強度,c點的含義為O2釋放量最大
C.ce段說明隨燈光距離的增大,O2釋放量減少
D.f點與a、b、c、d點的指針的偏轉(zhuǎn)方向相同,但數(shù)值較小
[解析] 本題考查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和識圖析圖方面
13、的能力,難度稍大。在適宜光照條件下,A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并釋放氧氣,使氣球受到的浮力增大,氣球上升,指針向右偏轉(zhuǎn);燈泡到水面的距離不同會使A幼苗接受的光照強度不同,因此,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光照強度,起初燈泡到水面的距離較近,光照強度大,此時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A幼苗釋放氧氣,指針向右偏轉(zhuǎn),氧氣釋放越多,指針向右偏轉(zhuǎn)的格數(shù)越多,因此,c點表示氧氣釋放量最大;從c點到e點指針向右偏轉(zhuǎn)的格數(shù)逐漸減少,說明氧氣的釋放量逐漸減少;e點以后都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或只進行呼吸作用,氣球內(nèi)氧氣減少,導致A幼苗所處氣球所受浮力減小(小于B幼苗所處氣球),指針向左偏轉(zhuǎn)。
[答案] D
二、非選擇題
12.
14、(2015·鄭州二檢)葉綠素是植物細胞內(nèi)參與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葉綠素等光合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________上,與糖類相比,葉綠素分子中特有的元素是________。
(2)將綠葉中提取的色素溶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鏡之間,在光譜中可以看到明顯變暗的區(qū)域是______________。分離色素所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種子在黑暗中萌發(fā)形成的幼苗,節(jié)間特別長,葉子很小,呈黃色或黃白色,即“黃化現(xiàn)象”。從光合色素形成所需要的環(huán)境條件進行分析,“黃化現(xiàn)象”說明了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光合色素的分布、分離和合成條件,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理解、分析能力,難度較小。(1)葉綠素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與糖類(含C、H、O元素)相比,其分子中特有的元素是N、Mg。(2)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前者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后者主要吸收藍紫光,因此,光譜中明顯變暗的區(qū)域是紅光和藍紫光。分離色素的依據(jù)是不同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擴散速率快,位于濾紙條的上端。采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3)黃化苗中含有類胡蘿卜素,不含葉綠素,該現(xiàn)象說明了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而類胡蘿卜素的形成可以不需要光。
[答案] (1
16、)類囊體(的薄膜) 氮(N)、鎂(Mg)
(2)紅光和藍紫光 不同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紙層析法
(3)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類胡蘿卜素的形成可以不需要光
13.(2015·南昌零模)為探究影響光合速率(單位/μmol·m-2·s-1)的因素,科研人員利用玉米和大麥在適宜的溫度、光照強度下進行有關實驗,結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如果將長勢相同的玉米和大麥幼苗共同種植在一個透明密閉的裝置中,保持題干中的條件和21%的O2環(huán)境,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幼苗先
17、死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圖可知,大麥植株處于不同CO2濃度下,其光合作用速率均以含O2量為______________時最高;隨著含O2量增加,光合速率會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中[H]和O2產(chǎn)生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大麥在黑暗條件下________(填“有”或“無”)[H]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場所和影響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識圖分析能力,難度中等。(1)由題圖可知,自變量有植物種類、CO2濃度和O2濃度。(2)低CO2濃
18、度和21%的O2環(huán)境下,溫度、光照強度適宜,玉米利用CO2的能力較大麥強,故在透明密閉的裝置中,大麥先死亡。(3)在不同CO2濃度條件下,在氧氣濃度為4%時,大麥的光合作用速率最高,隨著氧氣濃度增高,光合作用速率下降。(4)光合作用中[H]和O2產(chǎn)生于光反應,光反應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進行。[H]還可以來自呼吸作用,黑暗條件下,大麥細胞仍可以進行呼吸作用。
[答案] (1)植物類型(或植物種類) CO2濃度 O2濃度
(2)大麥 在較低CO2濃度和21%O2環(huán)境下,玉米利用CO2的能力較大麥強(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4% 明顯下降(逐漸降低)
(4)葉綠體的基粒(類囊體) 有 黑暗時呼吸作用能產(chǎn)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