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熟慮游刃有余---談談古詩的閱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深思熟慮游刃有余---談談古詩的閱讀(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深思熟慮 游刃有余
--- 談談古詩的閱讀
海南省農(nóng)墾實驗中學 周俊文
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了,體現(xiàn)了理念;
把復雜的事情搞簡單了,是一種貢獻。
為了體現(xiàn)高考的公開、公正和公平,命題者往往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命題時有意設置障礙,制造干擾,為難考生,使試題有難度、有深度、有區(qū)分度,還要體現(xiàn)不同的能力層級和選拔性的要求等。
考生需要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能夠抗干擾,排刁難,越障礙,透過表層,抓住實質(zhì),找到正確答案。在此,我們力圖使古代詩歌閱讀的問題簡單化,易于把握,以期對大家有幫助。
我們從考查的內(nèi)容
2、、 試題的解答、備考工作三個方面來談談關于古代詩歌的閱讀。
有關古代詩歌考查的內(nèi)容主要有形象、語言、表達技巧、體裁常識等。
形象包括三大類,情、志、理;語言方面主要是對煉字、煉句和風格的考查;表達技巧主要考查抒情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等;體裁方面能夠作出常識性判定就可以了。明白了考查的內(nèi)容范圍,然后就需要能準確定位試卷所選詩歌的內(nèi)容和考查點。把
握詩歌的內(nèi)容是解答的基本前提。 首先要從宏觀上初步定位: 是寫景、是抒情、是言志,還是說理。 然后從微觀上準確把握:描寫的對象—-呈現(xiàn)的意象—-形成的意境—-表
達的主旨。
意象是融入了情感的描寫對象,是主客觀結(jié)合的產(chǎn)物。意
3、境則是情景交融的一種境界。主旨主要就是情、志、理三種。如: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我們可以作如下分析
意象
意境
主
旨
黃河
白云
孤城
萬仞
空曠
孤獨
蒼涼
邊地苦寒
寂寞難耐
山
分析詩歌內(nèi)容是第一步,然后進入解題步驟。
解答試題要注意:一審清題意;二抓住要點,分清層次;三注意學科語言與卷面美
4、
觀。
審題有個質(zhì)與量的問題?!百|(zhì)”是問題的實質(zhì)。問題只有三種: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問什么答什么,問多深答多深,不能答非所問?!傲俊笔菃栴}的數(shù)量,有幾問
答幾問,不遺漏不空缺。 只有審清了題, 才能在回答時一語中的, 才不會出現(xiàn)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xiàn)象。
答題時要抓住重點,分清層次。哪是內(nèi)容,哪是形式,哪是內(nèi)容與形式的結(jié)合,可
分要點標明序號作答。另外也可根據(jù)分值來分點作答,一般 2 分的題可直接回答, 4 分的題至少要有兩個要點。
學科語言也叫科學語言,是本學科的專業(yè)術語,能體現(xiàn)我們的學科素養(yǎng),為我們擬寫的答案增輝添色。像語言特點方面:簡
5、潔生動、準確傳神、含蓄凝練、形象鮮明、節(jié)奏感強、富有韻律,平中見奇等。像風格特點方面:清新自然、明白曉暢、深沉委婉、熱情奔放、典雅富贍、輕靈飄逸、慷慨激昂、古樸清純等。另外書寫上一定認真,力求美觀些。
如 2004 年全國卷 III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 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該題有三個問題,第一問問的是“為什么
6、”,考查意象—-杜鵑;后兩問問的都是“是什么”,考查句意與情感。整首詞寫春色美景中因聽到杜鵑鳴叫引起思家之念,作客之愁,顯然是抒寫游子思鄉(xiāng)之情的。參考答案如下:
(1)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入手。
(2)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
(3)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備考中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多讀、 多記、多練,博觀約取,養(yǎng)之有素,所謂“觀千劍而后識器, 操千曲而后曉聲” 。只要不斷積累, 潛移默化, 自會成竹在胸。另一方面
7、我們要深入研究歷年高考試題。 那種認為考過就不會再考的觀點是十分淺薄的。
一件事物,我們不知道它的過去,不了解它的現(xiàn)狀,就無法預測、把握它的未來。不但要研究題,而且要研究參考答案,從答案中悟出考查的要點,思路、方向、方法等。
如 2005 年高考全國卷 I,選用的是一首(唐詩《春行即興》: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第二問: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闭垙摹熬啊焙汀扒椤钡慕嵌葋碣p析這首詩。我們來看參
考答案:
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要
8、點之一:寫了什么景)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要點之二:景與情的關系)詩中“花自落”“鳥空鳴”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要點之三:寫了什么情)。
一般來說“分析”、“賞析”、“品味”、“評價”、“鑒賞”一類的問題,答案至少包含三個方面: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皩懥耸裁础笔莾?nèi)容,“怎樣寫的”是形式,包括寫作的手法、技巧、修辭等,“為什么這樣寫”是內(nèi)容與形式的
有機結(jié)合,側(cè)重于這種結(jié)合的表達效果。如果能這樣地分析總結(jié),那么再遇到同類型的試題就能克服無從下筆和盲目亂答的毛病。
總之,在古代詩歌閱讀中我們要深思熟慮,博觀約取,經(jīng)常歸納總結(jié),不斷積累,方能游刃有余、笑傲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