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教案 北師大版.doc
《2019-2020年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教案 北師大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教案 北師大版.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教案 北師大版 〖教學目標〗了解造紙術的發(fā)明和發(fā)展,認識中國古代科學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知道華佗、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知道《九章算術》。 〖教學建議〗讓歷史課外小組幾個學生仿造古代造紙術過程,教師錄制過程在上課時播放,并且把學生的成果在講述古代造紙術過程中展示。同時把學生在這學期的年級活動到中國科技館參觀的成果展示給學生,如科技館中四層"中國古代科技"展品展示。增加"文字演變"的內容設計文字與書寫材料演進表。文物古跡:有甲骨文。有文字的彩陶。鐘鼎文(金文)。石鼓文。秦代竹簡。漢代木簡。居延漢簡。長沙的吳簡。敦煌文書。資料有范曄《后漢書蔡倫傳》。范曄《后漢書華佗傳》。陳壽《三國志華佗傳》。算盤。龜算。八卦算等等。 〖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能把古代造紙的工序流程與現代造紙工業(yè)的工序流程區(qū)別,并且能夠指出現代造紙工業(yè)比古代造紙先進之處。 〖重點難點〗古代造紙術及造紙術傳播對世界文化事業(yè)的貢獻;《九章算術》、《周髀算經》的講解。 〖教學過程〗 先把歷史課外小組錄制好的造紙術錄像片在課上播放。并指出科學和技術的區(qū)別:科學:是指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和原理;技術:是包含方法、經驗、能力和創(chuàng)造。 提問:有人說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不是科學是技術,你是否同意,請講出理由。 一、造紙術 先提問學生:①紙在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攜帶方便。 ?、诩垖Νh(huán)境有什么危害?環(huán)境的惡化,人們生存的環(huán)境被壞。 ③假如沒有紙會不會影響你的生活?帶來生活不便。 1.書寫工具的演進:結繩上古記事(是文字產生之前的一種幫助記憶的方法)、陶器刻畫符號(是人們在制作或使用器物時有意識地刻下的記事符號)、甲骨商朝文字(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青銅商周金文(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竹木簡和帛(春秋戰(zhàn)國秦漢)。 2.造紙術的發(fā)明: 紙的起源與養(yǎng)蠶有關,古人把質優(yōu)的蠶繭用于抽絲,質差的用于制絲棉。制絲棉時,須將蠶繭放在浮于水面的竹席上用棍子敲打漂洗。事后,總有一些殘絮粘在竹席上,干了就形成薄薄的絲棉片。人們將其揭下,稱為“紙”。西漢初期為大麻紙,以后又有了西漢麻絮布料繩頭紙,到了東漢中期蔡倫發(fā)明了植物纖維紙。關于蔡倫改進造紙術主要記載在范曄《后漢書蔡倫傳》中,“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橬帛者謂之紙。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蔽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弊?933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多次發(fā)現漢代古紙,而且多在蔡倫之前。因此我國造紙術發(fā)明于漢代,此時多為"麻紙"——是以大麻。亞麻等麻類植物纖維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紙。此后為韌皮纖維紙、莖桿纖維紙、草紙、混料紙。讓學生參照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90頁《造紙流程圖》來描述蔡倫造紙的過程。現代造紙的定義是:把植物纖原料經人工機械——化學作用制成純度較大的分散纖維,與水配成漿液,經漏水模具濾水,是纖維在模具上交織成薄膜,再經干燥脫水形成的有一定強度的纖維交織結成的平滑薄片,可以用來書寫、印刷和包裝的材料。 3.造紙術的傳播: 公元2世紀末,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的發(fā)展和日益頻繁的文化交流逐漸外傳,首先傳到越南,公元4—6世紀,朝鮮就開始生產麻紙,到9世紀高麗王朝統一朝鮮半島,朝鮮人學會了制造韌皮纖維紙,并通過貿易手段輸入中國內地,這種紙稱為“高麗紙”日本開始造紙是在公元610年。造紙的技術傳到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泰國、柬埔寨等國,使這寫國家的書籍制作材料由使用貝葉改為用紙,書籍的生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公元751年,唐朝與大食發(fā)生軍事沖突,在這次戰(zhàn)役中,隨著一些手工業(yè)工人,包括造紙工人出身的唐朝士兵被俘,中國的造紙技術由此傳到了西亞。公元793年,阿拉伯國家在報達建立起的第一家造紙廠,公元900年,在今埃及的開羅開辦造紙廠,公元1100年,北非的今摩洛哥也開始有造紙廠。公元1150年,西班牙開始造紙。公元1189年,傳入法國,公元1276年,經過阿拉伯國家向北,造紙術從另一方面?zhèn)魅肓藲W洲大陸。 二、醫(yī)學和數學: 1.醫(yī)學 中醫(yī)是通過長期和廣泛的臨床實踐而發(fā)展起來的,中醫(yī)認為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人體生理機能和各種病因進行斗爭的過程,是“正氣”與“邪氣”的較量,“正氣”是指人體的抵抗力和適應機能,“邪氣”是指病因。最簡明的診斷術就是望、聞、問、切四法。中國古代著名的醫(yī)書書籍為《黃帝內經》、《難經》和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張仲景家族在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傷寒,因此他博覽群書,廣泛吸收先人的成果,采納了《黃帝內經》、《難經》等醫(yī)書的精髓,根據傷寒發(fā)病的起始變化過程以及病邪侵害腑脈絡的程度,結合患者內在正氣盛衰,總結傷寒發(fā)展規(guī)律和辯證施治原則,形成了《《傷寒雜病論》》。 2.數學 我國最古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書中采用周公與商高對話的形式,對戰(zhàn)國以前的數學成就作了很好的科學總結,商高定理(勾股定理)的特例就是在這本書中提出來的,比歐洲畢達哥拉斯定理早600年。主要是利用周髀(立桿)測定日影,再用勾股法推算太陽高度的方法,這樣就可以推算了夏至日和冬至日以及太陽離地面的高度。讓學生看圖畫出《周髀算經》中原圖,可以在課外討論解答。 《九章算術》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一部數學專著,一共分為九個章節(jié):“方田”38問題四則運算;“粟米”46問題主要是比例;“衰分”20問題按比例分配;“少廣”24問題開方和開立方;“商功”28問題工程計算方法;“盈不足”20問題雙設法;“方程”18問題正負加減運算等。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有以下特點:1、重視情境設置。利用直觀、新穎的錄像和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問題來設置情境,使教學充滿趣味性和哲思性。2、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主體參與和合作探究。3、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yǎng)。4、注重挖掘當地歷史人文資源,如安排學生參觀中國科技館。5、在設計問題、陳述意見時能照顧到優(yōu)、中、學困三類不同水平的學生。 總言之,本節(jié)課的設計和組織較好地體現了課改和新標準、新教材的理念。-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先進的科學技術 2019-2020年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教案 北師大版 2019 2020 年級 歷史 上冊 17 先進 科學技術 教案 北師大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325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