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美術下冊 走近學生 成長自己—“方寸之間”教學案例 湘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美術下冊 走近學生 成長自己—“方寸之間”教學案例 湘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八年級美術下冊 走近學生 成長自己—“方寸之間”教學案例 湘教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級美術下冊 走近學生 成長自己—“方寸之間”教學案例 湘教版 前言: 時至今日,新課標、新課改已經深入人心,美術教改也在大張旗鼓的開展著,一堂堂新穎而又具有特色的美術課被呈現(xiàn)出來,很多教師的課堂設計和教學目的中都不約而同地強調了學生本位教學的重要性;但筆者發(fā)現(xiàn)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少有老師真正的體現(xiàn)了這一點。那究竟何謂學生本位教學?新課標下的美術課又該如何體現(xiàn)學生本位教學?本案例就以同一教學內容,因對學生本位教學的不同理解,取得了截然不同的課堂效果為例,試圖對美術教學中的學生本位教學做一次再認識。 案例背景: 過美術學科是一門以視覺為主導的課程,由于其特殊性和專業(yè)性,使得很多的美術教師對課程的設計和實施感到手足無措。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難找到如何實現(xiàn)教學目標;很多課看似很精彩,其實課后問問學生學到了什么,學生很多都會一臉茫然。以筆者之見,要想在美術課堂上實現(xiàn)學生本位教學,最為根本的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從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學過程的設計到最后的作業(yè)呈現(xiàn)。本案例所提及的兩個教學片段最根本的區(qū)別就在于對學生本位教學的理解,使得最終的教學效果相差很大。 一、案例實景及分析: 篆刻是中國漢字藝術的藝術再現(xiàn),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沉淀,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篆體字型優(yōu)美,形式鮮明,線條有其獨特的魅力,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最愛之一。湘版美術教材八年級(下)第三單元《方寸之間》,就是這樣一節(jié)以篆刻為主要教學內容而展開的一堂有較高藝術性和專業(yè)性的課程。 教學片段一: 1)教學目標與設計 課堂設計將欣賞、評價做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感受篆刻藝術的獨特魅力,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篆刻藝術的興趣。以篆刻的發(fā)展歷史作為導入,在欣賞各個時代不同的精美篆刻作品的同時,介紹有關著名作品的歷史價值和有關的佚聞趣事,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穿插有關篆刻刀法、章法布局、鈐印等相關的基礎知識。最后作業(yè)呈現(xiàn)方式是讓學生自己刻一方自己的名章。 2)實際教學效果呈現(xiàn): 學生的課堂作業(yè)的確呈現(xiàn)了篆刻藝術的特點,篆體的柔美和動感都能在學生的作品中找到。但是作業(yè)的整體效果和質量都不盡如人意;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原來是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都已經差不多忘記了,學生普遍反映僅憑講解很難掌握如何刻好一方印章。而且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也沒有預期的那樣好,很多學生由于感覺難度太大而放棄了作業(yè),認為作業(yè)的專業(yè)要求太高,自己無法完成。 3)分析與結論: 課堂教學設計沒有很好的了解學生對篆刻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動手能力,比較盲目的從教高的要求出發(fā),使得學生很難接受和理解,教學內容與作業(yè)要求之間沒有很好的銜接,因此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教學片段二: 1)教學目標與設計 課堂設計以實踐、探索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以學生自學為主,然后讓學生自己找到疑難,師生共同解決。以xx年北京奧運會的宣傳片為導入(因其中有相關的篆刻片段),以次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各個時代印章的作用為引導,讓學生觀看篆刻過程的視頻片段,使他們有直觀的了解。再在其中穿插相關的刀法、章法布局、鈐印等相關的基礎知識。最后也是以學生自己刻一方自己的名章做為作業(yè)呈現(xiàn)。 2)實際教學效果呈現(xiàn): 學生的課堂作業(yè)不僅體現(xiàn)了篆刻藝術的特點,,而且大部分的作業(yè)完成質量較高。經過課后調查,很多學生反映,通過課堂上直接的觀看篆刻的過程,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在課后也有很深刻的印象,并不與想象中的那么困難。而且課后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篆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已從完成作業(yè)到自發(fā)的練習篆刻,很好的體現(xiàn)了新課標所要求達到的學生自發(fā)、自主性學習。 3)分析與結論: 整節(jié)課的設計都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設計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對看似很難的篆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較低的教學起點也是使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視頻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引入,也使學生更加直觀的知道和了解了整個篆刻的過程,為之后的作業(yè)呈現(xiàn)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提出問題: 到底怎樣的課程設計才能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同樣的課程內容,一節(jié)課以欣賞、評價為教學目標;另一節(jié)以實踐、探索為教學目標。兩個目標同樣都為教參上所明確指出的,為何兩節(jié)課的結果會如此大相徑庭呢?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思考么? 經過筆者一段時間的觀察和對學生的隨機調查,發(fā)現(xiàn)造成這樣的結果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教學設計中是否體現(xiàn)了學生本位教學,是否真正了解學生,觀其所言,知其所想,正所謂只有走近學生,才能成長自己。 三、問題的分析與改進: 在新課標提出之后,我們曾不止一次的聽到或看到學生本位教學這個詞語。很多次在聽講座也好,觀摩課也好;聽到過很多的美術老師提到過。美術是一門以視覺為主導的學科,由于其本身的專業(yè)性和特殊性,使得很多的美術老師認為要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本位教學是很容易的事情,認為只要學生有興趣學,課堂氣氛好,有效果的作業(yè)呈現(xiàn),就認為是體現(xiàn)了學生本位教學,實則不然。 筆者認為新課標所提及的學生本位教學并不僅僅是指表面上的教學氣氛是否活躍、學生是否學習的開心、是否有新穎的教學活動等等;而是指從教學目標開始、教學設計、教學重點、課堂作業(yè)等都應以學生為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走近學生,關心學生,知道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教學氛圍,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在課堂中從被動接受逐漸轉變到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問題,從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活動性,以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F(xiàn)在很多的課程設計或者觀念,都因太過重視外在因素,強調學科整合的課程設計,卻忽視了美術學生本身的特點,弱化了本學科的特色,導致了學生雖然覺得課很有趣,但是就不象美術課。這兩個教學片段便很充分的說明了這個問題。 那到底應該如何才能充分地體現(xiàn)新課標所要求的學生本位教學?在教學上真正發(fā)揮學生本位教學呢?筆者總結了如下幾個方面: 一、從教學目標開始,到教學重點,教學設計及作業(yè)難度,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最大因素的考慮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他們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及理解能力。 以本文中所提及到的教學片段為例。篆刻本身是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怎么才能在課程的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理呢?案例中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以xx北京奧運會宣傳片為導入,到最后定格在xx北京奧運會的會徽標志——“舞動的北京”,因本身就是以篆刻為基礎圖案,讓學生一下子拉近了與他們想象中的神秘的篆刻藝術之間的距離,使他們覺得既親切又特別。這正是抓住了學生對新事物和時代緊緊聯(lián)系的特點,課程也就有了成功的開始。而且又潛移默化地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接下來課程設計又以幾個印章的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了解課外知識的同時,又使學生對篆刻的興趣更加的深了,此時的學生已經想更多的了解篆刻藝術。然后又用幾段視頻錄象來向學生直觀地講解篆刻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直觀形象,比單純的講解來的更有效果。讓學生記憶深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到大本分學生的臉上呈現(xiàn)高漲的學習興趣。 課程進行到此時,又不失時機的加入了一些篆刻的基本知識,例如:刀法、章法、鈐印等等,當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被激發(fā)以后,他們會想了解關于這門藝術的各個方面的知識,以便自己以后能做出完美的作品。 有了以上的過程作為基礎和鋪墊,學生所呈現(xiàn)出來的作品自然是很精彩,而且有很高的質量。 通過上述的教學片段,我們不能看出,這堂課所呈現(xiàn)出來的問題,最為根本的改進方法就是教師要學會和理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學生本位教學,怎么樣的課程設計才是學生所需要和喜歡的,特別是對于美術這門特殊的學科,更應該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搭建一個能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動手和想象的教學平臺。 二、教師課堂地位的轉變,從主導者變?yōu)橐龑д撸瑢⒄n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一直以來,教師都以教者或者主導者自居,認為學生只是從者或者被動者。在美術學科中尤為明顯,專業(yè)性和特殊性,使得美術課堂上出現(xiàn)了太多的專業(yè)名詞和術語,使學生很難聽懂和理解。長此以往,就使得很多學生對美術課產生了厭惡和抵觸情緒,認為自己沒有藝術的天賦,對美術作業(yè)自然也就是無所謂。 當新課標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美術教師覺得一下子發(fā)揮的空間大了,可以更加多元化的來設計美術課。一時之間,學科整合、多元化教學手段、學生本位教學等等新名字充斥在我們周圍,越來越多,越來越新穎的美術課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覺得新課標帶給美術課的好處。教師開始走下講臺,與學生打成一片,一下子拉進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但是在一片繁榮的課堂教學表面之后,我們又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又開始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動手能力越來越差了。殊不知,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來設計教學過程,設計作業(yè),當然不可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感知能力。 其實真正的學生本位教學只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走近學生,老師才能自己得到成長。教師不能一味的追求課堂的表現(xiàn)形式和效果,而忽略了學生的需求。試問有多少美術老師在設計之前問過自己,我的課這樣設計學生是否真的喜歡?我真的考慮了學生的感受么?這是所謂的學生本位教學么? 三、做到真正的學科整合,更好的為美術教學服務 新課標實施到現(xiàn)在,筆者聽過,看過的美術課也不少。大部分形式新穎,構思巧妙,讓人不得不佩服教師的教學設計。但整節(jié)課下來,就是沒有讓人找到這是一節(jié)美術課的感覺,究其原因,是這些老師太過注重了其他學科的整合,結果整合來整合去,卻偏偏把美術課的特點給整合完了。 一節(jié)好的美術課不在于用了多少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或者說多少素材,關鍵還是在于是否能體現(xiàn)美術課堂教學的特點。一些老教師在這方面就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堅持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方法和手段,在看似平常的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的卻是精彩的教學效果。有些老師在準備教學設計時,不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把認為有關聯(lián)的或者說能體現(xiàn)教師知識廣博的東西都放進去,結果變成了不倫不類的大雜燴。教學沒有重點和中心,也失去了美術課應有的特色;老師也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一個電腦操作員。 真正的學科整合不能象泡沫一樣看似五光十色,實著沒有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要學會抓住美術課堂的特色的基礎不變,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是為了更好、更生動的講解美術知識,而不是讓它們侵占了美術的課堂。學科整合應該整合在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上,而不是教學的表面形式上。 總結: 新課標向廣大的美術教師提供了一個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平臺,越來越多的美術教師投入其中。美術學科又以其獨特的專業(yè)性和魅力,使得新課標中的很多觀念和理論在實踐中被展現(xiàn)和廣泛挖掘。學生本位教學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該案例僅從一堂較為成功的美術教學課當中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真正的體現(xiàn)學生本位教學——走近學生,關注學生。美術課自然會獲得學生的喜歡,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讓學生容易接受的同時又能最大程度的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光靠幾個新穎的活動只能起到表面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上也許會覺得很有趣,一旦離開了課堂就會馬上忘記。只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真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了,用心與學生交流了。學生才會在課后自主學習,將課堂知識拓展延伸到課外,溶入他們的生活之中。 我們的美術課不可能將每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美術專業(yè)人才,美術課的目標是培養(yǎng)他們審美的觀念和感覺美的心靈。當有一天,我們的學生走在街上,生活中的某一個平凡的生活場景卻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停下腳步用心去感受美的存在。那時候我們的美術課才真正對學生有了作用。 只有走近學生、了解學生、關注學生,才能使我們美術教師自己得到成長。-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八年級美術下冊 走近學生 成長自己“方寸之間”教學案例 湘教版 2019 2020 年級 美術 下冊 走近 學生 成長 自己 方寸 之間 教學 案例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332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