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 二 神權下的自我作業(yè)1 人民版必修3.doc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 二 神權下的自我作業(yè)1 人民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 二 神權下的自我作業(yè)1 人民版必修3.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二 神權下的自我 一、選擇題 1.“中世紀的歐洲社會是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的、鄉(xiāng)村的。和這些相異的一個新階層的出現(xiàn),導致了一場社會革命?!边@場“社會革命”最初的表現(xiàn)是( ) 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智者運動 D.工業(yè)革命 解析:選A。文藝復興是歐洲中世紀和近代的分水嶺。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產(chǎn)生,要求在思想上體現(xiàn)自己階級的愿望和要求,發(fā)動了文藝復興運動。 2. 嚴格地說,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作坊養(yǎng)育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產(chǎn)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C.意大利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 D.意大利的中世紀神學思想淡薄 解析:選B。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jīng)濟的反映。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根源應從經(jīng)濟角度上去分析,材料中“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作坊養(yǎng)育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也說明這點。“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反映當時意大利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故選B項。 3.下列歷史現(xiàn)象,能夠體現(xiàn)人文主義精神的是( ) A.宗教畫中的圣母表情呆板、冷漠 B.歐洲流行窄衣,服裝突出人體美 C.中國古代婦女以“三寸金蓮”為美 D.程頤提倡“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 解析:選B。本題考查人文主義思想。根據(jù)所學可知,A、C、D三項都是對人性的壓抑與束縛,因此不可能體現(xiàn)人文精神。B項突出人體美,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對人自身價值、地位的肯定。由此正確答案選B項。 4.文藝復興使這些東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喪失了過去的重量。人的高貴被賦予新的內(nèi)涵。彼特拉克說“真正的貴族并非天生,而是自為的?!庇纱伺袛?,前面提到的“這些東西”主要是指( ) A.人們對上帝的信仰 B.封建君權和等級制度 C.《圣經(jīng)》和神話傳說 D.宗教神權和封建特權 解析:選D。注意關鍵詞“文藝復興”“彼特拉克”。A、C兩項與宗教改革有關;B項與啟蒙運動有關,不符合題意。 5.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與古希臘人文主義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 ①強調(diào)人性 ②以資本主義萌芽為基礎?、郾举|上是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艹珜说陌l(fā)現(xiàn)和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解析:選D。依據(jù)教材相關知識可知,古希臘是奴隸制,資本主義萌芽、資產(chǎn)階級都未產(chǎn)生,故②③正確,而①④都是人文主義的內(nèi)涵,為共同點,故D項正確。 6.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的墓志銘上寫道:“我的話就是上帝的話?!贝搜宰畲蟮囊饬x是( )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戰(zhàn)了羅馬教廷的精神權威 C.徹底摧毀了天主教會的思想控制 D.根本上推動了啟蒙運動的興起 解析:選B?!拔业脑捑褪巧系鄣脑挕本哂絮r明的人文主義色彩,否定了天主教會的權威,故B正確。 7.宗教改革領袖加爾文說:“通過永恒的、不變的意圖,上帝始終決定著誰可以被拯救,誰將被毀滅。”這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何種主張( ) A.《圣經(jīng)》高于一切 B.上帝永恒 C.反對羅馬天主教會 D.信仰得救 解析:選D。加爾文是瑞士宗教改革的領袖,和馬丁路德一樣主張信仰得救;每個基督徒都有直接閱讀和理解《圣經(jīng)》的權利,而不是盲目聽從教皇和教會的說教;簡化宗教儀式,否定羅馬教廷的權威,堅持國家權力高于教會等。材料反映了信仰得救的主張。 8.劉祚昌教授認為:“宗教改革猛烈地沖擊了天主教會,促成了教會的分裂,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統(tǒng)治,從而有利于資產(chǎn)階級的活動,為資本主義生產(chǎn)時代的到來鋪平了道路?!毕铝胁荒苡∽C這段材料主旨的是( ) A.宗教改革形成了資產(chǎn)階級的宗教理論 B.宗教改革導致資本主義生產(chǎn)時代開始 C.宗教改革運動實質上是資產(chǎn)階級的文化運動 D.宗教改革形成了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的精神武器 解析:選B。宗教改革興起的背景之一就是天主教會成為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障礙,宗教改革的進行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并不是導致資本主義時代開始,故B項理解錯誤,符合題目要求。宗教改革中出現(xiàn)的“因信稱義”、“先定論”等理論,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利益和要求,成為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的精神武器,由此可見其實質是資產(chǎn)階級的文化運動。 二、非選擇題 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1:下面兩幅圖片為同一時期的美術作品。 材料2:“很顯然,當錢幣投入錢柜中叮當作響的時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貪欲心。至于代禱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為轉移?!薄懊恳粋€基督教徒,只要感覺到自己真誠悔罪,就是不購買贖罪券,也同樣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罰?!? ——摘自《九十五條論綱》 材料3:在(宗教改革)不長的時間后,1581年7月,新教締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荷蘭共和國,緊跟其后的英國清教徒(基督新教中加爾文主義者)在1649年將查理一世推上了斷頭臺,成立了共和國,1688年經(jīng)過“光榮革命”,迎來了新教國王,實行了“君主立憲”的憲政體系?!?620年為反抗宗教壓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園。1776年,締造了一個……美利堅合眾國。 意大利從文藝復興開始一直四分五裂,在1870年才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王國。1946年才成立民主共和國。法國在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后,卻出現(xiàn)了一個混亂不堪、草菅人命、革命恐怖和專政暴力為特征、令文明世界非常尷尬的法國大革命。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出現(xiàn)了革命專制、君主立憲、恐怖統(tǒng)治、自由共和等多種政體,最后以拿破侖的軍事獨裁、帝制告終。1848年建立了短暫的第二共和國,1870年才建立了比較成熟的第三共和國。 ——摘編自曼德《中國需要的不是文藝復興而是宗教改革精神》 (1)概括材料1中兩幅作品的共同特點。 (2)概括材料2的主要觀點。 (3)材料1、2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何內(nèi)在聯(lián)系? (4)材料3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對此你有何看法? 解析:本題考查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第(1)問只要能判斷出兩幅畫的時代即可解答。第(2)問從《九十五條論綱》可知為路德改革;觀點結合所學回答即可。第(3)問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聯(lián)系,可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總結。第(4)問從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主要發(fā)生地、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水平來判斷其對民主政治的貢獻,應該了解各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雖然和思想解放有關系,但肯定不是決定因素,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答案:(1)都取材于宗教故事;都突出了人文主義的特征。 (2)反對教皇兜售贖罪券;提倡因信稱義。 (3)二者在本質上都是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的產(chǎn)物;前者所倡導的人文主義思想為后者奠定了基礎,后者則進一步傳播了人文主義思想。 (4)觀點:宗教改革比文藝復興更有利于促進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捶ǎ鹤髡叩挠^點有失偏頗,因為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_教材答疑名師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學習思考 1.“文藝復興”是一場復古運動嗎?(教材P104) 提示:文藝復興運動從表面的含義來看,是一場復興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哲學、文學和藝術的活動,是一場復古運動,但從其深層的含義看,它卻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是一次思想領域里的變革。這是因為,它是新興市民階級借復興古代理性主義文化來反對非理性主義、神秘主義宗教文化的運動,是一場以人本主義反對神本主義的運動。 2.莎士比亞對人的贊美與薄伽丘對人性的肯定有哪些不同?(教材P105) 提示:薄伽丘主要關注的是人的本能,而莎士比亞則更注重人的理性。 3.資料顯示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主流思潮是什么?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教材P105) 提示:主流思潮:人文主義。它表達了以人為中心;歌頌贊美人的思想。 4.馬丁路德主張的“信仰得救”在當時的德國和歐洲意味著什么?(教材P107) 提示:“信仰得救”,即人只要在認真研讀《圣經(jīng)》的基礎上,在靈魂深處虔誠地信仰上帝,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承認與恩典,成為無罪的、得救的、永生的人。而宗教律法、宗教禮儀以及各級神職人員都是多余的,根本無需這些中介。這樣一來,也就從內(nèi)部摧毀了教皇或教會作為精神權威存在的傳統(tǒng)根基,把基督教徒從天主教會的禁錮下解放出來,為其反對羅馬神權、爭取民族獨立的政治綱領提供了神學的依據(jù)和武器。 二、自我測評(教材P108) 宗教改革的作用和意義有哪些? 提示:宗教改革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反封建統(tǒng)治和羅馬神權統(tǒng)治的政治運動。它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促進了西歐各國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三、材料閱讀與思考(教材P108) 以上文獻反映了馬丁路德對贖罪券及教皇的哪些看法? 提示:馬丁路德指出,人的靈魂的得救無需教士作為中介,也不必靠向教會購買贖罪券,而要靠自己虔誠的信仰;馬丁路德主張人人有權閱讀《圣經(jīng)》和理解《圣經(jīng)》,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溝通,與上帝直接對話,由此否定了教皇的權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 神權下的自我作業(yè)1 人民版必修3 2018 2019 學年 高中歷史 專題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發(fā)展 神權 自我 作業(yè) 人民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337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