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試題期中練習題2青島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試題期中練習題2青島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練習題
一、我會算。(15分)
420÷6= 400÷8= 150÷5= 36÷3= 44÷4=
300÷5= 140÷7= 39÷3= 160÷4= 0÷89=
630÷9 = 12×3= 72-28= 560÷7= 240÷8=
800÷8= 550÷5= 68÷2=
2、 640÷8= 390÷3=
210÷7= 66÷6= 90×7= 420÷7= 350÷5=
16÷4= 490÷7= 120÷3= 450÷9= 6×7×0=
二、計算.
1.豎式計算(帶★兩題驗算)。(10分)
91÷8= 896÷8= ★823÷9= ★585&
3、#247;5
2.計算。(8分)
872-672÷6 350÷7+45
(25+47)×4 480÷(133-127)
三、我會選(10分)
1.892÷8商的最高位是( )。
A .個位 B. 十位 C .百位
2. 把4噸蘿卜分4次運往青島,平均每次運( )千克。
A. 100
4、 B. 1 C.1000
3.課外活動從下午4:10開始,5:00結(jié)束,活動時間是( )分鐘。
A.40 B.50 C.30
4.下列現(xiàn)象中是平移的有( ),是旋轉(zhuǎn)的有( )。
A.狗拉雪橇 B.升國旗 C.擰開瓶蓋
D.單擺運動 E.拉出抽屜 F.轉(zhuǎn)動方向盤.
5.( )÷4=123……3,括號中應填( )。
A.492 B.494
5、 C.495
四、我會填。(22分)
1.一根鐵絲長120厘米,用它圍成一個長40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 形后,還剩( )厘米。
2.爸爸把推拉門打開是( )現(xiàn)象。電風扇葉輪的運動屬于( )現(xiàn)象。
3.小華站在操場上,面向東南方,他的背面是( )方。
4. 在○里填上“>”“<”或“=”。
2小時○130分 80÷2÷
6、;4○80÷(2×4)
510厘米○5米 400秒○8分
5. 一個數(shù)除以9,商是17,余數(shù)最大是( ),當余數(shù)最大時,被除數(shù)是( )。
6.爸爸買了一輛自行車,他付給售貨員5張100元的人民幣,找回72元。這輛自行車的價錢是( )元。
7.在28+22×5中,如果想先算28+22,這個算式應變?yōu)?( )。
8.李老師和周老師帶領(lǐng)45名同學去劃船,每條船能坐5人,他們至少要租( )條船。
五、我當導游。(6分)
7、 電影院 公園 小明家
游樂場 學校 體育場
小華家 小麗家 小紅家
1.小紅家在學校的( )方向,小華家在學校的( )方向。
2.游樂場在公園的( )方向,公園在游樂場的( )方向。
3.體育場在學校的( )方向,學校在電影院的( )。
六、拼一拼。(3分)
兩個同樣的
8、長方形,長都是6厘米,寬都是3厘米。
1.把它們拼成一個正方形,計算一下這個正方形的周長。
2.把它們拼成一個長方形,計算一下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3.拼成的圖形中哪個圖形周長比較長。( )A.長方形 B.正方形
七.解決問題。(24分)
1. 啄木鳥3天捉了87只害蟲,青蛙4天捉了96只害蟲。
(1) 誰平均每天捉的害蟲多?
(2) 一只啄木鳥和一只青蛙一天共捉多少只害蟲?
2.菜市場現(xiàn)有西紅柿58千克,蘿卜的重量是西紅柿的4倍,
西紅柿比蘿卜少多少千克?
3.一科技館,上午有3批學生來參觀,每批1
9、69人,下午參觀的學生有213人。這一天一共有多少學生來參觀?
4.一個長方形的花圃長18米,寬7米。要給這個花圃裝上護欄。如果選用每米8元的護欄,一共需要多少元錢?
5.三年級有男生64名,女生68名,如果男生和女生混合分成6組進行比賽,平均每組有多少名?
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guān)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后會“活用”。不記住那些基礎知識,怎么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范圍很廣,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基礎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
10、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給學生的腦海里注入無限的內(nèi)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功效。
教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lǐng)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復傾聽,在反復傾聽中體驗、品味。七、考考聰明的你。(2分)
與當今“教師”一稱最接近的“老師”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時期。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庇谑强矗卧獣r期小學教師被稱為“老師”有案可稽。清代稱主考官也為“老師”,而一般學堂里的先生則稱為“教師”或“教習”??梢?,“教師”一說是比較晚的事了。如今體會,“教師”的含義比之“老師”一說,具有資歷和學識程度上較低一些的差別。辛亥革命后,教師與其他官員一樣依法令任命,故又稱“教師”為“教員”。媽媽在超市買了3千克蘋果和4千克梨,一共用了20元錢。每千克蘋果的價錢是梨的2倍。蘋果和梨的單價分別是( )和(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