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導學案(一)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歸去來兮辭導學案(一)答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歸去來兮辭 并序》導學案(一) 答案
【學習目標】
1.把握文中序文及第一自然段出現(xiàn)的文言現(xiàn)象,如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
2.理解記述中滲透出的或喜或哀、或決絕或猶疑的復雜感情。
3.理解整理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而熱愛田園生活的積極精神,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整理簡介】
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潯陽柴桑(盡江西九江西南)人。東晉著名文學家。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29歲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鎮(zhèn)軍參軍,后任彭澤縣令。因“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隱居,躬耕田園。直到晚年,仍不改初衷,最后在貧病交迫中死去。被
2、后世稱為“田園詩人之祖”“隱逸詩人之宗”。
其創(chuàng)作的詩歌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飲酒》《詠荊軻》《挽歌》等,辭賦和散文有《感士不遇賦》《閑情賦》《歸去來兮辭 并序》《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等。
【創(chuàng)作背景】
本文是陶淵明最后和上層社會決裂的宣言書,寫于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十一月。當時陶淵明四十一歲,做了八十余天彭澤令的他因看不慣當時政治的黑暗和官場的丑惡,決心辭官歸隱,躬耕田園。為此,他寫了這篇著名的《歸去來兮辭》,以示與官場訣別的決心。
題解:“歸去來兮”,意思是“回去吧”。來,助詞,無實義。兮,語氣助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吧”“啊”。本文分“序”和“
3、辭”兩部分?!靶颉闭f明了自己出仕和自免去職的原因?!稗o”是一種文體。
預習案
一、為下列劃橫線的字注音。
憚(dàn) 歟(yú) 輕飏(yáng) 熹微(xī) 眄(miǎn) 壺觴(shāng)
流憩(qì) 出岫(xiù) 盤桓(huān) 西疇(chóu) 棹(zhào) 窈窕(yǎo tiǎo)東皋(gāo) 景翳翳(yìyì) 耘耔(yún zǐ) 靡途(mǐ) 矯首(jiǎo) 稔(rěn)
壑(hè)
二、解
4、釋下列重點字詞。
1、生生所資 (生生,維持生活。第一個“生”是動詞,
第二個“生”是名詞。資,憑借。)
2、心憚遠役 (憚,害怕。)
3、足以為酒 (為,釀造、制造,動詞。)
4、故便求之。 (之,到……去。)
5、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 (稔,莊家成熟。)
6、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尋,不久。)
7、田園將蕪胡不歸?
5、 (胡,為什么。)
8、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奚,何,為什么。)
9、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 (飏,飛揚,形容船行駛輕快。)
10、會有四方之事 (會,恰逢。)
三、找出下列句中古今異義詞,并解釋。
1、幼稚盈室,瓶無儲粟 2、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古義:小孩。 古義:做官。
今義:年紀小,形容頭腦簡單,或缺乏經(jīng)驗。今義:事理人情等。
3、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4、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
6、可追。
古義:感慨。 古義:未來的事情。
今義: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今義:來的人。
5、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古義:行人。 古義:遺憾。
今義:指出征的人。 今義:仇恨、怨恨。
四、翻譯下列重要句子。
1、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
譯文:孩子很多,米缸里沒有余糧,維持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沒有辦法解決。
2、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家貧,遂見用于小邑。
7、
譯文:恰逢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各地長官都以愛惜人才為美德,叔父也因為我家境貧困,把我推薦了去,于是我就被任命為小城的官吏。
3、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
譯文:那時社會上動蕩不安,我心里害怕到遠方服役,彭澤縣離家一百多里,公田收獲的糧食,足夠用來造酒(飲用)。
4、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譯文:既然自己的心志被形體役使,(那又)為什么如此失意而獨自傷悲呢?
5、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譯文:我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jīng)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
五、翻譯課文的序言及第一自然段,并歸納大意。
序言:序言部分,交代了本文
8、的寫作時間和背景,敘述了就職經(jīng)過和辭官的原因。
第一段:描述整理迷途知返和辭官歸田的決心,表達整理鄙棄官場,向往田園的感情。
探究案
一、 一詞多義
1、 悟:①悟以往之不諫(動詞,覺悟)
②悟言一室之內(nèi)(通“晤”,面對面)
2、 之:①悟以往之不諫(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悅親戚之情話(結(jié)構(gòu)助詞,的)
③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動詞,到……去)
④求之靡途(代詞,代“為長吏”)
3、 而:①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連詞,表轉(zhuǎn)折,但)
②覺今是而昨非(連詞,表并列)
③時矯首而暇觀(連詞,表修飾)
④鳥倦飛而知還(連詞,表承接)
4、 以:①既自以心為形役(動詞,使、讓)
9、
②引壺觴以自酌(連詞,表目的)
③園日涉以成趣(連詞,表結(jié)果)
④木欣欣以向榮(連詞,同“而”,表修飾)
⑤請息交以絕游(連詞,表并列)
⑥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介詞,把)
⑦家叔以余貧苦(連詞,表因果)
二、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句子。
1、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被動句,叔父也因為我家境貧苦,把我推薦了去,于是我就被任命為小城的官吏。
2、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狀語后置句,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
3、既自以心為形役。
既然自己的心志被形體役使。
三、 細讀課文的序文及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1、 本文在序文和第一自然
10、段中都對整理辭官歸隱的原因作了交代,其歸隱的原因是什么?
整理在序文中提到的辭官原因有四點:
一是“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二是“饑凍雖切,違己交病”;三是“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四是“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
奔程氏妹喪顯然只是表層原因,結(jié)合全文看,另外三點才是陶淵明辭官的根本原因。在迫于生計步入仕途后,他發(fā)現(xiàn)出仕既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違背了自己的本性,這種違背本性導致的身心交病遠比忍凍受餓更讓人難以忍受。污濁的官場生活使他感到“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又不想強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選擇歸隱躬耕之路,于是借著奔程氏妹喪之機,便棄官歸田。正如朱自清先生在《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中指出的那樣:“妹喪固是實情,然亦去志久決,故藉此急求自免,庶有詞以對親友及執(zhí)事者耳?!?
友情提示:部分文檔來自網(wǎng)絡(luò)整理,供您參考!文檔可復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guān)注!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