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考生物總復習 第6單元 第2課時 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練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5版高考生物總復習 第6單元 第2課時 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練習(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2課時 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
一、選擇題
1.(2013課標Ⅱ,5,6分)在生命科學發(fā)展過程中,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 )
①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谀柛墓夒s交實驗 ③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④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軩NA的X光衍射實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2012重慶理綜,2,6分)針對耐藥菌日益增多的情況,利用噬菌體作為一種新的抗菌治療手段的研究備受關注。下列有關噬菌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
B.以宿主菌DNA為模板合成子代噬
2、菌體的核酸
C.外殼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質合成,使該細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內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該細菌裂解
3.(2012江蘇單科,2,2分)人類對遺傳物質本質的探索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孟德爾發(fā)現遺傳因子并證實了其傳遞規(guī)律和化學本質
B.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雙螺旋結構中嘧啶數不等于嘌呤數
D.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說明所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4.(2011廣東理綜,2,4分)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從表可知( )
實驗組號
接種菌型
加入S
3、型菌物質
培養(yǎng)皿長菌情況
①
R
蛋白質
R型
②
R
莢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經DNA酶處理)
R型
A.①不能證明S型菌的蛋白質不是轉化因子
B.②說明S型菌的莢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說明S型菌的DNA是轉化因子
D.①~④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5.(2011江蘇單科,12,2分)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
B.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yǎng)
C.用
4、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6.(2014江南十校8月摸底,15)研究表明,S型肺炎雙球菌細胞外的莢膜中含有一種毒蛋白,它可以使小鼠患敗血癥死亡,而R型肺炎雙球菌細胞外沒有莢膜,不能使小鼠患病。有人設想抗R型細菌的抗體也可能抗S型細菌(即R型細菌可以作為S型細菌的疫苗)。并設計了如下實驗:結合實驗結果,下列有關實驗分析錯誤的是(
2 / 5
)
A.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仍保留有相應的抗原,能被吞噬細胞特異性識別
B.甲、乙兩組小鼠體內均存在針對S
5、型細菌的抗體和記憶細胞
C.實驗結果表明R型細菌可以作為S型細菌的疫苗
D.若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細菌混合注射到小鼠3體內,小鼠存活
7.(2014江南十校8月摸底,11)下列關于“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侵染細菌的實驗”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前者的自變量為肺炎雙球菌的不同物質,后者的自變量為不同標記的噬菌體
B.前者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后者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C.兩個實驗中都使用了物質的分離技術
D.兩個實驗成功的關鍵都是將DNA和蛋白質分開,單獨地去觀察它們的作用
8.(2014安徽名校一聯,24)下列有關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經
6、典實驗中,說法正確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轉化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中的DNA能使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
B.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實質是基因重組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可以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D.在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含32P的放射性只存在沉淀物中
9.(2013山東煙臺模擬)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在生物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學發(fā)展史上的幾個重要實驗,其中沒有應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的是( )
A.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
B.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C.艾弗里所做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途徑
10.(201
7、3安徽合肥四校聯考)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進行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證實了( )
①DNA是遺傳物質?、赗NA是遺傳物質?、跠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艿鞍踪|不是遺傳物質 ⑤糖類不是遺傳物質?、轉NA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11.(2013江蘇徐州第一次調研考試,7)1928年英國格里菲思以小鼠為實驗材料做了如下實驗,下列關于此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實驗
處理
注射活的
注射活的S型菌
注射加熱殺死的S型菌
注射活的R型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菌混合液
R型菌
8、
實驗
結果
小鼠不
死亡
小鼠死亡,從小鼠體內分離出S型活細菌
小鼠不死亡
小鼠死亡,從小鼠體內分離出S型活細菌
A.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四組實驗必須相互對照
B.實驗說明活R型肺炎雙球菌發(fā)生了某種類型的轉化
C.該實驗結論為DNA是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轉化因子
D.獲得該實驗結論的關鍵是第4組小鼠死亡并從死亡小鼠體內分離出S型活細菌
12.(2013江蘇南通中學期中,16)赫爾希與蔡斯將含32P標記的T2噬菌體與無標記的細菌培養(yǎng)液混合,一段時間后經過攪拌、離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與此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
9、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離心前混合時間過長,會導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實驗的目的是單獨研究DNA在遺傳中的作用
D.本實驗說明了DNA在親子代之間傳遞具有連續(xù)性
二、非選擇題
13.(2013北京四中期中)分析下列遺傳學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 1928年,英國科學家Griffith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活細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結果發(fā)現小鼠死亡,并在死亡小鼠體內分離到S型細菌;后來科研工作者重復上述實驗,并測定了小鼠體內S型和R型細菌含量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
(1)Griffith認為S型細菌“復活”的原因是
。
(2)曲線ab段下降的原因是
(3)曲線bc段上升,與S型細菌是否有關 (是或否),你的判斷依據是 。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多謝您的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