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教案2岳麓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教案2岳麓版必修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第 8 課 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教
案
一、課標要求
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內閣制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二、教學目標
1. 熟悉近代英國君主立憲制民主政體形成和發(fā)展的基本脈絡,記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稱及主要內容。
2. 認識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本特點和漸進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3. 了解英國代議制形成的歷史原因和經濟原因。
4. 正確分析英國代議制在其政治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學生分析
高一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及能力,
2、只是知識還不夠豐富、
能力還不夠強,但高中學生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歷史資料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方法,以及概括能力。
四、教材分析
關于英國的政治制度的有關知識,學生比較陌生,而且本課的知識時間跨度大、理論抽
象程度高、政治性強,所以本課主要結合有關歷史資料,采取教師講析為主,師生討論為輔。
教學重點:《權利法案》、責任內閣制和普選權的廣泛性。
教學難點:英國代議制的形成與發(fā)展。
五、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平臺、圖片展示
六、課時安排: 1 課時
七、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 英國是現(xiàn)代西方
3、的資本主義強國之一, 同學們知道現(xiàn)在是誰在統(tǒng)治著英國嗎?
(由學生回答,再投影出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萊爾的相片) ,為什么英國是由女王和
首相共同掌權?英國究竟實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實英國的這種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經確立,并沿用至今。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追溯英國這種政治制度是如何確立、發(fā)展、完善的。板書課題,講授新課:
第 8 課 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
教師:這課的課標要求是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內閣制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
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用多媒體放映)
一、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過程( 用多媒體放映)
(教師先解釋君主立憲制是資本主義
4、國家用憲法限制君主權力的政治制度。在這種政體
下,一切都要由法律決定,君主沒有實權,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立法權則歸議會所有。 )
(用多媒體放映)
(一)君主立憲制的開始形成——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 (政治權力:國王——議
會)(用多媒體放映)
1、《大憲章》的簽署--限制王權的開始( 用多媒體放映)
教師:先用多媒體放映《大憲章》簽署的背景,然后設問: 《大憲章》這個文件是什么矛
盾斗爭的結果?作用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英王的權力發(fā)展趨勢是如何的?(用多媒體放映)
學生:看書思考,并回答。
教師:《大憲章》簽署的背景——中世紀的英國
5、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的國家,英國國王有
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國王把國家的土地分賜給貴族,貴族必須向國王提供勞役和賦役。 13 世
專心 愛心 用心 - 1 -
紀初,英國國王在對法蘭西的戰(zhàn)爭中失利,為了奪回失地,英王向貴族進一步征稅征兵,加
重了貴族的負擔,如果有貴族拒絕的,就會遭到國王的秘密殺害。在這種背景下,
1215 年,
貴族起兵,迫使英王簽署了《大憲章》 。
( 1)原因:英王因加強王權與貴族矛盾斗爭的結果(用多媒體放映)
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 32 頁有關《大憲章》片段內容,結合背景,分析《大憲章》主要
6、
表達的思想,教師強調這是英國第一次明確國王也必須服從法律,沒有人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這是后來《權利法案》的先聲。
( 2)作用:限制王權,保障貴族特權和部分騎士與市民的利益
(用多媒體放映)
( 2)影響:從國王專權——有限王權
貴族權利——憲法權利( 用多媒體放映)
教師:約翰王死后, 繼任的亨利三世撕毀了 《大憲章》 。1264 年,孟福爾領導一部分貴族,依靠騎士和市民的支持,擊敗了國王。第二年,召集有僧侶、騎士和市民代表參加的大會議,創(chuàng)立了英國議會的雛形。以后逐漸形成召開議會決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 議會制度逐漸形成(組成、職責) (用多媒體放映
7、)教師:議會制度的組成、職責如何?
學生:(思考并回答)議會由國王和貴族院(上院) 、平民院(下院)組成。至此,英國
形成了早期的議會政治傳統(tǒng), 為近代君主立憲制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用多媒體放映英國議院、
現(xiàn)代美國議會)
教師:(此處邊問邊講) 17 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逐漸形
成并壯大。英國處在 斯圖亞特王朝 的統(tǒng)治之下,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
“君權神授” ,厲行君主專制,經常觸犯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議會中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
代表,對國王推行的政策和專橫行為不斷進行指責,在議會中形成了反對派,他們
8、支持《大
憲章》,積極要求限制王權。從 1640 年,英國爆發(fā)了資產階級革命, 到 1688 年的“光榮革命”
(用多媒體放映)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那么,“光榮革命”后國王的權力與之
前相比有何明顯區(qū)別? (國王喪失了最高權力, 受到議會限制) 哪一文件最能體現(xiàn)這種變化?
(《權利法案》 )(用多媒體放映)
可見,國王是被議會“邀請”來的,國王權力的來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議會了,并制定了
《權利法案》 作為國王登基的條件。
3. 《權利法案》--開始建立君主立憲制( 用多媒體放映)
( 1)背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 用多媒體放映
9、)
讓學生看《權利法案》部分內容,完成 53 頁思考題:《權利法案》吸取了《大憲章》的
什么思想?同時又有何發(fā)展?
答: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明確限制,運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國王的權
力,這是《權利法案》吸取了《大憲章》的重要部分。
發(fā)展 : 王權受議會限制;國家由國王個人統(tǒng)治發(fā)展為集體統(tǒng)治;由人治發(fā)展到法治
( 2)影響:議會權力開始超越王權( 用多媒體放映)
教師總結講述: 《權利法案》的頒布 標志著英國確立的君主立憲制( 用多媒體放映) ,也
就是確立了英國沿用至今的政體,英國的統(tǒng)治方式從人治轉向法治??梢?,從《大憲章》到
10、《權利法案》過渡的歷史就是 政治權力進一步從國王向議會轉移的歷史( 用多媒體放映) 。
過渡:《權利法案》限制了王權 , 加強了議會的權力 , 議會具有立法權、司法權、財政權,
但《權利法案》還沒有解決國家的行政的決策和執(zhí)行問題,這是《權利法案》的一個局限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內閣逐漸獨立出來,英王逐漸成為一個“統(tǒng)而不治”的君主,責任內閣制逐漸發(fā)展成熟。
專心 愛心 用心 - 2 -
(二)君主立憲制的發(fā)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行政權力:國王——內閣) (用多媒體
放映)
1. 形成(時間、表現(xiàn)) (用多媒體放映)
11、
時間:光榮革命后( 用多媒體放映)
表現(xiàn):國王退出內閣,統(tǒng)而不治,行政權力轉移到內閣( 用多媒體放映)
教師:國王召集咨詢會議本是英國的傳統(tǒng),革命后內閣作為國王的私人會議的成分減少
了,而從議會多數(shù)黨領袖中來遴選內閣成員也漸成慣例。喬治一世讓內閣自行處理國事,沃
爾波爾就成了實際上的首相,全面主持政府工作。
2、特點( 用多媒體放映)
內閣職責( 用多媒體放映)
內閣與議會關系( 用多媒體放映)
教師:(引導學生看完課本相應內容后活學活用)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英國首相布萊爾追
隨美國出兵伊拉克。你認為: ( 1)內閣成員大體上是贊
12、同還是反對?為什么?(贊同。集體
負責,共同進退。)( 2)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如果反對, 布萊爾會不會為此而撤兵?為什么? (不
會。首相掌握行政大權,不對國王負責。 )( 3)議會中大多數(shù)議員極力反對,結果又會如何?
(議會可以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內閣下臺;內閣要么下臺,要么宣布解散議會,重
新選舉。)(用多媒體放映)
3、發(fā)展( 用多媒體放映)
時間: 19 世紀中期( 用多媒體放映)
原因:選舉權擴大和兩黨制發(fā)展( 用多媒體放映)
表現(xiàn):兩黨輪番執(zhí)政,互相監(jiān)督、促進
內閣由占議會多數(shù)的黨組成( 用多媒體放映)
教師:
13、引導學生結合課本“閱讀與思考”
1882 年,英國著名歌劇《勞蘭斯》中的一段唱詞,流傳很廣:
我時常感到可愛滑稽,人間萬事是這樣離奇:
降臨到人世間的每個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
要么是一個小自由黨,要么是一名“小托利”。
思考這段唱詞反映了英國 19 世紀下半葉政治生活的什么狀況?(民主化趨勢的發(fā)展,人
民選舉權擴大;兩黨制逐漸完善,在政治生活中日益發(fā)揮決定性作用。 )(用多媒體放映)
教師:隨著議會在光榮革命中的勝利,輝格黨和托利黨的地位更突出了。首相和內閣必須從多數(shù)黨選出,兩黨制逐漸形成。
展示英國政府的權利結構圖:
內 閣 君主
14、
多數(shù)黨 組織 任命
下院 上院
選舉
選民
列舉英國出兵伊拉克的例子:內閣首相布萊爾是由下議院多數(shù)黨選舉產生,所以他要出
專心 愛心 用心 - 3 -
兵伊拉克,一般是很輕易就在下議院獲得多數(shù)票數(shù)通過,但也有 120 多名工黨議員對政府動
議投出的反對票使首相布萊爾蒙受了打擊。那反對的那部分議員怎么辦呢?他就需要首相為
自己的決策進行辯護,但是無論辯論結果如何,只要下議院是多數(shù)票數(shù)通過了,最后英國就可以出兵伊拉克。講述這個例子,讓學生討論分析:在責任內閣制下,英國的議會和政府的關系是如
15、何體現(xiàn)的?
學生討論完后,教師總結:在責任內閣制下,英國的議會與政府的關系體現(xiàn)為:內閣必須得到下議院議員的支持,內閣設首相必須是下議院多數(shù)黨的領袖。如果議會通過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下臺,或者宣布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這樣,內閣制的建立使英國的立法機關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減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調節(jié)了議會與政府的關系。此外,也可以看得出:英國的內閣是對議會負責的。
綜上,責任內閣制的形成,即是 行政能力由國王向內閣轉移( 用多媒體放映)
的過程。
通過學習英國的責任內閣制,我們了解了英國的內閣。在中國的古代的明朝,明成祖也
設了內閣,那么我們比較一下:明代的內
16、閣與英國的內閣有什么區(qū)別? (用多媒體放映)
先由學生討論分析,最后教師完善答案:英國的內閣制是資產階級政治制度,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產物,其內閣制下的內閣是獨立于國王之外的機構。而中國的內閣制是封建制度之一,是皇帝強化封建統(tǒng)治的產物。
過渡: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后,責任內閣制得到不斷發(fā)展完善,但是,最初議會的權力基本上掌握在資本階級化的大貴族手中,其他階層根本無法參政,于是,各個階層都為爭取普選權而斗爭,終于使政治民主化得到實現(xiàn)。
(三)君主立憲制的逐步完善
-- 1832 年的改革法案(擴大普選權)
設兩個問題: 1. 英國民主化的趨勢是如何發(fā)展的?
17、
2. 普選權的廣泛性能否說明民主化的程度?由學生閱讀課本,分小組討論后歸納以上問題的答案。
教師參考: 1、( 1)光榮革命后,英國議會的權力掌握在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手中
( 2)1832 年,在英國第一次選舉制度改革中, 新興的工業(yè)資產階級代表首
次獲得進入議會的權力。
( 3)在 19 世紀后半期的兩次議會改革中,成年男子獲得普選權, 20 世紀
初,非貴族出身的議員在院中首次超過半數(shù)。
( 4) 20 世紀,女子逐步獲得普選權。
2 、答案是肯定的。在人口不多、經濟發(fā)達、教育普及的國家里,廣泛的普選
權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明民主化的程度
18、比較高。
二、君主立憲制的基本特點
基礎:代議制民主
核心:責任內閣制—
政黨政治職權分配:國王、
首相與內閣(組成政府) 、
議會 .
教師:用多媒體放映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基本特點示意圖后一邊演示一邊講解。
學生:一邊看演示一邊聽講解。
三、英國政治制度發(fā)展的特點。
專心 愛心 用心 - 4 -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
1、連續(xù)性。近現(xiàn)代英國的主要國家機構和政治制度幾乎無一不是從中世紀繼承下來的歷史遺產。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 ,從英王的內閣到責任內閣
19、制。
2、漸進性。英國制度的發(fā)展變化都是徐緩漸進式的,英國君主立憲制在 17 世紀末形成,
以后逐漸發(fā)展完善,實現(xiàn)了全面的民主化。
3、創(chuàng)新性。如內閣本是國王召集的咨詢行政機構,革命后內閣作為國王的私人會議的成
分減弱,內閣逐漸獨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責任內閣制。
結課
以設計問題的形式結課。
投影問題:一位英國的憲法權威人士曾說: “上下兩院如果作出決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
死刑判決書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簽字。 ” 這句話說明了英王的什么地位?結合 17 世紀有
關史實扼要說明英王地位的變化。
參考:(1)說明了英王在國家
20、政治生活中沒有實權,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
位。
( 2)資產階級革命前,英王實行封建專制統(tǒng)治,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革命后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 ,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總結:可見,英國政治發(fā)展的歷史,就是國家權力由英王移轉于議會,議會政治、政黨政治不斷發(fā)展,內閣制逐漸形成,民主范圍不斷擴大,具有英國特色的代議制度逐步形成與確立。它為美國、法國、德國等后起的國家的民主政治體制的建立提供了范本。
板書設計:
第八課 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
一、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過程
(一)開始形成——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 (政治權力:國王——議會)
1
21、、《大憲章》的簽署--限制王權的開始
( 1)原因:英王因加強王權與貴族矛盾斗爭的結果
( 2)作用:限制王權,保障貴族特權和部分騎士與市民的利
( 2)影響: A、從國王專權——有限王權; B、貴族權利——憲法權利
2. 議會制度逐漸形成(組成、職責)
3. 《權利法案》--開始建立君主立憲制
( 1)背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
( 2)影響:議會權力開始超越王權
(二)發(fā)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行政權力:國王——內閣)
1. 形成
( 1)時間:光榮革命后
( 2)表現(xiàn):國王退出內閣,統(tǒng)而不治,行政權力轉移到內閣
22、
2、特點
( 1)內閣職責( 2)內閣與議會關系
3、發(fā)展
( 1)時間: 19 世紀中期
( 2)原因:選舉權擴大和兩黨制發(fā)展
( 3)表現(xiàn):兩黨輪番執(zhí)政,互相監(jiān)督、促進;內閣由占議會多數(shù)的黨組成
(三)君主立憲制的逐步完善-- 1832 年的改革法案(擴大普選權)
專心 愛心 用心 - 5 -
二、 君主立憲制的基本特點
基礎:代議制民主
核心:責任內閣制—
政黨政治
職權分配:國王
首相與內閣(組成政府)
議會 .
三、、英國政治制度發(fā)展的特點
1、連續(xù)性
2、漸進性
3、創(chuàng)新性
專心 愛心 用心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