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社會化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認知社會化論(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認知社會化理論 皮亞傑 Piaget 柯爾伯格 Kohlberg 季理根 Gilligan 皮亞傑兒童道德判斷的轉變與其認知成長及社會關係的變化有關。兒童會發(fā)展出內在正義(immanent justice)的概念,即是相信不道德的行為一定會導致懲罰,因為這是犯規(guī)的自然後果。 p246皮亞傑當同儕團體的活動與合作增加而成人的約束減少時,兒童會成為更自律、合作、與有道德的人。 (反映社會關係的影響) p247皮亞傑道德發(fā)展階段: 約束的道德 合作的道德 他律的 自律的 客觀判斷 主觀判斷 贖罪式懲罰 互惠式懲罰 衡平 p244皮亞傑 道德發(fā)展最後階段的判斷:認知到所有個體在各種情境中就倫理準則而言
2、,所應得的權利與需求Kohlberg 道德發(fā)展Kohlberg 針對 72 位 10, 13, 16 歲男孩提供十個道德兩難困境(代表人性需求與他人福祉的衝突) ,根據(jù)其道德推理歸納三個道德層級六個階段的發(fā)展。 p248Kohlberg 道德發(fā)展.第一階段 避罰服從(避免負面的結果)第二階段 相對功利(想要得到後續(xù)回饋)第三階段 尋求認可(做別人認為對的事)第四階段 順從法規(guī)(遵守社會規(guī)則)第五階段 社群合約(相信情有可原的情況)第六階段 普同原則(超越法律的正義原則) p250Kohlberg 道德發(fā)展假設的驗證 假設:道德發(fā)展有順序性、普世性 驗證:各文化有相似發(fā)展序列 原始部落除外 成人
3、未必進入層級三 社經地位較高者發(fā)展較超前 道德判斷與智力有高相關 道德判斷與道德行為的相關不確定 p253Kohlberg 道德發(fā)展. 後設認知:對自身認知歷程的洞察 道德後設認知:對自身道德的知識或了解 道德後設認知與道德推理及道德行為有正 相關 較會覺察到自己道德推理不一致之處 較能辨識行為背後的道德層面 p254Kohlberg 道德發(fā)展. 道德推理判斷的發(fā)展影響因素: 觀點取代能力 智力及抽象思維 生理成熟 父母對待子女態(tài)度 家庭整體環(huán)境 p255Kohlberg 道德發(fā)展.評論 判斷個體屬哪個階段有困難 (同一個 人可能在不同情境有不同階段的反應) 無法以層級預測道德行為 對女性的偏
4、見 p255Gilligan:道德推理的性別差異 Gilligan認為,女性在看待道德議題 時,重視的是對他人的關懷及感受(人 際網絡或關懷取向),不同於男性偏向 強調公正、維護權利(公正取向)。 此一差異反映社會化經驗的不同。Gilligan:道德推理的性別差異Gilligan 提出了修正的三個層級:層級一:關注於自我及存活層級二:關注於對他人的責任與照顧層級三:關注於相互依存的自我與他人評論:1.男女性皆使用關懷的及守法的道德取向 2.在最高層次的道德發(fā)展上能夠強調男 女性的特性 p257利社會行為 造福、幫助、鼓舞他人的行為 良好的道德推理是利社會行 為的必要條件 p258利社會行為影響
5、青少年從事利社會行為的可能原因有:q青春期狀態(tài)q觀點取替q道德推理q同理心q人格 q家庭關係q同儕關係q學校教育q文化與民族的薰陶 p259家庭與道德學習家庭社會化的研究指出,家庭(父母)在青少年道德發(fā)展歷程上的重要性。其因素包括:父母的溫暖度、接納與信任程度 親子互動頻率高低與強度訓誡類型父母的角色模範青少年獨立的機會 p260宗教信仰的世代傳遞宗教信仰與實踐的世代傳遞是受父母的意願所促成的,因為家庭關係中,會創(chuàng)造出一種氣氛,助長(有時也會抑制)青少年吸收父母的價值觀。尤其是父母親信仰一致的宗教時,青少年通常會跟父母參與一樣的宗教活動。 p264道德發(fā)展的社會影響 社會增強 同儕與參照團體
6、電視 道德教育 社會增強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價值與規(guī)則的內化是透過認同與模仿而達成的。兒童觀察到某一參照成人楷模因為依據(jù)社會規(guī)範的行為而獲得讚美,進而模仿之。概念:認同 觀察 模仿 增強 內化 p265同儕與參照團體 同儕可能增強偏差價值觀 也能鼓勵利社會行為 p266 同儕影響力漸增 父母疏忽、排斥時,影響力更大 青少年參與之各種正式/非正式組織都有 其影響力 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 幫派次文化電視對價值觀的影響傳媒價值觀中,有數(shù)項和父母教養(yǎng)子女的價值觀背道而馳:v在內容中披著愛這層假皮的肉慾描寫v太多的暴力、殺戮v不成熟的理想化、偶像化v突顯物質、實利的重要v推銷即時享樂主義v媒體本身營利,故賺錢是最重要的 p269道德教育教師的適當角色不是對個人道德勸說,也不是詳細的定義價值觀,而是要藉由鼓勵對真實生命議題的自由探討、參與及思考,進而激發(fā)學生個人道德判斷的發(fā)展。 p271道德教育 採用道德兩難情境激發(fā)道德推理 思考 價值澄清法 價值澄清歷程 p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