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專版)中考語文 第三部分 文言文及古詩詞賞析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復(fù)習(xí)練習(xí).doc
《(甘肅專版)中考語文 第三部分 文言文及古詩詞賞析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復(fù)習(xí)練習(xí).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甘肅專版)中考語文 第三部分 文言文及古詩詞賞析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復(fù)習(xí)練習(xí).doc(5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一 文言文閱讀 xx備考集訓(xùn) (一)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第1篇 《論語》十二章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xué)而》)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彪m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xí)禮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dāng)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傳十余世,學(xué)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選自《史記》) 【注釋】①低回:徘徊,流連。②六藝:六經(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1.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兩處) 天 下 君 王 至 于 賢 人 眾 矣 當(dāng) 時 則 榮 沒 則 已 焉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不亦說乎 說:____________ (2)思而不學(xué)則殆 殆:____________ (3)擇其善者而從之 從:____________ (4)不能去云 去:____________ 3.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2)諸生以時習(xí)禮其家。 4.請結(jié)合【甲】語段中的三則語錄,說說學(xué)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第2篇 雖有嘉肴 《禮記》 [xx孝感]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秲睹吩唬骸皩W(xué)學(xué)半?!逼浯酥^乎? 【乙】孔子學(xué)琴于師襄子,十日不進①。師襄子曰:“可以益②矣?!笨鬃釉唬骸扒鹨蚜?xí)其曲矣,未得其技也?!庇虚g③,曰:“已習(xí)其技,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渲疽??!庇虚g,曰:“已習(xí)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④也?!庇虚g,有所默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yuǎn)志焉。曰:“丘得其為人矣,黑而長,眼如遠(yuǎn)視,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離席再拜,曰:“此曲確《文王操》⑤也?” (選自《史記》,有刪改) 【注釋】①進:繼續(xù)學(xué)(新內(nèi)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間:過了一段時間。④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譜寫的琴曲名。 1.選出下列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其此之謂乎 丘未得其志也 B.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 孔子學(xué)琴于師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D.學(xué)而不思則罔 丘得其為人,黑而長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丘已習(xí)其曲矣,未得其技也。 3.選出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 ( ) A.甲乙兩文都是關(guān)于學(xué)習(xí)的,甲文談了“教學(xué)相長”的觀點,乙文講述了孔子拜師學(xué)琴的故事。 B.《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圣編撰。 C.乙文中孔子學(xué)琴經(jīng)歷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領(lǐng)會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過程。 D.乙文中孔子一直不換學(xué)新內(nèi)容,是因為他認(rèn)為《文王操》是最容易學(xué)的曲子。 4.孔子學(xué)琴的故事印證了“學(xué)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請結(jié)合乙文具體分析。 第3篇 河中石獸 紀(jì)昀 [xx張家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河中石獸 ①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②一講學(xué)家設(shè)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③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dāng)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 ④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豈可據(jù)理臆斷歟? 【乙】杜處士好畫 蜀中有杜處士①,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②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身隨。一日曝書畫,有牧童見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兩股間,今乃掉⑤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云:“耕當(dāng)問奴,織當(dāng)問婢?!辈豢筛囊?。 【注釋】①杜處士:姓杜的讀書人。②戴嵩:唐代畫家,韓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收縮,此指“夾”。 ⑤掉:擺動。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 (1)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 閱:____________ (2)一日曝書畫 曝: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2)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 3.結(jié)合語境,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句中“笑”的具體原因。 (1)一講學(xué)家設(shè)帳寺中,聞之笑曰 原因: (2)有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 原因: 4.結(jié)合文本,談?wù)勀阕x了甲乙兩文后分別得到的啟示。 甲文: 乙文: 第4篇 口技 林嗣環(huán)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fēng)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乙】國初,有喬山人者善彈琴。精于指法,嘗得異人傳授。每于斷林荒荊間,一再鼓之,凄禽寒鶻①,相和悲鳴。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獨奏洞庭之曲。鄰媼③聞之,咨嗟惋嘆。既闋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謂遇知音于此地?!笨铎棰菘壑?。媼曰:“吾夫存日,以彈絮為業(yè)。今客鼓此,酷類其聲耳。”山人默然而反。 (選自《喬山人善琴》) 【注釋】①鶻(gǔ):一種兇猛的鳥。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都城。 ③媼(ǎo):老婦人。 ④闋:止息,終了。 ⑤款扉:款,敲。扉,門。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 (1)滿坐寂然 坐:____________ (2)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中間:____________ (3)今客鼓此 鼓:____________ 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2)精于指法,嘗得異人傳授。 3.請用自己的話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擬的三個場面。 第一個場面: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個場面: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個場面: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文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表現(xiàn)手法。請從【乙】文中找一個例子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第5篇 狼 蒲松齡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蘇子夜坐,有鼠方嚙。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復(fù)作。使童子燭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聲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卑l(fā)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捕鲋瑝櫟啬俗?,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于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于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于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于處女,烏在其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嚙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蘇軾《黠鼠賦》) 【注釋】①拊(fǔ):拍。②橐(tu):袋子。③嘐(jiāo)嘐聱(o)聱:象聲詞,形容老鼠咬物的聲音。④蠆(chi):蝎子一類的毒蟲。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其一犬坐于前 犬:____________ (2)狼亦黠矣 黠:____________ (3)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 去:____________ (4)橐堅而不可穴也 穴:____________ 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3.翻譯下面的語句。 (1)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2)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 4.兩文都寫人與動物的“較量”,但有著截然不同的結(jié)局,其原因分別是什么? 5.兩文均“敘事”而“達(dá)意”,但體裁和表現(xiàn)側(cè)重點不同,試作簡要說明。 第6篇 桃花源記 陶淵明 [xx瀘州]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乙】愚溪詩選(節(jié)選) 柳宗元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蛟唬喝绞蠂L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龂龂①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fù)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 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予得專而名焉。 【注釋】①龂龂:爭論不休。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B.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 /為愚泉 C.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D.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 延:邀請 B.詣太守,說如此 詣:到 C.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故:緣故 D.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 利:利益 3.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桃花源中的人們生活在“土地平曠”“阡陌交通”的地方,他們與世隔絕,過著一種怡然自得、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B.太守派人隨漁人一起前往桃花源最終迷路一事,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又暗示了桃花源式的生活在當(dāng)時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 C.寧武子“邦無道則愚”,顏子“終日不違如愚”,作者認(rèn)為他們都是聰明睿智之人假裝愚蠢,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愚蠢。 D.兩文都寫到了小溪周邊的景物,前文以漁人的經(jīng)歷為線索,后文以“愚”為線索,兩文均以描寫和議論為主,表明作者超然物外之志。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2)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 第7篇 陋室銘 劉禹錫 [xx安徽改編]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乙】子欲居九夷①?;蛟唬骸奥缰??”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選自《論語子罕》) 【注釋】①九夷:古代稱東方的九種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有仙則名 名: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 斯:____________ (3)談笑有鴻儒 鴻儒:__________ (4)子欲居九夷 欲: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或曰:“陋,如之何?” 3.【甲】【乙】兩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原文語句填空) 4.兩段文字都表現(xiàn)了美好的君子形象。從中你能看出“君子”應(yīng)具有怎樣的情操? 第8篇 愛蓮說 周敦頤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叢②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③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fēng)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fā)者④也。 (選自黃庭堅《書幽芳亭記》) 【注釋】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叢:貧瘠的叢林。③不見: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時發(fā)者: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香遠(yuǎn)益清 益:____________ (2)宜乎眾矣 宜:____________ (3)自古人知貴蘭 貴:____________ (4)平居與蕭艾不殊 殊:____________ 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 清 風(fēng) 過 之 其 香 藹 然 在 室 滿 室 在 堂 滿 堂 3.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生于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 4.【甲】文的蓮花和【乙】文的蘭花二者有怎樣相同的品質(zhì)? 第9篇 三峽 酈道元 [xx福建]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登山里許,飛流汩然下瀉。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業(yè)已上登,不及返顧,遂從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換骨巖,巖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巖前有庵。從巖后懸梯兩層,更登一巖。巖不甚深,而環(huán)繞山巔如疊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zhuǎn)。 (選自《徐霞客游記》) 【注釋】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沿溯阻絕 溯:____________ (2)屬引凄異 引:____________ (3)不及返顧 顧:____________ (4)巖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____________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A.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zhuǎn) B.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zhuǎn) C.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zhuǎn) D.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zhuǎn)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2)登山里許,飛流汩然下瀉。 4.甲文寫“水”,各寫了三峽“四時之水”的什么特點?乙文寫“山”,作者前往“換骨巖”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請簡要概括。 第10篇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乙】印度之人,隨地稱國,語其所美,謂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①之境,周九萬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畫野區(qū)分,七十余國。時特暑熱,地多泉濕。北乃山阜隱軫②,丘陵舄鹵③;東則川野沃潤疇④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西方土地磽確⑤。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選自《大唐西域記》,有刪改) 【注釋】①五印度:指當(dāng)時印度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部分。②山阜(f)隱軫(zhěn):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鹵:丘陵地帶是鹽堿地。舄鹵,鹽堿地。④疇:已耕作的田地。⑤磽(qiāo)確:指土地十分貧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適宜耕種。 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印度之人 馬之千里者(《馬說》) B.隨地稱國 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C.北乃山阜隱軫 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D.西方土地磽確 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2)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東 則 川 野 沃 潤 疇 隴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榮 茂 4.《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時陶弘景寫給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記》是一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況記述,為《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chǔ)。請分別用【甲】【乙】兩文中的四字短語概括選文的主要內(nèi)容。 第11篇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己卯上元,余在儋耳①。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②雜揉,屠酤③紛然,歸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關(guān)熟寢,已再鼾⑤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⑥,釣魚無得,更欲遠(yuǎn)去,不知釣者未必得大魚也。 (選自蘇軾《東坡志林》) 【注釋】①儋耳:今海南省儋縣,蘇軾于1097年被貶至此。文章寫于己卯(1099)年,是他謫居儋耳第三年。②民夷:民,漢族。夷,當(dāng)?shù)赝林?,少?shù)民族。③屠酤:屠,屠戶。酤,賣酒者。屠酤,這里泛指各種店鋪商販。④三鼓:三更,即半夜。⑤再鼾:一覺醒來又睡去。⑥韓退之:韓愈,字退之。韓愈曾寫詩述其釣魚釣不著大魚,埋怨水太淺,要另覓垂釣佳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念無與為樂者 念:____________ (2)相與步于中庭 相與:____________ (3)歷小巷 歷:____________ (4)孰為得失 孰:____________ 2.用“/”給下列句子斷句。(斷兩處) 不 知 釣 者 未 必 得 大 魚 也 3.下面選項中與“屠酤紛然”一句中“然”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記》) B.父利其然也 (《傷仲永》) C.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D.欣然起行(《記承天寺夜游》) 4.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 5.兩文均寫月夜出游,但在描寫月下所見時,甲文側(cè)重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側(cè)重描寫__________________。 第12篇 湖心亭看雪 張岱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乙】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晚霽①,余登龍山,坐上城隍廟山門,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②侍。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蒼頭④送酒至余勉強舉大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簫和之,聲為寒威所懾,咽澀不得出。三鼓歸寢。馬小卿、潘小妃相抱從百步街旋滾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頭車,拖冰凌而歸。 (張岱《龍山雪》) 【注釋】①霽:雨后或雪后轉(zhuǎn)晴。②李岕(ji)等五人都是當(dāng)時的伶人(戲曲演員)。生,指男演員。馬小卿、潘小妃為女伶。③呆白:蒼白。④蒼頭:這里指年紀(jì)大的伙計。⑤欱(hē):同“喝”。 1.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坐 久 清 冽 蒼 頭 送 酒 至 余 勉 強 舉 大 觥 敵 寒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擁毳衣爐火 擁:____________ (2)是金陵人,客此 客:____________ (3)大雪深三尺許 許:____________ (4)明月薄之 ?。篲___________ 3.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聲為寒威所懾,咽澀不得出。 4.這兩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均出自張岱之手。請簡要談?wù)勛髡咴诿枥L雪景時流露出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13篇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乙】仆去月謝?、伲€覓薜蘿②。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③,孤峰限日④;幽岫⑤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⑥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 (選自吳均《與顧章書》) 【注釋】①謝?。阂虿《哉埻寺殹"谶€覓薜蘿:正準(zhǔn)備隱居。③森壁爭霞:陰森陡峭的崖壁與天上的云霞爭高下。④孤峰限日:孤獨聳立的高峰遮斷了陽光。⑤幽岫:幽深的山穴。⑥英英:同“嚶嚶”,象聲詞,形容蟲鳥動物的鳴叫,也形容聲音和諧動聽。⑦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幸好菊花、竹實很多。富,富裕。偏,特別。饒,豐富。竹實,又名竹米,狀如小麥。菊花、竹實,都是隱士所食之物。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猛浪若奔 奔:____________ (2)窺谷忘反 反:____________ (3)既素重幽居 重:____________ (4)遂葺宇其上 葺: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B.蟬則/千轉(zhuǎn)不窮 C.經(jīng)綸/世務(wù)者 D.仆去月/謝病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 (2)山谷所資,于斯已辦。 4.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14篇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xx黃岡改編]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畠壓酰裤曈x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乙】謝御史者,吾楚湘鄉(xiāng)謝薌泉先生也。當(dāng)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①,權(quán)焰張。有寵奴常乘和車以出,人避之,莫敢詰。先生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車,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燒其車。曰:“此車豈復(fù)堪宰相坐耶!”九衢②中,人聚觀,歡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③以歸。先生文章名一時,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爭奉筇屐④迎。飲酒賦詩,名益高,天下之人,皆傳稱“燒車御史”。和珅誅,復(fù)官部郎以卒。 (選自清代吳敏樹《書謝御史》) 【注釋】①用事:掌權(quán)。②九衢:四通八達(dá)的道路。③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職。④筇屐:筇,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下列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亦不詳其姓字 詳:知道 B.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儔:輩(同類) C.人避之,莫敢詰 詰:質(zhì)問(責(zé)問) D.先生文章名一時 名:名氣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因以為號焉 先生為御史 B.親舊知其如此 假他事削其籍以歸 C.或置酒而招之 命卒曳下奴,笞之 D.以樂其志 復(fù)官部郎以卒 3.用“/”給下面的語句劃分節(jié)奏。(劃兩處) 乃 遍 游 江 浙 所 至 人 士 爭 奉 筇 屐 迎 4.翻譯下面的文言語句。 (1)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 (2)怒,命卒曳下奴,笞之。 5.閱讀上面兩選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語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話概括) (1)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贊語呼應(yīng)了第一段中“ ”和“忘懷得失”兩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隱士性格。 (2)乙文中人們稱贊謝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謝御史 的行為,從中可以看出謝御史具有 的高尚品格。 (3)兩文都寫了主人公 的興趣愛好,這樣寫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第15篇 馬說 韓愈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臣有二馬,故常①奇之。日啖豆數(shù)升,飲泉一斛②,然非精潔寧餓死不受,介胄③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④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yuǎn)之材也。 (選自岳飛《論馬》) 【注釋】①故常:過去常常。②斛:量器名,古代一斛為十斗。③介胄:介,甲衣。胄,頭盔。這里作動詞。④褫(chǐ):解除。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才美不外見 見: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 道:____________ (3)故常奇之 奇:____________ (4)比行百余里 比:____________ 2.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胄而馳,其初若不甚疾。 3.【乙】文段中,直接描寫作者的馬“才美”“外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兩段文字表面談馬,實則議論如何對待人才。它們都闡述了一個什么道理? 第16篇 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乙】家中來營者多稱爾舉止大方余為少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xí)勞習(xí)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習(xí)氣,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fēng),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愛貪奢華,不可慣習(xí)懶惰。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曾高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fēng)。 (選自《曾國藩家書》) 【注釋】乙文是曾國藩寫給兒子的家信。 1.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兩處) 家 中 來 營 者 多 稱 爾 舉 止 大 方 余 為 少 慰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____________ (2)腰白玉之環(huán) 腰:____________ (3)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 望:____________ (4)余服官二十年 服:____________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以衾擁覆 可以處樂 B.戴朱纓寶飾之帽 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 C.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太豐則吾不敢也 D.余不愿為大官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4.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2)爾年尚幼,切不可愛貪奢華,不可慣習(xí)懶惰。 5.【甲】【乙】兩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經(jīng)歷勸誡后輩的。他們共同認(rèn)為年輕人要想有所作為就應(yīng)該做到________________。 第17篇 小石潭記 柳宗元 [xx河南]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乙】順宗即位,王叔文、韋執(zhí)誼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與監(jiān)察呂溫密引禁③中,與之圖事。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既罹竄逐④,涉履蠻瘴⑤,崎嶇堙厄⑥,蘊⑦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dāng)?shù)篇,覽之者為之凄惻。 (選自《舊唐書卷一百六十》) 【注釋】①用事:執(zhí)掌政權(quán)。②奇待:器重禮遇。③禁:宮禁,帝王的住處。④罹竄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蠻瘴:經(jīng)歷蠻地瘴癘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艱險。⑦蘊:積聚。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隔篁竹,聞水聲 不求聞達(dá)于諸侯 B.卷石底以出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C.皆若空游無所依 似與游者相樂 D.四面竹樹環(huán)合 環(huán)滁皆山也 2.把語段甲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語段甲是怎樣從側(cè)面寫出小石潭水“清”的特點的?請結(jié)合相關(guān)內(nèi)容具體分析。 4.結(jié)合語段甲乙的內(nèi)容,分條概括語段甲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第18篇 岳陽樓記 范仲淹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①。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②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③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注釋】①雪宮:齊宣王的離宮。②非:動詞,認(rèn)為……非,即非難,埋怨。③非:名詞,不對,錯誤。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____ (2)是進亦憂 是:____________ (3)人不得,則非其上矣 上:____________ (4)然而不王者 王: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或異二者之為 山巒為晴雪所洗 B.不以物喜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C.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宋何罪之有 D.然則何時而樂耶 若聽茶聲然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4.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被無數(shù)仁人志士奉為座右銘。聯(lián)系社會生活,談?wù)勥@種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現(xiàn)實意義。 第19篇 醉翁亭記 歐陽修 [xx廣安改編]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1.請用“/”為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與 民 共 樂 刺 史 之 事 也 2.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林壑尤美 尤:____________ (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翼然:____________ (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斯:____________ (4)掇幽芳而蔭喬木 蔭:____________ 3.下列各組句子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其西南諸峰 樂其地僻而事簡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修之來此 C.名之者誰? 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 D.太守與客來飲于此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 5.【乙】段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用原文語句回答)交代了作者為亭子取名“豐樂亭”的原因。【甲】段所在文章和【乙】段都表現(xiàn)出作者_(dá)_____________(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語回答)的高尚情懷。 第20篇 滿井游記 袁宏道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fēng)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選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記》)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偕數(shù)友出東直 偕:____________ (2)風(fēng)力雖尚勁 勁:____________ (3)從武林門而西 西:____________ 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則已心飛湖上也 A.然徒步則汗出浹背(《滿井游記》) B.則漢室之隆(《出師表》) C.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D.入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 (2)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 4.【甲】【乙】兩文,在描寫景物時都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請舉出一例加以分析。 第21篇 陳涉世家 司馬遷 [xx呼和浩特]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吳廣以為然。 【乙】濟陰之賈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棲于浮苴②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上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勃然作色曰: “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 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軈瘟孩荻?,舟薄于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曰:“盍救諸⑥?”漁者曰:“是許金不酬者也?!绷⒍^之,遂沒。 【注釋】①賈人:商人。②浮苴:水中浮草。③巨室:世家大族。④?。悍褐?。⑤呂梁:地名。⑥盍救諸:為什么不去救他呢?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渡河而亡其舟 亡:______________ (2)今亡亦死 亡:______________ (3)予爾百金 予:______________ (4)是許金不酬者也 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 A.賈人浮呂梁而下 B.足膚皸裂而不知 C.傭者笑而應(yīng)曰 D.未至,道渴而死 3.請參照示例,分別用下列句中加點的詞(不要改變它在句中的意思),另寫一個詞或一句話。 [示例:有漁者以舟往救之 救死扶傷(或救護)] (1)輟耕之壟上 ________________ (2)舟薄于石又覆 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2)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 5.讀了選段【乙】,你有何感想?請簡要寫下來。 第22篇 唐雎不辱使命 《戰(zhàn)國策》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偃f,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 【乙】魏相翟強死。為甘茂謂楚王曰:“魏之幾相者,公子勁也。勁也相魏,魏、秦之交必善。秦、魏之交完,則楚輕矣。故王不如與齊約,相甘茂于魏。齊王好高人以名。今為其行人請魏之相,齊必喜。魏氏不聽,交惡于齊。齊、魏之交惡,必爭事楚。魏氏聽,甘茂與樗里疾,貿(mào)首之讎(chu,通“仇”)也;而魏、秦之交必惡,又交重楚也?!? (選自《戰(zhàn)國策》)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 (1)故不錯意也 錯:____________ (2)請廣于君 廣:____________ (3)魏、秦之交必善 善:____________ (4)齊王好高人以名 高人: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 ( ) A.以君為長者 齊王好高人以名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學(xué)而時習(xí)之 C.秦王怫然怒 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D.夫?qū)VT之刺王僚也 齊、魏之交惡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2)魏之幾相者,公子勁也。 4.同為勸諫君王,唐雎和【乙】文中的謀士勸諫方式有何不同? 第23篇 隆中對 陳壽 [xx鄂州改編]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乙】蓋聞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進?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賢人已與我共平之矣,而不與吾共安利之,可乎?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②者,吾能尊顯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③下相國,相國酂侯④下諸侯王,御史中執(zhí)法⑤下郡守。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甘肅專版中考語文 第三部分 文言文及古詩詞賞析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復(fù)習(xí)練習(xí) 甘肅 專版 中考 語文 第三 部分 文言文 古詩詞 賞析 閱讀 復(fù)習(xí) 練習(xí)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549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