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大腦》教學設計.doc
《2019-2020年蘇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大腦》教學設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大腦》教學設計.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蘇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大腦》教學設計 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 吳京鈞 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人體的“司令部”》單元的第一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大腦的形態(tài),體驗大腦的功能來理解大腦是名副其實的“指揮中心”。 大腦這一教學內(nèi)容對于學生來說看似熟悉,但又陌生。這一教學內(nèi)容需要用“解暗箱”式課型來進行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和教學目標,我們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記憶力游戲——引出有關大腦的話題;通過觀察圖片、對模擬實物的探究了解大腦的形態(tài);通過病理分析、體驗活動體會大腦的功能;結合生活實際談對大腦的保護。 本課的設計力求通過“解暗箱”的教學手段,運用實物模擬、圖片、病理案例、體驗活動等豐富的信息幫助學生認識大腦的形態(tài)和功能。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 腦有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組成,大腦的重量約占腦重的80%左右;大腦的體積約是自己兩只拳頭握起來的大??;大腦的表面有溝回;大腦的軟硬程度類似豆腐的軟硬程度。 ◆ 大腦具有感覺、運動、語言、情緒、記憶、分析和推理等功能;大腦對人體是一種交叉管理。 ◆ 大腦和其他器官一樣需要保護; 探究能力: 觀察:通過對圖片和實物的觀察認識大腦的形態(tài); 推理:通過對病理案例、體驗活動的分析推理大腦的功能; 解釋:能夠?qū)Ρ狙芯恐兴鸭降南嚓P證據(jù)作出合理解釋。 科學態(tài)度: 主動增強保護大腦的意識,掌握一些保護大腦的具體措施。 尊重生命。 教學重點及難點: 了解大腦的形態(tài);體驗大腦的主要功能。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引出有關大腦的話題 1、全班玩記憶力游戲。 2、引出問題:你是靠什么記住它們的? 3、大腦在什么位置?(用雙手去比劃) 關于大腦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觀察圖片和所提供的模擬實物----認識大腦的形態(tài) 1、教師出示圖片:認識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組成。其中大腦位于腦的頂部,占腦重的80%。 2、大腦有多大呢?(雙手比劃成拳)雙手握成拳,人腦比這個要大一些。 3、還有很多的信息,僅通過看圖片是沒辦法知道的。 可以選擇什么樣的動物大腦來觀察? 為每組同學提供一個與人腦比較相似的豬腦(切除了小腦和腦干的)。 可以觀察到什么? 認真觀察豬腦,完成實驗記錄。并思考腦表面為什么要這樣“凹凸不平”? 小組觀察并記錄。 匯報、交流。 顏色、左右兩半球、軟硬、溝回 三、體驗活動和分析病理案例-------認識大腦的功能、感受大腦對人體的交叉管理 1、全班活動:四次畫“6”游戲。 2、思考:這些活動都是大腦在指揮我們,可為什么前3個比較簡單,第4個比較困難? 3、分析病理案例,總結大腦對人體的交叉管理。 4、教師提出:“大腦具有哪些功能?”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出示大猩猩的研究視頻,分析大腦的功能 出示切絲的病理,分析大腦的功能 總結大腦的功能 四、結合生活實際談保護大腦得措施 1、大腦掌管我們的運動、語言、聽力……,這么重要,我們要怎樣注意保護呢? 2、為了保護重要而又柔弱的大腦外,包裹著一層堅硬的頭蓋骨,而且你發(fā)現(xiàn)顱骨是什么形狀的了嘛?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嘛? 3、我們在日常生活運動中,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附送: 2019-2020年蘇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形狀與承受力》說課設計 讓 學 生 學 會 用 事 實 說 話 ——《形狀與承受力》一課帶來的思考 《形狀與承受力》是依據(jù)蘇教版科學教材五年級下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第一課《折形狀》中的相關內(nèi)容設計的。圍繞“橫截面為三邊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這幾種形狀的紙筒承受重物的能力(承受力)一樣嗎”這個問題,通過控制變量的實驗方法收集證據(jù),并根據(jù)收集到的證據(jù)對問題做出合理解釋,即:紙筒(豎直放置)越趨于圓形,它的承受力越大。在此過程中體會到實驗數(shù)據(jù)是得出科學結論的重要依據(jù),學會用事實說話,培養(yǎng)其實證意識。 作為課程的設計者,我所理解的實證,就是任何科學探究過程,解釋,結論都是要以事實作為依據(jù),不作偽并經(jīng)得起事實反復論證的。實證意識就是在科學探究或者在生活中,都有以事實為依據(jù)的意識和思想。這種意志品質(zhì)會使一個人的思維嚴謹,影響其看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以實現(xiàn)科學素質(zhì)的提高。 基于以上想法,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過程與方法 l 能夠針對問題,通過實驗收集證據(jù); l 能夠根據(jù)收集到的證據(jù)對問題做出合理解釋。 科學知識: l 知道橫截面為三邊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紙筒(豎直放置)與橫向承受力之間的關系,即:越趨于圓形承受力越大。 l 知道實驗數(shù)據(jù)是得出科學結論的重要依據(j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l 愿意合作與交流; l 尊重證據(jù)。 《形狀與承受力》一課是一節(jié)比較典型的探究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活動來讓學生經(jīng)歷實證的過程: 在導課環(huán)節(jié),我用開門見山的談話使學生的思維快速聚集到探究情境中來,引出“形狀”的話題。 接著提出“橫截面為三邊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這幾種形狀的紙筒承受重物的能力(承受力)一樣嗎”這個問題,以此了解學生對于形狀的已有概念水平。從試教的結果來看,多數(shù)學生認為“三角形紙筒的承受力最大”,理由是“三角形最穩(wěn)定”。在此前提下“預測承受力大小并排序”的環(huán)節(jié)就顯得格外的有意義:這個排序結果將隨著學生后面的學習而得到修正,是學生調(diào)整其對形狀認識的開始,而其間的分歧和爭議恰好為教學尋找到了一個新的增長點。 探究“承受力大小究竟如何”是本課的重中之重,這個環(huán)節(jié)分三個層次進行: 1、實驗前 作為教者,我很明確實驗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的動手,動手的目的是為了動腦,所以我不追求課堂表面上的熱鬧,而是充分利用“平等對話中的首席”的身份,一方面和學生共同進行實驗前控制變量的研討,如:紙的材質(zhì)、大小要一樣;紙筒高度要一樣;承重物要一樣;另一方面又對學生進行指導,如:怎樣折紙筒、怎樣放承重物、怎樣計數(shù)、怎樣記錄實驗結果,等等。經(jīng)過動一番腦筋,讓他們知道實驗不是為了“好玩”,而是要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 2、實驗中 這是一個謹慎求證的過程,求證的過程要做到實事求是,避免學生在實驗中對事實漠然處之。我除了指導學生要對實驗過程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以便在交流時有依據(jù)之外,還采用了一個小組自我評價策略來控制課堂,設立“是否影響到他人、小組成員是否都參與合作、數(shù)據(jù)是否據(jù)實填寫、實驗用具是否收拾整潔”等幾個評價項目,并表明態(tài)度:希望各組都能得到四顆星星,以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中應遵守怎樣的行為規(guī)范,促使學生的研究過程具有“科學味兒”。 附:形狀與承受力的實驗記錄(分表) 紙筒形狀 (承受力)重物數(sh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后結果 三角形 四邊形 五邊形 六邊形 3、實驗后 這是從事實、證據(jù)出發(fā)去探求結果的過程。把各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匯總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能發(fā)現(xiàn)什么?”學生從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橫截面不同的紙筒承受力有一個趨向性,即三角形的承受重物數(shù)量是最少的,說明它的承受力最小,依次是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但在試教中也曾出現(xiàn)過數(shù)據(jù)趨向性不明顯的情況,當時的數(shù)據(jù)并不支持“形狀越趨于圓形,承受力越大”這個結論,這個時候我并沒有“統(tǒng)一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這組數(shù)據(jù)會是這樣的?問題出在哪里?”我覺得這是在做科學。找出問題所在,而不是要把教者心中的所謂結論硬加給學生,教學中雖有缺憾,但卻真正順應了學生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在分析數(shù)據(jù)之后再次進行排序,由剛開始時意見不一的排序到此時的排序,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了調(diào)整,并且由此將思維向深處挖掘:九邊形紙筒會排在哪里?承受力最大的紙筒應該是什么形狀的?學生會在前面實證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解釋,將思維由具體上升到抽象。 附:形狀與承受力的實驗記錄(總表) 紙筒形狀 1組 2組 3組 4組 5組 6組 7組 8組 排序 三角形 四邊形 五邊形 六邊形 至此,依托《形狀與承受力》一課的實證之旅告一段落。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意識到在科學研究時不要唯師唯上,而是要唯真;意識到科學研究是要講求證據(jù)的;意識到要言之有據(jù);意識到要用事實說話。這種體驗,這種收獲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大腦 2019 2020 年蘇科版 小學 科學 年級 下冊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568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