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冀教版數(shù)學三下第四單元《毫米和千米》word教案.doc
《2019春冀教版數(shù)學三下第四單元《毫米和千米》word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春冀教版數(shù)學三下第四單元《毫米和千米》word教案.doc(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春冀教版數(shù)學三下第四單元《毫米和千米》word教案 教學內(nèi)容 計較辦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34~35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通過實踐活動,知道長度單位毫米,知道毫米的字母表示方法:知道1毫米有多長,建立正確表象。弄清cm或mm的進率,知道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數(shù)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體驗活動探索新知。 3.情感態(tài)度。 使學生在有效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1毫米有多長,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難點:引導學生建立1毫米的正確表象。 教具準備 課件、1分硬幣、電話卡、醫(yī)療保險卡、學生尺及文具、練習本、一摞紙。 教學過程 ―、學習毫米產(chǎn)生的意義 1.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自己的橡皮的長、寬、厚。 課件出示例1情境圖,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學生觀察后,教師提出“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愿意參與他們的討論嗎?” 采用小組﹙建議4人小組為宜﹚合作的形式,分別估計一下自己的橡皮的長、寬、厚。為了確保人人參與,可選專人將估計的結(jié)果填在記錄表﹙教師事先準備好,每組發(fā)一張)的“估計”一欄中 ﹙3﹚對估計的結(jié)果進行反饋。 反饋時,學生選擇性地估計橡皮的長、寬、厚,其他同學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進行補充。將學生估計的結(jié)果板書在黑板上,提出向題:“誰估計的結(jié)果比較準確呢?怎樣來驗證?” 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jié)果。 分組測量橡皮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橡皮的長、寬、厚,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jié)果。 組織全班學生交流測量的結(jié)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組分別匯報本小組測量的結(jié)果,在匯報時,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敘述測量的結(jié)果,由于橡皮的寬和厚不是整厘米,學生在表述 時,會涉及“厘米的刻度之間的小格”,也有的學生可能說到“毫 米”,比如,“我量出的寬不到2厘米,還差兩小格?!薄跋鹌さ暮癫坏?厘米,只有6小格?!薄處熡谜n件﹙可以用圖或直接演示 替代﹚邊演示測量橡皮的長、寬和厚的方法邊對學生的回答進行 評議,并引出毫米產(chǎn)生的意義——“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時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書課題“認識毫米”。 二、學習毫米與厘米的關(guān)系 教師提出問題從學生尺中,你能發(fā)現(xiàn)毫米與其他長度單 位間的關(guān)系嗎?在學生認真觀察學生尺并獨立思考后,讓學生回答問題。從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關(guān)系。讓學生多說說 發(fā)現(xiàn)這個關(guān)系的過程,如可以從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說明,也可以從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來說明……隨后教師將學生總結(jié)的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關(guān)系板書在黑板上。 讓學生在尺子上觀察1毫米的長度,在組內(nèi)互相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 教師提出問題請大家說出生活中長或?qū)捇蚝翊蠹s是1 毫米的物品?!毕仍诮M內(nèi)說,再在全班交流。教師分別出示1分硬 幣、電話卡、儲蓄卡、醫(yī)療保險卡等說明:“這些東西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要求學生合作完成:先從課本中數(shù)出幾頁(捏緊后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再用尺子驗證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調(diào)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數(shù)一數(shù)看有多少張。 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測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自動筆的筆芯、降雨量等等)。 厘米=10毫米;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yī)療保險卡等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三、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2課 認識千米 教學內(nèi)容 冀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38?39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2.數(shù)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進行長度單位的簡單換算。 3.情感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難點:千米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教具準備 小黑板、圖片等。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圖片出示:公路上出現(xiàn)一個一個里程牌及指路標志、限速標志。 提問:這是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還看到了什么?上面寫著什么?你知道1千米是多少嗎? 揭示課題:認識千米。 二、在實踐體驗中認識“千米” 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千米”。 (1)認識10米。 在學校的操場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兩頭插兩根標槍,讓學生看一看,走一走。舉例說說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0米? (2)認識100米。 通過測量得到10個10米是100米,觀察,然后走一走,想一想100米的長度。舉例哪里到哪里的長度大約是100米? (3)認識1000米。 讓學生量出100.米,再量出100米,讓學生說說操場有幾個100米,那10個100米是多少? 1000米大約要繞操場走幾圈?走1000米用了幾分鐘? (4)認識1千米。 讓學生說說從學校門口到附近的什么地方大約是1000米。 為了簡便計量1000米規(guī)定為1千米。 媒體展示:看一看1千米是10個100米。 用千米作長度單位有什么方便之處? 學生1:方便說距離的遠近。 學生2:知道一個地方有多遠。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常用到千米? 三、課堂小結(jié)。 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是怎樣的? 第3課 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 冀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40?41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理解、掌握“速度”的含義并學會用統(tǒng)一的符號來表示速度。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供獨立思考的環(huán)境,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2.數(shù)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能用這種關(guān)系解決問題。 3.情感態(tài)度。 了解一些科普知識,擴大學生的認識視野,讓學生感受人類創(chuàng)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從實際生活問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guān)系。 重點難點 重點:關(guān)于路程和速度、時間的關(guān)系。 難點: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guān)系,并能利用這些關(guān)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出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第40頁的教學情境圖。讓學生了解公路提示牌,明白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 師:根據(jù)這幅示意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學會看交通指示圖。 學生可能會說出:限速70千米。 教師指導學生明白,限速70千米的意思就是汽車在這條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70千米。 二、探索新知。 認識速度和路程的含義。 讓學生看教材,并找出什么是速度。 指名回答:汽車每小時行駛的千米數(shù)叫做速度。 師:汽車在這條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70千米,也就是速度每小時不超過70千米。 如果學生仍感到困難,教師可再舉下列說明: 王老師每分鐘走80米,這里的“80米”就是王老師步行的速度,王老師從家到學校共走了2千米這時的“2千米”就是王老 師家到學校的路程。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guān)系。 師:根據(jù)上面的兩個問題,你能總結(jié)一下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guān)系嗚?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下面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式: 速度=路程+時間 全班交流時,如果學生說出以下兩個關(guān)系式,教師也應給予。 路程=度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解決向題。 ﹙1﹚自主探索。 看例題,指名讀題。 師:根據(jù)這段文字,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生1:石家莊到承德的路程大約是540千米。 生2:上午8時出發(fā),下午3時到達。 師:根據(jù)以前學的年月日的知識,你們能求出他們在車上一共用了幾個小時嗎? 學生可能會說:3+12-8=7﹙時) 師:他們在路上吃飯用了1小時,車開了嗎? 生:沒有。 師:沒有怎么辦? 生:7—1=6﹙時),車開了6小時。 師:現(xiàn)在,汽車行駛的路程知道了,時間也清楚了,我們能求汽車的速度嗎?小組討論交流一下,并說一說。 ﹙2﹚全班交流。 生:540+6=90 只要學生說得合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師:請同學們列一個完整的式子。(同時師板書) 15-8=7﹙時) 7-1=6﹙時) 540+6=90﹙千米) 答:平均每小時行駛90千米。 三、應用關(guān)系,解決問題。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41頁“練一練”中的第1、2、3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學生進行反饋交流。 全班交流時,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列式的,為什么可以這樣列式? 四、全課小結(jié)。 讓學生說一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體會? 附送: 2019春冀教版數(shù)學二下第一單元《厘米、分米、米》word教案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 2、在測量、交流等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性,體會測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能估計較短的物體,培養(yǎng)初步的估測意識。 教學重難點:認識厘米,會用厘米作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體會厘米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測量 二、自主探索交流體驗 1、估計鉛筆和蠟筆的長度, 2、用蠟筆量出鉛筆的長度,驗證自己的估計。 3、交流自己的測量方法。滲透歸納出測量的方法。 4、激發(fā)學生用實物測量桌面的長度的興趣,引導學生感悟為什么同是一樣的課桌測量的結(jié)果會不一樣,體會統(tǒng)一單位的必要性。 最后引導學生用統(tǒng)一的工具(小棒)去測量。 5、教師談話引出直尺。 6、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1)引導學生觀察直尺。 (2)引導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cm) 引導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學習用厘米作單位進行測量的方法,并測量物品的長度。 ①測量橡皮的長度。掌握測量的方法。 ②測量新鉛筆的長度,學會估計、測量,進一步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 三、綜合實踐拓展應用 1、小組合作,完成練一練第2題自選幾種學習用品,先估計,再測量,把結(jié)果都填在統(tǒng)計表中。 2、“個人特別小檔案”活動。 從生活實踐引入,溝通數(shù)學與相識生活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讓學生經(jīng)歷估計——驗證——交流——歸納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提高學生參與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歸納出測量的方法。 讓學生經(jīng)歷用身邊的物品做工具(單位)去測量另一物品長度的過程。親自參與測量活動,通過匯報交流,促使學生體會到統(tǒng)一單位的必要性。 讓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和工具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理解測量方法多樣化,提高操作能力。 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操作、思考、交流、研討、匯報,激發(fā)學生參與測量活動的興趣,始終保持積極主動地參與測量、思考、匯報、交流等活動。 讓學生始終經(jīng)歷反復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感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通過不同的體驗活動,讓學生了解直尺,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含義。測量、劃線、用手比劃、舉出實例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 在應用厘米做單位測量物體長度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測量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嘗試估計,學會測量。 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與同伴共同解決有價值的問題,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小組中取長補短,進一步嘗試估測和學會測量,而且充分體驗與同學合作解決測量問題,感受成功的喜悅。 學習測量,感受測量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測量延伸到課外。 教師談話:(教師拿出一支鉛筆和一支蠟筆)要知道這支鉛筆的長度,我們怎么辦?要知道這支臘筆的長度我們怎么辦?要知道課桌有多高,又可以怎么辦?分別引導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揭示課題 我們都要進行測量。本學期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我們就學習測量。 教師拿出一支鉛筆和一支蠟筆,請同學們先估計一下這支鉛筆的長度大約等于幾根蠟筆的長度? 學生估計后發(fā)言。 要知道估計的是否準確,就要測量。 下面就請你拿出一根鉛筆和蠟筆來量一量,看你估計得準不準。 學生試量后交流。(可能出現(xiàn)不同的量法) 首先教師通過談話過渡引出用身邊的物品作工具,同桌合作,測量課桌面的長度。 教師提示參與活動的方法:先估計課桌面的長度有幾個測量物體那么長,然后再測量, 預設(shè)交流測量方法和結(jié)果: ①用鉛筆來量的課桌的長度,有4根鉛筆那么長; ②用文具盒量的課桌的長度,有3個文具盒那么長; ③我們是用拃量的,大約有6拃。 教師談話和學生一起思考、感悟為什么同是一樣的課桌測量的結(jié)果會不一樣。 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鉛筆量,還有用拃量;┅┅測量的工具不一樣,所以測量結(jié)果不同。 教師引導:要是我們測量的課桌的長度結(jié)果一樣,我們必須用同樣的一種測量工具而且一樣長的來測量。下面我們就都用小棒去量,看結(jié)果是多少?請學生用一樣長的小棒再測量一下課桌面的長度。(學生按照要求去操作,然后匯報交流) 教師:今后測量長度只要都用這樣的小棒不就可以了嗎?(讓學生質(zhì)疑)別人沒有這樣的小棒怎么辦? 看來要知道物品的長度,就要使用統(tǒng)一的工具和長度單位來測量。那現(xiàn)在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 教師:請大家都拿出直尺,認真觀察一下,然后用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觀察后交流匯報: 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數(shù)字0、1、2、3、4……;還有cm等。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國際上統(tǒng)一使用的一個長度單位。“厘米”用字母“cm”來表示。 請大家找到1厘米,從“0”到“1”就是1厘米長。 請學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 手比一比、在練習本上畫一畫1厘米的線。然后進行比較,結(jié)果都一樣長。 學生自由找出幾種約長1厘米的物品。如:手指的寬度、圖釘?shù)拈L度、訂書釘長度等。 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又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它正確測量物品的長度嗎?請大家用直尺測量一下一塊新橡皮的長度,測量、交流、匯報,同時展示他們的測量方法。 重點讓學生展示要從“0”開始量。 教師引導學生測量新鉛筆的長度:要求先估計,再測量。然后交流、匯報,說出是如何測量的,和測量的結(jié)果。 教師引導學生參加測量活動:然后展示各組的測量成果,表揚合作出色,測量正確的小組同學,并以發(fā)“合作優(yōu)秀”卡獎勵。 學生在測量前往往不喜歡先估計,教師應給與重視:可讓學生比一比誰估計的最準確,這樣也有利于學生估測意識的培養(yǎng)。為了使小組合作學習順利有效的進行,可以這樣安排:學生前后桌4人一組,分工測量文具長度,測量前每個人都要估計,填在估計表格中,然后一人用直尺測量,一人監(jiān)督,一人讀書,一人記錄。如此輪換分工,比一比誰估計的最接近,誰測量、讀數(shù)不出現(xiàn)錯誤。 教師深入到各組參與,指導。學生隨便測量自己的身體各部位,然后填“個人特別小檔案”表。 第2課時 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以米、厘米為單位正確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體驗1米到底有多長,并會估計物體的長度。 2、在活動中體驗測量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體會米的含義,知道厘米、米之間的關(guān)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 教具準備:新鉛筆、米尺、數(shù)學課本、文具盒、1米多長的繩子。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師生利用課前共同準備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測量小組中各物品的長度。 2、指導學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繩子的長度。 學生在測量的過程中會隨機比較、選擇用哪些測量工具比較合適。(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測量課桌的長度。 二、體驗探究 1、認識米,、知道1米有多長。 2、讓學生以組為單位,直觀體驗1米有多長。 3、學生在觀察、交流過程中認識米與厘米之間的關(guān)系。 歸納:100厘米=1米 1米=100厘米 1m=100cm 4、讓學生聯(lián)系身邊的事物,找出幾種長度是1米的物品。 三、實踐應用 1、1米大約等于幾枝鉛筆的長度? 2、學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較大的物體的長度(或高度)。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完成測量活動。 3、出示書中5頁練習題。 4、課外小作業(yè):讓學生回家測量家中物體的長度。 讓學生自己操作既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為后面的測量做好鋪墊,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通過動手操作親自感知,從實踐中總結(jié)出“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通常用‘米’做單位”。 對1米多長的繩子的測量以及1米20厘米的書寫既是對用米做單位的再次體驗,又為后面的練習做好了鋪墊。 讓學生以一把米尺為準,直觀體驗1米有多長。 這種徒手做動作既使學生感興趣,樂于參與的活動,又是讓學生再次體驗,從而建立1米有多長的空間觀念。 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數(shù),從而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間觀念,并通過數(shù)自己探索出1米=100厘米。 聯(lián)系生活實際,第三次體驗1米到底有多長。 根據(jù)低年級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以身邊的數(shù)學為窗口,將學生的視野拓展到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中,讓學生從中體會數(shù)學知識的重要作用,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在已經(jīng)建立1米有多長的空間觀念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親自去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 進一步對比較短的物體用厘米作單位,比較長的物體用米作單位進行鞏固練習。 同桌合作進行測量(對個別測量方法不正確的,教師進行指導)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用“厘米”做單位。 請學生說出哪些物體的長度用“厘米”做單位。 請你們用尺子(包括米尺)來測量一下繩子的長度。 指導學生總結(jié)測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通常用“米”做單位。 開展測量課桌的比賽,看那個組測量的又快有準。 可能有的學生用自己的尺子測量,有的學生用老師準備好的米尺進行測量。 匯報交流時學生很容易比較出用米尺測量又快又準。 你們還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需要用米作單位? 小朋友們,測量比較長的物體用米做單位,那么你們知道1米到底有多長嗎? 讓學生用手比劃一下。 老師告訴你們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就是1米。 預設(shè)可能: 有的用手感知;有的會看一看1米到自己哪兒;有的學生會說墻圍的寬度是1米 。 學生可能有多種方法 讓學徒手比劃1米的長度,1米的高度; 米尺上有多少個1厘米。讓學生觀察一下米尺上的1厘米有多長,用手比劃一下,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個1厘米。 學生通過一邊做動作,一邊歸納比劃:1厘米這么長,100個這么長就是1米。 小朋友們,你們能從教室中找出幾種長度大約是1米的物體嗎? 可能找到:教室中的日光燈的長度、黑板左右兩邊的長、門上下兩邊的長、課桌的長等。在生活中,一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花池的寬、我小弟弟的身高、我家電視的寬…… 先估計,再測量 先讓學生用手比劃1枝鉛筆的長,再比劃2、3、4、5、枝鉛筆的長度,從而估計出1米大約等于幾枝鉛筆的長(5或6枝) 讓學生先估計教室中的黑板、門、講臺等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然后再進行實際測量。 重點使學生學會測量結(jié)果不夠整米時,怎樣描述測量的結(jié)果。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 讓自主進行實際測量。(教師適當進行指導)適時進行匯報。 第3課時 認識分米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小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與厘米的關(guān)系的過程。 2、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3、在與同學合作的學習活動中,獲得與同伴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了解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fā)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性。 教具準備:米尺、尺子、線繩、電腦課件、長紙條。 教學重難點:1、知道1分米有多長。認識米與分米、分米與厘米的關(guān)系。 2、知道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師生談話,回憶、展示1米和1厘米的長度。 2、通過觀察,引出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分米”。 二、體驗探究 1、認識分米。 2、小組合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間的關(guān)系。 (1)觀察直尺得出分米與厘米的關(guān)系。 (2)探索分米與米之間的關(guān)系。 (3)小練習。 三、實踐應用 1、鞏固練習。 2、本課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了解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通過師生動手操作,鞏固已有知識,在此基礎(chǔ)上引出新內(nèi)容,讓學生直觀感知長度單位“分米”。 通過觀察與實際操作讓學生直觀感知1分米的實際長度。初步感知分米、米和厘米之間的關(guān)系。 通過用手反復比劃,使學生充分感知1分米的實際長度。 通過觀察想象,加深學生對分米的認識。 在小組合作中讓學生真正體驗到1分米的實際長度,及時內(nèi)化所學知識。達到對分米的真正體驗。 小結(jié):有了上面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guān)系,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得出米和分米,米、分米、厘米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相信學生能學會,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和時間,使學生真正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及時的反饋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及檢驗學生應用新知的能力。改變以往教師單一出題的形式,由學生出題來考其他的同學,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同時也加大了訓練的力度。達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通過學生身邊的數(shù)學,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數(shù)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對數(shù)學有親切感。并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先展示兩根線繩(一根長1米,1根長1厘米):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你們的眼力,比一比,看一看老師手里的繩子大約有多長? 你們的眼力可真好,簡直就是火眼金睛了 。 看:老師這還有一根線繩(師拿出1分米的線繩)。請同學們再用手比一比,并想一想:這根線繩與剛才拿出來的這兩根線繩比較有什么不同。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后說:這根線繩用什么長度單位表示呢?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個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分米。也可以用dm表示。教師板書: 分米(dm) 認識1分米的實際長度。 (1)請大家拿出你們準備好的尺子,1厘米1厘米地數(shù),數(shù)到10厘米,看看10厘米有多長。用手比一比。這10厘米就是新的長度單位“1分米”。 觀察直尺上的一分米的長度你能知道什么?1分米就是10厘米,教師板書:1分米=10厘米。學生齊讀兩遍。 學生伸出手比一比1分米的長度,感受1分米的實際長度,用尺子量一量你的手腕到指尖大約有多長? 現(xiàn)在我們大家來在教室里找一找,看一看,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閉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請大家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紙條,量出1分米、2分米、3分米的長度給同桌看,互相驗證一下是否準確。 認識米與分米的關(guān)系。 (1)我們再來數(shù)數(shù),米尺上有多少個1分米。 1米和1分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得出1米里有10個1分米。 1米=10分米 (2)請學生想想,已經(jīng)學會了哪些長度單位,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學生小組討論得出: 1米=10分米=100厘米 你們可真聰明,老師可要考考你們。50分米=( )米 100厘米=( )分米=( )米 3米=( )分米 40厘米=( )分米 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檢查一下你學的怎么樣? 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運用今天你學會的知識出兩道題,考考其他組。 數(shù)學活動:談話:同學們,假期里去旅游,你坐火車買票了嗎?你知道乘火車時購買兒童票的有關(guān)身高的規(guī)定嗎?(出示情景圖) 可以根據(jù)圖或自己知道的和大家說一說,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guān)身高的規(guī)定? 第4課時 我們的測量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選用合適的工具,選擇適當?shù)拈L度單位測量身體某部位或物體長度的過程。 2.使學生獲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體會測量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估計意識和習慣。 教具準備:直尺、米尺,記錄卡片。 教學重難點:了解自己身上的數(shù)據(jù),能用手拃、步長等作標準估測物品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活動。 利用體檢場面,請同學們在小組中選擇適當?shù)臏y量工具按體檢表上的要求進行估計和測量。 二、自主測量、體驗探究。 1、學生分組活動,自主操作記錄自己的現(xiàn)在。 2、小組間交流測量的方法和結(jié)果,并說一說在測量過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你們又是通過怎樣的方法解決的呢?” 3、突出問題:“在測量物體時應注意哪些問題?”請學生解決。 三、實踐與拓展。 充分放手,讓學生到室外自主測量。 充分把握教材資源,通過情景的再現(xiàn),將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爭當出色的小小測量員這一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通過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使學生得到知識技能的互補,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通過小組間的匯報交流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多角度的思考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并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概括能力,又讓學生加深了對測量方法的掌握與應用教師的指導和評價是必不可缺的。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積累測量的實際經(jīng)驗。 把剩下的時間給學生,讓他們來到戶外,通過小組活動,在學生的互相檢查交流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讓他們逐漸學會認識他人,學會合作學習。培養(yǎng)應用意識,感受數(shù)學與我們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師談話: 告訴大家一個消息,為了調(diào)查同學們的發(fā)育情況一會兒要對你們進行全方位的體檢, ,測量自己身體的這一項就由我們自己來完成.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準備的工具,認真完成此項任務(wù),一會小組交流,看看哪個小組完成的好,誰是出色的小小測量員。 學生興高采烈地準備認真完成此項任務(wù)。 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并給予適當?shù)闹笇В崾尽? 預設(shè)小組活動結(jié)果: 小組一:我們小組分頭測自己的手長、腳長,其他的小組合作完成。測量前要先估計一下物體的長度,選用合適的工具,這樣會方便很多。 小組二: 通過測量,我認為我們組的╳╳是全班最高的,他125厘米。 小組三::到底是1米29厘米高還是125厘米高呢?一個用米,一個用厘米,長度單位不統(tǒng)一,怎么進行比較呢? 小組四:要先統(tǒng)一長度單位, 小A 1米29厘米 就是129厘米,129厘米比125厘米長,因此小A最高。 小組四:什么是一步長? 小組五:我們組課前就問過家長,是從前腳尖到后腳尖的距離算一步的長度。 第五小組能夠做到積極質(zhì)疑并自己先找答案,非常好,頒發(fā)給他們一顆積極鉆研星,我們要向他們小組學習。 小組七:我們不但完成了規(guī)定的測量任務(wù)還利用剩余的時間測了課桌間的距離,椅子的高度。 學生一定會自己總結(jié)出答案: 生一: 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 生二: 要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生三: 第一要先估計一下物體的長度,這可以讓我們更準確的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測量。 師小結(jié):在測量物體長度時要先估計一下物體長度,選用合適的測量工具,使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只要你掌握了正確的測量方法去測量物體,那就是一個出色的小小測量員。-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毫米和千米 2019 春冀教版 數(shù)學 第四 單元 毫米 千米 word 教案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569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