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考前三個月 專題11 教材基礎實驗 考點33 觀察類實驗和鑒定提取類實驗課件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考前三個月 專題11 教材基礎實驗 考點33 觀察類實驗和鑒定提取類實驗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考前三個月 專題11 教材基礎實驗 考點33 觀察類實驗和鑒定提取類實驗課件(6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能獨立完成“知識內容與要求表”所列的實驗與探究,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直擊考綱核心梳理真題重溫典題特訓1觀察類實驗核心梳理實驗名稱細胞的狀態(tài) 觀察對象 染色劑生物材料(及特殊要求)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死細胞DNA和RNA的分布甲基綠吡羅紅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DNA、RNA同時存在時要混合使用且現(xiàn)配現(xiàn)用觀察線粒體活細胞線粒體健那綠用生理鹽水配制健那綠染液,用顯微鏡觀察觀察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死細胞染色體無(為固定裝片)蝗蟲精母細胞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死細胞改良苯酚品紅染液洋蔥根尖細胞染色前需漂洗干凈觀察細胞的有絲
2、分裂死細胞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活或死細胞細胞無(無需染色)酵母菌細胞、水綿細胞、葉的保衛(wèi)細胞、魚的紅細胞等觀察葉綠體 活細胞葉綠體蘚類的葉(或菠菜葉、黑藻葉)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活細胞紫色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質層的位置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1)在上述實驗中低倍鏡和高倍鏡的使用情況如何?除上述實驗外,還有什么實驗中也用到了顯微鏡呢?提示上述實驗中除了“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使用低倍鏡即可外,其余均需要使用高倍顯微鏡;還有“脂肪的切片法鑒定”、“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也用到了顯微鏡。(2)在哪些實驗中用到了鹽酸?各起什么作用?提示“觀察DNA
3、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質量分數(shù)為8%的鹽酸的作用: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質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實驗中,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與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混合制成解離液,使組織細胞相互分散開來。在“探究酶在不同pH下的活性”實驗中,鹽酸提供酸性環(huán)境。研究通過激素的調節(jié)過程中,斯他林和貝利斯的實驗,在鹽酸的作用下,小腸黏膜可能產生一種化學物質。(3)分析下列相關實驗中的取材問題?!坝^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能否選用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為什么?提示不能。因為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
4、無細胞核和細胞器,幾乎不含有DNA和RNA。能否用觀察葉綠體的材料來觀察線粒體?為什么?提示不能。因為葉綠體中的色素的顏色會掩蓋線粒體被健那綠染色后的顏色變化。在“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為什么應注意觀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提示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裂旺盛,而呈長方形的細胞可能是伸長區(qū)或成熟區(qū)的細胞,沒有分裂能力。在觀察減數(shù)分裂實驗中為什么不宜選擇動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提示因為雄配子的產生數(shù)量遠遠多于雌配子,更易觀察到減數(shù)分裂。選用菠菜葉觀察葉綠體時,為什么要取稍帶些葉肉細胞的下表皮?提示因為靠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較大而數(shù)目較少。為什么應選取成熟的植物細胞觀察質壁分離與復
5、原實驗?提示因其含有中央大液泡。2鑒定提取類實驗實驗名稱試劑顏色生物材料備注淀粉的鑒定碘液藍色脫色的葉片等若材料有顏色,需先脫色還原糖的鑒定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蘋果或梨勻漿等斐林試劑需現(xiàn)配現(xiàn)用、水浴加熱脂肪的鑒定蘇丹(或)染液橘黃(或紅)色花生種子切片需用高倍鏡觀察蛋白質的鑒定雙縮脲試劑紫色豆?jié){、稀蛋清等先加A液,后加B液,搖勻使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提取液:無水乙醇;分離液:層析液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葉綠素b:黃綠色新鮮的綠葉(如菠菜葉)加入二氧化硅是為了研磨得更充分;碳酸鈣可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壞(1)斐林試劑能否用于蛋白質的鑒定?為什么?提示不能,因為用于蛋
6、白質鑒定的雙縮脲試劑B液是0.01 g/mL的CuSO4溶液,兩種試劑的本質不同,斐林試劑的本質是新制的Cu(OH)2,故應將甲液和乙液混勻后使用,而雙縮脲試劑的本質是堿性條件下的Cu2,故應先加A液造成堿性環(huán)境,再加B液搖勻使用。(2)脂肪的鑒定是否一定要借助顯微鏡?提示不一定,因為脂肪的鑒定有兩個方案,可磨碎后在試管內鑒定,肉眼觀察即可,也可做切片借助顯微鏡觀察。(3)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有何區(qū)別?提示前者用無水乙醇提取法,原理是色素能夠溶于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而后者用紙層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條上擴散得快;反之擴散得慢。1判斷下列有關觀察類
7、實驗的敘述(1)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經處理后被甲基綠染色,其細胞核呈綠色(2014重慶,1A)( )(2)使用顯微鏡觀察裝片,在10倍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清晰、柔和,若再直接轉換至40倍物鏡觀察時,則除調節(jié)細調節(jié)器外,還需要調用凹面鏡(或調高亮度)、放大光圈(2013上海,13改編)( )真題重溫(3)只有在保持細胞活性的條件下,才能用健那綠染液染色觀察動物細胞中的線粒體(2011山東,6C)( )(4)若比較有絲分裂細胞周期不同時期的時間長短,可通過“觀察多個裝片、多個視野的細胞并統(tǒng)計”以減少實驗誤差(2013福建,4D)( )(5)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區(qū),經染色在光鏡下可見有絲分裂各時期(2014重
8、慶,1B)( )(6)在光鏡的高倍鏡下觀察新鮮菠菜葉裝片,可見葉綠體的結構(2014重慶,1D)( )(7)制作細胞的有絲分裂裝片時,洋蔥根尖解離后直接用龍膽紫溶液染色(2014山東,4B)( )(8)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將大蒜根尖制成裝片后再進行低溫處理(2014山東,4C)( )(9)用改良苯酚品紅染色觀察低溫誘導的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2014四川,4A)( )(10)用黑藻葉片進行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干擾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2014新課標,4B)( )2判斷下列有關鑒定提取類實驗的敘述(1)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脂肪,應用的試劑是雙縮脲試劑,預期的實驗結果為脂肪顆粒被染成紅
9、色(2011新課標,6B)( )(2)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葡萄糖,應用的試劑是甲基綠,預期的實驗結果為葡萄糖與甲基綠作用,生成綠色沉淀(2011新課標,6C)( )(3)鑒定待測樣液中的蛋白質時,先加NaOH溶液,振蕩后再加CuSO4溶液(2014山東,4A)( )(4)還原糖的鑒定實驗中隔水加熱時,試管中液體的液面應低于燒杯中水的液面(2014江蘇,22B)( )(5)還原糖的鑒定實驗結束時將剩余的斐林試劑裝入棕色瓶,以便長期保存?zhèn)溆?2014江蘇,22D)( )(6)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的實驗結果(如圖)表明,為葉綠素a,其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低(2010四川,2B和2013廣東,6A改編)(
10、 )(7)在葉綠體色素提取實驗中,在95%乙醇中加入無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2013重慶,3D)( )3(2014江蘇,15)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對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進行了三次觀察(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第一次觀察時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較大的無色細胞質基質區(qū)域B第二次觀察時可以發(fā)現(xiàn)細胞質壁分離首先發(fā)生在細胞的角隅處C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體,以免污染鏡頭D為了節(jié)約實驗時間,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顯微觀察步驟解析A項,第一次觀察時由于未滴加蔗糖溶液,細胞還沒有發(fā)生質壁分離,較易觀察到的是紫色的大液泡,由于此時液泡占整個細胞
11、體積的比例較大,因此觀察到的無色的細胞質基質區(qū)域應較小。B項,第二次觀察時已經通過引流法使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浸潤在蔗糖溶液中,可以發(fā)現(xiàn)首先從細胞的角隅處開始發(fā)生質壁分離。C項,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蔗糖溶液或清水,使溶液浸潤整個標本。D項,第一次顯微觀察是為了獲得實驗前的現(xiàn)象,以便于和實驗中的現(xiàn)象變化進行自身對照,因此不能省略。答案B1(2015安徽,3)右圖是某同學在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時拍攝的顯微照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典題特訓A甲細胞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板上B乙細胞中染色體被平均分配,移向細胞兩極C甲和乙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相等,DNA含量相同D統(tǒng)計圖中處于分裂期的細
12、胞數(shù)可計算細胞周期的長短解析根據(jù)圖示可知: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乙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甲細胞的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而不是細胞板上,A錯誤;乙細胞中的染色體被平均分配,移向細胞的兩極,B正確;乙細胞中的染色體是甲細胞中的2倍,DNA含量相同,C錯誤;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統(tǒng)計圖中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數(shù)不可計算細胞周期的長短,只可計算分裂期所用時間在細胞周期中的比例,D錯誤。答案B2(2015山東,3)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葉綠體色素濾液細線浸入層析液,可導致濾紙條上色素帶重疊B低溫誘導大蒜根尖時間過短,可能導致難以觀察到染色體加倍的細胞C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裝
13、片時,需保持細胞活性以便觀察有絲分裂過程D將洋蔥表皮放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換平衡后制成裝片觀察質壁分離過程解析色素分離時,若濾液細線浸入層析液,不能分離出各色素帶,A錯誤;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實驗中,若誘導大蒜根尖時間過短,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并未加倍,B正確;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裝片時,細胞在解離時已死亡,不可能再繼續(xù)分裂過程了,C錯誤;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時,先制作裝片,再觀察細胞質壁分離狀況,D錯誤。答案B3(2015江蘇,23)下列關于實驗現(xiàn)象與結果的分析,錯誤的是(多選)()A組織切片上滴加蘇丹染液,顯微觀察有橘黃色顆粒說明有脂肪B組織樣液中滴加斐林試劑,不產生磚紅色
14、沉淀說明沒有還原糖C洋蔥表皮細胞滴加蔗糖溶液后,發(fā)生質壁分離說明細胞有活性DPCR產物中加入二苯胺試劑,加熱變藍說明有目的DNA產生解析A項對,組織切片中如果含有脂肪,滴加蘇丹染液,顯微觀察會發(fā)現(xiàn)橘黃色顆粒;B項錯,斐林試劑的使用需水浴加熱;C項對,能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說明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細胞有活性;D項錯,加入二苯胺試劑,加熱變藍說明有DNA,但不一定是目的DNA。答案BD4(2015天津,5)為達到實驗目的,必須在堿性條件下進行的實驗是()A利用雙縮脲試劑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B測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質最適溫度C利用重鉻酸鉀檢測酵母菌培養(yǎng)液中的酒精D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解析利用
15、雙縮脲試劑檢測蛋白質時,先加NaOH溶液1 mL,振蕩均勻后,滴加34滴CuSO4溶液,振蕩后觀察顏色變化,A正確;“測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質的最適溫度”的實驗中,自變量為溫度,酸堿度是無關變量,應該保持相同且最適宜,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2左右,B錯誤;“利用重鉻酸鉀檢測酵母菌培養(yǎng)液中的酒精”的實驗中必須是溶解有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C錯誤;“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細胞必須保持活性,堿性環(huán)境會破壞細胞活性,D錯誤。答案A5紫色洋蔥的管狀葉進行光合作用,鱗片葉用于貯存營養(yǎn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紫色洋蔥的色素都存在于葉綠體中B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不宜選取鱗片葉內表皮C可選用管狀葉細
16、胞觀察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現(xiàn)象D觀察質壁分離及復原,應選取根尖分生區(qū)細胞解析洋蔥鱗片葉中紫色色素存在于液泡中,A錯誤;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已成熟,不分裂,不是用于觀察細胞分裂的材料,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選擇根尖分生區(qū)細胞觀察,此處細胞正處于不斷分裂狀態(tài),B正確;管狀葉細胞不能進行減數(shù)分裂,不能觀察到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現(xiàn)象,C錯誤;應該選用已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細胞(如洋蔥的紫色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現(xiàn)象,D錯誤。答案B6為了探究pH對葉綠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利用菠菜綠葉提取出光合色素粗品,然后在25 的室溫條件下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實驗組號色素溶液(
17、mL)pH處理時間(min)溶液顏色3.08.010綠色3.07.010綠色3.06.010黃綠色3.05.010黃褐色A提取色素時加入SiO2可維持研磨液pH的穩(wěn)定B該實驗結果表明葉綠素在堿性環(huán)境中不會被破壞C弱酸環(huán)境中類胡蘿卜素的穩(wěn)定性可能低于葉綠素D可用紙層析法分析兩組溶液顏色差異的原因解析提取色素時加入SiO2是為了研磨充分,加入CaCO3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壞,A錯誤;該實驗結果不能表明葉綠素在堿性環(huán)境中不會被破壞,因為提取出的光合色素粗品中可能含有其他影響葉綠素穩(wěn)定性的物質,沒有進行相關的對照實驗進行排除,B錯誤;表中記錄表明,弱酸環(huán)境中溶液綠色降低,說明類胡蘿卜素的穩(wěn)定性可能高于
18、葉綠素,C錯誤;可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通過比較各種色素帶顏色分析兩組溶液顏色差異的原因,D正確。答案D7下面有關人口腔上皮細胞作為實驗材料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質接近無色,是觀察線粒體的理想實驗材料B人口腔上皮細胞沒有大液泡,不能發(fā)生滲透作用,不能作為研究滲透條件的實驗材料C用人口腔上皮細胞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的同時,還可以觀察計數(shù)染色體數(shù)目D用含有15N標記的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人口腔上皮細胞時,15N的吸收峰值將出現(xiàn)在細胞分裂間期解析觀察線粒體時需用健那綠染液染色,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質接近無色,可防止發(fā)生顏色干擾。人口腔上皮細胞雖然沒有大液泡,但可以發(fā)生滲透
19、失水或吸水,出現(xiàn)細胞皺縮或膨脹(甚至漲破)等現(xiàn)象。人口腔上皮細胞已高度分化,不能繼續(xù)分裂,故細胞中不會出現(xiàn)染色體,也不會利用脫氧核苷酸進行DNA的復制。答案A8在“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結果與原因分析不符的是()A染色體的染色效果差可能是漂洗不充分B分裂期細胞所占比例小就是因取材時間不恰當C視野中出現(xiàn)細胞重疊現(xiàn)象是解離不充分D染色體無動態(tài)變化的原因是解離時細胞已死亡解析在“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漂洗的目的就是洗去解離液,使著色效果更好,A正確;視野中看到的分裂期細胞數(shù)較少是由于細胞周期中,處于分裂期的時間太短,B錯誤;視野中出現(xiàn)細胞重疊現(xiàn)象是解離不充分,C正確;染色
20、體無動態(tài)變化的原因是解離時細胞已死亡,D正確。答案B9下列關于生物實驗中染色的描述,正確的是()A觀察細胞中的脂肪,把蘇丹染液滴到載玻片的花生子葉薄片上染色B觀察植物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把解離后的洋蔥根尖直接放到龍膽紫染液中染色C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細胞直接放入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中染色D觀察線粒體,把烘干處理的口腔上皮細胞放在健那綠染液中染色解析觀察細胞中的脂肪,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23滴蘇丹染液染色3分鐘,A正確;觀察植物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實驗,解離后需要先進行漂洗再染色,B錯誤;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在用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染色之前需要用鹽酸處理,C錯誤;
21、線粒體的觀察必須保持細胞的活性,不能進行烘干處理,D錯誤。答案A10(2015福建,26)為了研究從植物中提取的可可堿是否可以作為除草劑,某科研小組開展了可可堿對鬼針草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和種子萌發(fā)影響的實驗探究,結果如下表。請回答: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種子發(fā)芽率/%分裂期細胞占比/%前期和中期后期和末期03.733.040.6981.50.12.902.160.7468.10.52.101.720.3818.61.01.961.720.242.3注:有絲分裂指數(shù)分裂期細胞數(shù)/觀察細胞的總數(shù)100%。(1)本實驗需要制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制片過程中根尖解離需要用到的試劑是_,如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
22、部分細胞圖像,箭號所指的細胞處于分裂期的_期。解析實驗中將根尖放入盛有鹽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溫下解離。據(jù)圖可知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上,細胞應處于分裂期的中期。鹽酸(或鹽酸和酒精)中(2)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當可可堿濃度達到1.0 mmolL1時,在分裂期的細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細胞數(shù)目相對_。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導致染色體無法移向細胞兩極。解析據(jù)表可知,對照組中后期和末期分裂指數(shù)為0.69%,可可堿濃度為1 mmol/L的實驗組后期和末期分裂指數(shù)為0.24%,故較對照組減少。依題意可知:染色體無法移向兩極,產生原因可能是可可堿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
23、成,從而導致分裂后期和末期的細胞減少。減少可可堿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3)實驗結果表明,隨著可可堿濃度的升高,種子發(fā)芽率_。為探究可可堿影響種子發(fā)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學提出假設:可可堿會降低種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現(xiàn)欲通過實驗檢驗上述假設,請寫出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_。解析據(jù)表可知,隨著可可堿濃度的升高,種子發(fā)芽率降低。依題意可知探究實驗的自變量是可可堿濃度,因變量是種子中赤霉素含量。因此,實驗設計思路:設置一定濃度梯度的可可堿處理鬼針草種子,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種子中赤霉素的含量,進而得出可可堿濃度與赤霉素含量的關系。答案降低以不同濃度的可可堿處理鬼針草種子,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種子中赤霉素的含量,
24、分析可可堿濃度與赤霉素含量的關系11(2015江蘇,29)中國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是傳統(tǒng)觀賞花卉,由于其高度不育,只能進行無性繁殖,因而品種稀少。為了探究中國水仙只開花不結實的原因,有研究者開展了染色體核型分析實驗,先制作了臨時裝片進行鏡檢、拍照,再對照片中的染色體進行計數(shù)、歸類、排列,主要步驟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1)選取新生根尖作為實驗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解析由于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裂旺盛,利于觀察有絲分裂。新生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裂旺盛(2)實驗過程中用1 molL1HCl解離的目的是_。解析HCl解離的目的是破壞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物質,使組織細
25、胞相互分離。使組織細胞相互分離(3)該實驗采用卡寶品紅作為染色劑,與卡寶品紅具有相似作用的試劑有_(填序號)。雙縮脲試劑醋酸洋紅液龍膽紫溶液秋水仙素溶液解析醋酸洋紅液和龍膽紫溶液都可作為染色體的染色劑。(4)鏡檢時,應不斷移動裝片,以尋找處于_期且染色體_的細胞進行拍照。中分散良好(5)由如圖核型分析結果,得出推論:中國水仙只開花不結實的原因是_。解析圖示核型顯示,水仙的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不能產生正常生殖細胞。 中國水仙是三倍體,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不能產生正常生殖細胞(6)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推論,可以優(yōu)先選用_(填序號)作為實驗材料進行顯微觀察
26、?;ㄝ嗷ò甏迫锘ㄋ幓ㄑ拷馕鲞x用花藥為實驗材料顯微觀察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行為可確定聯(lián)會是否紊亂,且雄配子多,容易觀察。12研究人員從一種野生植物的貯藏根中提取出一種化學物質,有人認為是一種能促使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認為是一種能促使蔗糖分解的酶。對此,研究人員設計并做了一些相關實驗。(1)要鑒定此物質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還是RNA,可分別選用_試劑和_染液。解析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RNA與吡羅紅發(fā)生顏色反應。雙縮脲吡羅紅(2)要確定此物質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還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員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過程,請分析可能的實驗結果。在 水 浴 加 熱 后 , 若 兩 支
27、試 管 均 出 現(xiàn) 磚 紅 色 沉 淀 , 說 明_,若兩支試管均不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則說明_。解析葡萄糖是還原糖而蔗糖是非還原糖,但蔗糖分解產物為還原糖,若兩個都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則該物質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若兩個都不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蔗糖沒有分解而葡萄糖被分解,故該物質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該物質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該物質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3)若以上實驗完成后,已經確定其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學本質是蛋白質,需要確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設計實驗的基本思路是先確定_,再參照上圖中甲試管的處理方法進行實驗。實驗結束后,再選擇其中磚紅色沉淀最少的兩支試管所對應的溫度,設置_,重復進行實驗。解析設計實驗的基本思路是:先確定系列等溫度梯度,再選擇其中磚紅色沉淀最少的兩支試管所對應的溫度,并在它們之間設置更小的溫度梯度。答案系列等溫度梯度更小的溫度梯度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