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言文閱讀 第二節(jié) 文言翻譯與斷句
《第四章 文言文閱讀 第二節(jié) 文言翻譯與斷句》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四章 文言文閱讀 第二節(jié) 文言翻譯與斷句(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四章 文言文閱讀 第二節(jié) 文言翻譯與斷句 第二節(jié) 文言翻譯與斷句 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題薈萃 2009年高考題 1.(09年廣東卷)用“/”給下列文段斷句。 李迪賢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專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習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與斯見之。 答案 李迪賢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專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習/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于斯見之。 2.(09年江蘇卷)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 觀 足 下 所 為 文 百 余 篇 實 先 意 氣 而
2、 后 辭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義 者 茍 為 之 不 已 資 以 學 問 則 古 作 者 不 為 難 到 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兩漢以來,富貴者千百,自今觀之,聲勢光明,孰若馬遷、相如、賈誼、劉向、揚雄之徒,斯人也豈求知于當世哉。 (選自杜牧《答莊充書》,有刪節(jié)) 答案 觀足下所為文百余篇/實先意氣而后辭句/慕古而尚仁義者/茍為之不已/資以學問/則古作者不為難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3.(09年北京卷)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短句。 天 之 道 其 猶 張 弓 與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舉 之 有 馀 者 損 之 不 足 者 補之 天 之
3、 道 損 有 馀 而 補 不 足 人 之 道 則 不 然 損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處。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補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 解析 文言文的斷句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與翻譯相關的題型,其難度低于翻譯,但讀不懂文句,斷句也是很困難的??忌稍谧x懂大意的基礎上,據(jù)標志詞進行輔助斷句。如據(jù)實詞“補不足”、“人”、“損”
4、,據(jù)虛詞“之”、 “是以”等可輔助判斷。 2008年高考題 1.(08北京)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 楊 朱 過 于 宋 東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惡 者 貴 美 者 賤 楊 子 問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惡 者 自 惡 吾 不 知 其 惡 也 楊 子 謂 弟 子 曰:“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韓非子·說林上》) 答案 楊朱過于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 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楊子謂弟子
5、曰 解析 運用語感,理解文句的意義和結構,正確斷句。 2.(08浙江)用斜線(/)給下面的文言文斷句。 政 姊 榮 聞 人 有 刺 殺 韓 相 者 賊 不 得 國 不 知 其 名 姓 暴 其 尸 而 縣 之 千 金 乃 於 邑 曰 其 是 吾 弟 與 嗟 乎 嚴 仲 子 知 吾 弟 立 起 如 韓 之 市 而 死 者 果 政 也 (《史記·刺客列傳》) 答案 政姊
6、榮聞人有刺殺韓相者/賊不得/國不知其名姓/暴其尸縣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與/嗟乎/嚴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韓/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解析 先整體閱讀,弄懂文意再斷句。 3.(08福建)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論語·述而》) 孟子曰:“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孟子·公孫衍張儀章》) (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譯文:
7、 ②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譯文: (2)根據(jù)以上兩段內容,簡要談談孔孟二人的處世態(tài)度。 答:
8、 答案 (1)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張;不任用我,我就退隱。只有我和你能夠做到這樣吧! ②(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實行自己的抱負;(如果)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就)走自己的路。 (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過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孔子認為,如果自己不被國君任用,就韜光養(yǎng)晦,安貧樂道;而孟子認為,如果自己不得志
9、,就獨自踐行,守道不屈。(意思對即可) 解析(1)①重點詞語:行(推行)、藏(退隱)、是(這樣)。②重點詞語:由(實行)、行(走)。 (2)第一段話要抓住“舍之則藏”這句話來理解。第二段話要抓住“獨行其道”四字來理解。比較出二人處世態(tài)度的不同:一個是歸隱,一個是守道不屈。(意思對即可) 4.(08江蘇)用斜線(/)給下面的文言文斷句(限6處)。 班 固 論 司 馬 遷 為《史記》:是 非 頗 謬 于 圣 人 論 大 道 則 先 黃 老 而 后 六 經(jīng) 序 游 俠 則 退 處 士 而 進 奸 雄 述 貨 殖 則 崇 勢 利 而 羞 貧 賤 此 其 弊 也 予 按 此 正 是 遷 之
10、微 意。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有刪節(jié)) 答案 是非頗謬于圣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jīng)/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遷之微意。 解析 根據(jù)全文內容,結合對文意的理解,對句子進行斷句。 2004~2007年高考題 1.(07福建)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孟子去齊,充虞①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痹唬骸氨艘?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余歲矣。以其數(shù),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
11、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孟子·公孫丑下》,節(jié)選) 【注】 ①充虞:孟子弟子。 (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譯文: ②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譯文:
12、 答案 ①您似乎有不快樂的樣子。 ②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當今的社會里,除了我還能有誰呢? 解析 ①句中,“夫子”是對老師的尊稱,此處可譯為“您”?!霸ァ笔恰翱鞓?,高興”的意思?!叭弧笔恰啊臉幼印薄"诰渲小爸巍笔恰爸卫怼钡囊馑??!吧帷笔恰吧釛墶钡囊馑?。 (2)上述對話中,孟子的回答體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心懷?(用自己的話回答) 答:
13、 答案 體現(xiàn)了自視極高、自任極重(或“自信心、責任感極強”)的心懷。 解析 抓住關鍵句“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來分析。 【參考譯文】 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他)說:“您似乎有不快樂的樣子。以前我曾經(jīng)聽到您講過:‘君子不該抱怨天,不該責怪人。’”(孟子)說:“當時是當時,現(xiàn)在是現(xiàn)在。(歷史上)每過五百年,必定有圣君興起,其中還必定有聲望很高的輔佐者。從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頭,已經(jīng)超過(五百年了);按時勢(需要)而論,也該是可以有作為之時。(只是)老天還不想讓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在當今的社會里,除了我以
14、外,還會有誰呢?我為什么不快樂呢?” 2.(07北京)用斜線(/)給下列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 太 宗 謂 太 子 少 師 蕭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數(shù) 自 謂 無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曰 皆 非 良 材 朕 問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則 脈 理 皆 邪 弓 雖 勁 而 發(fā) 矢 不 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 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識之猶未能盡,況天下之務,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資治通鑒·唐紀八》) 答案 太宗謂太子少師蕭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數(shù)/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
15、而發(fā)矢不直。(雙斜線(//)處,可斷可不斷) 解析 運用語感,理解文句的意思正確斷句。 【參考譯文】 太宗對太子少師蕭瑀說:我年輕時就喜歡弓箭,搞到幾十個好弓箭,自己認為沒有能可比的了。近來我把收藏的弓箭拿給做弓箭的人去看,工匠卻說我這些弓箭都不是好木材做的。我問原因,工匠說,木材的質地不平直,紋脈都是斜的,弓箭雖然有勁,然而射出的箭不會平直。我才明白從前辨識(弓箭)的方法還不準確。我憑借弓箭打天下,認識這些弓箭還不完全,況且天下的事物這么多,怎么能都了解清楚呢! 3.(07浙江)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斷句。 夫 明 六 經(jīng) 之 指 涉 百 家 之 書 縱 不 能 增
16、益 德 行 敦 厲 風 俗 猶 為 一 藝 得 以 自 資 父兄 不 可 常 依 鄉(xiāng) 國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離 無 人 庇 蔭 當 自 求 諸 身 耳 (《顏氏家訓·勉學》) 答案 夫明六經(jīng)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依/鄉(xiāng)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蔭/當自求諸身耳 解析 給文言文斷句,傳統(tǒng)上稱之為“句讀”。斷句的基礎在于對文意的領會,因此斷句前先要通讀幾遍,力求對文段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的聯(lián)系。同時,還應注意文段的體裁、語言風格等。這段文字要注意幾組動賓結構
17、的對稱句子。 4.(06北京)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斷句。 (趙圍于秦)齊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于齊,齊王弗許。周子曰:夫 趙 之 于 齊 楚 捍 蔽 也 猶齒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則 齒 寒 今 日 亡 趙 明 日 患 及 齊 楚 矣 且 救 趙 高 義 也 卻 秦 師 顯 名也 不 務 為 此 而 愛 粟 為 國 計 者 過 矣。 (取材于《資治通鑒·周紀五》) 答案 夫趙之于齊楚/捍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 解析 這段文字主要說了趙國與齊、楚的利害關系,再
18、加上我們非常熟悉的“唇亡齒寒”的成語,所以,難度較小。 5.(05福建)把下列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則王,小用則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嘗行仁義矣,然終以亡其身、喪其國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無取天下之心,乃可與言王矣。……觀吳王困于姑蘇之上,而求哀請命于勾踐,勾踐欲赦之,彼范蠡者獨以為不可,援桴進兵,卒刎其頸。項籍之解而東,高帝亦欲罷兵歸國,留侯諫曰:“此天亡也,急擊勿失?!贝硕苏撸詾閰^(qū)區(qū)之仁義,不足以易吾之大計也。 ①大用則王,小用則亡。 譯文:
19、 ②吳王困于姑蘇之上,而求哀請命于勾踐。 譯文: ③項籍之解而東,高帝亦欲罷兵歸國。 譯文:
20、 答案 ①用在大處就可稱王,用在小處就會身亡。 ②吳王被困在姑蘇城上,向勾踐哀求饒他性命。 ③在項籍突破重圍而向東敗逃的時候,漢高帝也想收兵回屬地。 解析 本題共有三小則語段翻譯。第一則用倒裝更方便譯釋。大、小可以活用成名詞。“王”也是要活用的,稱王之意,在孟子文章多見。此即為“王道”。第二則,“困”表被動,“于勾踐”是向勾踐,是狀語后置?!罢埫笔请y點,“求哀”是提示,請命是求哀的具體內容。下文也有提示,勾踐欲赦而范蠡不可。第三則文意與前一句類比,否則不能構成相互理解之便?!爸笔墙Y構助詞,用法是分開主謂關系?!敖狻笔峭粐岸笔琼樈?,“東
21、”是活用動詞“向東走”。此“國”當不同今天之國,標準答案仍舊解釋為“回國”不妥,應該是封地或是屬地。此字為具有政治意義的古今異義。 第二部分 四年聯(lián)考題匯編 2009年聯(lián)考題 1.(北京市西城區(qū)2009年5月高三年級抽樣測試語文試題)20090509 用斜線(/)給下面的額短文斷句。 孟 子 曰 言 近 而 旨 遠 者 善 言 也 守 約 而 施 博 者 善 道 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帶①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 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蕓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 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輕。 【注】?、俨幌聨В簬?,腰帶。古
22、人不視下帶,即只視帶之上。此處比喻注意眼前常見之事。 答案 孟子曰/言近而旨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 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2.(北京市海淀區(qū)2009年高三下學期期末練習〈語文〉)在下面短文中用“/”斷句。 魯 有 惡 者 其 父 出 而 見 商 咄 反 而 告 其 鄰 曰 商 咄 不 若 吾 子 矣 且其 子 至 惡 也 商 咄 至 美 也 彼 以 至 美 不 如 至 惡 尤 乎 愛 也 故 知 美 之 惡 知 惡 之 美 然 后 能 知 美 惡 矣 (取材于《呂氏春
23、秋·有始覽·去尤》) 答案 魯有惡者/其父出而見商咄/反而告其鄰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惡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 不如至惡/尤乎愛也/故知美之惡/知惡之美/然后能知美惡矣 3.(北京市豐臺區(qū)2009屆高三語文統(tǒng)一練習〈二〉)用斜線(/)給下面短文斷句。 詩 人 多 用 野 老 字 不 過 謂 田 野 老 人 耳 按《漢書·藝文志》有《野老》十 七 篇 注 云 六 國 時 人 在 齊 楚 間 應 邵 曰 年 老 居 田 野 相 民 耕 種 故 號 野 老 則 二 字 所 出 最 古 矣。 (《陔余叢考·野老》) 答案 詩 人 多 用 野 老 字/不 過 謂 田 野 老
24、人 耳/按《漢書·藝文志》有《野老》十 七 篇/注 云/ 六 國 時 人/在 齊 楚 間/應 邵 曰/年 老 居 田 野/相 民 耕 種/故 號 野 老/則 二 字 所 出 最 古 矣。 4.(北京市崇文區(qū)2009屆高三二模第二學期統(tǒng)一練習<二>語文試題)用斜線(/)給下面兩段文言文畫線的部分斷句。 彈棋,二人對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當,下呼上擊之。 (取材于晉·徐廣《彈棋經(jīng)》) 彈棋,始自魏宮內裝器戲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無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 (取材于魏·邯鄲淳《藝經(jīng)·彈棋》) 答案 彈棋,二人對局/黑白各六枚/
25、先列棋相當,下呼上擊之。 彈棋,始自魏宮/內裝器戲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無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為之/客著葛巾拂棋/ 妙逾于帝。 5.(北京市朝陽區(qū)2009屆高三語文統(tǒng)一練習〈二〉)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于成功。 答案 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 2009年9月更新 1.(2010屆廣東省梅州揭陽高
26、三第一次聯(lián)考試題)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這個句群斷句。 對 曰 夫 兵 在 御 之 得 其 道 不 在 眾 多 陛 下 取 其 壯 健 以 道 御 之 足 以 無 敵 于 天 下 何 必 多 取 細 弱 以 增 虛 數(shù) 乎! 答案 對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眾多/陛下取其壯?。缘烙阋詿o敵于天下/何必多取細弱以增虛數(shù)乎! 2.(廣東順德倫教中學2010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斷句。 針有分寸時有破漏重以恐懼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猶不盡何有于病哉此其所為不愈也帝善其對年老卒官。 答案 針有分寸/時有破漏/重以恐懼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
27、意且猶不盡/何有于病哉/此其所為不愈也/帝善其對/年老卒官。 3.(湖南省瀏陽一中2010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用/給文中句子斷句。 陵 卒 從 漢 王 定 天 下 以 善 雍 齒 雍 齒 高 祖 之 仇 陵 又 本 無 從 漢 之 意 以 故 后 封 陵 為 安 國 侯。 答案 陵 卒 從 漢 王 定 天 下 / 以 善 雍 齒 / 雍 齒 / 高 祖 之 仇 / 陵 又 本 無 從 漢 之 意 / 以 故 后 封 陵(/) 為 安 國 侯。 4.(重
28、慶市一中2010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用斜線(∕)斷句: 劉 俯 身 窺 之 見 十 數(shù) 人 兒 女 雜 坐 羅 列 盤 饌 環(huán) 繞 之 而 共 食 見 其 妻 在 坐 中 語 笑。 答案 劉俯身窺之∕見十數(shù)人∕兒女雜坐∕羅列盤饌∕環(huán)繞之而共食∕見其妻在坐中語笑。 2008年聯(lián)考題 1.(08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用“/”給下面短文斷句。 賞 罰 之 政 謂 賞 善 罰 惡 也 賞 以 興 功 罰 以 禁 奸 賞 不 可 不 平 罰 不 可 不 均 賞 賜 知 其 所 施 則 勇 士 知 其 所 死 刑 罰 知 其 所 加 則 邪 惡 知 其 所 畏 故 賞 不 可
29、虛 施 罰 不 可 妄 加 賞 虛 施 則 勞 臣 怨 罰 妄 加 則 直 士 恨。 答案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賞賜知其所施/則勇士知其所死/刑 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故賞不可虛施/罰不可妄加/賞虛施則勞臣怨/罰妄加則直士恨。 【參考譯文】 獎賞和懲罰的政策,說的是獎勵善的懲罰惡的。獎勵用來鼓勵立功,懲罰用來杜絕奸邪的行為。獎勵不能不公平,懲罰也不能不同等。通過賞賜使他們知道被給予好處的原因,那么勇士就會為了正義奮不顧身;通過懲罰使他們知道被懲罰的原因,那么做壞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懼了。所以獎勵不能無根據(jù)地實施,懲罰不能隨便地亂用,如
30、果沒有根據(jù)地獎勵,有功勞的人就有怨言,隨便地懲罰,那么正直的人就會忌恨。 2.(福建福州5月質檢)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將文中畫線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吳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①。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②,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③。王命相者趨④射之,狙執(zhí)⑤死。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⑥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助⑦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 (《莊子·徐無鬼》 【注】 ①狙(jū):獼猴。 ②委蛇(wēi yí)攫搔(jué zào):“搔”字以“爪”代“蟲”,音zào;從容轉身,手舞
31、足蹈的樣子。③搏捷:接住。④趨:通“促”,急。⑤執(zhí):同“即”。⑥敖:通“傲”。⑦助:通“鋤”。 (1)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 譯文: (2)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助其色,去樂辭顯, 譯文: 答案 (1)這只猴
32、子夸耀它的靈巧,仗著它身子敏捷輕視我(或:不把我放在眼里),以至于遭到射殺。 (2)顏不疑回來后以董梧為師,鏟除自己的驕色,取消音樂歌舞,辭別顯貴高名。 3.(08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學質量檢測)用斜線(/)給下面的文言文斷句。 夫 童 心 者 真 心 也 若 以 童 心 為 不 可 是 以 真 心 為 不 可 也 夫 童 心 者 絕 假 純 真 最 初 一 念 之 本 心 也 若 失 卻 童 心 便 失 卻 真 心 失 卻 真 心 便 失 卻 真 人 人 而 非 真 全 不 復 有 初 矣 答案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
33、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 【參考譯文】 所謂童心,指的是真心。如果認為童心是不可以保留的,也就否定了真心。童心是絕對不摻假的純正的心,這是人生初始階段的本性之心。如果丟掉了童心,就是失掉了真心;失掉了真心,就失掉了真正做人的心;做人而不真誠,就會丟掉人所具有的真誠的本性。 2006~2007年聯(lián)考題 1.(07浙江溫州十校聯(lián)合體高三期末聯(lián)考)斷句、翻譯。 (1)用“/”給文中的句子斷句。 不 得 行 絕 糧 從 者 病 莫 能 興 孔 子 講 誦 弦 歌 不 衰。 (2)請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tǒng)
34、而理之,而不能為容。 譯文: ②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 譯文: 答案 (1)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 (2)①君子能夠修明自己的學說,用法度來規(guī)范國家,用道統(tǒng)來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證
35、被世道所容忍。 ②老師的學說已經(jīng)宏大美好卻不被采用,這是當權者的恥辱。 2.(06東城綜合練習<二>)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斷句。 洛 陽 之 俗 大 抵 好 花 春 時 城 中 無 貴 賤 皆 插 花 雖 負 擔 者 亦 然 花 開 時 士 庶 競 為游 邀 往 往 于 古 寺 廢 宅 有 池 臺 處 為 市 井 張 幄 幕 笙 歌 之 聲 相 聞。最盛于月陂堤、張家園、棠棣坊、長壽寺東街與郭令宅。至花落乃罷。 (選自歐陽修《洛陽牡丹記》) 答案 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競
36、為游邀/往往于古寺廢宅有池臺處/為市井/張幄幕/笙歌之聲相聞。 3.(07西安市重點中學高三綜合測試<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短文,按要求完成(1)(2)兩題。 帝問公權(柳公權,書法家)用筆法,對曰:“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睍r帝荒縱,故公權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筆諫也。常與六學士對便殿,帝稱漢文帝恭儉,因舉袂曰:“此三浣矣!”學士皆賀,獨公權無言。帝問之,對曰:“人主當進賢退不肖納諫諍明賞罰服浣濯之衣此小節(jié)耳非有益治道者。” (選自《新唐書·列傳第八十八》) (1)上面文言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五處停頓,請加標點斷開。 人主當進賢退不肖納諫諍明賞罰服浣濯之衣此小節(jié)耳非有益治道者。
37、 答: (2)翻譯文言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 ①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 譯文: ②時帝荒縱,故公權及之。 譯文: 答案 (1)人主當進賢退不肖,納諫諍,明賞罰。服浣濯之衣,此小節(jié)耳,非有
38、益治道者。(譯文:皇上應當選拔賢臣,罷免沒有才德的人,采納臣下的勸諫,賞罰分明。穿洗過的衣服,這是小節(jié),不是有益于治理國家的事。) (2)①心術端正運筆就端正,運筆端正就可以學會書法了。 ②當時皇帝荒淫放縱,所以柳公權說了上面這些話。 4.(06東城區(qū)高三綜合練習<一>)用斜(/)給下面文言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 靈峰之山,其上曰金雞之峰。其草多竹其鳥多竹雞其狀如雞而小有文采善鳴。 寺居山中,山四面環(huán)之。其前山曰陶山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其東南山曰日鑄之峰歐冶子之所鑄劍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奎上人居之。 (選自劉基《活水源記》) 答案 靈峰之山,其上曰金雞之峰。其草多竹/其鳥多
39、竹雞/其狀如雞而小/有文采/善鳴。 寺居山中,山四面環(huán)之。其前山曰陶山/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其東南山曰日鑄之峰/歐冶子之所鑄劍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奎上人居之。 5.(06福州高三質量檢測)把下面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英雄之言 (唐)羅隱 物之所以有韜晦者,防乎盜也。故人亦然。夫盜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異者,退遜之心、正廉之節(jié),不常其性耳。視玉帛而取之者,則曰牽于寒餓;視家國而取之者,則曰救彼涂炭。牽于寒餓者,無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則宜以百姓心為心。而西劉則曰“居宜如是”,楚籍則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無退遜之心,正廉之節(jié),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后
40、生其謀耳。為英雄者猶若是,況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為人所窺者,鮮也。 (1)物之所以有韜晦者,防乎盜也。 譯文: (2)其所以異者,退遜之心、正廉之節(jié),不常其性耳。 譯文: (3)是以峻宇逸游,不為人所窺者,鮮也。 譯文:
41、 答案 (1)物品隱藏不露的原因是為了防備盜賊。 (2)他們與常人有所不同的,是安分忍讓的心與正直不貪的品格,這種美好的本性不能長久保持不變罷了。 (3)所以說高大的宮室與放縱的游樂,不被人們羨慕覬覦,那是太少了。 【參考譯文】 物品隱藏不露的原因是為了防備盜賊。人也是一樣。盜賊也是人,同樣要戴帽穿靴,同樣要穿著衣服。他們與常人有所不同的,是安分忍讓的心與正直不貪的品格,這種美好的本性不能長久保持不變罷了??匆娯攲毦鸵`取的,說我這是出于寒冷饑餓;看見國家就要竊取的,說我這是拯救百姓的困苦。出于寒冷饑餓原因的人,不用去多說;拯救百姓困苦的人,應該以百姓的心為心。但是漢高祖劉邦卻說:“我的住室應該像秦皇這樣。”楚霸王項羽也說:“秦皇可以取而代之?!毕雭硭麄儾⒉皇菦]有安分忍讓的心與正直不貪的品格,可能是因為看到了秦皇的奢華尊貴,然后產(chǎn)生了取而居之與取而代之的想法。像他們這樣的英雄尚且如此,何況是普通人呢?所以說高大的宮室與放縱的游樂,不被人們羨慕覬覦,那是太少了。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