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課練2 含答案
《高考歷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課練2 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歷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課練2 含答案(3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精品資料 課練2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及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雙基達標 課時作業(yè)]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劉邦認為封建有屏藩之利,郡縣有統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國形成封國與郡縣并存的郡國制度。劉邦這一制度探索的著眼點是( ) A.強化君主專制 B.加強中央集權 C.完善中央官制 D.擴大統治基礎 2.漢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國分設冀、幽、并、徐、青、荊等十三州,每州設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視所部郡國,以“六條問事”考察郡縣長官,內容有“強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強凌弱,以眾暴寡”,“二千石違
2、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托所監(jiān)”。這主要反映了( ) A.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B.王國問題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C.皇帝加強對基層百姓的控制 D.中央集權受到地方的嚴重威脅 3.《大唐新語》記載,李承嘉當上御史大夫后,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匯報。有御史回應說:“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權,豈有奏事先咨大夫,臺無此例?!边@表明唐代( ) A.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 B.科舉制沖擊了世族勢力 C.監(jiān)察官員有一定獨立性 D.三省六部制制約了皇權 4.(2017·銀川質檢)唐朝時,掌權的宦官常以樞密使的名義削奪宰相的職權而干預朝政
3、,甚至參與包括宰相在內的大臣的任命,后來發(fā)展到與宰相共參政事,“宰相掌文,樞密掌武”。這從本質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權逐漸衰落 B.君主專制日益加強 C.宰相成為宦官的附庸 D.二府三司制的雛形出現 5.歷史漫畫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面漫畫中的“措施”可能是指實行了( ) A.世襲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內閣制 6.(2017·福州二模)宋代“……參知政事宜與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視事及議軍國大政,并得升都堂”。材料直接反映了( ) A.宰相權力的分割 B.皇帝權力的加強 C.中央集權的加強 D.宰相權力的加強 7.按
4、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員都有“官”和“差遣”兩個頭銜,有的官還加有“職”的頭銜。所以“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由此可見( ) A.宋代官僚體系成熟 B.宋代皇權進一步強化 C.宋代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D.宋代破解了藩鎮(zhèn)難題 8.《元史·百官志七》記載:“行中書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zhèn)邊鄙,與都省互為表里?!睋伺袛啵惺? ) A.掌地方軍政大權,且不受中央節(jié)制 B.具有中央派出機構和地方最高行政機關的雙重性質 C.否定了秦漢以來的郡縣制 D.延續(xù)了北宋以來“強干弱枝”的行政管理體系 9.(2017·濟寧一模)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在北京東安門內建立了東廠,設
5、掌印太監(jiān)一員,掌班、領班、司房無定員,貼刑二員,“掌刺緝刑獄之事”。東廠的設立從本質上反映出( ) A.中央機構的進一步完備 B.君主專制的強化 C.監(jiān)察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D.宦官權力的擴大 10.(2017·濰坊一模)萬歷皇帝為了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與大臣們前后斗爭了十幾年,終因大臣們的一致反對而作罷,類似這樣的事情在明朝時常發(fā)生。這反映了明朝( ) A.官僚政治運行機制成熟 B.君主專制不斷被削弱 C.傳統宗法觀念日益淡化 D.皇帝昏庸,懶于朝政 11.(2017·貴州適應性考試)史學界研究軍機處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
6、2年不同的觀點,每種觀點都有嚴謹的研究作為依據。這說明( ) A.軍機處歷經逐步演化得以成立 B.君主專制走向頂峰的過程艱難 C.歷史研究難以形成統一的結論 D.軍機處的設置具有機密性 12.(2017·益陽一模)宋仁宗對諫官張升說,你很孤單,沒有朋友,要注意說話分寸。張升明知仁宗兒子都夭折了,卻回敬皇帝道:臣不孤單,妻兒俱全;陛下才孤單,只有宮女相伴。仁宗沒有怪罪張升。清代士大夫卻沒有這種“脾氣”,大學士曹振鏞總結的為官秘訣是“多磕頭少說話”。士大夫“脾氣”的變化表明( ) A.儒家思想漸趨衰微 B.君主專制不斷強化 C.官場風氣世俗化 D.經濟文化沒有
7、協調發(fā)展 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處則仍可不變。于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fā)展。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 ——摘編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鎮(zhèn))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
8、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 ——摘編自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材料三 年代 省數 道、路數 州數 郡(府、國)數 縣(侯國)數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 / / 36 不詳 西漢平帝(1-5年) / / 13 103 1 578 東漢順帝(126-144年) / / 13 105 1 180 隋大業(yè)五年(609年) / / / 190 1 255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 / 328 1 573
9、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 288 / 1 234 元朝 12 183 / 97 1 425 ——整理自歷代《地理志》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古代中國政治制度“變動”與“不變”的出發(fā)點。(4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當時廷爭的焦點,并概括李斯的主要觀點。(9分) (3)綜合材料一、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三中地方行政區(qū)劃“變動”與“不變”的具體表現。(12分)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在我們要講的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里,宋是最貧最弱的一環(huán)……也是最沒有建樹的一環(huán)?!撝袊沃贫?,秦漢是一個大
10、變動?!粽撝贫龋未篌w都沿襲著唐舊。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體,立意把相權拿歸自己,換言之,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這也罷了。他們種種措施,自始就不斷有人反對。但因宋初承襲五代積弊,社會讀書人少,學術中衰,反對的也只曉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攬大局,來為有宋一代定制創(chuàng)法。 ——摘編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概括材料中對宋代政治制度的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剖析其主要原因。(12分)(提示:最少提煉兩個觀點并分析其原因) [練高考—找規(guī)律] 1.(2016·課標Ⅰ,26)史載,宋太祖某日悶悶不樂,有人問他原因,他說:“爾謂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誤失,
11、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贝耸路从沉? ) A.重史傳統影響君主個人行為 B.宋代史官所撰史書全都真實可信 C.史官與君主間存在尖銳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書記錄其真實言行 2.(2016·課標Ⅱ,25)兩漢實行州郡推薦、朝廷考試任用的察舉制;經魏晉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變?yōu)樽杂赏犊?、差額錄用的科舉制??婆e制更有利于( ) A.選拔最優(yōu)秀的官吏 B.鑒別官員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會文化水平 3.(2016·課標Ⅲ,25)東漢王充在《論衡》中說:“蕭何入秦,收拾文書(國家檔案文獻),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逼湟庠谡f明,西漢成功地實現對全國
12、的統治,是因為漢初( ) A.實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繼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發(fā)揮文書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4.(2016·課標Ⅰ,27)明初廢行省,地方分設三司,分別掌管一地民政與財政、司法、軍事,直屬六部。明中葉以后,皇帝臨時派遣的巡撫逐漸演變?yōu)槿局系牡胤阶罡咝姓L官。這一變化有助于( ) A.擴大地方行政權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權限 D.緩解中央與地方的對立 5.(2016·課標Ⅱ,27)福建各地族譜中有大量關于入臺族裔回鄉(xiāng)請祖先牌位赴臺的記載,此類現象在清乾隆年間驟然增多。這說明乾隆年間( ) A.族譜編
13、修順應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陸移民已在臺灣安居繁衍 C.內地宗族開始整體遷移臺灣 D.兩岸居民正常往來受到阻礙 6.(2015·課標Ⅰ,25)兩漢時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執(zhí)政大臣也主要從他們之中選擇。這被當時人視為“安宗廟,重社稷”的“漢家之制”。漢代出現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權 B.“家天下”觀念根深蒂固 C.母族親屬關系受到重視 D.劉氏同姓諸侯王勢力強大 7.(2015·課標Ⅱ,25)漢宣帝曾稱:“與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來的帝王反復重申上述觀念。這主要體現了( ) A.地方吏治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14、 B.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矛盾 C.漢代地方行政制度為后代所沿用 D.歷代帝王將漢宣帝作為治國榜樣 8.(2014·課標Ⅱ,27)明初廢丞相、設顧問性質的內閣大學士,嚴防權臣亂政。明中后期嚴嵩、張居正等內閣首輔操縱朝政,權傾一時。這表明( ) A.皇權漸趨衰弱 B.君主集權加強 C.內閣取代六部 D.首輔權力失控 [練模擬—明趨勢] 9.(2017·廣東深圳一調,26)東漢時期一些專攻經學講授的家族,其父子、門人和再傳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顯位,由經學起家變成門閥士族。據此推斷當時( ) A.儒學開始成為正統學說 B.地方分裂勢力增大 C.
15、社會階層的流動性加強 D.察舉制度存在弊端 10.(2017·石家莊質檢)漢武帝時,政府明文規(guī)定:地處京畿的河東、河內、河南三郡文武長官不得由王室成員擔任。其意圖是( ) A.預防地方官員結黨營私 B.加強國都的軍事防御 C.廢除貴族血緣政治 D.防止宗室勢力威脅皇權 11.(2017·吉林二模)秦朝與唐朝中央官制示意圖的比較,最能說明( ) A.唐朝中央官員日益增多 B.唐朝通過分權實現集權 C.唐朝尚書省的權力最大 D.太尉的權力下放到兵部 12.(2017·安徽合肥二檢,26)錢穆指出,“總觀國史,政體演進,約得三級:由封建而躋統一,一也;由宗室、
16、外戚、軍人所組成之政府,漸變而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門第再變而為科舉競選,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級演進使( ) A.分封制最終走向了解體 B.中央集權國家開始出現 C.考試選拔官員成為定制 D.官僚政治制度逐漸形成 13.(2017·河南省適應性考試一,27)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監(jiān),除少數機構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務,甚至成為閑散機構,名存實亡?!叭?、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 A.國家尚未統一穩(wěn)定 B.官員隊伍的冗雜 C.君主專制的加強 D.中央集權的強化 14.(2017·安徽江淮十校三聯,26)元朝
17、時,行省轄區(qū)不僅地域遼闊,且省界犬牙交錯,使其無山川險阻可依,北向門戶洞開,形成以北制南的軍事控制局面。元朝這一設置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地方割據 B.創(chuàng)新管理體制 C.加強經濟管控 D.體現因地制宜 15.(2017·皖北協作體一模)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惠帝將都察院改為御史府后說,御史“專糾貪殘,舉循良,匡政務教化為職”。嘉靖皇帝曾對左都御史說“御史的職責在于勉勵賢善,抑制邪惡”。這說明明朝統治者要求御史做到( ) A.奸邪屏跡,善人匯進 B.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C.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D.廉潔自律,匡扶正義 16.(2017·
18、常德一模)有學者認為,明代皇帝的批紅權原則上不可超越票擬而徑自為之,票擬則經過批紅而成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動下手詔、中旨處理政事,也必須送內閣“商確可否”?!笆ヒ馑鑺Z,亦必下內閣議而后行”,內閣如不同意,便可將手詔、中旨“封還”“執(zhí)奏”,拒絕擬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君主專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內閣牽制朝中大臣 C.出現近代內閣的雛形 D.內閣對皇權有一定制約作用 17.(2017·太原期末)清初,南書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讀書研學的內廷場所,“非崇班貴檁、上所親言者不得入”,且因隨奉“撰述諭旨”而“權勢日崇”。這表明( ) A.南書房已成為最高政務機關 B.統治者重
19、視拔擢高水平人才 C.政府決策中心逐漸發(fā)生變化 D.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頂峰 [練糾錯—提知能] 易錯點1 三公九卿制與三省六部制的比較 18.下面是秦與唐的中央官制示意圖。比較兩圖,最能說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漸增多 B.唐代通過分權得以集權 C.唐代尚書省權力最大 D.唐朝將秦朝太尉與御史大夫的權力分別下放到兵部與吏部 易錯點2 不能準確掌握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19.唐太宗曾對吏部尚書杜如晦說:“今專以言辭刀筆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敗職,雖刑戮之,而民已敝矣。”這句話意在強調( ) A.應嚴刑處罰失職官員 B.選官須注重才學 C.官員失職會危害
20、民生 D.選官應注重品行 易錯點3 明朝內閣制與英國內閣制的差異 20.明朝永樂帝時設立了內閣制,以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事的助理機構。英國“光榮革命”之后,國王威廉三世逐漸以內閣代替樞密院,成為國王直轄的最高行政機關。對兩國內閣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內閣制的形成標志著兩國的君權得到空前強化 B.內閣已經成為兩國的最高權力機構 C.明朝的內閣長官稱丞相,英國的內閣長官稱首相 D.明朝內閣是君主專制加強的結果,英國內閣是君主立憲的象征 課練2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及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雙基達標 課時作業(yè)] 1.B 君主專制強調的是中央君權與相權的關系處理,
21、與材料中“封建有屏藩之利,郡縣有統制之功”表達的意思不符,故A項錯誤;“封建有屏藩之利”是說分封制下的諸侯國能起到拱衛(wèi)中央的作用,“郡縣有統制之功”是說郡縣制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劉邦把二者結合的初衷是想取二者之長,強化中央的地位,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中央官制,故C項錯誤;題干沒有涉及統治基礎的信息,故D項錯誤。 2.A 從材料中可分析出,漢武帝在地方設置刺史,負責監(jiān)督地方,從而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故選A項。 3.C 本題主要考查唐代政治制度。根據題干信息“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御史的職責是監(jiān)察百官,直接對皇帝負責,故本題選C項。題干并未闡述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22、也未涉及科舉制,故不選A、B兩項。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權,有利于加強皇權,故不選D項。 4.B 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君主專制的加強。結合題干材料可知,唐朝“宰相掌文,樞密掌武”,宦官實現了對宰相權力的制約,宦官對國家權力的介入實質上反映了皇權的加強,答案為B項。 5.C 根據漫畫中的關鍵信息“隋文帝統一中國后”“改革中央官制”等可知,這是指隋朝實行的科舉制,故答案為C項。其他各項在時間上均不符合,排除。 6.A 由“參知政事宜與宰相分日知印”可知,宋代通過設置參知政事以分割宰相權力,這說明宋代削弱了宰相的權力,故選A項。B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干要求“直接反映”,排除;C項說法錯誤,題干反
23、映的是中央機構的變化;D項說法與題干材料反映的信息相悖,排除。 7.B 本題主要考查宋代政治制度。宋代將官員官職和差遣分開是為了強化對官員的控制和管理,從而強化專制君主的權力,故本題選B項。 8.B 本題考查行省制的性質。據題干“統郡縣”可知行中書省地位高于郡縣,據“掌國庶務……與都省互為表里”可知行中書省為中書省的外派機構,故選擇B項。 9.B 作為皇帝耳目和爪牙的特務機關,東廠不是常規(guī)的中央機構,與題意不符,故A項錯誤;東廠是國家特務情報機關,由皇帝親信宦官擔任首領,只對皇帝負責,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故B項正確;東廠的設立不是常規(guī)監(jiān)察體系的完善,故C項錯誤;宦官權力依附于皇權,D項與
24、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10.A 材料強調“萬歷皇帝為了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終因大臣們的一致反對而作罷”說明當時官僚政治運行機制成熟,官僚集團對皇權起到了制約作用,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君主專制不斷被削弱”,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傳統宗法觀念日益淡化”,故C項錯誤;由材料不能得出“皇帝昏庸,懶于朝政”的結論,故D項錯誤。 11.A 本題主要考查清朝的軍機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B、C兩項說法錯誤,排除;軍機處的運作具有機密性,D項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為A項。 12.B 清代儒家思想依然處于正統地位,故A項錯誤;清代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官員實際上相當于皇帝的奴仆,故B項正確;
25、題干材料中清代士大夫沒有這種“脾氣”,為官秘訣是“多磕頭少說話”并不是官場風氣世俗化的表現,故C項錯誤;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狀況與士大夫“脾氣”的變化并無關聯,故D項錯誤。 13.(1)出發(fā)點:滿足統治者的需要。(4分) (2)焦點:應該實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3分)觀點:分封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容易激化諸侯之間的矛盾;周朝正是因為諸侯紛爭不斷而走向衰落的;郡縣制使中央容易控制地方,有利于維護統治的穩(wěn)定。(6分) (3)“變動”的表現:地方行政區(qū)劃的層級逐漸增多,由兩級制到三級制或四級制;州、府等中級地方行政區(qū)域不斷縮小,其行政權力不斷萎縮;監(jiān)察區(qū)逐漸演變?yōu)樾姓^(qū);元朝新增省級地方行政單位。(6分
26、)“不變”的表現:中央對地方層層的嚴密控制不變;在地方行政機構內分化事權,使其相互制約的指導思想不變;縣級行政單位基本穩(wěn)定,加強對最基層地方的控制不變。(6分) 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古代中國政治制度“變動”與“不變”的出發(fā)點是滿足統治者的需要,由此概括即可。第(2)問,根據材料二中的信息“請立諸子”“皆為郡縣”“置諸侯不便”等分析可知雙方爭論的焦點;李斯的主要觀點應從分封制的弊端、周朝衰敗的教訓、郡縣制的優(yōu)點三個方面加以概括。第(3)問,“變動”的具體表現根據材料三中的信息從地方行政區(qū)劃的層級、區(qū)域、行政權力、新增的地方行政單位等角度進行說明;“不變”的具體表現根據
27、材料三中的信息從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縣級行政單位保持穩(wěn)定等角度加以說明。 14.觀點1:宋代是漢唐宋明清五代中最貧弱的一代。(1分)主要原因:從國家統一的程度看,宋代只是一個局部統一的朝代;宋代與周邊各族的戰(zhàn)爭較多,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為加強中央集權,采取削弱地方權力的措施,致使地方困弱;分化事權和重文輕武的用人原則造成了宋代冗官、冗兵、冗費的貧弱局面。(6分,任答3點即可) 觀點2: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沒有建樹”。(1分)主要原因:宋初采取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宋太祖采取措施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宋朝學術中衰,缺乏人才。(4分) 解析:此題為開放性試題,材料中的觀點較多,適宜選取有利于進
28、一步剖析原因、內容比較明確的語句進行概括,言之成理即可。 [加餐練] [練高考—找規(guī)律] 1.A 材料中“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體現出重史傳統對君主個人行為的影響,故A項正確。材料不涉及史書是否真實,B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史官記錄君主過失對君主的影響,未體現史官與君主間存在尖銳矛盾,C項錯誤;宋太祖并不排斥史書記錄他良好的真實言行,D項錯誤。 2.D 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兩漢察舉制采用地方推薦、朝廷考試任用的方式選拔官吏,具有范圍小、任人唯親的缺陷,魏晉九品中正制以門第高低為選用標準,會導致官員素質良莠不齊,隋唐“自由投考、差額錄用”的科舉制既可以擴大選官范圍,又有利于
29、打破特權壟斷,鼓勵具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士人從政,由此可見科舉制有利于提升社會文化水平,故選D項。最優(yōu)秀的官吏未必能夠由科舉制選拔出來,A項錯誤;官員道德水平并不能通過科舉考試得到鑒別,排除B項;科舉制向社會開放,世家子弟可以通過科考入仕,C項錯誤。 3.B 題干材料信息表明,秦朝滅亡后,蕭何重視整理秦朝的國家檔案文獻,并為漢所用,即“漢承秦制”,因此漢初統治全國,靠的是繼承了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應選B項。漢初崇尚黃老之學,排除A項;漢初充分發(fā)揮了文書的功能,排除C項;材料意在表達漢初對秦朝典章制度的繼承,而非官員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排除D項。 4.B 材料表明,明朝對地方三司的管理從六部直接管理
30、演變?yōu)橛裳矒峁芾?,巡撫總括地方三司,這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項正確。A、C、D三項與題意不符。 5.B 據題干可知,福建各地族譜中有許多入臺族裔回鄉(xiāng)請祖先牌位赴臺的記載,且清乾隆年間此類現象驟然增多,這主要說明康熙帝收復臺灣后,大陸移民移居臺灣生息繁衍的現象增多,故選B項。族譜編修與移民現象無關,排除A項;C項說法明顯錯誤;D項說法與題干情境不符,排除。 6.C 兩漢時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如皇帝幼小,這些外戚往往成為執(zhí)政大臣,體現了漢代對母族親屬關系的重視,故選C項。外戚擔任“執(zhí)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權,故A項中“抑制相權”說法不當;“家天下”觀念體現的是宗法觀念,
31、外戚干政無法體現“家天下”觀念,故B項錯誤;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和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后,劉氏同姓諸侯王勢力大大削弱,故D項不符合史實。 7.A 漢宣帝強調皇帝與優(yōu)秀的郡太守共同治理天下,這一觀念被后來的帝王反復重申,說明地方吏治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故A項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是皇帝對地方吏治的重視,不涉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B項錯誤;題干材料中只是提到后來的帝王認同漢宣帝的一種治國理念,C、D兩項與題干材料所述不符。 8.B 明朝內閣是內侍機構,屬于皇帝增設的體制外機構,用以加強皇權,明朝中后期內閣首輔能夠操縱體制內機構,是君主專制強化的體現,故A項錯誤、B項符合題意。材料表明內閣首輔操縱朝
32、政而非取代六部,C項錯誤;雖然內閣首輔操縱朝政,但是其權力源于皇帝,不能理解為首輔權力失控,D項錯誤。 [練模擬—明趨勢] 9.D 材料中“專攻經學講授的家族,其父子、門人和再傳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顯位”得益于當時的選官制度——察舉制,“由經學起家變成門閥士族”反映了察舉制下大家族把持政權,這說明當時察舉制度存在弊端,故選D項。A項出現在西漢時期,排除;演變成門閥士族不等于在地方上形成分裂勢力,排除B項;材料中的現象會造成社會階層的固化,而非流動性加強,故C項錯誤。 10.D 材料反映了漢代禁止王室成員擔任離都城近的地區(qū)的官員,目的在于防止宗室勢力相互勾結,威脅皇權,故D項正確。A、B、C
33、項均不符合材料本意。 11.B 唐代三省長官均為宰相,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彼此之間相互制衡,皇權因此得到強化,答案為B項。 12.C 材料信息中的第三級演進是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的結果,科舉制通過考試選拔官員,故選C項。A、B兩項出現在第一級演進完成之時;D項出現在第二級演進時期。 13.C 據材料“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以上機構都是中央機構,由于北宋君主專制的加強,導致這些機構閑散,故C項正確。當時國家已經局部統一穩(wěn)定,故A項排除。官員隊伍的冗雜,是君主專制強化的后果,不是原因,故B排除。中央集權的強化應該與地方的控制相關,與中央機
34、構閑散無關,故D項排除。 14.A 根據材料中“使其無山川險阻可依”“形成以北制南的軍事控制局面”信息,可知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據,加強中央集權。A項正確。B、C、D三項都與題意不符。 15.A 根據材料中“專糾貪殘,舉循良,匡政務教化為職”“御史的職責在于勉勵賢善,抑制邪惡”分析可知,A項正確;“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強調御史要有所作為,與材料的主旨不符,故B項錯誤;“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強調做好表率作用,與材料主旨不符,故C項錯誤;“廉潔自律”講求對自身的嚴格要求,與材料主旨不符,故D項錯誤。 16.D 由“票擬則經過批紅而成為行政命令”可知,內閣的票擬權要由皇帝的批紅權來決定,內閣
35、拒絕的僅僅是君主“主動下手詔、中旨”,所以不能說明君主專制遭到了削弱,故A項錯誤;材料未體現出內閣牽制朝中大臣,故B項錯誤;明代內閣與近代內閣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故C項錯誤;從材料中“內閣如不同意,便可將手詔、中旨‘封還’‘執(zhí)奏’,拒絕擬旨”可以看出,內閣對皇權有一定制約作用,故D項正確。 17.C 從材料中得不出“南書房已成為最高政務機關”的結論,故A項錯誤;材料表明南書房的官員是皇帝的親信,與其水平高低無關,故B項錯誤;材料信息“隨奉‘撰述諭旨’而‘權勢日崇’”反映了南書房開始參與決策,故C項正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頂峰以軍機處的設立為標志,故D項錯誤。 [練糾錯—提知能] 18.B
36、 本題易錯的原因是沒有掌握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點。唐朝三省分工明確:中書省掌決策,門下省掌審議,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國家重要的政令。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保證了君權獨尊,所以唐朝是以分“丞相”權力而集“皇帝”權力的。答案為B項。 19.D 本題易錯的原因是不能全面認識科舉制度的局限性。本題以情景材料切入,意在考查考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認為選官不能只重才學,還要注重品行,否則會導致官員日后濫用職權,危害百姓,故D項說法正確。 20.D 本題易錯的原因是不理解兩國內閣制的性質。明朝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是中央一級行政機構;英國內閣是
37、君主立憲制的產物,是最高行政機構;明朝廢除宰相,內閣長官稱首輔,故A、B、C三項不符合史實,可以排除。D項反映了兩國內閣制的特點,故答案為D項。 2016-2017學年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四中高二(下)第一次模擬數學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0,1,2},N={x},若M∪N={0,1,2,3},則x的值為( ?。? A.3 B.2 C.1 D.0 2.如圖是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則該幾何體為( ?。? A.球 B.圓柱 C.圓臺 D.圓錐 3.在區(qū)間[0,5]內任取一
38、個實數,則此數大于3的概率為( ?。? A. B. C. D. 4.某程序框圖如圖所示,若輸入x的值為1,則輸出y的值是( ?。? A.2 B.3 C.4 D.5 5.已知向量=(1,2),=(x,4),若∥,則實數x的值為( ?。? A.8 B.2 C.﹣2 D.﹣8 6.某學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人數分別為600,400,800.為了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該校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從這三個年級中抽取45名學生進行座談,則高一、高二、高三年級抽取的人數分別為( ?。? A.15,5,25 B.15,15,15 C.10,5,30 D.15,10,20 7.如圖,在正方體ABCD﹣
39、A1B1C1D1中,直線BD與A1C1的位置關系是( ?。? A.平行 B.相交 C.異面但不垂直 D.異面且垂直 8.不等式(x+1)(x﹣2)≤0的解集為( ?。? A.{x|﹣1≤x≤2} B.{x|﹣1<x<2} C.{x|x≥2或x≤﹣1} D.{x|x>2或x<﹣1} 9.已知兩點P(4,0),Q(0,2),則以線段PQ為直徑的圓的方程是( ?。? A.(x+2)2+(y+1)2=5 B.(x﹣2)2+(y﹣1)2=10 C.(x﹣2)2+(y﹣1)2=5 D.(x+2)2+(y+1)2=10 10.如圖,在高速公路建設中需要確定隧道的長度,工程技術人員已測得隧道兩端的兩
40、點A、B到點C的距離AC=BC=1km,且∠ACB=120°,則A、B兩點間的距離為( ?。? A. km B. km C.1.5km D.2km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0分. 11.計算:log21+log24= . 12.已知1,x,9成等比數列,則實數x= ?。? 13.已知點(x,y)在如圖所示的平面區(qū)域(陰影部分)內運動,則z=x+y的最大值是 ?。? 14.已知a是函數f(x)=2﹣log2x的零點,則a的值為 ? 15.如圖1,在矩形ABCD中,AB=2BC,E、F分別是AB、CD的中點,現在沿EF把這個矩形折成一個直二面角A﹣E
41、F﹣C(如圖2),則在圖2中直線AF與平面EBCF所成的角的大小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4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已知,<θ<π.(1) 求tanθ;(2) 求的值. 17.某公司為了了解本公司職員的早餐費用情況,抽樣調査了100位職員的早餐日平均費用(單位:元),得到如圖所示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圖中標注a的數字模糊不清. (1)試根據頻率分布直方圖求a的值,并估計該公司職員早餐日平均費用的眾數; (2)已知該公司有1000名職員,試估計該公司有多少職員早餐日平均費用不少于8元? 18.已知等比數列{an}的公比q=2,
42、且a2,a3+1,a4成等差數列. (1)求a1及an; (2)設bn=an+n,求數列{bn}的前5項和S5. 19.已知二次函數f(x)=x2+ax+b滿足f(0)=6,f(1)=5 (1)求函數f(x)解析式 (2)求函數f(x)在x∈[﹣2,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已知圓C:x2+y2+2x﹣3=0. (1)求圓的圓心C的坐標和半徑長; (2)直線l經過坐標原點且不與y軸重合,l與圓C相交于A(x1,y1)、B(x2,y2)兩點,求證:為定值; (3)斜率為1的直線m與圓C相交于D、E兩點,求直線m的方程,使△CDE的面積最大. 2016-2017
43、學年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四中高二(下)第一次模擬數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0,1,2},N={x},若M∪N={0,1,2,3},則x的值為( ?。? A.3 B.2 C.1 D.0 【考點】并集及其運算. 【分析】根據M及M與N的并集,求出x的值,確定出N即可. 【解答】解:∵集合M={0,1,2},N={x},且M∪N={0,1,2,3}, ∴x=3, 故選:A. 2.如圖是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則該幾何體為( ?。? A.球 B.
44、圓柱 C.圓臺 D.圓錐 【考點】由三視圖求面積、體積. 【分析】由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為圓錐. 【解答】解:根據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為圓錐. 故選D. 3.在區(qū)間[0,5]內任取一個實數,則此數大于3的概率為( ?。? A. B. C. D. 【考點】幾何概型. 【分析】由題意,要使此數大于3,只要在區(qū)間(3,5]上取即可,利用區(qū)間長度的比求. 【解答】解:要使此數大于3,只要在區(qū)間(3,5]上取即可, 由幾何概型的個數得到此數大于3的概率為為; 故選B. 4.某程序框圖如圖所示,若輸入x的值為1,則輸出y的值是( ) A.2 B.3 C.4 D.
45、5 【考點】程序框圖. 【分析】根據題意,模擬程序框圖的運行過程,即可得出正確的答案. 【解答】解:模擬程序框圖的運行過程,如下; 輸入x=1, y=1﹣1+3=3, 輸出y的值為3. 故選:B. 5.已知向量=(1,2),=(x,4),若∥,則實數x的值為( ?。? A.8 B.2 C.﹣2 D.﹣8 【考點】平面向量共線(平行)的坐標表示. 【分析】根據向量平行的坐標公式建立方程進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 ∴4﹣2x=0,得x=2, 故選:B 6.某學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人數分別為600,400,800.為了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該校采
46、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從這三個年級中抽取45名學生進行座談,則高一、高二、高三年級抽取的人數分別為( ?。? A.15,5,25 B.15,15,15 C.10,5,30 D.15,10,20 【考點】分層抽樣方法. 【分析】根據分層抽樣的定義,建立比例關系即可等到結論. 【解答】解:∵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人數分別為600,400,800. ∴從這三個年級中抽取45名學生進行座談, 則高一、高二、高三年級抽取的人數分別, 高二:, 高三:45﹣15﹣10=20. 故選:D 7.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直線BD與A1C1的位置關系是( ?。? A.
47、平行 B.相交 C.異面但不垂直 D.異面且垂直 【考點】空間中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 【分析】連接AC,則AC∥A1C1,AC⊥BD,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正方體的對面平行,∴直線BD與A1C1異面, 連接AC,則AC∥A1C1,AC⊥BD, ∴直線BD與A1C1垂直, ∴直線BD與A1C1異面且垂直, 故選:D. 8.不等式(x+1)(x﹣2)≤0的解集為( ?。? A.{x|﹣1≤x≤2} B.{x|﹣1<x<2} C.{x|x≥2或x≤﹣1} D.{x|x>2或x<﹣1} 【考點】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根據一元二次不等式對應方程的實數
48、根,即可寫出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解:不等式(x+1)(x﹣2)≤0對應方程的兩個實數根為﹣1和2, 所以該不等式的解集為{x|﹣1≤x≤2}. 故選:A. 9.已知兩點P(4,0),Q(0,2),則以線段PQ為直徑的圓的方程是( ?。? A.(x+2)2+(y+1)2=5 B.(x﹣2)2+(y﹣1)2=10 C.(x﹣2)2+(y﹣1)2=5 D.(x+2)2+(y+1)2=10 【考點】圓的標準方程. 【分析】求出圓心坐標和半徑,因為圓的直徑為線段PQ,所以圓心為P,Q的中點,應用中點坐標公式求出,半徑為線段PQ長度的一半,求出線段PQ的長度,除2即可得到半徑,再代入
49、圓的標準方程即可. 【解答】解:∵圓的直徑為線段PQ,∴圓心坐標為(2,1) 半徑r=== ∴圓的方程為(x﹣2)2+(y﹣1)2=5. 故選:C. 10.如圖,在高速公路建設中需要確定隧道的長度,工程技術人員已測得隧道兩端的兩點A、B到點C的距離AC=BC=1km,且∠ACB=120°,則A、B兩點間的距離為( ?。? A. km B. km C.1.5km D.2km 【考點】解三角形的實際應用. 【分析】直接利用與余弦定理求出AB的數值. 【解答】解:根據余弦定理 AB2=a2+b2﹣2abcosC, ∴AB===(km). 故選:A. 二、填空題:
50、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0分. 11.計算:log21+log24= 2 . 【考點】對數的運算性質. 【分析】直接利用對數的運算法則化簡求解即可. 【解答】解:log21+log24=0+log222=2. 故答案為:2. 12.已知1,x,9成等比數列,則實數x= ±3?。? 【考點】等比數列. 【分析】由等比數列的性質得x2=9,由此能求出實數x. 【解答】解:∵1,x,9成等比數列,∴x2=9, 解得x=±3. 故答案為:±3. 13.已知點(x,y)在如圖所示的平面區(qū)域(陰影部分)內運動,則z=x+y的最大值是 5?。? 【考點】簡單線
51、性規(guī)劃. 【分析】利用目標函數的幾何意義求最大值即可. 【解答】解:由已知,目標函數變形為y=﹣x+z, 當此直線經過圖中點(3,2)時,在y軸的截距最大,使得z最大,所以z的最大值為3+2=5; 故答案為:5. 14.已知a是函數f(x)=2﹣log2x的零點,則a的值為 4 ? 【考點】函數的零點. 【分析】根據函數零點的定義,得f(a)=0,從而求出a的值. 【解答】解:a是函數f(x)=2﹣log2x的零點, ∴f(a)=2﹣log2a=0, ∴l(xiāng)og2a=2, 解得a=4. 故答案為:4. 15.如圖1,在矩形ABCD中,AB=2BC,E、F分別
52、是AB、CD的中點,現在沿EF把這個矩形折成一個直二面角A﹣EF﹣C(如圖2),則在圖2中直線AF與平面EBCF所成的角的大小為 45°?。? 【考點】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分析】由題意,AE⊥平面EFBC,∠AFE是直線AF與平面EBCF所成的角,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由題意,AE⊥平面EFBC,∴∠AFE是直線AF與平面EBCF所成的角, ∵AE=EF,∴∠AFE=45°. 故答案為45°.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4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已知,<θ<π.(1) 求tanθ;(2) 求的值. 【考點】三角函數的化簡求值
53、. 【分析】(1)由,<θ<π結合同角平方關系可求cosθ,利用同角基本關系可求 (2)結合(1)可知tanθ的值,故考慮把所求的式子化為含“切”的形式,從而在所求的式子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cos2θ,然后把已知tanθ的值代入可求. 【解答】解:(1)∵sin2θ+cos2θ=1, ∴cos2θ=. 又<θ<π,∴cosθ= ∴. (2)=. 17.某公司為了了解本公司職員的早餐費用情況,抽樣調査了100位職員的早餐日平均費用(單位:元),得到如圖所示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圖中標注a的數字模糊不清. (1)試根據頻率分布直方圖求a的值,并估計該公司職員早餐日平均費用的眾
54、數; (2)已知該公司有1000名職員,試估計該公司有多少職員早餐日平均費用不少于8元? 【考點】頻率分布直方圖. 【分析】(1)由頻率分布直方圖中各小長方形的面積之和等于1,求出a的值,頻率分布直方圖中最高的小長方體的底面邊長的中點即是眾數; (2)求出本公司職員平均費用不少于8元的頻率就能求出公司有多少職員早餐日平均費用不少于8元. 【解答】解:(1)據題意得:(0.05+0.10+a+0.10+0.05+0.05)×2=1, 解得a=0.15, 眾數為:; (2)該公司職員早餐日平均費用不少于8元的有: ×2=200, 18.已知等比數列{an}的公比q=2
55、,且a2,a3+1,a4成等差數列. (1)求a1及an; (2)設bn=an+n,求數列{bn}的前5項和S5. 【考點】數列的求和;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 【分析】(1)運用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和等差數列的中項的性質,解方程可得首項,進而得到所求通項公式; (2)求得bn=2n﹣1+n,再由數列的求和方法:分組求和,結合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計算即可得到所求和. 【解答】解:(1)由已知得a2=2a1,a3+1=4a1+1,a4=8a1, 又a2,a3+1,a4成等差數列,可得: 2(a3+1)=a2+a4, 所以2(4a1+1)=2a1+8a1, 解得a1=1,
56、 故an=a1qn﹣1=2n﹣1; (2)因為bn=2n﹣1+n, 所以S5=b1+b2+b3+b4+b5 =(1+2+…+16)+(1+2+…+5) =+=31+15=46. 19.已知二次函數f(x)=x2+ax+b滿足f(0)=6,f(1)=5 (1)求函數f(x)解析式 (2)求函數f(x)在x∈[﹣2,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考點】二次函數的性質;二次函數在閉區(qū)間上的最值. 【分析】(1)利用已知條件列出方程組求解即可. (2)利用二次函數的對稱軸以及開口方向,通過二次函數的性質求解函數的最值即可. 【解答】解:(1)∵; (2)∵f(x)=x2﹣2x
57、+6=(x﹣1)2+5,x∈[﹣2,2],開口向上,對稱軸為:x=1, ∴x=1時,f(x)的最小值為5,x=﹣2時,f(x)的最大值為14. 20.已知圓C:x2+y2+2x﹣3=0. (1)求圓的圓心C的坐標和半徑長; (2)直線l經過坐標原點且不與y軸重合,l與圓C相交于A(x1,y1)、B(x2,y2)兩點,求證:為定值; (3)斜率為1的直線m與圓C相交于D、E兩點,求直線m的方程,使△CDE的面積最大. 【考點】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分析】(1)把圓C的方程化為標準方程,寫出圓心和半徑; (2)設出直線l的方程,與圓C的方程組成方程組,消去y得關于x的一元二
58、次方程,由根與系數的關系求出的值; (3)解法一:設出直線m的方程,由圓心C到直線m的距離,寫出△CDE的面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大值,從而求出對應直線方程; 解法二:利用幾何法得出CD⊥CE時△CDE的面積最大,再利用點到直線的距離求出對應直線m的方程. 【解答】解:(1)圓C:x2+y2+2x﹣3=0,配方得(x+1)2+y2=4, 則圓心C的坐標為(﹣1,0),圓的半徑長為2; (2)設直線l的方程為y=kx, 聯立方程組, 消去y得(1+k2)x2+2x﹣3=0, 則有:; 所以為定值; (3)解法一:設直線m的方程為y=kx+b,則圓心C到直線m的距離, 所以, ≤, 當且僅當,即時,△CDE的面積最大, 從而,解之得b=3或b=﹣1, 故所求直線方程為x﹣y+3=0或x﹣y﹣1=0. 解法二:由(1)知|CD|=|CE|=R=2, 所以≤2, 當且僅當CD⊥CE時,△CDE的面積最大,此時; 設直線m的方程為y=x+b,則圓心C到直線m的距離, 由,得, 由,得b=3或b=﹣1, 故所求直線方程為x﹣y+3=0或x﹣y﹣1=0.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