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磨課版本部編六下語文《古詩三首》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一等獎】.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已磨課版本部編六下語文《古詩三首》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一等獎】.docx(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古詩三首
本教案為省級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評比一等獎
一、 教學目標
(一) 會寫“侯” “棲” “鴉” 3個字。
(二)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知詩歌大意。
(三) 抓住詩中的詞句,想象畫面,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四) 了解詩中涉及的節(jié)日風俗,感受詩中體現(xiàn)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
二、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課前了解寒食節(jié)的由來及節(jié)日風俗。
三、 教學過程
(-)總覽古詩,明確主題
1. 談話導入。
你最喜歡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哪一個,在這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里你會 做什么?
2. 揭題。
古代的詩人也喜歡用文字記錄這些節(jié)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 3課《古詩三首》。(板書課題)
2、
3. 讀詩題,想想這三首詩分別在寫什么內容。(明確三首詩與我 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或是民間傳說有關,相機板書: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民間傳 說)
4. 補充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先學習《寒食》與《十五夜望月》這兩首描寫寒食節(jié)
與中秋節(jié)的古詩。(板書兩首詩的題目)
(二) 交流預學,知悉節(jié)日
1. 理解“十五夜”。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的夜晚。(相機板書: 中秋節(jié))
2. 了解“寒食”。
(1) 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關于寒食節(jié)的資料。(相機板書:寒 食節(jié))
(2) 播放微課。
寒食節(jié)在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禁煙火,只吃冷食。民間傳說中寒 食節(jié)常與介子推有關,但寒食起源,并非為紀念介子推,而是沿襲 了遠古的
3、改火舊習。寒食熄滅冬季舊火,清明重新取火,意在獲得 一年新的生命力。唐代常在清明時節(jié)取柳樹之火,皇帝會把最早取 得的火種賜給權貴大臣,以示恩寵。
(三) 初讀古詩,了解詩人
1 .初讀古詩,讀準讀順。
(1) 自由讀詩,讀準讀通。
(2) 檢查朗讀,重點正音:韓翊(hong);御柳斜(xia)(格 律詩有嚴格的格律規(guī)定,“斜”與末句“輕煙散入五侯家”的“家” 押韻);樹棲(qi)鴉。
(3) 回顧讀法,教師范讀。(七言絕句朗讀遵從“前四后三” 停頓的規(guī)律)
(4) 賽讀古詩,讀出節(jié)奏。
2. 了解詩人。
(1) 韓翎,字君平,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間 因《寒食》被
4、唐德宗所賞識,晉升不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他的詩 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泛,著有《韓君平詩集》。
(2) 王建,字仲初,唐代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 軍,世稱王司馬。其詩題材廣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氣息濃厚,思 想深刻。本詩選自《王司馬集》。
3. 結合注釋,解詞連句,曉古詩大意。
(四)比較讀詩,感受風俗
1 .學習活動。
自由讀詩,畫出兩首詩中寫到節(jié)日風俗的詩句。
2. 學習《寒食》“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1) 關注“傳蠟燭”。傳賜新火,把春季新火送到豪門權貴家 中。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記載皇帝“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 臣” o (相
5、機板書:傳賜新火)
(2) 根據(jù)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寒食節(jié)普 天下禁火,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的燭火)
(3) 用自己的觀點闡述這兩句詩表達的情感。
① 預設一:是對盛世承平的歌詠,寫出了唐朝寒食節(jié)市井民情, 作者想要贊頌皇恩浩蕩。
② 預設二:皇帝給親信傳火,老百姓卻被要求禁火,是對封建特 權的諷刺,類似“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4) 小結。本詩主題自古沒有定論,我們學習古詩可以抓住詩 中的意象,結合時代背景思考,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多元解讀。
(5) 想象畫面,齊讀古詩。
3. 學習《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o
(1) 關
6、注“月亮”。月亮在中國人的眼里是浪漫多情的,中秋 節(jié)人人爭相望月,月亮承載著人世間種種情思。(相機板書:望月懷 人)
(2) 回顧帶有“月亮”這一意象的詩句。
(3) 聚焦“落”字,感受文字魅力。
① 引導思考?!度圃姟肥珍洷驹姇r將“落”字作“在”字,你 認為哪一個字更有表現(xiàn)力?
② 在學生交流基礎上小結。詩人沒有正面抒情,而是委婉地發(fā)出 了疑問,將全詩感情推向高潮,將自己望月懷遠、思念友人之情表達 得含蓄、深沉。一個“落”字使這份情思有了動態(tài)之美,仿佛與月光 一同灑落,同時也與“無聲”相契合,凸顯月夜的靜,手法高妙,令 人回味無窮。
(4) 結合課后第三題,思考有哪些類似的詩句像
7、“不知秋思落 誰家”這樣委婉地表達了思念之情?
① 預設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渭城曲》
② 預設二: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唐]張籍《秋思》
③ 預設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5)想象畫面,齊讀古詩,讀出詩中蘊含的情感。
(五)聚焦美景,想象共情
1. 感受古詩“先寫景后抒情”的基本方法。
(1) 細讀兩首詩的前兩句,交流發(fā)現(xiàn)。(預設:前兩句都是在寫 景)
(2) 小結。作詩無他端,只“情” “景”二字。我們讀詩、賞詩 也一樣,只要抓住了 “情”和“景”,就能對詩歌有更深的感悟。大 多
8、數(shù)的詩作都是前寫景后抒情。
(3) 指生回顧、列舉先寫景再抒情的詩作。
2. 學習《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1) 提煉雙重否定句式“無……不”,感受京城“花謝花飛花 滿天”的浪漫春景。
(2) 聚焦“飛” “斜”:風是無形無影的,借花之飛、柳之斜 來間接感知;“飛” “斜”有著強烈的動態(tài)感和畫面感,表現(xiàn)了春天 的勃然生機。
3. 學習《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o
(1) 圈出詩句中寫到的景物。
(2) 回顧經典意象,結合本詩,表達感受。
①地白: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光如水、澄澈 透明、照在地上如同鋪上一層白霜。
②
9、 鴉:周邦彥的“月皎驚烏棲不定”,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 鴉”,鴉、雀在古詩中常與蕭瑟、頹敗的景象一起出現(xiàn),平添一份荒 涼。
③ 露: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本詩中的“冷露” 更具寒冷、孤寂之意。
④ 桂花:宋之問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清冷的露珠沾 濕了桂花樹,桂香迷人,意境悠遠。
(3) 引導思考。詩人王建連用四種意象,你能體會詩人當時的 心情嗎?
預設:王建把多種意象集于兩句詩中,更能襯托他的孤獨和對好 友的思念。
(4) 拓展朗讀《作業(yè)本》第五題,談談體會。
讀一讀,背一背。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
10、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5) 小結。此詩俏皮有趣,與《十五夜望月》表達的情感截然不 同。詩人望月聯(lián)想到吳剛伐桂、嫦娥擲桂,充滿中秋佳節(jié)的意趣和美 好。
4. 朗讀古詩,感受心境。
這兩首詩的前兩句蘊含的情感不同,朗讀的語氣語調語速就不一
樣一一前者輕快,后者沉靜。(配樂朗讀)
5. 嘗試背誦兩首古詩。
(六)書寫指導,作業(yè)布置
1 .指導書寫“侯”。
從字義上區(qū)分“侯”與“候”:“侯”是爵位,泛指達官貴人;
“候”表示等待、問好。
2 .拓展作業(yè)。
課后收集描寫傳統(tǒng)節(jié)日風俗的古詩詞,查找資料,了解相關風俗。
附板書:
古詩三首
民間傳說
傳統(tǒng)節(jié)日風俗
《
11、寒食》寒食節(jié)
傳賜新火
《十五夜望月》中秋節(jié)
望月懷人
② 鴉:周邦彥的“月皎驚烏棲不定”,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 鴉”,鴉、雀在古詩中常與蕭瑟、頹敗的景象一起出現(xiàn),平添一份荒 涼。
③ 露: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本詩中的“冷露” 更具寒冷、孤寂之意。
④ 桂花:宋之問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清冷的露珠沾 濕了桂花樹,桂香迷人,意境悠遠。
(3) 引導思考。詩人王建連用四種意象,你能體會詩人當時的 心情嗎?
預設:王建把多種意象集于兩句詩中,更能襯托他的孤獨和對好 友的思念。
(4) 拓展朗讀《作業(yè)本》第五題,談談體會。
讀一讀,背一背。
天竺寺八月十
12、五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5) 小結。此詩俏皮有趣,與《十五夜望月》表達的情感截然不 同。詩人望月聯(lián)想到吳剛伐桂、嫦娥擲桂,充滿中秋佳節(jié)的意趣和美 好。
4. 朗讀古詩,感受心境。
這兩首詩的前兩句蘊含的情感不同,朗讀的語氣語調語速就不一
樣一一前者輕快,后者沉靜。(配樂朗讀)
5. 嘗試背誦兩首古詩。
(六)書寫指導,作業(yè)布置
1.指導書寫“侯”。
從字義上區(qū)分“侯”與“候”:“侯”是爵位,泛指達官貴人;
“候”表示等待、問好。
2.拓展作業(yè)。
課后收集描寫傳統(tǒng)節(jié)日風俗的古詩詞,查找資料,了解相關風俗。
附板書:
古詩三首
民間傳說
傳統(tǒng)節(jié)日風俗
《寒食》寒食節(jié)
傳賜新火
《十五夜望月》中秋節(jié)
望月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