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 第三部分 詩詞及文言文閱讀 第一節(jié) 課內文言文閱讀 九上課件 新人教版.ppt
《中考語文 第三部分 詩詞及文言文閱讀 第一節(jié) 課內文言文閱讀 九上課件 新人教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語文 第三部分 詩詞及文言文閱讀 第一節(jié) 課內文言文閱讀 九上課件 新人教版.ppt(3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專題十二文言文閱讀 九年級上冊 一 閱讀下列文言文 回答問題 陳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 發(fā)閭左適戍漁陽 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 陳勝 吳廣皆次當行 為屯長 會天大雨 道不通 度已失期 失期 法皆斬 陳勝 吳廣乃謀曰 今亡亦死 舉大計亦死 等死 死國可乎 陳勝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聞二世少子也 不當立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扶蘇以數諫故 上使外將兵 今或聞無罪 二世殺之 百姓多聞其賢 未知其死也 項燕為楚將 數有功 愛士卒 楚人憐之 或以為死 或以為亡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 項燕 為天下唱 宜多應者 吳廣以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 曰 足下事皆成 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陳勝 吳廣喜 念鬼 曰 此教我先威眾耳 乃丹書帛曰 陳勝王 置人所罾魚腹中 卒買魚烹食 得魚腹中書 固以怪之矣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夜篝火 狐鳴呼曰 大楚興 陳勝王 卒皆夜驚恐 旦日 卒中往往語 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 士卒多為用者 將尉醉 廣故數言欲亡 忿恚尉 令辱之 以激怒其眾 尉果笞廣 尉劍挺 廣起 奪而殺尉 陳勝佐之 并殺兩尉 召令徒屬曰 公等遇雨 皆已失期 失期當斬 藉第令毋斬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壯士不死即已 死即舉大名耳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徒屬皆曰 敬受命 乃詐稱公子扶蘇 項燕 從民欲也 袒右 稱大楚 為壇而盟 祭以尉首 陳勝自立為將軍 吳廣為都尉 B 3 2015 天津 下面的句子中屬于倒裝句的一項是 A 吳廣素愛人B 祭以尉首C 陳守令皆不在D 殺之以應陳涉4 翻譯下列重點句子 1 嗟乎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唉 燕雀怎么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2 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老百姓苦于秦 的統(tǒng)治 很久了 3 藉第令毋斬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僅能免于斬刑 可是因守衛(wèi)邊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B 5 為了 威眾 陳勝 吳廣做了哪兩件事情 你如何看待陳勝 吳廣 乃行卜 的舉動和他們所采取的 威眾 之策 丹書魚腹 篝火狐鳴 意對即可 用文中相應語句回答也可 這些迷信的舉動和手段都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里 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不高 崇尚鬼神之說 不過 置書魚腹 篝火狐鳴 這些 威眾 之策也是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而采取的特殊的斗爭策略 可見陳勝的足智多謀 善于斗爭 6 2014 廣州 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 錯誤的一項是 A 陳勝在眾人因雨逾期而面臨被殺厄運之時 決定發(fā)動起義 可見他決策的果斷 B 陳勝能夠看出天下百姓對秦王暴政和二世繼位的不滿情緒 足見他審時的敏銳 C 陳勝認為打著扶蘇的旗號并依靠項燕的威望就能復興秦國 足見他謀事的睿智 D 陳勝起義前親自去占卜 置丹書于魚腹 派吳廣篝火狐鳴 足見他處事的周全 C 7 且壯士不死即已 死即舉大名耳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句話的思想含義是什么 作用是什么 這句話表達了陳勝等人敢作敢為 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氣概 對封建等級制度進行否定 這種思想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這樣說起到堅定眾人起義信念的作用 增強了起義軍的戰(zhàn)斗力 8 陳勝 吳廣的起義有偶然性 也有必然性 請作簡要分析 偶然性 會天大雨 道不通 度已失期 失期 法皆斬 將900名貧苦人民逼上絕路 必然性 天下苦秦久矣 秦朝的殘暴統(tǒng)治使人們忍無可忍 二 閱讀下列文言文 回答問題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許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 以大易小 甚善 雖然 受地于先王 愿終守之 弗敢易 秦王不說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聽寡人 何也 且秦滅韓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君為長者 故不錯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 請廣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 輕寡人與 唐雎對曰 否 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雖千里不敢易也 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 謂唐雎曰 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唐雎對曰 臣未嘗聞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 伏尸百萬 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 以頭搶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 彗星襲月 聶政之刺韓傀也 白虹貫日 要離之刺慶忌也 倉鷹擊于殿上 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 懷怒未發(fā) 休祲降于天 與臣而將四矣 若士必怒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天下縞素 今日是也 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 長跪而謝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諭矣 夫韓 魏滅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A D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雖然 受地于先王 愿終守之 弗敢易 即使這樣 但是 我 從先王那里接受封地 愿意終身守護它 不敢交換 2 今吾以十倍之地 請廣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 輕寡人與 現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 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 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 這不是看不起我嗎 3 寡人諭矣 夫韓 魏滅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我明白了 韓國 魏國滅亡 而安陵憑方圓五十里的土地而存留到今天 只是因為有先生您哪 4 若士必怒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天下縞素 今日是也 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 被逼得 一定要發(fā)怒 那么就讓兩個人的尸體倒下 五步之內淌滿鮮血 天下百姓 將要 穿喪服 今天的情形就是這樣了 5 選文中 且秦滅韓亡魏 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如果安陵君敢違抗我強秦 那么韓 魏兩國的滅亡 便是你們的下場 6 本文通過寫唐雎冒死與秦王抗爭 終于使秦王辭窮色撓的故事 主要運用了 的寫作手法 7 2014 泰安 下列全都表現秦王蠻橫的一組句子是 秦王不悅 秦王怫然怒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許寡人 秦王曰 天子之怒 伏尸百萬 流血千里 秦王色撓A B C D 對比 D 8 2015 大連 同樣是拒絕秦王的易地要求 安陵君語氣 而唐雎語氣 9 2015 哈爾濱 為什么說秦王 易地 的要求是別有用心的 雙方的實力強弱相差懸殊 一向以強凌弱的秦王以大易小 這讓人覺得很反常 因而懷疑秦王是別有用心的 委婉 堅定 三 閱讀下列文言文 回答問題 隆中對 節(jié)選 自董卓已來 豪杰并起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曹操比于袁紹 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克紹 以弱為強者 非惟天時 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 挾天子而令諸侯 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 已歷三世 國險而民附 賢能為之用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 沔 利盡南海 東連吳會 西通巴 蜀 此用武之國 而其主不能守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 沃野千里 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劉璋暗弱 張魯在北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 信義著于四海 總攬英雄 思賢如渴 若跨有荊 益 保其巖阻 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 外結好孫權 內修政理 天下有變 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 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 則霸業(yè)可成 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 善 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2 翻譯下列句子 1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將軍豈有意乎 這大概是上天拿 它 來資助將軍 將軍大概有奪取它的意圖吧 2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百姓誰敢不用簞盛著飯食 用壺裝著水酒來迎接將軍呢 3 2016 蘭州 非惟天時 抑亦人謀也 不僅僅是時機 好 而且也是人的謀劃 得當 3 2014 湖州 為什么徐庶的推薦能引發(fā)劉備三顧茅廬之舉 聯(lián)系文章 用自己的話作答 劉備處境危急 急需賢人相助 諸葛亮是 臥龍 可與管仲 樂毅比肩的賢人 劉備器重 信任徐庶 4 諸葛亮替劉備策劃的最終目標是什么 用自己的話概括 成就霸業(yè) 興復漢室 5 在對前景形勢的分析中 諸葛亮特別強調了什么因素的作用 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來 特別強調了 人謀 的作用 非惟天時 抑亦人謀也 賢能為之用 總攬英雄 6 下列有關選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從分析天下形勢 并提出對策 藍圖中 可見諸葛亮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 軍事家 具有天才的預見能力 B 談到建立 霸業(yè) 根基 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荊州 益州的可能性 再緊承論述占據兩州的必要性 C 選段層次清晰 結構謹嚴 圍繞 隆中對 的 對 前 對 中 對 后依次寫來 且詳略十分得當 D 選段語言 言簡而意豐 文省而深刻 如結尾一個 善 字 就把劉備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準確地表達了出來 解析 先論述 必要性 再論述 可能性 B 7 2016 蘭州 諸葛亮認為荊州 益州可以奪取的理由分別是什么 請簡要概括 諸葛亮認為荊州可奪的原因是 荊州地理位置優(yōu)越 乃兵家必爭之地 他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 諸葛亮認為益州可奪的原因是 益州地勢險要 有廣闊肥沃的土地 自然條件優(yōu)越 劉璋昏庸懦弱 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 諸葛亮建議劉備用荊州 益州建立根據地 四 閱讀下列文言文 回答問題 出師表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陽 茍全性命于亂世 不求聞達于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咨臣以當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許先帝以驅馳 后值傾覆 受任于敗軍之際 奉命于危難之間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 夙夜憂嘆 恐托付不效 以傷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瀘 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 當獎率三軍 北定中原 庶竭駑鈍 攘除奸兇 興復漢室 還于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于斟酌損益 進盡忠言 則攸之 祎 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不效 則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 則責攸之 祎 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謀 以咨諏善道 察納雅言 深追先帝遺詔 臣不勝受恩感激 D 3 翻譯下列句子 1 2016 咸寧 猥自枉屈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先帝 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 接連三次到草廬來訪看我 2 2015 廣州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陽 茍全性命于亂世 不求聞達于諸侯 我本來是平民 在南陽務農親耕 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 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 3 2016 衡陽 受任于敗軍之際 奉命于危難之間 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使命 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了委任 4 2016 衡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 并盡忠于陛下的職責本分 4 2016 安順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一句的 此 指哪幾件事 五月渡瀘 深入不毛 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 北定中原 興復漢室 5 古之賢者善于以史為鑒 察治國家興衰之理 作者深情地回顧先帝 嘆息痛恨 的情形有什么意圖 圍繞 借先帝之意 告誡后主 劉禪 要親賢遠佞 回答即可 圍繞 親賢臣 有利于興復漢室 還于舊都 回答也可以 或圍繞 親賢臣 遠小人 有利于國家強盛發(fā)展 回答也可 或圍繞 親賢遠佞 才能治理好國家 回答亦可 6 作者回顧了與劉備同生死共患難的哪幾件事 抒發(fā)了什么感情 作用是什么 作者回顧了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 三顧茅廬 臨危受命 臨崩寄臣以大事 作者回顧這些往事的目的是 表達了作者對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忠于劉備父子的真摯感情 并以先帝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激勵后主 7 2016 安順 讀了此文 你認為諸葛亮最可貴的精神是什么 聯(lián)系實際談談這種精神對你的啟示 可貴精神 圍繞 忠心 誠信 責任感 使命感 知恩圖報 來回答即可 啟示 圍繞 忠心 誠信 責任感 使命感 知恩圖報 等中的任意一點來談自己受到的啟示即可 8 2016 衡陽 選文中 由是感激 的原因是什么 請用原文回答 諸葛亮正是由于感恩 才傾盡畢生精力去完成先帝托付 請結合現實 談談你對 感恩 的理解 原因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咨臣以當世之事 理解 略 能聯(lián)系實際 言之有理即可 9 2016 咸寧 下列各項中 對選文分析 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選文第 兩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經歷時 五次提到 先帝 目的是表明諸葛亮在劉備心目中地位高 顯示自己為蜀國鞠躬盡瘁 勞苦功高 B 選文第 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責任 主要用意還是勸勉劉禪親賢遠佞 C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一句中的 此 指 五月渡瀘 平定南方 和 北定中原 興復漢室 兩件事 D 全文以議論為主 以敘事為輔 議論 敘事中都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 解析 對 追述自己的身世經歷時 五次提到先帝 的原因理解有誤 五次提到 先帝 表達出孔明對先帝與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情真意切 道出了二人榮辱與共 君臣知遇的歷程 也向后主言明他身為丞相忠君愛國 光復漢室的忠心 同時也能打動 鼓舞劉禪追念先帝的教導 奮發(fā)圖強 A-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考語文 第三部分 詩詞及文言文閱讀 第一節(jié) 課內文言文閱讀 九上課件 新人教版 中考 語文 第三 部分 詩詞 文言文 閱讀 課件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685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