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沒有圍墻的學校教學反思 教版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沒有圍墻的學校教學反思 教版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沒有圍墻的學校教學反思 教版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
1.師:對于學習和工作的關系,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就這一問題,人們有了兩種典型的、截然不同的觀點。
2.出示兩種觀點:
甲方:學習與工作是兩個不相連的階段。先要接受教育,然后用獲得的知識去工作,兩個階段是完全不同的。在接受教育時,要全身心投入學習,不能因工作而分心,而在工作后就沒有必要再接受教育了。
乙方:學習和工作并非是兩個相互隔離的階段,而是緊密聯(lián)系的。接受教育時可以服務于社會,畢業(yè)參加工作之后也可以再回到學校里接受教育,或者接受其他形式的培訓。
3.師:對于上述的兩種觀點
2、,你贊成那一種?為什么?根據(jù)你贊成的意見,我們可以把它分成甲方和乙方,進行一場小小的辯論賽。
4.學生自由組成甲方和乙方,開展辯論。
5.師小結:正如剛才大家談到的,教育是一個終身的過程,不是離開學校后便結束了。教育包括貫穿于人一生不同階段的學前、小學、中學、大學以及繼續(xù)教育,這就是終身教育。(板書:終身教育)而終身教育的意義就在于教會每一個人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學習,正所為“活到老,學到老”。(板書:活到老,學到老)
二、閱讀故事,采訪感悟
1.學生閱讀“故事屋”。思考:張大爺為什么要學電腦?他是在什么地方學電腦的?
2.學生分小組自主交流,派代表匯報。
3.師:現(xiàn)在為了方便人們
3、學習一些專業(yè)知識,社會上開設了許多類型的教育和培訓,就像張大爺參加的電腦培訓班。除了學校,你還知道我們這兒還有哪些教育和培訓機構,給我們提供了各種學習途徑?通過這些學習途徑,人們可以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
4.學生交流討論:
如:電腦知識培訓 學員可以學會應用一些電腦軟件,學習上網(wǎng)并解決一些電腦的故障問題。
烹飪培訓班 可以讓學員學到一些可口佳肴的烹飪方法,豐富家庭生活。
英語口語培訓班 可以讓學員學會簡單的語法知識,掌握一定的單詞,能用英語進行簡單會話。
美術繪畫班 讓學員學會基本的繪畫技巧,陶冶情操。
……
三、實踐調查,深化感悟
1.師:是的,這些教育培訓機構
4、為我們的繼續(xù)教育提供了方便,但同樣的它也還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你能說說嗎?
2.學生自主交流。
3.師:大家的建議都非常不錯,就讓我們做一回小主人,給我們當?shù)氐恼畬懛庑牛从骋幌逻@些情況吧!
4.學生實踐活動,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課前我們進行了學習資源情況的調查,下面我們先來聽聽同學們的收獲吧!
2.學生分小組交流自己曾經(jīng)利用過的所在地的學習資源,以及開展的學習活動。
3.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匯報交流。
4.師小結:學習資源的開設給我們的繼續(xù)學習提供了方便,可是,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一些學習資料還是很難找到,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不便,你覺
5、得還可以增加哪些必需的學習資源?
5.學生交流討論。
二、辯論明理
1.師:學習資源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是供全體成員免費使用的,如博物館、圖書館和文化中心等;有些是需要付費的,如電腦房和健身房等。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已經(jīng)難以滿足人們學習與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新增一些學習資源。大家對新增的學習資源是否應收費的問題持有不同的意見。
2.出示:
甲方:應該多增加免費的學習資源。
乙方:應該多增加收費的學習資源。
3.學生選擇自己贊成的一方,開展辯論賽。
4.師小結:有償學習資源和無償學習資源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社會為提供各類學習資源的創(chuàng)設支付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我們
6、應該充分利用并珍惜各類學習資源。
三、討論活動
1.師:學習無處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家庭學習也是其中的一種。學習可以為家庭注入豐富的精神動力,使家庭生活更加充滿活力和趣味。
你認為符合什么樣標準的家庭才可以被稱為學習型家庭?
2.分小組討論活動。
(1)各自列出認為的學習型家庭的必備條件,并說明理由。
(2)小組合作把大家一致認同的條件歸納成學習家庭的標準。
3.分小組交流展示,舉手表決歸納標準。
4.學生根據(jù)學習型家庭的標準衡量自己的家庭,課后向父母提出改進的建議。
四、制訂規(guī)則
1.(1)師:因特網(wǎng)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存在一些無法避
7、免的弊端,誰能來舉例說說你在用電腦時發(fā)現(xiàn)的一些利弊?
(2)、學生舉例交流。
2.(1)師:請同學們討論,如何才能合理利用先進的電腦技術更好地學習,然后制訂一個規(guī)則,讓大家都來遵守。
(2)小組交流討論合理使用電腦的規(guī)則,全班匯總。
五、課后延伸
1.學生了解所在地是否與國外其他城市建立了學習資源的友好合作關系。
2.學生調查所在地的“志愿者”狀況,采訪“志愿者”,聽聽他們的心聲,再采訪接受過“志愿者”幫助的人,了解他們的反映。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1.教師展示“志愿者”為民服務的圖片,簡介“志愿者”。
2.師:你或你的家人曾經(jīng)接受過“志愿者”的服務嗎?他
8、們覺得這樣的服務有意義嗎?為什么?
3.學生交流。
二、交流調查結果
1.師:這些“志愿者”都由哪些人來擔當?他們?yōu)槭裁匆尤搿爸驹刚摺标犖椋?
2.學生交流調查結果。
3.師:在了解了志愿者的活動后,你有何感受?
4.學生自主發(fā)言,交流討論運用所學知識為社會服務對自己的益處。
5.師小結:現(xiàn)代化學習型社會的一個特點就是利用所學的知識服務于社會,帶動整個社會共同學習,同時,在服務中開闊視眼,補充能量,學習新知識。
三、實踐活動
1.師:讓我們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情況列一個服務于社會的活動計劃表,看看我們所學的知識能解決什么問題。
2.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列一個服務社會的活動計劃,小組合作完成“志愿者”服務內容,付諸行動。
四、總結
師總結:服務社會、共同學習
教學反思:
1.用寫信的方式向當?shù)卣从钞數(shù)厮峁┑男M鈱W習有待改進的地方,不宜每個學生各自為戰(zhàn),一般以班級、年級的名義比較妥當。
2.合理利用先進的電腦技術進行學習的規(guī)則,經(jīng)學生討論、教師補充后要形成明確的文字,成為班級內學生應遵守的規(guī)則之一。
3.“小小志愿者”活動,要把握“小小”和“志愿”兩個標準,即從學生力所能及的角度出發(fā),以不加重學生負擔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