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總復習 第一編 教材知識速查篇 第十七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近代科技與思想文化精講
《中考歷史總復習 第一編 教材知識速查篇 第十七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近代科技與思想文化精講》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歷史總復習 第一編 教材知識速查篇 第十七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近代科技與思想文化精講(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十七講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近代科技與思想文化 ,本講知識脈絡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一條主線: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如何開始、發(fā)展、結束的 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德、意、奧)、三國協(xié)約(英、法、俄) 三大事件(或戰(zhàn)役):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zhàn)役、索姆河戰(zhàn)役 近代科技與思想一條主線:世界近代的科學與思想文化取得的成就 兩大領域:科技、思想(天賦人權、社會契約論、三權分立) 三大成就:牛頓三大定律、進化論、相對論 四大人物: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伏爾泰 ,貴陽中考考點清單 三國同盟與三國協(xié)約 ※考綱要求:簡述“三國同盟”、“三國協(xié)約”的組成國及相關條約的主要史實,了解歐洲兩大軍事對抗集團形成的嚴重后果。 背景 (1)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紀初,帝國主義把世界瓜分完畢后,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確立 (2)帝國主義各國間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實力對比發(fā)生重大變化,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強紛紛制定了爭奪世界霸權的計劃 (3)在錯綜復雜的爭奪霸權斗爭中,帝國主義國家間形成了三對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為主要矛盾。隨著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發(fā)展,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逐漸形成 形成 時間 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 成員 國 “三國同盟” “三國協(xié)約” 德國(核心,新興資本主義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 英國(核心)、法國、俄國(老牌大國) 概況 (1)1879年,《德奧同盟條約》簽訂,德、奧匈結成軍事同盟 (2)1882年,《德意奧三國同盟條約》簽訂 (1)1892年,法、俄締結軍事協(xié)定 (2)1904年,《英法協(xié)約》簽訂 (3)1907年,《英俄協(xié)約》簽訂 性質 是兩個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xié)約” 影響 兩大集團瘋狂擴軍備戰(zhàn),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最終導致戰(zhàn)爭爆發(fā) 薩拉熱窩事件 ※考綱要求:講述薩拉熱窩事件的主要過程,認識突發(fā)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 時間 1914年6月 地點 薩拉熱窩 概況 (1)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夫婦出訪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首府薩拉熱窩,檢閱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舉行的奧匈帝國軍事演習,激起塞爾維亞的強烈不滿 (2)演習結束后,斐迪南夫婦進入市區(qū)。塞爾維亞秘密組織成員普林希布向斐迪南夫婦開槍射擊,斐迪南夫婦中彈斃命。這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 影響 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導火索或直接原因 認識 (1)薩拉熱窩事件使人類陷入一場世界大戰(zhàn)的浩劫,應當引起人類對威脅世界和平的突發(fā)事件的高度重視和警惕 (2)在政治活動和國際交往中,人們要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以暗殺為主要形式的恐怖活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考綱要求:以凡爾登戰(zhàn)役為例,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 時間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原因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加劇 直接原因:歐洲兩大軍事侵略集團的形成和對抗 導火索 薩拉熱窩事件 交戰(zhàn)雙方 三國同盟?三國協(xié)約 爆發(fā)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 主要 戰(zhàn)役 凡爾登 戰(zhàn)役 1916年2月,德國為打破戰(zhàn)爭僵局,集中27萬人向法國的凡爾登發(fā)起進攻。這次會戰(zhàn)歷時10個月,法軍傷亡46萬人,德軍傷亡30萬人。凡爾登戰(zhàn)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最為慘烈的一幕,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法國在此戰(zhàn)爭中是抗擊德國的主力) 結果 1918年11月11日,德國在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性質 一場爭奪世界霸權的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zhàn)爭 影響 (1)這場帝國主義戰(zhàn)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參戰(zhàn)國共死傷三千多萬人,其中被戰(zhàn)爭、饑餓、疾病等奪去生命的人超過一千萬 (2)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 (3)為社會主義革命創(chuàng)造了條件,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戰(zhàn)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等人的科學成就 科學家 國別 時代 主要成就 作用 圖片 牛頓 英國 17世紀 (1)力學: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其中“力學三定律”,也稱“牛頓三定律” (2)天文學: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3)數(shù)學:創(chuàng)建微積分 (1)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被稱為“現(xiàn)代科學之父” (2)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3)思想價值:解放了思想,推動了啟蒙運動的到來 牛頓 達爾文 英國 19世 紀中期 (1)1859年,達爾文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出版 (2)提出了“進化論”思想 (3)他還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汰”的法則中發(fā)展的 (1)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推翻了神創(chuàng)論和物種不變論 (2)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引起轟動,沉重打擊了神權統(tǒng)治的根基 達爾文 愛因 斯坦 德國 20世紀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1)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理論的革命,為原子彈的發(fā)明和原子能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2)揭示了空間、時間的辯證關系,加深了人們對物質和運動的認識 愛因斯坦 啟蒙運動 時間 17~18世紀 背景 (1)西歐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 (2)封建君主專制依然存在,人民群眾的利益仍然不斷遭到侵犯與剝奪 (3)文藝復興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推動 (4)自然科學有了長足的進步,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發(fā)源地 及中心 法國 代表人物 及其思想 伏爾泰 (1)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由開明的君主執(zhí)政 (2)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 (3)批判天主教會的黑暗和腐朽,主張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封建王國(他的思想反映了上層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 伏爾泰 盧梭 否定封建王權,認為統(tǒng)治者如果違反民意,侵犯人權,撕毀大家都應遵守的社會契約,人民就有權推翻他 孟德 斯鳩 (1)明確提出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三權分立的原則 (2)倡導天賦人權學說 性質 歐洲資產階級發(fā)動的一場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影響 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化、藝術的發(fā)展 文 學 人物 列夫托爾斯泰 時代 19世紀 國別 俄國 代表作 《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品 創(chuàng)作 背景 (1)俄國在沙皇專制制度下,腐敗之風極盛,貧富分化懸殊 (2)先進知識分子對這種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擊 地位 (1)深刻揭露了19世紀到20世紀初俄國社會的基本矛盾 (2)列寧稱他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列夫托爾斯泰 繪 畫 人物 梵高 代表作 及其特點 《向日葵》畫面艷麗而又和諧,每朵葵花好似燃燒的火焰,花瓣花葉則像跳躍的火苗 藝術風格 運用強有力的筆觸和強烈的色彩來表達他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向日葵》 音 樂 人物 貝多芬 代表作及 其特點 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用音樂形象描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拿破侖的英雄業(yè)績。它篇幅宏大、感情奔放 創(chuàng)作 背景 拿破侖曾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理想中的英雄和杰出革命家。應法國邀請,貝多芬為拿破侖譜寫了《英雄交響曲》。在這部作品完成時,貝多芬得知拿破侖已稱帝,他將標題改成“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的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 ,貴陽中考重點突破 1.歸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主要交戰(zhàn)國的目的。 (1)德國是為了實現(xiàn)世界霸權,企圖建立“中歐帝國”,還要摧毀英國的海上霸權,奪取英法的殖民地。 (2)奧匈帝國的目的是奴役巴爾干,使塞爾維亞淪為附屬國。 (3)英國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敗最大的競爭對手德國,瓜分德國的殖民地,在西亞肢解土耳其帝國。 (4)法國的目的是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進而奪取德國的薩爾工業(yè)區(qū)。 (5)俄國的目的是摧毀德奧在土耳其和巴爾干的勢力,確立自己在這一地區(qū)的統(tǒng)治。 (6)日本參戰(zhàn),是為了奪取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屬地和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進一步侵略中國。 (7)意大利則要瓜分北非和阿爾巴尼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在地中海地區(qū)建立霸權。 (8)美國參戰(zhàn)是為了撈取戰(zhàn)利品。 2.一戰(zhàn)中出現(xiàn)的新式武器有哪些?請談談對于科技成果利用的看法。 (1)新式武器:坦克、飛機和大炮、毒氣等。 (2)看法: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應該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類,避免給人類帶來災難;要合理、合法利用科技成果。 3.為什么說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xù)和發(fā)展? (1)兩次運動具有相同的性質,即都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2)兩次運動發(fā)揮了相同的作用,即打擊了封建專制和教會神學,壯大了資產階級,推動了社會進步。 啟蒙運動用理性主義思想代替了人文主義思想,斗爭效果好。 4.啟蒙運動對美國、法國、中國、日本產生了什么影響?結合史實加以說明。 (1)對美國: ①法國啟蒙思想的傳播,促進了美國民族和民主的革命意識,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發(fā)生的原因之一。 ②美國《獨立宣言》宣傳了天賦人權的思想,被稱為歷史上的第一個人權宣言。 ③《1787年憲法》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的思想。 (2)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為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動員,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并貫穿革命始終,使法國革命在整個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具有徹底性和廣泛性。 (3)對中國的影響:成為中國維新派、革命派的思想武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的思想。 (4)對日本的影響: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并取得成功,成為日本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產生了巨大影響。 5.近代自然科學獲得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1)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是其得以發(fā)展的前提。 (2)思想自由是重要因素,促使人們去思考探索。 (3)科學及不斷探索的精神。 6.近代史上資本主義社會的三次思想解放運動。 (1)14、15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思想:文藝復興。 (2)18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運動——思想:啟蒙思想。 (3)19世紀40年代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 7.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異同點 相同點 (1)都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2)都是資本主義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3)宣揚了資產階級思想,為資產階級取得政治、經濟上的統(tǒng)治地位作了思想準備 不同點 背景 (1)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物,主要是反對教會對人的束縛 (2)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的結果,歐洲各國封建君主強化了專制主義 內容 (1)文藝復興提倡“人性”,反對神學束縛,強調追求現(xiàn)世幸福 (2)啟蒙運動反教會與君主專制,追求平等、自由、民主等。為未來社會勾畫了藍圖 影響 (1)文藝復興推動人的覺醒、世界文化的發(fā)展;(2)啟蒙思想是在科學事業(yè)發(fā)展的前提下出現(xiàn)的,它打擊了專制主義世俗統(tǒng)治,掀起了歐洲乃至全世界的資產階級的革命浪潮 ,貴陽五年中考真題回顧與模擬 1.(2011貴陽中考)薩拉熱窩事件的發(fā)生,引爆了巴爾干“火藥桶”。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借口,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這說明( C ) A.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主要原因 B.暗殺是反侵略斗爭的唯一手段 C.薩拉熱窩事件引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D.薩拉熱窩事件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沒有關系 2.(2013貴陽中考)右圖反映了某一歷史時期的歐洲局勢。其中,英法俄組成的軍事集團稱為( B ) A.三國同盟 B.三國協(xié)約 C.華沙條約組織 D.軸心國 3.(2013貴陽中考)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人才輩出,影響巨大,其中有個著名思想家把教皇比作“兩足禽獸”、稱教士為“文明惡根”,把批判的鋒芒直指封建專制制度。這位思想家是( A ) A.伏爾泰 B.牛頓 C.盧梭 D.孟德斯鳩 4.(2015開陽縣二中模擬)“戰(zhàn)場上隨處可見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號掙扎的傷兵和堆積如山的尸體?!边@場發(fā)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人們稱為“絞肉機”、“屠場”和“地獄”的戰(zhàn)役是( A ) A.凡爾登戰(zhàn)役 B.索姆河戰(zhàn)役 C.敦刻爾克大撤退 D.不列顛之戰(zhàn) 5.一位英國政治家說:“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币粦?zhàn)中為自身利益而望風使舵,背叛“朋友”的國家是( D ) A.德國 B.法國 C.英國 D.意大利 6.(2012貴陽中考)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通過歷史事件、家庭關系以及地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描述了沙皇俄國的社會生活。這兩部文學作品的作者是( D ) A.德萊賽 B.肖洛霍夫 C.奧斯特洛夫斯基 D.托爾斯泰 7.(2016安順中考)它的畫面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是那樣艷麗、華美,同時又是那樣的和諧、優(yōu)雅而細膩……是那種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這里描寫的美術作品是( C ) ,A.《蒙娜麗莎》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和平鴿》 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見右圖“德國向英國提出挑戰(zhàn)”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歐洲列強最激烈的角逐場所是近東,特別是巴爾干地區(qū)成了公認的“歐洲火藥庫”,大戰(zhàn)正是從這里爆發(fā)的。近東問題或“東方問題”幾乎把歐洲所有大國都卷進去了,但是在這場大戰(zhàn)中扮演主角的是哪些國家呢?在20世紀初,從巴爾干和黑海海峽問題看來,在這個地區(qū)的爭奪中起主要作用的當屬德國和俄國。 材料三 對法國來說,普法戰(zhàn)爭是一種恥辱,因此,復仇的欲望一直彌漫在法國朝野。對德國來說,對外政策中一項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徹底打擊并削弱法國,防止法國再度崛起,也使自己保持歐洲大陸第一強國的地位。 (1)材料一中,德國“向英國提出挑戰(zhàn)”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據(jù)材料二、三,指出德國與俄國、法國的矛盾分別是什么?這些矛盾最終產生了什么后果?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德國能夠挑戰(zhàn)歐洲大國的主要原因。 答:(1)重新瓜分世界。(2)對巴爾干地區(qū)的爭奪;爭奪歐洲大陸的霸權;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引發(fā)了一戰(zhàn)。(3)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強國。-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考歷史總復習 第一編 教材知識速查篇 第十七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近代科技與思想文化精講 中考 歷史 復習 第一 教材 知識 速查篇 第十七 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近代 科技 思想 文化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1189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