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設計請充值后下載,,資源目錄下的文件所見即所得,都可以點開預覽,,資料完整,充值下載可得到資源目錄里的所有文件。。?!咀ⅰ浚篸wg后綴為CAD圖紙,doc,docx為WORD文檔,原稿無水印,可編輯。。。具體請見文件預覽,有不明白之處,可咨詢QQ:12401814
專家系統(tǒng)與應用程序
基于模糊集理論的有效性的評估農(nóng)業(yè)機械
摘要:
農(nóng)業(yè)機械生產(chǎn)的服務質(zhì)量是代表農(nóng)業(yè)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一個明確需要定義這些機器質(zhì)量的具體指標,它有可能決定哪些機器適合不同工作條件。服務的技術系統(tǒng)概念的有效性代表質(zhì)量的一個綜合指標。本文運用模糊集理論定義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維護性和功能作為影響指標的有效性。在這個意義上的模型評估的有效性拖拉機作為農(nóng)業(yè)的典型代表機器已經(jīng)形成。本模型是基于集成上述的語言描述。利用模糊集理論和max-min成分影響指標,模型進行了測試。同一類別的三個拖拉機為例,利用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在更廣泛的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地區(qū)。即使在這個實驗中條件是非常重要參數(shù) , 相比于其他操作,實現(xiàn)的效果差異也達到大致相等
。
1.介紹
為達到擴張的全球農(nóng)產(chǎn)品的要求,實現(xiàn)更大的農(nóng)業(yè)技術的發(fā)展。人們普遍認識到當代農(nóng)業(yè)系統(tǒng)中需要適當?shù)臋C器和設備,仔細和詳細規(guī)劃的需求和控制所有相關的生物、技術、技術和其他進程。最終結(jié)果的準確、可靠的預測為每個指定的操作,以及完整的作物生產(chǎn)過程中,。要求加強了引入復雜的實驗,數(shù)學,農(nóng)業(yè)科學統(tǒng)計,機械和其他方法都是特別重要的。在過去的幾十年。除了上述的要求,一個適當?shù)募夹g體系必須滿足生產(chǎn)力的標準,期望的作物生產(chǎn)。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在塞爾維亞,tractor-machinery農(nóng)場系統(tǒng)的能力遠遠超過最優(yōu)級別(尼克里奇′,2005),增加成本作物生產(chǎn)。目前,現(xiàn)有的數(shù)學優(yōu)化方法、支持的高性能計算機有效地解決優(yōu)化問題(Dette &韋伯達菲et al .,1990;1994;Mileusnic′,2007;等等)。一個最優(yōu)的技術體系的形成為我們生產(chǎn)了更便宜的食品,高度影響拖拉機的可靠性、可維護性和系統(tǒng)的功能。
與系統(tǒng)科學發(fā)展同樣,實際上的開始是IIWorld戰(zhàn)爭后,在適當?shù)墓こ毯涂茖W文獻定義了一系列的概念,來描述技術系統(tǒng)的基本特征的點的服務質(zhì)量??煽啃缘闹笜耸羌夹g系統(tǒng)和行為操作,技術指標和可維護性systembehaviors期間的失敗可以表示為大多數(shù)可辨認的概念。這兩個概念及其實現(xiàn)最先進的發(fā)展。有效性的概念被定義在試圖描述同時技術操作系統(tǒng)的行為和失敗的時期。這概念考慮可靠性和可用性的表演,以及提出了技術系統(tǒng)設計的功能(Papic&Milovanovic2007)。換句話說,一個技術系統(tǒng)的有效性的概率,一個成功的功能系統(tǒng)技術和執(zhí)行所需的準則函數(shù)限制允許的差異對于給定時間和給定的周圍條件。雖然在相同的精神,一些作者定義有效性有所不同。在(Ebramhimipour &鈴木,2006)被定義為總體有效性的指標包含效率、可靠性和可用性。這兩個引用定義包括并行關于可靠性和可用性,雖然可用性包括可靠性和可維護性(Ivezic′,Tanasijevic′,& Ignjatovic′,2008)。因此它可以商定有效性是影響可靠性、可維護性的功能。可靠性系統(tǒng)不斷的被定義為特征保持操作abilitywithin允許的差異極限在現(xiàn)在;可維護性的能力是預防和發(fā)現(xiàn)故障及損壞,系統(tǒng)更新通過參加技術和操作能力和功能維修,功能實現(xiàn)功能的程度要求,即調(diào)整環(huán)境,或更準確系統(tǒng)運行的條件。
監(jiān)測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是常見的監(jiān)控時間的狀態(tài)顯示(圖1)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的函數(shù)可以確定,以及操作的平均時間和平均時間相關。主要問題出現(xiàn)在形成時間的照片數(shù)據(jù)監(jiān)控和記錄。在現(xiàn)實條件的機器應該連接到信息系統(tǒng)將準確記錄每一個失敗、持續(xù)時間和修復程序。這通常是昂貴或簡易監(jiān)測機器的性能,即關閉的,是不精確的。此外,提供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處理時間的狀態(tài)要求所有的機器在平等的條件下工作,這是難以實現(xiàn)。至于技術體系的功能,沒有共同的方法測量和量化。這在本文的原因,為了評估的有效性, 將使用專業(yè)知識和分析機器判斷工作的工作過程。應用專業(yè)知識判斷主要用于文學,主要是為數(shù)據(jù)處理和評估的技術系統(tǒng)而言:風險(Li 廖,2007)、安全(王2000;王、楊、&森1995)或可靠性,用專業(yè)知識判斷自然的語言形式。因此,數(shù)學和邏輯概念模型進行處理的經(jīng)驗判斷,即計算的語言描述,模糊集合理論使用(Klir &元,1995;枝,1996)。應用模糊今天集代表了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各領域解決問題的優(yōu)化(黃顧,&杜,2006)和識別(陳,1996)過程問題。Cai(1996)提出了不同的概述應用程序方面的模糊方法在系統(tǒng)失敗工程,這是一個接近效能評估問題。應用模糊邏輯理論和專家系統(tǒng)(遼、一般2011;Liebowitz,1988)也用于解決優(yōu)化問題的農(nóng)業(yè)機械領域。(Abbaspour-Fard Rohani & Abdolahpour,2011)的基礎上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應用程序,在拖拉機預測失敗。(Yu,你們&趙,2010)模糊數(shù)學、可靠性理論和多目標優(yōu)化技術應用設計拖拉機最終傳動。機器的可預測性和可靠性,顯著依賴于其有效性的技術系統(tǒng)。本文的觀點是根據(jù)模糊集理論的利用率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從而說明模糊集是用于分析可靠性、可維護性和功能表現(xiàn)(部分指標的有效性)以及為他們?nèi)谌胄?。他們的工作是以這種有效模型質(zhì)量的方式評估技術系統(tǒng)。模型可以作為標準購買決策相關的任何程序,系統(tǒng)的操作或維護,修理的預測和維護成本。質(zhì)量和功能的建議模型有效性的確定農(nóng)業(yè)所示機械、拖拉機。
2?;谀:挠行员憩F(xiàn)評估理論
數(shù)學和概念模型的有效性評估實際上是在兩個步驟:總結(jié)模糊命題的部分的效性指標;模糊提到的分成一個指標——合成。模糊命題過程為代表的聲明,包括語言變量基于可用的信息技術系統(tǒng)。在這個意義上它必須定義語言的名字變量,代表不同的等級的效果考慮技術系統(tǒng)和定義的模糊集描述提到的變量。作文是一個模型,它提供了影響結(jié)構(gòu)有效性性能的指標。
2.1。模糊模型解決問題
第一步創(chuàng)建的模糊有效性模型(E)評估本身和定義語言變量以及可靠性(R)、可維護性(M)和功能(F)有關.許多語言變量,它可以發(fā)現(xiàn)最大數(shù)量的理性,人類可辨認的表達式可以同時識別(王et al .,1995)。然而,識別的考慮甚至較小的特征數(shù)量的變量可以有用,因為專家的判斷(Ivezic′et al .,2008)模糊集的靈活性一般包括過渡現(xiàn)象。根據(jù)以上,五個語言變量為代表的有效性表現(xiàn)包括:窮,充足,平均,和優(yōu)秀。這些語言形式變量給出適當?shù)娜悄:?Klir 元,1995),圖2所示。
在圖2中,j = 1,。實際上,5代表的計量單位有效性。因此,部分指標的有效性:R、M和F,隸屬函數(shù)l:在下一步中,執(zhí)行max-min組成。馬克斯-敏成分,也稱為悲觀,經(jīng)常用于模糊代數(shù)作為一個綜合模型(Ivezic′et al .,2008;Tanasijevic et al .,2011;王王et al .,1995;2000)。這個想法是為了讓整體評估(E)等于部分虛擬代表評估。這評估被確定為之間的最好的一個最壞的打算部分成績(R、M或F)。
它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所有的元素(R、M和F)E有同等影響E,max-min組成以并行方式被使用,這將部分的到綜合指標。在文學(Ivezic′et al .,2008;etal .,1995)max-min成分通過運營商”和“和”或“提供一個優(yōu)勢在其他的某些元素在合成的過程中,也使用。
準確地說,如果我們看看三個部分指標,即他們的隸屬函數(shù)(1),可以使C:= j3 = 53組合
的隸屬度函數(shù)。每一種組合代表一個可能的合成效果評估(E)。
這個表達式(6)有必要映射回E模糊集(圖2)。最佳(王et al .,1995),用于轉(zhuǎn)換方法E描述(6)形成定義等級的會員模糊集:貧窮、充足,平均,和優(yōu)秀的好。這個過程被公認為識別。最佳方法是使用距離E(d)之間通過“max-min”成分(6)和每個人E表達式(根據(jù)圖2)來表示的程度E是確認每個模糊集的有效性(圖2)。越接近勒(6)是第i個語言變量,小迪。距離di等于零,如果勒(6)只是第i個相同隸屬度函數(shù)的表達式。在這種情況下,E不應該評估其他表達式,由于這些表達式的排他性。假設迪民(i = 1,。,5)是最小的距離對Ej,讓a1,。,a5代表相對的倒數(shù)距離(計算相應的比率距離di(7)和迪民提到的值)。然后,人工智能
:
1.一個說明性的例子
作為一個說明性的例子對農(nóng)業(yè)機械的評價有效性,比較分析三個拖拉機A1 B2、本文給出和C2。
在拖拉機7.146 l發(fā)動機LO4V TCD 2013安裝。謝謝從35%的扭矩儲備,拖拉機是能夠滿足所有需求預期表現(xiàn)最差的農(nóng)業(yè)操作在農(nóng)業(yè)。總拖拉機質(zhì)量是16000公斤。根據(jù)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代碼2)報告最大動力輸出軸功率測量在2200轉(zhuǎn)243千瓦的燃油消耗率嗎198 g /千瓦小時(ECE-R24)。發(fā)動機的最大扭矩1482海里在引擎1450 rpm的政權(quán)。傳動裝置是精心“不一樣的”傳達。事業(yè)聯(lián)動機制是一個類別II / III與提升11800公斤。
在拖拉機B2和C2 8.134 l發(fā)動機6081 hrw37 JD安裝,儲備扭矩的40%,這能夠滿足所有的拖拉機需求預期表現(xiàn)最差的農(nóng)業(yè)在農(nóng)業(yè)操作。拖拉機總重量是14000公斤。根據(jù)經(jīng)合組織(代碼2)報告最大的權(quán)力來衡量動力輸出軸在2002轉(zhuǎn)217千瓦燃料消耗率193克/千瓦小時(ECE-R24)。在發(fā)動機最大扭矩1320海里轉(zhuǎn)速為1400 rpm。傳播是“AutoPower。聯(lián)動機制是一個類別II / III 10790丹的提升力。
兩個模型都是電子控制拖拉機發(fā)動機和燃料供給系統(tǒng),滿足排放法規(guī)。從提交的技術特點的拖拉機,B和C看到所有三個拖拉機全功能forperforming困難操作不同的農(nóng)業(yè)技術生產(chǎn)。拖拉機B和C有相同的技術特征,和實踐是相同的類型和模式,除了拖拉機B進入操作在2007年5月,一輛拖拉機C 6月2007年。一輛拖拉機實驗農(nóng)場,這是技術文檔的基本模型,在7月份進入操作2009年。保持農(nóng)業(yè)技術的主要任務提供功能和機器的可靠性。維護所有三個拖拉機是通過機器商店所擁有的用戶升級選擇。
十個工程師(分析師)致力于維護和操作拖拉機的采訪。他們評價R,D和F表1中給出。首先,拖拉機是計算的有效性。可以看出可靠性是由十的分析師評為優(yōu)秀(6/10 = 0.6),平均三(0.3)和一樣好(0.1)。以這種方式獲得評估R在表單中,在下一步中,這些評估是映射在模糊集(圖1)為了獲得評估(1)。例如,可靠性在這個例子中確定(11),它是語言0.6變量優(yōu)秀加入重量。
因此,模糊集優(yōu)秀定義為:Rexc=(1/0,1/0,1/0,4/0.25 5/1.0)(據(jù)嗎圖1)。這樣的特定的值模糊集優(yōu)秀Rexc0.6 =(1 / 0.6(0),2 / 0.6(0),3 / 0.6(0),4 /(0.25 - 0.6),5 /(1.0 - 0.6)}。剩下的四個語言變量被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最后對于每個j = 1,。5具體隸屬度函數(shù)(最后一行,表2)被添加到最后拖拉機可靠性模糊形式(1):這些fuzzificated評估(11)和(12)是合成所必需的評估的有效性,使用max-min邏輯。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C = 53 = 125組合,走出48的結(jié)果。
第一個結(jié)果是組合2-2-3:E2-2-3(0.025,0.05,0.125),哪里X2-2-3 =(2 + 2 + 3)/ 3 = 2(四舍五入為整數(shù))。最小值的隸屬度函數(shù)這一結(jié)果的是0.025。其他的結(jié)果和相應的我的值如表3所示。所有這些結(jié)果都可以圍繞尺寸X = 2、3、4和5。拖拉機在很大程度上為0.30065(與30%)評估那么好,拖拉機在很大程度上0.27538(27.5%)評估一樣好,而拖拉機C在很大程度上為0.25468平均(25.5%)評估。它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C是最糟糕的,當拖拉機只是稍微比B,特別是如果我們看到的評估為優(yōu)秀的28.8%,而B的程度23.8%的程度。分析了拖拉機可以提出的有效性如圖3。,它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拖拉機的最大的效果。如果這個評估(EA,EB,EC)defuzzificated是重心點計算- Z(Bowles & Pelaez,1995),我們得到了評估的效果如下:
這就意味著在1 - 5(即從貧困的規(guī)模優(yōu)秀)拖拉機是最好的和拖拉機C是最壞的打算。驗證的實現(xiàn)結(jié)果,統(tǒng)計分析的可用性,像家庭與有效性概念,已經(jīng)被使用。那在我們的模型顯示,拖拉機是最好的,和C的壞的效果。在現(xiàn)實中,如果我們分析的可用性,它是看到2904 moto-hours拖拉機在工作3130年可用moto-hours;如果10000 moto-hours計算,在9244年的工作將花費moto-hours。拖拉機B的10004年moto-hours可用,它花9069moto-hours在工作,和拖拉機C 9981可用moto-hours花了9045年的工作。實驗表明,更可靠和有效的拖拉機是少是延遲。在某種程度上,這個初始的優(yōu)勢消滅更糟糕的物流交付備件的時候涉及到拖拉機,拖拉機a . 1100年moto-hours工作可憐的物流在維護希望8個工作日, 一個給定的拖拉機和它極大地影響了可維護性的下降帶來的好處,因此相同的效率(內(nèi)部技術PKB)總剝削的下降。
1.結(jié)論
本文提出一種模型有效性的評估技術系統(tǒng)、精確農(nóng)業(yè)機械、基于模糊集理論。表現(xiàn)作為整體的有效性指標系統(tǒng)的服務質(zhì)量,即為整個測量技術系統(tǒng)的可用性??煽啃?、可維護性和功能表演已經(jīng)公認的有效性參數(shù)或指標。語言可以被任命為形式所有提到的共同特征指標。因此模糊集理論出現(xiàn)自然工具建模的有效性。在本文中,應用模糊集理論,這是必要的定義:語言變量及其描述隸屬函數(shù)、模糊規(guī)則的組成和模型集成和去模糊化。模糊的成分即max-min邏輯已經(jīng)被用于集成的有效性指標有效性的整體性能,最適合集成的方法模糊集的隸屬函數(shù)和質(zhì)心點去模糊化的模糊數(shù)的計算數(shù)值。Max-min組合模型,它暴露在這篇文章中,沒有以這種方式處理相應的文獻。另外,在案例研究中,模型的模糊化的問卷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它代表的正是所積累的方式工程師的知識和技能。
提出的模型可以作為一個簡單的工具的快速估計的有效性即為農(nóng)業(yè)服務的質(zhì)量機械、基于專家判斷和估計。在同時,該模型不需要復雜的IT基礎設施。分析實現(xiàn)模糊集和適當?shù)哪:行钥煽啃?、可維護性和功能表現(xiàn)可以糾正措施的指導購買的方向嗎的設備,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改變的維護政策或管理/運營商變更
本文具體分析了三個拖拉機,標志著一個B和C,這表明更高效的拖拉機越頻繁宕機。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最初的優(yōu)勢就終止了窮交付備件物流。
感謝
研究工作得到了塞爾維亞共和國教育部和科學界的支持。
湖 南 農(nóng) 業(yè) 大 學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畢業(yè)設計
油菜幼苗移栽機栽植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設計
THE PLANTING STRUCTURE DESIGN OF RAPE SEEDING TRANSPLANTER
學生姓名:
學 號:
年級專業(yè)及班級:
指導老師及職稱: 教授
學 院:工學院
湖南·長沙
提交日期:2013年5月
1 油菜幼苗移栽機栽植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設計 學 生: 指導老師: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工學院,長沙 410128) 摘 要 :本設計根據(jù)作物育苗移栽的農(nóng)藝要求,為實現(xiàn)穴盤苗的高效移栽,通過分析國內(nèi) 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找出其中存在問題,并經(jīng)過一系列的假設和求證,在借鑒已有成果和指 導老師精心幫助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油菜幼苗移栽機栽植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以鋼鐵為主要 材料來源,能實現(xiàn)穴盤苗的高速移栽并能解決傷苗率高等問題,能加快我國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機械化的進 程,減輕農(nóng)民朋友的勞動強度,為解決“三農(nóng)問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油菜; 穴盤苗; 移栽機; 栽植系統(tǒng) The planting structure design of rape seeding transplanter Student::Qiu Fengdeng Tutor:Wu Minglia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gricultural requirement of seedling transplantation, 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transplant efficiency of plug seedling through analyzing problems in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t home and abroad. Boasted existing findings and assistance from my supervisor, finally, a new transplant system structure for rape seedling transplanter is devised here via various assumptions and demonstrations. With Steel as the main material sources, the structure can promote the transplant efficiency and decrease the rate of injured seedling, accelerate China'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duce farmer's labor intensity and may help address the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Keywords: Rape ; Anakiwa Nae ; transplanter ; planting system 1 緒論 1.1 研究的意義 油菜是我國的主要油料作物,其種植面積已超過1.2億畝,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油 菜產(chǎn)區(qū),油菜在我國是僅次于稻、麥、玉米、大豆的第五大作物;同時,油菜是“用 地養(yǎng)地”相結(jié)合作物,與糧食爭地的矛盾較少,不僅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而且油菜 2 在后種水稻比小麥后種水稻可增產(chǎn)15%。目前,油菜和很多其他作物一樣,其栽植主 要有直播和移栽兩大模式。與直播相比,移栽模式具有很多明顯的優(yōu)勢 [21]: 1、移栽可以大幅提高作物產(chǎn)量,改善作物品質(zhì); 2、移栽是解決多茬作物接茬矛盾,提高復種指數(shù)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 3、直播油菜根系分布往往較淺且莖細,結(jié)果期間若遇大風大雨,往往易發(fā)生倒 伏,移栽后的則不易發(fā)生倒伏 【3】 ; 4、移栽作物還可以有效避免苗期干旱、雨雪和霜凍等自然災害。 另一方面,油菜移栽是勞動強度極大的一項農(nóng)事活動,但長期以來油菜移栽均以 人工為主,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在職質(zhì)量差,生產(chǎn)率低,成本高,嚴重影響農(nóng)民種 植油菜的積極性和油菜種植面積的進一步擴大,顯然,實現(xiàn)油菜移栽機械化已成為油 菜種植生產(chǎn)的迫切需要。從我國油菜整個種植過程的機械化水平來看,油菜移栽前的 機械耕整、開溝。植保和施肥等環(huán)節(jié)機械化基本解決,油菜收獲機械化也有了較大發(fā) 展,但油菜移栽機械化一直沒有進展,油菜移栽機械花成為制約整個油菜種植業(yè)發(fā)展 的瓶頸 【8】 。因此盡快攻克油菜移栽機械化技術難關成為當務之急。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移栽機發(fā)展概況 有關資料顯示英國、法國、美國和日本等國在自動移栽機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 的成績,法國在20世紀60年代研制出“皮卡多”自動栽植機 【1】 ,用于裸苗栽植,日 本在20世紀70年代研制出 TPA-1型全自動栽植機,用于缽苗栽植,大大提高了功效, 減輕了勞動強度。隨著缽體苗育苗技術的日趨完善,缽苗移栽技術已在國外被廣泛地 應用。國外發(fā)達國家本領域的研究與應用起步較早,用于種植蔬菜和經(jīng)濟作物,進而 用于玉米等糧食作物,移栽技術和設備發(fā)展很快 【12】 。國外缽苗移植機械的種類較多, 主要有3種: 一為鉗夾式缽苗移栽機 [23]; 二為導苗管式缽苗移栽機,其又可細分為推落苗式、指落苗式直播落苗式; 三為籃式缽苗移栽機。 1.2.2 國內(nèi)移栽機發(fā)展概況 目前國內(nèi)很多單位正在從事油菜移栽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引進和借鑒國外臺移 栽機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仿造 【4】 。我國目前研制和推廣的栽植機基本上是半自動化機 型,在栽植過程中,首先由人工將幼苗喂入到移栽機構(gòu),再由機具完成開溝、放苗、 扶苗、覆土和鎮(zhèn)壓等工作 【2】 。全自動移栽機是由人工或機械喂入一組幼苗,由移栽 3 機自動完成分苗和栽植工作。我國目前移栽機主要有以下幾類 【7】 : 一、鉗夾式移栽機,主要代表為2ZT 型移栽機和 UT-2型移栽機; 二、撓性圓盤式栽植機; 三、吊籃式栽植機; 四、帶式栽植機; 五、導苗管式栽植機。 1.2.3 栽植系統(tǒng)的發(fā)展現(xiàn)狀 栽植機構(gòu)及配套栽植器是移栽機的核心部件 【6】 ,現(xiàn)在的應用比較廣泛的栽植器 主要由以下幾種: 1)鉗夾式栽植器; 2)圓盤式栽植器; 3)吊環(huán)式栽植器; 4) 導苗管式栽植器。 1.3 國內(nèi)外移栽機械化發(fā)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jīng)過 40 年的研究和推廣,我國的旱地栽植機械有了較大的進展,但是目前仍然 處在起步階段,在許多方面還是空白或存在問題 [24]: 1、移栽機與配套技術機具脫節(jié); 2、機具高速作業(yè)時易出現(xiàn)漏苗、缺苗和傷苗等情況,可靠性差; 3、機具自動化程度尚待提高。 所以,我研究的栽植系統(tǒng)意在改善上述問題,推進我國油菜種植機械化盡份微薄 之力。 2 方案設計 2.1 國內(nèi)外方案研究 移栽機械是育苗技術的關鍵設備,只有移栽技術過硬,才能降低制造成本,成本 降低了才有可能使移栽機械得到普及 {25}。我國在70年代中期就研制了第一臺玉米移 栽的機械之后繼續(xù)投入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又開發(fā)和引用了多種適用于蔬菜,棉花, 玉米,甜菜等經(jīng)濟作物的栽植機械,但均因為育苗技術太落后,配套性能差,綜合效 益低等原因,均未得到推廣應用。 近幾年來,隨著育苗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推動了栽植機械的研 制開發(fā)工作,又有多種新型栽植機的出現(xiàn)。但從總體上講,目前我國研制使用的移栽 機械都是半自動式的。全自動的移栽機因結(jié)構(gòu)復雜,成本高,而僅處在研究起步階段。 4 而從國外進口的移栽機械又由于和中國的農(nóng)業(yè)大環(huán)境不能夠很好的融合而沒有得到認 可 【15】 。所以為了推廣油菜的種植,提高農(nóng)民種植的積極性,就必須有一種價格既經(jīng) 濟又能夠大大降低農(nóng)民的勞動強度的移栽機的出世。為此,我們可以從國內(nèi)外現(xiàn)有的 移栽機入手,取其精華,優(yōu)化設計。 歸納起來,我國研制的或使用的半自動的移栽機及國外的移栽機不外乎有以下幾 種結(jié)構(gòu)形式: 2.1.1 鉗夾式移栽機 依靠人工將秧苗喂入到在轉(zhuǎn)動輪上的鉗夾,秧苗被夾持著強制性隨著轉(zhuǎn)動,到達 苗溝時,鉗夾張開,將秧苗插入到土層之中。隨著秧夾的轉(zhuǎn)動,秧苗和秧夾就會被分 開,于是秧苗被栽植到土壤中。這種機械的結(jié)構(gòu)簡單,株距和栽植深度穩(wěn)定,但作業(yè) 速度低,一般為 30~45 株/分,而且容易夾傷秧苗,栽植的秧苗容易傾倒和被土壤埋 沒。這種機型由于栽植速度慢而沒有得到推廣應用。鉗夾式移栽機典型代表是 1979 年山西省運城地區(qū)農(nóng)機所研制的 2ZMB-2 型缽苗移栽機。 2.1.2 鏈夾式栽植機 工作原理與鉗夾式移栽機相似,栽植部件安裝在環(huán)形鏈條上,秧苗由人工喂到鏈 夾上,由鏈夾將秧苗栽植到土壤中 【11】 。由于只改變了傳動方式,因此其性能與鉗夾 式移栽機相同。如黑龍江省農(nóng)墾科學院 2Z-2 型玉米缽苗移栽機。 2.1.3 撓性圓盤移栽機 此移栽機的主要特點是夾持秧苗可以不受鉗夾或鏈夾數(shù)量的限制,因此對株距 的適應姓能好。人工將秧苗放置到兩片可以變形的撓性圓盤內(nèi),由圓盤的轉(zhuǎn)動將秧苗 栽植到土壤中,完成栽植過程 [22]。圓盤一般采用橡膠材料制成,結(jié)構(gòu)簡單實用,但 株距和栽植深度不穩(wěn)定,也容易出現(xiàn)埋苗 【16】 。同時,撓性圓盤的受命較短。如 農(nóng)科院農(nóng)機所的 2ZT-2 型紙筒甜菜移栽機 【18】 。 2.1.4 吊籃式移栽機 吊籃式移栽機主要適合缽苗移栽,由人工將缽苗放入到型如吊籃式的栽植爪內(nèi), 栽植爪隨著機構(gòu)轉(zhuǎn)動,當快要到達投苗點時,栽植爪開始被強制性打開,缽苗開始脫 落,在拖拉機的前進速度和缽苗的下落速度的合成速度在水平方向等于零時,缽苗開 始被定點栽植(當然,這種現(xiàn)象只可能在理論上實現(xiàn),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使缽苗的栽 植時刻盡可能的接近這個點) 【13】 。隨著撞在偏心圓盤上的栽植爪進入開溝器開好的溝 內(nèi)。此時。在固定軌道的作用下。栽植爪的下部張開落下并立即被覆土定植,而栽植 爪在離開固定軌道后自動關閉。 2.1.5 導苗管式移栽機 在前面的幾種移栽機中秧苗或缽苗的運動都不是自由的,雞都是被強制性做著運 5 動,所以很容易傷到苗,而導苗管式移栽機與上述幾種移栽機相比較就有所不同了。 秧苗在導苗管式移栽機的運動是自由的,不是強制性的,因此不易傷苗。另一方面, 喂入器是由多個水平轉(zhuǎn)動的喂入桶或者是較長的輸送帶構(gòu)成,人工喂苗時,不必像上 述移栽機一樣逐個喂入。人只需往喂入器里面不斷的放苗即可保證露苗現(xiàn)象的發(fā)生, 所以其喂如速度可以大大提高,作業(yè)速度能達到每分鐘 60-70 株,比鉗甘式移栽機 提高 30%-50%。這種移栽機的優(yōu)點是速度快、效率高,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不 易控制缽苗的栽直質(zhì)量且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如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的 2ZDF 型導苗管式移栽機。 2.1.6 帶式栽植機 帶式栽植機由水平輸送帶和傾斜輸送帶組成,兩帶的運動速度不同,缽苗在水平 輸送帶上直立前進,在水平輸送帶末端翻倒在傾斜輸送帶上,運動到傾斜輸送帶末端, 缽苗翻轉(zhuǎn)直立落到苗溝中 【19】 。這種栽植機機構(gòu)簡單,栽植頻率高達 240 株/分,但是, 在工作可靠性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如山東工程學院的 2ZG-2 型缽苗移栽機。 目前的移栽機由于大部分是半自動化,且是人工喂缽,栽植速度有限,喂入頻度 不能超過 60 株/分,否則就會使人感到緊張,容易出現(xiàn)漏苗現(xiàn)象,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 率不高,僅為人工栽植的 2-5 倍。全自動化移栽機,理論上可以提高喂苗頻率,但由 于結(jié)構(gòu)復雜,制造成本高,而且對育苗技術要求高,因此,仍處于試驗階段。移栽質(zhì) 量不穩(wěn)定,尤其是沒有扶苗裝置的移栽機,秧苗的直立度、株距、深度等都不能完全 達到農(nóng)業(yè)技術要求 【17】 。 2.2 方案的設計 在研究完國內(nèi)外移栽機栽植系統(tǒng)的優(yōu)缺點后,如何盡可能去將自己的想法應用 于實踐中,從而去改善這些已存在移栽機不足之處,成為本方案選擇的主要意義所在。 新型移栽機意在解決的主要問題在于幼苗的入土過程要盡量消除有傷苗嫌疑的裝置部 分,而在入土后未覆土之前要保證幼苗的直立度,不要東倒西歪 【9】 ,為了解決這個 問題,在本設計的新型栽植系統(tǒng)中特確定以一定深度和直徑的圓孔作為苗穴,而幼苗 的入土過程是通過一長落苗筒實現(xiàn)的,而為了保證落苗的精確性,特將主動軸與輸出 軸之間的運動傳動比給定為 1:1,而將落苗裝置的運動設計為圓周運動;入完秒后, 將覆土裝置設計為鎮(zhèn)壓輪覆土方式,覆完土后就將澆水裝置匹配于栽植系統(tǒng)中。所以, 可將總體方案的設計任務定為以下 4 個部分:打孔、放苗、覆土和澆水。 2.2.1 總體結(jié)構(gòu)的設計 其中,為了保證幼苗的立苗度,本設計采用打孔為苗穴的方式,根據(jù)穴盤苗的具 體尺寸大小和栽插深度來決定打孔裝置的具體尺寸,其中打孔深度為 5 厘米,打孔直 6 徑為 5 厘米。栽植系統(tǒng)裝在四方體方形框內(nèi),其簡單示意圖如下: 圖 1 栽植系統(tǒng)主要工作部分 Figure 1 planting system working part 2.2.2 打孔裝置的設計 其中,打孔部分采用軸為中心,將打孔器 【10】 焊接于中心軸上,根據(jù)株距距確定 每個打孔裝置的位置,行距確定每個打孔器之間的間隔及其在軸上的位置,軸的尾端 用軸承和軸承座將其固定于鐵架上,打孔裝置簡易示意圖如下: 7 圖 2 打孔裝置 Figure 2 punch device 2.2.3 運動的傳動設計 打孔為苗穴的移栽方式最大難題是如何保證幼苗的放置孔內(nèi)時機能與打孔時機 保持同步,解決這一難題的前提是要將打孔裝置的運動同比轉(zhuǎn)化至放苗裝置。其中第 一傳動部分可用鏈傳動將打孔軸的運動形式同比傳至另一傳動軸;第二部分是通過第 二根傳動軸將打孔裝置的運動通過錐齒輪變向傳動給分別位于放苗裝置的輸出軸上, 以此來實現(xiàn)與打孔裝置同步放苗的預期目標。其簡單示意圖如下: 圖 3 運動傳動圖 8 Figure 3 motion transmission diagram 2.2.4 放苗裝置的設計 打孔軸上每個打孔器上裝有 6 個打尖端,打孔軸上的運動是以 1:1 的傳動比傳送 至輸出軸上的,為了保證放苗速度與打孔速度保持一致,確定放苗裝置是以中心軸為 中心,以一定直徑的圓為分布軌跡,6 個落苗筒陣列分布于圓的圓邊上,同時為了實 現(xiàn)幼苗的落入位置與打孔位置一致,特于落苗筒的底端有一活動擋板,活動擋板與位 于落苗筒下的落苗擋板以極小間距配合,當落苗器跟著輸出軸旋轉(zhuǎn)到落苗擋板上的缺 口部分時活動擋板會自動開啟,幼苗即會順著落苗圓筒自動掉入秧穴內(nèi) 【20】 。其簡單 示意圖如下: 圖 4 放苗裝置 Figure 4 Plants putting device 2.2.5 覆土裝置的設計 覆土裝置是采用現(xiàn)已廣泛應用的 V 形雙輪,相比較裝有開溝機的移栽機上的雙輪, 本設計由于裝有打孔裝置,所以雙輪的尺寸不是很大,它是通過空心鐵棒連接于本裝 置的后架上,且每個覆土輪與水平面成 60°角分布。由上可知,幼苗的入土深度最多 為 5 厘米,為了保證秧苗的最佳生長環(huán)境,擬定覆土輪工作時的入土深度為 3 厘米。 其簡單示意圖如下: 9 圖 5 覆土裝置 Figure 5 casing device 2.2.6 澆水裝置的設計 放完苗覆完土,接下來的就是澆水了。澆水裝置采用了簡單的水管澆水方式, 原理為在整個機架的上方固定一個大水桶,在水桶口引出一根較大水管,然后在適當 位置分成 6 根小水管分別固定在在每個鎮(zhèn)壓輪后上方空間內(nèi),澆水后的鎮(zhèn)壓輪軌跡與 幼苗所在凸起部分形成交替隔溝,使其澆水更合理。其簡單示意圖如下: 1.水桶 2.水管 圖 6 澆水裝置 Figure 6 watering device 2.3 牽引裝置的選擇 由于栽植系統(tǒng)是以打孔軸的旋轉(zhuǎn)運動帶動后部工作裝置進行移栽工作,而打孔軸 的運動是依靠牽引裝置的牽引力實現(xiàn)旋轉(zhuǎn)運動的,所以選定拖拉機作為移栽系統(tǒng)的動 力部分,而整個移栽機的組成部分還包括旋耕機、取苗裝置和送苗裝置等,這里就不 10 確定拖拉機的具體型號了。而移栽系統(tǒng)與動力裝置的連接方式采用一直廣泛使用的三 點懸掛裝置,同時,可在三點懸掛裝置加根可拆裝的支撐桿,以便無需使用移栽系統(tǒng) 時拆下包養(yǎng)。其簡單的示意圖如下: 圖 7 三點懸掛裝置 Figure 7 triangular suspension 3 系統(tǒng)零件的設計和計算 3.1 打孔裝置的尺寸計算 根據(jù)要求,打孔深度為 5 厘米,打孔直徑為 5 厘米;株距為 20 厘米,行距為 30 厘米,每次作業(yè)為 6 行。由此,給定打孔裝置的工作半徑為 r。 圖 8 打孔器 Figure 8 Hole puncher 11 如圖所示,由于株距為 20 厘米,所以虛線圓周長: L=6×20cm=120cm 所以虛線圓半徑: r=120÷π÷2≈19.1cm 其中打孔深度為 5 厘米,孔直徑為 5 厘米,所以打孔圓柱加尖頭部分總長為 5 厘米, 圓柱部分直徑為 5 厘米;加固圓形方條的內(nèi)徑指定為 90 厘米,外徑指定為 100 厘米。 3.2 軸的設計與校核 3.2.1 主從動軸的的設計與校核 由上文可知,移栽裝置的前進速度為 720 米每小時,而打孔裝置的最大周長為 120 厘米,由此主動軸的轉(zhuǎn)速為 600r/h。由于打孔裝置打孔是靠移栽機構(gòu)的重力下壓 實現(xiàn),所以取每個打孔裝置打一個孔所需力為 500N,一次性實現(xiàn)打 6 個孔所需力: F=6×500=3000N 所以,打孔裝置瞬時所需功率 P=F×V=3000×0.2=600W 于是打孔裝置所在軸的材料選用 45 鋼調(diào)質(zhì)處理,軸的最小直徑 d1≥C =47.2mm (1) 3nb 考慮到鍵槽對軸強度削弱的影響,軸徑應加大 5%,則 d1=1.05×47.2=49.6mm 由于從動軸運動必須與主動軸保持同步,所以傳動比為 1:1,但從動軸由于需要需加 6 鍵槽,所以從動軸最小直徑 d2=47.2×1.056=69.8mm 所以,取定主動軸的直徑為 75mm。 查表可知,選定軸承為深溝球軸承 6014 GB/T276-1994,其寬度為 20 厘米,又移栽 行距為 30cm, l1=300×5=1500mm 取兩邊的打孔器中線位置與軸承中線位置各 50mm,所以主動軸的的長度 L=1500+2×50+2×20=1640mm 所以主動軸的體積 V=3.14×37.5 2×1640=7441cm3 軸的材料選定為 45 鋼,45 鋼的密度查表可知近似為 7.9g/cm3 ,所以主動軸的質(zhì)量為 12 M=7441×7.9=58784g=58.784kg 所以,主動軸的重力為 G=Mg≈588N,因此,初步給定栽植系統(tǒng)所受重力為 4000N,軸的 轉(zhuǎn)速為 10r/min ,打孔軸所受功率為 P=600w,所以 轉(zhuǎn)矩 T=9550P/n=573KN/m (2) 取打孔裝置共為 G=600N,軸上受到水平力 F=400N,并且假設重量在軸上呈線性分布 1.繪制軸的受力簡圖: 2.求水平支反力: FAH=FBH=F/2=200N (3) 3.繪制水平面彎矩圖: MCH=MAHLAB/2=1.422X105(N.mm) (4) 4.求垂直支反力:由 得0??BM FAVLAC-FCVLBC=0 (5) 由 得 F AV+FCV-G=O?0 求得 F AV=175N FCV=225N 5.繪制垂直面彎矩圖:截面 B 的彎矩 MAC=MBC=FACXLAC=1.544X105(N.mm) (6) 6.繪制合成彎矩圖:根據(jù) M= 得VH2? (7)).(10522mNMBV??? 7.繪制轉(zhuǎn)矩圖: T=9550P/n=573KN/m (8) 8.繪制當量彎矩圖: (9))(22Te??? 當由當量彎矩圖和軸的結(jié)構(gòu)圖可知,B 處和 D 處最優(yōu)可能是危險截面,應該計算 器當量彎矩。此處可將軸的扭轉(zhuǎn)剪應力看作脈動循環(huán),取 ɑ≈0.6,則 B 截面: =2.766x105(N.mm) (10))(22Me?? D 截面: =2.453x105(N.mm) (11)d 9.校核危險截面處的強度: 13 B 截面: (12) MPabPadMWCee 5]1[)(3.01.0 762.4533 ??????? ?? D 截面: (13)PabPaDee 5]1[)(87.261.0 72.353 ??????? 故軸的強度足夠。 圖 9 軸的受力分析與強度計算 Fig 9 The force analisis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 of shaft 3.2.2 導苗管旋轉(zhuǎn)軸的設計與校核 由于從動軸與 6 個導苗管軸連接,所以每個導苗管的承載功率為 P1=P/6=100W (13) 因此,旋轉(zhuǎn)軸直徑 d3=C =21.5mm (14)nb 14 考慮到鍵槽對軸強度削弱的影響,軸徑應加大 5%,所以 d3=1.05×21.5=22.6mm 因此,選定軸的直徑為 30mm。另外輸出軸的校核與主動軸的校核類似,在這里就不一 一校核了。 3.2.3 軸承的設計與校核 由上文可知,主動軸的最大直徑為 75mm,所以查表可知可選用 GB/T276-1994 中 的 0 尺寸系列的 6014 號軸承;從動軸的直徑與主動軸相同,故零件的選擇與主動軸 一致。 已知裝軸承處的軸徑為 70mm,轉(zhuǎn)速為 10r/min,選用深溝球軸承 6214,C 0=30.5KN: 對深溝球軸承,其徑向基本額定載荷 (15)? 16)0(htpLnfPCr? 式中 —基本額定動載荷,查表 8-23 得rC =30.5kNr —載荷系數(shù),查表取 =1pf pf —當量動載荷,NP —基本額定壽命,本機預設壽命 =4000hhLhL —軸承轉(zhuǎn)速,r/minn —壽命指數(shù),對球軸承 =3?? P=7429.4N 故在規(guī)定條件下,6014 軸承可用;以同樣方法,校核軸承 6005 同樣可用。 3.3 傳動部分設計 本移栽裝置必須保持打一個孔栽一棵苗的精度,所以主動軸的運動形式必須與導 苗管處的旋轉(zhuǎn)軸運動保持一致。在主動軸與從動軸之間選擇鏈傳動,并以 1:1 為傳動 比。主從動軸的安裝位置是和地面保持平行的,而導苗管旋轉(zhuǎn)軸是垂直于地面的,要 想實現(xiàn)運動的轉(zhuǎn)換必須是用錐齒輪,而每排的 6 個導苗管必須保持同步,因此實現(xiàn)運 動轉(zhuǎn)換的錐齒輪必須分度圓直徑一致。 3.3.1 直齒錐齒輪的設計 15 根據(jù)本移栽系統(tǒng)的要求及查表可知,選定錐齒輪的模數(shù) m=4,齒數(shù) z=30,由此可 知: 齒頂高 (16) mha4*? 齒根高 (17)cf 5)(? d=mz=30×4=120mm (18) df=d-2hfcosδ=113mm (19) da=d+2hacosδ=125.6mm (20) (21)??4.2rctnRhaa? (22)03rtff δ a=δ+θ a=47.4° (23) δ f=δ-θ f=42° (24)1tani 45,9012 0212??????其 中 式中: 分別為齒頂角和齒根角 ; 為分度圓錐角; 分別為頂錐角和根錐角。f?, fa?, 由此可得下表: 表 1 錐齒輪主要參數(shù)表 Table 1 bevel gear main parameters m z df df θ a θ f 4 30 125.6 113 2.4° 3° 從動軸與輸出軸之間的傳動比為 1:1,所以輸出軸上的錐齒輪主要參數(shù)和主動軸 上的錐齒輪是一致的。 3.3.2 直齒錐齒輪的校核 軸夾角為 的一對鋼制直齒圓錐齒輪的齒面接觸強度驗算公式為09 (25) ubKTRH1 32)(5.03???? 16 其中: (26)mzmR86.4221??? (27)b.6? (28)NnPT.2.5990 其中 K=2.3,μ=1。 =18.86MPa =550MPa (29)ubKTRH1 32)(5.03??????H?? 齒面的接觸疲勞強度符合設計要求。 根據(jù)當量圓柱齒輪,可得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驗算式 1212zbmYKTbdYsFmsFF?? (30) 43.268.37.m??COSZS,,為 平 均 模 數(shù) ,其 中 ??FmsFmsFF MPazbYKTbdY????45211 (32) 齒根的彎曲疲勞強度符合要求。 3.3.3 軸中心距的計算 由上文可知,株距為 20cm,考慮到打孔器的直徑寬度和落苗器的直徑,初步給定 兩軸的中心距為兩倍株距 40cm。 另一方面,當幼苗從落苗筒底端落下時,會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下落,其中初速度 可以分解為落苗裝置所在圓平面內(nèi)直徑方向和切向方向兩個速度。 對于直徑方向速度來說,系統(tǒng)是以 20cm/s 的速度前進的,幼苗的下落高度為 20cm,所以由位移與速度的關系可知: s=v0t+?at2 (33) 式中,由于系統(tǒng)是水平前行的,所以初始速度 v0=0;取 a=10,s=0.2m,所以 0.2=5t2 (34) t=0.2s 因此,幼苗的前拋距離為 s1=vt=4cm (35) 17 對于切線方向的速度來說,幼苗落入秒空所需時間為 0.2 秒,落苗筒中心所在平 面圓的半徑為 7cm,而平面圓的角速度和打孔器的角速度是一樣的,所以平面圓切向 速度與打孔器切向速度之比為 i=70÷191≈0.35 所以,平面圓上的切向速度 v1=0.35v=7cm/s (36) 因此,幼苗的橫拋距離為 s2= v1t=1.4cm (37) 又因為落苗筒是以逆時鐘旋轉(zhuǎn)且落苗擋板的傾斜方向為速度的相反方向,所以幼苗在 下落前的位置應在落苗筒的靠左位置,而落苗筒的直徑為 4cm,足以覆蓋由幼苗下落 的這段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與苗穴位置的相對誤差。 另一方面來說,由于系統(tǒng)的行進速度較大為 20cm/s,而秧苗在下落過程中產(chǎn)生的 徑向位移為 4cm,而落苗筒直徑為 4cm,不能完全覆蓋幼苗的徑向位移,覆蓋值為 20mm,所以確定主動軸與從動軸的中心距為 420mm。 3.3.4 鏈傳動的設計 由系統(tǒng)要求和查表可知,選定鏈輪的主要參數(shù)如下表: 表 2 鏈輪主要參數(shù)表 Table 2 sprocket main parameters 名稱 符號 數(shù)值 適配鏈號 RS80 節(jié)距 P 25.4 滾子外徑 dr 15.88 齒數(shù) Z 30 梁祝測量矩 Mr 185.82 量柱直徑 dR 15.88 4 結(jié)論 畢業(yè)設計是我們大學生涯中最后一個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對我們大學四年所學知 識的一個全面性考察,是教會我們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一次重要實踐機會。通 過三個多月的不斷嘗試和探索,關于《油菜幼苗移栽機栽植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設計》的畢業(yè)設 計得以順利完成。當然,在這三個月的設計時間內(nèi),我遇到了諸多難題,比如說系統(tǒng) 18 方案的擬定、幼苗的直立度保證問題和幼苗的精確入孔問題等,但經(jīng)過查閱資料、請 教老師和同學探討研究,最后還是順利解決了問題。 所以,經(jīng)過此次設計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自身理論知識的匱乏和實踐經(jīng)驗的嚴 重不足,也讓我感受到了農(nóng)機這一行業(yè)的廣闊和嚴謹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性;當然,設 計過程中讓我體會到在面對問題時培養(yǎng)自己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也讓我體會到集 思廣益的諸般好處,因為在自己獨立思考并翻閱各種材料以及和老師同學們的交流中 讓我增長了見識、開拓了眼界,這將會是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的一筆巨大財富。 當然,在本次設計中,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以及其他諸般因素的影響,本設計肯定 存在較多的錯誤和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老師和同學多加批評和指正。 參考文獻 [1] 尹業(yè)宏,孫金風,安寧,等.同步扶正棉苗移栽機設計[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0,29(1):194-196. [2] 丁文芹,毛罕平,胡建平,等.穴盤苗自動移栽機的結(jié)構(gòu)設計及運動仿真分析[J].農(nóng)機化研究. 2011,(10):75-78. [3] 官春云.冬油菜栽培新方法:機播機收、適度管理[J].農(nóng)業(yè)技術與裝備.2008,(5):12-13. [4] 封俊.論我國旱地栽植機械的開發(fā)前景和方向[J].中國農(nóng)機化,2000,(4):12-13. [5] 韓占全,封俊,曾愛軍.我國旱地栽植機械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J].現(xiàn)代農(nóng)機化,2000,(8):29-31. [6] 陳風,陳永成,王維新.旱地移栽機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農(nóng)機化研究,2005,(5):24-26. [7] 武科,陳永成,畢新勝.幾種典型的移栽機[J].農(nóng)機化,2009,(3):12-14. [8] 湯修映,侯書林,朱玉龍,等.油菜移栽機械化技術研究進展[J].農(nóng)機化研究,2010, (4):224- 227 [9] 張旭.齒輪齒條式膜上打孔機構(gòu)的研究[J].農(nóng)業(yè)科技與裝備,2012,(3):33-35. [10] 于建群,馬成林,左春圣,等.新型鏟式播種機打孔器的研究[J].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01, 32(1): 38-41. [11] 韓長杰,萬建林,楊宛章,等.2ZB-2 型移栽機的研制[J]. 農(nóng)業(yè)科技與裝備,2010,(6):51-52. [12] Gee-Clough, D. 1974. Single lug forcesfor a rigid open wheel on rice soils. UnpublishedPh.D.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pp.109-142. [13] 張麗華,邱立春,田素博.等. 指針夾緊式穴盤苗移栽爪設計[J].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0—04,41(2):235—237. [14] 徐金蘇. 蔬菜缽苗移栽機構(gòu)的創(chuàng)新設計、參數(shù)優(yōu)化與動態(tài)仿真分析[D].杭州:浙江理工大 學,2009. [15] 包春江,李寶筏,包文育.等. 水稻缽苗空氣整根氣吸式有序移栽機的研究[J].農(nóng)業(yè)工程學 19 報, 2003,19(6):130-134. [16] 高正路.2ZY— 2 型油菜移栽機的設計[J].江蘇農(nóng)機與農(nóng)藝,2001,(3):10~12. [17] 劉效亮,李其昀.育苗移栽機械化發(fā)展方向[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7(3): 108-110. [18] 王君玲,高玉芝,李成華.蔬菜移栽生產(chǎn)機械化現(xiàn)狀與發(fā)展方向[J].農(nóng)機化研究,2004(3): 42-43. [19] 韓豹,馬守義,申建英.等.2Z-6 型作物秧苗移栽機的研制[J].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1998(7):31-33. [20] 顧世康,封俊,曾愛軍. 導苗管式栽植機的試驗研究(Ⅲ)導苗管式栽植機的改進設計與試驗 [期刊論文]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1998(03) [21]楊子萬,范云翔,孫廷琮,胡文河;空氣整根營養(yǎng)缽育苗秧盤對培育水稻稀植大秧苗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1995 年 02 期 [22] 武科,陳永成,畢新勝. 育苗移栽機械化的發(fā)展趨勢[J].農(nóng)機化研究,2010.32(1): 230-232 [23] 金誠謙,吳崇友,袁文勝. 鏈夾式移栽機栽植作業(yè)質(zhì)量影響因素分析[J].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08. 2008.39(9):196 - 198 [24] 高玉芝,王君玲,李成華.我國旱地育苗移栽機械化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 . 沈陽農(nóng)業(yè)大 學學報, 2004.35(2):145 – 147 [25] 董春旺,胡斌,等. 工廠化穴盤育苗精量播種裝置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 . 農(nóng)機化研究, 2008.30(8):247 - 249 致 謝 歷時三個月的畢業(yè)設計即將走近尾聲,本設計的全部工作也馬上要圓滿完成, 回首這三個月的設計生活中,我要特別感謝吳明亮老師和向偉師兄在設計過程中的悉 心照料和大力指導,在與他們的接觸中,讓我學到了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有嚴謹?shù)目蒲?態(tài)度和踏實的工作作風,同時感謝同學們在設計過程中給出的寶貴建議和錯誤指正! 另一方面,在這四年的大學生活中,我得到了學校諸多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和指 導,使我能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在此謹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20 目 錄 摘 要 ...............................................................................................................................1 關鍵詞 ...............................................................................................................................1 1 緒論 ................................................................................................................................1 1.1 研究的意義 .................................................................................................................1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2 1.2.1 國外移栽機發(fā)展概況 ..............................................................................................2 1.2.2 國內(nèi)移栽機發(fā)展概況 ..............................................................................................2 1.2.3 栽植系統(tǒng)的發(fā)展現(xiàn)狀 ..............................................................................................3 1.3 國內(nèi)外移栽機械化發(fā)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3 2 方案設計 ........................................................................................................................3 2.1 國內(nèi)外方案研究 .........................................................................................................3 2.1.1 鉗夾式移栽機 ..........................................................................................................4 21 2.1.2 鏈夾式栽植機 ..........................................................................................................4 2.1.3 撓性圓盤移栽機 ......................................................................................................4 2.1.4 吊籃式移栽機 ..........................................................................................................4 2.1.5 導苗管式移栽機 ......................................................................................................4 2.1.6 帶式栽植機 ..............................................................................................................5 2.2 方案的設計 .................................................................................................................5 2.2.1 總體結(jié)構(gòu)的設計 ......................................................................................................5 2.2.2 打孔裝置的設計 ......................................................................................................6 2.2.3 運動的傳動設計 ......................................................................................................7 2.2.4 放苗裝置的設計 ......................................................................................................8 2.2.5 覆土裝置的設計 ......................................................................................................8 2.2.6 澆水裝置的設計 ......................................................................................................9 2.3 牽引裝置的選擇 .........................................................................................................9 3 系統(tǒng)零件的設計和計算 ..............................................................................................10 3.1 打孔裝置的尺寸計算 ...............................................................................................10 3.2 軸的設計與校核 .......................................................................................................11 3.2.1 主從動軸的的設計與校核 ....................................................................................11 3.2.2 導苗管旋轉(zhuǎn)軸的設計與校核 ................................................................................13 3.2.3 軸承的設計與校核 ................................................................................................14 3.3 傳動部分設計 ...........................................................................................................14 3.3.1 直齒錐齒輪的設計 ................................................................................................14 3.3.2 直齒錐齒輪的校核 ................................................................................................15 3.3.3 軸中心距的計算 ....................................................................................................16 3.3.4 鏈傳動的設計 ........................................................................................................17 22 4 結(jié)論 ..............................................................................................................................17 參考文獻 .........................................................................................................................18 致 謝 .........................................................................................................................19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設計) 誠 信 聲 明 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是本人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進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識產(chǎn)權(quán)爭議。除文中已經(jīng)注明引用的內(nèi)容外, 本論文不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作品成果。對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在文中均作了明確的說明并表示了謝意。本人完全意識到本聲明 的法律結(jié)果由本人承擔。 畢業(yè)設計作者簽名: 年 月 日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