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專題二 文言文閱讀 3 斷句需抓五類語言標志學案1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專題二 文言文閱讀 3 斷句需抓五類語言標志學案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專題二 文言文閱讀 3 斷句需抓五類語言標志學案1(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學案3 斷句需抓五類語言標志 【學案略語】 文言文斷句考查對實、虛詞的理解能力,對句式的判斷能力和對語氣的分析能力。2016年高考的考查方式只有一種,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如2016年的全國卷Ⅰ、Ⅱ、Ⅲ,山東卷和天津卷)。本學案主要針對一輪復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一步強化斷句的技巧,了解斷句的方法、依據(jù)。 1.(2016全國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導學號 53700005) 陳登云,字從龍,唐山人。萬歷五年進士。除鄢陵知縣,征授御史。出按遼東,疏陳安攘十策,又請速首功之賞。改巡山西。還朝,會廷臣方爭建儲。登云謂議不早決,由貴妃家陰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災(zāi)異抗疏,劾妃父鄭承憲,言:“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shù)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宮與太后家亦謹避其鋒矣。陛下享國久長,自由敬德所致,而承憲每對人言,以為不立東宮之效。干撓盛典,蓄隱邪謀,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貴妃、承憲皆怒,同列亦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節(jié)選自《明史陳登云傳》)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shù)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 B.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shù)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 C.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shù)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 D.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shù)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 解析:斷句要充分把握前后語境,找到敘述角度和敘述主體,然后根據(jù)上下文意理清人物行為和事理,再根據(jù)句子結(jié)構(gòu)、特殊詞語和句式斷開。此句是陳登云彈劾鄭承憲說的話,陳述主體自然是“承憲”,“重懲”的對象是“科場冒籍”,據(jù)此排除A、D兩項,“用以”二字表明前后構(gòu)成目的關(guān)系,應(yīng)斷開,排除B項。 答案:C 參考譯文: 陳登云,字從龍,唐山人。萬歷五年進士。授職鄢陵知縣,被征召入朝授任御史。出朝巡察遼東,上疏陳明安定邊境排除禍害的十條對策,又請求加速給首功的賞賜。后改派巡視山西。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爭論立儲君的事。陳登云認為決議不能盡快做出,是因為貴妃家人暗地阻撓這件事。萬歷十六年六月因災(zāi)害上疏直言,彈劾貴妃父親鄭承憲,說:“鄭承憲懷有禍心,包藏奸計,窺視覬覦太子之位。而且廣泛交結(jié)隱士、術(shù)士、僧道之流。以前陛下重懲科場假冒籍貫的人,鄭承憲的妻子每每揚言此事是由自己揭發(fā)的,以此來恐嚇功臣權(quán)貴、迷惑朝廷大臣。不只惠安遭遇他們囂張的氣焰,就是中宮與太后家也謹慎地避開他們的鋒芒。陛下統(tǒng)治國家已很久了,這自然是崇尚德行所形成,而鄭承憲每次對人說,認為是不立太子的結(jié)果。干預阻撓立儲盛典,蘊蓄隱藏奸邪陰謀,以后有什么不會做呢?”奏疏呈上以后,貴妃、鄭承憲都很憤怒,同仁也替陳登云害怕,皇上最終把奏疏留在宮中沒有下達?!? 2.(2015湖北卷)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6處) 王慎中為文,初_亦_高_談_秦_漢_謂_東_京_以_下_無_可_取_已_而_悟_歐_曾_作_文_之_法_乃_盡_焚_舊_作_一_意_師_仿_尤_得_力_于_曾_鞏_唐_順_之_初_不_服_其_說,久乃變而從之。 (選自《四庫全書總目》) 解析:本題首先要判斷這段文字的特點。從本段文字看,主要談王慎中為文的特點。從文句看,有“初”“已而”“久”等時間線索;從關(guān)鍵詞看,有“謂”“乃”“尤”等表判斷的詞,這些都可作為斷句的依據(jù)。 答案:初亦高談秦漢/謂東京以下無可取/已而悟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于曾鞏/唐順之初不服其說 參考譯文: 王慎中為文,最先主張效法秦和西漢,認為東漢以后無可取。后來懂得了歐陽修、曾鞏的做文之法,于是把他以前的作品全部燒毀,一心一意郊法歐、曾,尤其是曾鞏。唐順之開始不服,久而久之也同意慎中的意見。 1.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題目。 翼日,晴霽,登中峰,顧瞻京國,遠眺荒徼,山?;烀o際。數(shù)息,抵仙人臺,峭壁斷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環(huán)弈焉。自仙人臺尋中會寺,入溪,穿石,荊棘塞路,不可杖,徑僅容雙趾。以匹布縛胸使人從后挽之扶滕側(cè)足盤跚而步危甚劉子先之徐子與余相去數(shù)步,摘山花以詩贈余,余亦倚聲和之。 (節(jié)選自程啟充《游千山記》)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匹布縛胸/使人從后挽之扶滕/側(cè)足盤跚/而步危甚/劉子先之徐子/與余相去數(shù)步 B.以匹布縛胸/使人從后挽之/扶滕側(cè)足/盤跚而步/危甚/劉子先之/徐子與余相去數(shù)步 C.以匹布縛胸使人/從后挽之/扶滕側(cè)足/盤跚而步/危甚/劉子先之徐子/與余相去數(shù)步 D.以匹布縛胸使人/從后挽之扶滕/側(cè)足盤跚/而步危甚/劉子先之/徐子與余相去數(shù)步 解析:斷句需關(guān)注語句層次,了解文意,然后先易后難,先憑語感將能斷開的斷開,逐步縮小范圍,最后再結(jié)合所學語言知識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 答案:B 參考譯文: 第二天清晨,天剛放晴,(我們)登上中峰,回頭看京城,遠望荒涼的邊界,山海浩瀚無邊。多次休息后,到達仙人臺,到處是陡峭險峻的石壁山崖,(在山崖)北邊的角落用木梯登頂眺望,兩腿戰(zhàn)栗。強壯的人都要匍匐著爬上去,看到石頭做的棋盤,(相傳)九仙在這里圍觀、下棋。從仙人臺往中會寺方向出發(fā),繞過溪澗,穿過亂石,荊棘塞滿去路,不能容下拐杖,路僅容得下雙腳。一人(在前面)用布綁住前胸,讓人從后面拉著,攀附著藤枝,側(cè)著身子,在路上緩慢前行,非常危險。劉子先走,徐子和我相距幾步,摘下山花贈詩給我,我也按照音律應(yīng)和他。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的題目。 未一日,風浪大作,舟中人咸歸咎于先生,請棄柩,先生不可,而風益暴,求者益眾。先生曰:“汝曹可為設(shè)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眾舁柩至船頭,為陳設(shè)祭品。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謂眾曰:“速投之海。”眾愕然,請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與俱投于海耳。”眾大驚,爭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決矣吾以一柩故累爾眾人不投之海無以對生者然吾不與同投于海又何以對死者吾意決矣?!闭喑珠g,風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紛紜乃爾?”于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風恬波靜,安抵粵東。 (選自《清代名人軼事高先生軼事》有刪節(jié))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何敢/然吾意決矣/吾以一柩/故累爾眾人/不投之海無以對生者/然吾不與同投于海/又何以對死者/吾意決矣 B.何敢然/吾意決矣/吾以一柩/故累爾眾人/不投之海無以對生者/然吾不與同投于海/又何以對死者/吾意決矣 C.何敢/然吾意決矣/吾以一柩故/累爾眾人/不投之海無以對生者/然吾不與同投于海/又何以對死者/吾意決矣 D.何敢然/吾意決矣/吾以一柩故/累爾眾人/不投之海無以對生者/然吾不與同投于海/又何以對死者/吾意決矣 解析:解答本題運用排除法。由“以……故”可排除A、B兩項;由最后一句“吾意決矣”推知第二句也應(yīng)為“吾意決矣”,由此得到答案。語句可標點為:“何敢然!吾意決矣。吾以一柩故,累爾眾人,不投之海無以對生者。然吾不與同投于海,又何以對死者?吾意決矣?!? 答案:D 參考譯文: 船起航不到一天,風浪洶涌,船上的人都把罪過歸在高先生身上,請求丟掉靈柩,高先生不同意,可是風刮得更猛,請求的人更多。高先生嘆息著說:“你們可以給我安排祭祀,我向死者禱告,把不得不這樣的意思告訴他?!北娙税鸯`柩抬上船頭,替高先生陳設(shè)祭品。高先生穿衣戴帽走出來,登上靈柩,坐在上面,對眾人說:“快把靈柩丟到海里。”眾人都很吃驚,請高先生下來,高先生曰:“我不下去了,將我跟靈柩一起投進海里吧?!北娙舜篌@,爭著上前拉高先生下來,高先生大聲呵斥:“你們怎么敢這樣!我打定主意了。我因為一副靈柩的緣故,連累你們眾人,不把靈柩投進海里對不起活著的人,不過我不與靈柩一起投到海里,又用什么去面對死者?我打定主意了?!闭谙喑植幌碌臅r候,海上的風浪也平息了,高先生笑著說:“船航行平穩(wěn)如常,你們怎么這樣啰嗦?”于是依然把靈柩抬下船艙。而大海從此風平浪靜,船安全抵達粵東。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的題目。 予聞之,戲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狀為真予不飽文遂以子之言為圖為記以償我久逋之文債可乎”生笑曰:“此所謂一莖草化丈六金身也,何不可之有?”時天寒,語從游者呵筆書之。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狀/為真予不飽文/遂以子之言為圖為記/以償我久逋之文債/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狀為真/予不飽文/遂以子之言為圖為記/以償我久逋之文債/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狀為真/予不飽文/遂以子之言為圖為記以償/我久逋之文債/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狀/為真予不飽文/遂以子之言為圖為記以償/我久逋之文債/可乎 解析:做此題時首先可以根據(jù)語氣詞“也”排除A項與D項,再結(jié)合語意與語境選出答案。 答案:B 參考譯文: 我聽完這些,開玩笑說:“你真是鄉(xiāng)村里的人啊,這么真切地了解鄉(xiāng)村的情況,我學識不夠豐富,就用您的話為這圖作記,來償還我欠了很久的文債,可以嗎?”他笑著說:“這就是(佛祖)所說的,借一株草,化作一丈六尺的金身,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當時天冷,我口授跟隨我一起出游的人,他們用嘴呵著筆將這些寫了下來。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的題目。 出知益州,時李順構(gòu)亂,王繼恩、上官正總兵攻討,頓師不進。詠以言激正,勉其親行,仍盛為供帳餞之。正由是決行深入大致克捷時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里。 (選自《宋史張詠傳》,有刪節(jié))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正由是決行深入/大致克捷/時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里 B.正由是決行深入/大致克捷時/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里 C.正由是決行深入/大致克捷時/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里 D.正由是決行深入/大致克捷/時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里 解析:對照四個選項,關(guān)鍵是“時”和“詠”,“時”如和前面連接,就解釋為“……的時候”,與后面相連,就理解為“當時”或“這時”,根據(jù)上下文顯然應(yīng)該與后者相連順暢;“詠”應(yīng)指張詠,根據(jù)上下文,百姓并不是被張詠脅迫,所以“詠”應(yīng)該屬于后一句的主語。 答案:A 參考譯文: (張詠)出任益州知州,當時李順叛亂,王繼恩、上官正統(tǒng)領(lǐng)兵馬討伐,卻讓軍隊停滯不進。張詠用言語激勵上官正,勸勉他親自前進,并且隆重地設(shè)宴為他餞行。上官正因此決定出兵深入,大多克敵制勝。當時叛軍侵犯劫掠的時候,老百姓多數(shù)被脅迫跟隨(參加叛軍),張詠發(fā)一道文書把朝廷的恩德和信義告訴百姓,讓他們各自回去種田。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的題目。 古人云:“賢者多財損其志,愚者多財生其過。”此言可為深誡。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中心豈不常懼?恐懼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豈得茍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中心豈不常懼 B.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中心豈不常懼 C.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中心豈不常懼 D.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中心/豈不常懼 解析:“若……非……”是假設(shè)復句,因此,各分句之間宜停頓;“壞公法”與“損百姓”都是做“非止”的賓語,中間應(yīng)該停頓;“中心”陳說對象轉(zhuǎn)換,也要斷開。 答案:B 參考譯文: 古人說:“如果明智賢良的人錢財多了會影響他奮發(fā)向上的志向;如果愚笨的人有很多的錢財,那只會增加他們?nèi)シ稿e的機會?!边@話可以深以為戒。如果徇私貪污,不但是破壞國法,傷害百姓,即使事情沒有敗露,心中怎能不常懷恐懼呢?恐懼多了,也有因此而導致死亡的。大丈夫難道能為了貪求財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孫總是蒙受羞恥嗎?你們應(yīng)當深刻地思考這些話。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的題目。 是年十一月,宗室承立參知政事,大臣言其不法,詔云翼鞫之,獄具,廷奏曰:“承立所坐皆細事不足問向大兵掠平?jīng)鲆晕鲾?shù)州皆破承立坐擁強兵瞻望不進鄜延完顏合達以孤城當兵沖屢立戰(zhàn)績。其功如此,而承立之罪如彼,愿陛下明其功罪以誅賞之,則天下知所勸懲矣。自余小失,何足追咎。”承立由是免官,合達遂掌機務(wù)。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承立所坐/皆細事不足問/向大兵掠平?jīng)鲆晕鲾?shù)州/皆破/承立坐擁強兵/瞻望不進/鄜延完顏合達以孤城當兵/沖屢立戰(zhàn)績 B.承立所坐皆細事/不足問/向大兵掠平?jīng)鲆晕?數(shù)州皆破/承立坐擁強兵/瞻望不進/鄜延完顏合達以孤城當兵沖/屢立戰(zhàn)績 C.承立所坐皆細事/不足問/向大兵掠平?jīng)鲆晕鲾?shù)州/皆破/承立坐擁強兵瞻望/不進/鄜延完顏合達以孤城當兵沖/屢立戰(zhàn)績 D.承立所坐皆細/事不足問/向大兵掠平?jīng)?以西數(shù)州皆破/承立坐擁強兵/瞻望不進/鄜延完顏合達以孤城當兵沖/屢立戰(zhàn)績 解析:由“沖屢立戰(zhàn)績”在文中講不通,可排除A項;“坐”為動詞,賓語為“細事”,判斷D項不正確;由“承立坐擁強兵瞻望不進”可知承立雖然統(tǒng)領(lǐng)精銳的軍隊,但是遠遠觀望不敢進兵,判斷C項錯誤,由此可知,正確答案為B項。 答案:B 參考譯文: 這一年十一月,宗室承立擔任參知政事,大臣們都說他不遵法令,皇上下詔讓云翼審查他,罪案已定,云翼在朝廷上奏報說:“承立現(xiàn)在所犯的罪名都是小事,不足以治罪。然而過去敵人大軍入侵平?jīng)鲆晕?,幾個州都被攻破了,承立統(tǒng)領(lǐng)精銳的軍隊,卻遠遠觀望不敢進兵。守鄜延的完顏合達以一座孤城扼守軍事要道,多次立下戰(zhàn)功。合達的功績是這樣大,而承立的罪過又是那樣深重,希望陛下辨明他們的功罪,分別賞賜責罰他們,那么天下的人就知道朝廷鼓勵的和懲罰的是什么了。至于其他的小過失,有什么值得去追究的呢。”承立因此被免官,合達于是掌管了軍機政務(wù)。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題。 燕將錄 〔唐〕杜 牧 譚忠者,絳人也。忠豪健喜兵,燕①牧劉濟與二千人,障白狼口。元和五年,中黃門②出禁兵伐趙,魏牧田季安曰:“趙誠虜,魏亦虜矣,計為之何?”其徒言曰:“愿借騎五千以除君憂?!奔景泊蠛粼唬骸皦逊蛟?!兵決出?!? 忠其時為燕使魏,知其謀,乃入謂季安曰:“某之謀,是引天下之兵也。何者?往年王師算不失一,是相臣之謀。(1)今王師越魏伐趙不使耆臣宿將而專付中臣不輸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誰為之謀此乃天子自為之謀欲將夸服于臣下也。今若師未叩趙,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謀反不如下,且能不恥于天下乎!既恥且怒,于是仗猛將,練精兵,畢力再舉涉河。(2)鑒前之敗必不越魏而伐趙校罪輕重必不先趙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當魏而來也?!奔景苍唬骸叭粍t若之何?”忠曰:“王師入魏,君厚犒之。于是悉甲壓境,號曰伐趙,則可陰遺趙人書曰:‘魏若伐趙,則河北義士謂魏賣友;魏若與趙,則河南忠臣謂魏反君。賣友反君之名,魏不忍受。(3)執(zhí)事若能遺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趙西得以為臣于趙為角尖之耗于魏獲不世之利執(zhí)事豈能無意于趙乎?’”季安遂用忠之謀,與趙陰計,得其堂陽。 忠歸燕,謀欲激燕伐趙,會劉濟合諸將曰:“天子知我怨趙,今命我伐之,趙亦必大備我。伐與不伐孰利?”(4)忠疾對曰天子終不使我伐趙趙亦不備燕因使人視趙果不備燕后一日詔果來曰燕南有趙北有胡燕其為予謹護北疆勿使予復掛胡憂,而得專心于趙。劉濟乃曰:“信如子斷矣,何以知之?”忠曰:“潞牧盧從史外親燕,內(nèi)實忌之;外絕趙,內(nèi)實與之?!贝藶橼w畫曰:燕以趙為障,雖怨趙,必不殘趙,必不為備,一且示趙不敢抗燕,二且使燕獲疑天子。趙人既不備燕,潞人則走告于天子,曰:‘燕厚怨趙,今無見伐而不備燕,是燕反與趙也。’此所以知天子終不使君伐趙,趙亦必不備燕?!眲唬骸敖駝t奈何?”忠曰:(5)“燕孕怨天下無不知今天子伐趙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濟易水是燕貯忠義之心卒染私趙之口不見德于趙人惡聲徒嘈嘈於天下耳唯君熟思之?!睗俗詫⑵呷f人南伐趙。 (選自《樊川文集》,有刪改) 【注】 ①燕:和下文的趙、魏、潞均指當時割據(jù)一方的藩鎮(zhèn),燕牧、潞牧分別指所在藩鎮(zhèn)的節(jié)度使。②中黃門:此處指宦官。 7.給文中(1)處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今王師/越魏伐趙不使耆臣宿將而專付中臣/不輸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誰為之謀/此乃天子/自為之謀/欲將夸服于臣下也 B.今王師越魏伐趙/不使耆臣/宿將而專付中臣/不輸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誰為之謀/此乃天子自為之謀/欲將夸服于臣下也 C.今王師越魏伐趙不使耆臣宿將/而專付中臣不輸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誰為之謀/此乃天子自為之/謀欲將夸服于臣下也 D.今王師越魏伐趙/不使耆臣宿將而專付中臣/不輸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誰為之謀/此乃天子自為之謀/欲將夸服于臣下也 解析:根據(jù)句式的對稱性以及句式本身的特點進行斷句。 答案:D 8.給文中(2)處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鑒前之敗/必不越魏/而伐趙校罪輕重/必不先趙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當魏而來也 B.鑒前之敗/必不越魏而伐趙/校罪輕重/必不先趙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當魏而來也 C.鑒前之敗/必不越魏而伐趙/校罪輕重/必不先趙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當魏而來也 D.鑒前之敗/必不越魏/而伐趙校罪輕重/必不先趙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當魏而來也 解析:根據(jù)句意以及句式特點進行斷句。 答案:B 9.給文中(3)處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執(zhí)事若能遺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趙/西得以為臣/于趙為角尖之耗/于魏獲不世之利/執(zhí)事豈能無意于趙乎 B.執(zhí)事若能遺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趙/西得以為臣于趙/為角尖之耗/于魏獲不世之利/執(zhí)事豈能無意于趙乎 C.執(zhí)事若能遺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趙西得以為臣/于趙為角尖之耗/于魏獲不世之利/執(zhí)事豈能無意于趙乎 D.執(zhí)事若能遺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趙/西得/以為臣于趙為角尖之/耗于魏獲不世之利/執(zhí)事豈能無意于趙乎 解析:首先根據(jù)上下文弄懂文段大意,再結(jié)合句式特點進行斷句。 答案:A 10.給文中(4)處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忠疾對曰/天子終不使我伐趙/趙亦不備燕/因使人視趙果不備燕/后一日/詔果來曰/燕南有趙/北有胡燕/其為予謹護北疆/勿使予復掛胡憂而/得專心于趙 B.忠疾對曰天子終不使我伐趙/趙亦不備燕/因使人/視趙果不備燕/后一日詔果來/曰燕南有趙北有胡/燕其為予謹護北疆/勿使予復掛胡憂/而得專心于趙 C.忠疾對曰/天子終不使我伐趙/趙亦不備燕/因使人視趙/果不備燕/后一日/詔果來/曰/燕南有趙/北有胡/燕其為予謹護北疆/勿使予復掛胡憂/而得專心于趙 D.忠疾/對曰/天子終不使我/伐趙趙亦不備燕/因使人視趙/果不備燕后一日/詔果來曰/燕南有趙/北有胡/燕其為予謹護北疆/勿使予/復掛胡憂而得專心于趙 解析:這是兩句對話,根據(jù)句意以及具有標志性的詞語“曰”,就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答案:C 11.給文中(5)處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燕孕怨天下無不知/今天子伐趙/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濟/易水是燕貯忠義之心/卒染私趙之口不見德于趙人/惡聲徒嘈嘈/於天下耳/唯君熟思之 B.燕孕怨天下/無不知今天子/伐趙/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濟易水/是燕貯忠義之心/卒染私趙之口/不見德/于趙人惡聲徒嘈嘈於天下耳/唯君熟思之 C.燕孕怨/天下無不知/今天子伐趙/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濟/易水是燕貯/忠義之心/卒染私趙之口/不見德于趙人/惡聲徒嘈嘈於天下耳唯/君熟思之 D.燕孕怨/天下無不知/今天子伐趙/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濟易水/是燕貯忠義之心/卒染私趙之口/不見德于趙人/惡聲徒嘈嘈於天下耳/唯君熟思之 解析:在疏通文意的基礎(chǔ)上,注意文中虛詞“耳”“于”“之”在停頓中的作用。 答案:D 參考譯文: 譚忠是絳地(今山西絳縣)人。他為人豪邁雄健,愛好談兵,燕鎮(zhèn)節(jié)度使劉濟給他兩千兵馬,讓他駐守白狼口。唐憲宗元和五年,宦官率領(lǐng)朝廷禁衛(wèi)部隊討伐趙鎮(zhèn),魏鎮(zhèn)節(jié)度使田季安(對下屬們)說:“趙鎮(zhèn)的人如果成為俘虜,(我們)魏鎮(zhèn)的人也會成為俘虜,打算(考慮)怎么應(yīng)對這件事呢?”他的屬下說:“給我五千鐵騎來解除您的憂慮?!碧锛景泊舐曊f:“(真是)勇猛啊!一定出兵?!? 譚忠當時代表節(jié)度使劉濟出使魏鎮(zhèn),得知了田季安(中途截擊朝廷軍隊)的企圖,便前去對田季安說:“你部下的主意,這是要引來天下的軍隊(攻打魏鎮(zhèn))啊。為什么這樣說呢?以往朝廷軍隊的謀劃一次也未失過手,這是宰相的謀略?,F(xiàn)在,朝廷的軍隊越過魏鎮(zhèn)去討伐趙鎮(zhèn),不任用老臣宿將帶兵,反而把兵權(quán)專門交給宦官,不征調(diào)全國的軍隊,而主要派出朝廷直屬的禁衛(wèi)部隊,您知道這是誰的主意嗎?這是皇上自己做出的決定,想要在臣屬面前夸耀(自己英明),(讓)臣屬佩服(自己)?,F(xiàn)在如果朝廷禁軍還沒有攻打趙鎮(zhèn),卻先在魏鎮(zhèn)境內(nèi)被消滅了,這(就表明)皇上的謀略反而不及臣屬,能不被天下人羞辱嗎!(皇上)既感到羞恥又感到惱怒,就會任用勇猛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訓練精銳的部隊,全力起兵渡過黃河。朝廷汲取以往失敗的教訓,一定不會越過魏鎮(zhèn)去攻打趙鎮(zhèn);比較趙鎮(zhèn)和魏鎮(zhèn)罪責的大小,一定不會先打趙鎮(zhèn)然后攻魏鎮(zhèn)。這就叫既不上也不下,正好對著魏鎮(zhèn)而來?!碧锛景舱f:“既然這樣,那么怎么辦呢?”譚忠說:“當朝廷軍隊進入魏鎮(zhèn)境內(nèi)時,您要好好犒勞他們。此時,您要將魏鎮(zhèn)全部兵馬調(diào)往邊境,號稱攻打趙鎮(zhèn),可以暗中給趙鎮(zhèn)送信說:‘魏鎮(zhèn)如果攻打趙鎮(zhèn),那么河北的仗義之人會說魏鎮(zhèn)出賣朋友;魏鎮(zhèn)如果援助趙鎮(zhèn),河南的忠君之臣會說魏鎮(zhèn)反叛朝廷。出賣朋友和反叛朝廷的名聲,魏鎮(zhèn)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您如果能送給魏鎮(zhèn)一座城池,魏鎮(zhèn)能夠拿此城向皇上報捷,把這座城池作為報捷的憑據(jù)。這樣就使得魏鎮(zhèn)在北面能夠(繼續(xù))侍候趙鎮(zhèn),在西面能夠(繼續(xù))做朝廷之臣。對趙鎮(zhèn)來說,僅為一點點損失;對魏鎮(zhèn)來說,能獲得世間少有的利益,您難道能夠?qū)w鎮(zhèn)(的安危)毫不在意嗎?’”田季安于是采用了譚忠的計謀,與趙鎮(zhèn)暗中商議,得到了趙鎮(zhèn)的堂陽城。 譚忠回到燕鎮(zhèn)后,打算鼓動劉濟攻打趙鎮(zhèn),正逢劉濟集合各位將領(lǐng)說:“皇上知道我怨恨趙鎮(zhèn),如果命令我討伐趙鎮(zhèn),趙鎮(zhèn)也必然全力防備我。出兵討伐與不出兵討伐,哪種做法更有利呢?”譚忠趕忙回答說:“皇上最終是不會讓我們?nèi)スゴ蜈w鎮(zhèn)的,趙鎮(zhèn)也不會防備燕鎮(zhèn)?!庇谑?劉濟)派人到趙鎮(zhèn)偵察,趙鎮(zhèn)果然不防備燕鎮(zhèn)。過了一天,皇上的詔書果然送來了,說:“燕鎮(zhèn)南面是趙鎮(zhèn),北面有胡人。燕鎮(zhèn)一定要替我小心謹慎地守護北部邊境,不要讓我再牽掛胡人(方面)的憂患,而能夠集中精力對付趙鎮(zhèn)?!眲驼f:“事情確實像你判斷的那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譚忠說:“潞鎮(zhèn)節(jié)度使盧從史表面上與燕鎮(zhèn)親近,內(nèi)心實際是忌恨燕鎮(zhèn)的;表面上與趙鎮(zhèn)斷絕往來,內(nèi)心實際是幫助趙鎮(zhèn)的。(我們)在這里替趙鎮(zhèn)考慮:燕鎮(zhèn)把趙鎮(zhèn)作為屏障,雖然怨恨趙鎮(zhèn),但肯定不會傷害趙鎮(zhèn),趙鎮(zhèn)沒有必要防備燕鎮(zhèn),(這樣)一來顯示趙鎮(zhèn)不敢抗拒燕鎮(zhèn),二來可使燕鎮(zhèn)受到皇上懷疑。趙鎮(zhèn)人既然不防備燕鎮(zhèn),潞鎮(zhèn)人便會跑去報告皇上說:‘燕鎮(zhèn)非常怨恨趙鎮(zhèn),現(xiàn)在趙鎮(zhèn)遭受攻擊卻不防備燕鎮(zhèn),這說明燕鎮(zhèn)相反是幫助趙鎮(zhèn)的?!@就是我知道皇上最終不會讓您攻打趙鎮(zhèn),趙鎮(zhèn)也不會防備燕鎮(zhèn)的原因?!眲f:“現(xiàn)在應(yīng)當怎么辦呢?”譚忠說:“燕鎮(zhèn)與趙鎮(zhèn)結(jié)下仇怨,天下無人不知。現(xiàn)在皇上出兵攻打趙鎮(zhèn),您卻使整個燕鎮(zhèn)的兵馬,一個人也沒有渡過易水(去攻打趙鎮(zhèn))。這是燕鎮(zhèn)懷著對朝廷的忠心,最終(卻)招來偏袒趙鎮(zhèn)的口實,(既)不被趙鎮(zhèn)人感激,而壞名聲徒然喧鬧在天下人的耳畔。請您仔細地考慮這個問題吧!”劉濟于是親自率領(lǐng)七萬人向南邊討伐趙鎮(zhèn)。-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專題二 文言文閱讀 斷句需抓五類語言標志學案1 高考 語文 二輪 復習 專題 文言文 閱讀 斷句 需抓五類 語言 標志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1315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