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伐匈奴書》素材(北京版必修3)
《《諫伐匈奴書》素材(北京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諫伐匈奴書》素材(北京版必修3)(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教學無憂http://jiaoxue5u.taobao.com/專注中小學 教學事業(yè)! 《諫伐匈奴書》素材 【作者簡介】這篇諫書的作者是主父偃,在《史記》和《漢書》中均有收錄。主父偃,齊國人。常學習游學之術(shù),很晚時才學習《易》、《春秋》、百家著作。他游學于齊國讀書人之間,受儒生們排斥,在齊國不能容身。后來他進衛(wèi)青將軍幕下,后上書闕下,被武帝召見,被任命為郎中。主父偃多次上書言事,迅速升遷至中大夫。 【中心語】和平利國利民,進攻匈奴勢必內(nèi)外交困。 【拓展】漢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幾度討伐匈奴,海內(nèi)虛耗,中原人口減少一半。但漢武帝也得到后人的推崇。請根據(jù)文后提供的鏈接,獲取更多的歷史資料,做出你自己的評價。 ☆要點對照譯文 (1) 原文:臣聞明主不惡切諫以博觀,忠臣不敢避重誅以直諫,是故事無遺策而功流萬世。今臣不敢隱忠避死以效愚計,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譯文:下臣聽說圣明之君不厭惡率直的進諫以使自己視野開闊,忠臣不敢躲避重罪而直言進諫,因此不會有遺漏的策略因而功業(yè)流傳萬代?,F(xiàn)在下臣不敢隱瞞忠心逃避死亡而獻上愚昧的計策,希望陛下賜恩赦免下臣的罪過并稍加思考。 備注:【率直的進諫是忠臣的職分;“明主不惡切諫”才能“功流萬世”?!? (2) 原文: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天下雖平,忘戰(zhàn)必危?!碧煜录绕?,天子大凱,春搜秋狝,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zhàn)也。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兇器也,爭者末節(jié)也。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夫務戰(zhàn)勝窮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 譯文:《司馬法》說:“國家即使大,如果好戰(zhàn)也一定會滅亡;天下即使平安,忘記戰(zhàn)爭也會滅亡。”天下已經(jīng)平定,天子英明,春秋狩獵,諸侯春秋練兵,以此來不忘戰(zhàn)爭。況且憤怒的人是違背道德的,武器就是兇器啊,爭奪是沒有道義的。古代的君主,一旦發(fā)怒必有傷亡,所以圣明的君王會慎重行事。只顧戰(zhàn)勝而用盡武力的人,沒有不后悔的。 備注:【備戰(zhàn)很重要,但好戰(zhàn)則“未有不悔者也”?!? (3) 原文:昔秦皇帝任戰(zhàn)勝之威,蠶食天下,并吞戰(zhàn)國,海內(nèi)為一,功齊三代。務勝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諫曰:“不可。夫匈奴無城郭之居,委積之守,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輕兵深入,糧食必絕;踵糧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勝必殺之,非民父母也。靡弊中國,快心匈奴,非長策也?!鼻鼗实鄄宦?,遂使蒙恬將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為境。地固澤鹵,不生五谷。然后發(fā)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師十有余年,死者不可勝數(shù),終不能逾河而北。是豈人眾不足,兵革不備哉?其勢不可也。又使天下蜚芻挽粟,起于黃、腄、瑯邪負海之郡,轉(zhuǎn)輸北河,率三十鐘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糧餉,女子紡績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yǎng),道路死者相望,蓋天下始畔秦也。 譯文:(弊:凋敝。)過去秦始皇憑借戰(zhàn)勝對手的威武,蠶食天下,吞并各個交戰(zhàn)的國家,天下統(tǒng)一,其功業(yè)與夏、商、周三代開國之君相同。但他一心取勝,不肯休止,想攻打匈奴,李斯勸諫說:“不可以攻匈奴。匈奴沒有固定居住的城池,也無堆積的財物可守,像鳥兒飛翔一樣到處遷徙,難以找到他們加以控制。若派輕裝軍隊深入匈奴,軍糧必定斷絕;若攜帶許多糧食進軍,又物資沉重不利于作戰(zhàn)。即使得到匈奴的土地,也無利可得,遇到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們并加以看守。戰(zhàn)勝就必然要殺死他們,這不是為民父母的君王應做的事。使中原民眾疲憊,使匈奴稱心快意,這不是長久之計啊?!鼻厥蓟什宦爮?,就派蒙恬率兵攻打匈奴,開辟了千里土地,以黃河為國界。這些土地本是鹽堿地,不生五谷。然后調(diào)發(fā)天下的成年男子去守衛(wèi)北河地區(qū)。讓軍隊暴露在風沙日曬中十多年,死的人不可勝數(shù),始終沒能越過黃河北進。這難道是人馬不夠,武器裝備不充裕嗎?那種形勢不允許呀。秦朝又讓天下百姓飛速轉(zhuǎn)運糧草,從黃縣、腄縣和瑯邪郡靠海的縣城起運,轉(zhuǎn)運到北河,大概運出三十鐘糧食才能到達一石。(所有)男人努力種田也不能滿足糧餉的需求,(所有)女子紡布績麻也不能滿足軍隊帷幕的需求。百姓疲憊不堪,孤兒寡母和老弱之人得不到供養(yǎng),路上的死人一個挨一個,大概由于這些原因,天下才背叛秦朝啊。 備注:【以秦始皇不聽李斯勸諫執(zhí)意攻打匈奴導致“天下畔秦”的歷史教訓勸諫漢武帝打消伐匈奴之念?!? (4) 原文: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邊,聞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擊之。御史成進諫曰:“不可。夫匈奴之性,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影。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竊危之?!备叩鄄宦?,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平城之圍。高皇帝蓋悔之甚,乃使劉敬往結(jié)和親之約,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 譯文:等到漢高帝平定天下,攻取了邊境的土地,聽說匈奴人聚積在代谷之外,就想攻打他們。御史成進諫說:“不可進攻匈奴。那匈奴人的習性,像群獸聚積、眾鳥飛散,追趕他們就像捕捉影子。如今憑借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認為是危險的?!睗h高帝沒接受他的建議,于是向北進軍到代谷,果然遭到平城被圍的危險。漢高帝大概很后悔,就派劉敬前往匈奴締結(jié)和親的盟約。這以后,天下人才忘記了戰(zhàn)爭的事。 備注:【以當朝高帝平城之圍的歷史教訓勸諫漢武帝打消伐匈奴之念。】 (5) 原文:故兵法曰“興師十萬,日費千金”。夫秦常積眾暴兵數(shù)十萬人,雖有覆軍殺將系虜單于之功,亦適足以結(jié)怨深讎,不足以償天下之費。夫上虛府庫,下敝百姓,甘心于外國,非完事也。夫匈奴難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盜侵驅(qū),所以為業(yè)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獸畜之,不屬為人。夫上不觀虞夏殷周之統(tǒng),而下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憂,百姓之所疾苦也。且夫兵久則變生,事苦則慮易。乃使邊境之民弊靡愁苦而有離心,將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以成其私也。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權(quán)分乎二子,此得失之效也。故周書曰:“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痹菹略敳熘偌右舛鞈]焉。 譯文:所以《孫子兵法》上說:“發(fā)兵十萬,每天耗費千金。”那秦朝經(jīng)常聚積民眾和屯兵幾十萬,雖然有殲滅敵軍,殺死敵將、俘虜匈奴單于的軍功,這也恰恰足以結(jié)下深仇大恨,不足以抵償全國耗費的資財。這種上使國庫空虛,下使百姓疲憊,揚威國外而心中歡樂的事,并不是好事啊。那匈奴人難以找到并控制住,這不是一代的事了。他們到處跑,到處偷,侵奪財物奴役戰(zhàn)俘,以此為職業(yè),天性本就如此。上自虞舜、夏朝、商朝和周朝,本就都不按規(guī)章來督導他們,而將他們視為禽獸來畜養(yǎng),不把他們看作人類。對歷史不借鑒虞夏商周的經(jīng)驗,卻遵循近世的錯誤做法,這正是下臣最大的憂慮,也是百姓痛恨苦惱的啊。況且戰(zhàn)爭持久就會發(fā)生變亂,做事很苦想法就會改變。就會使邊境的百姓疲憊愁苦而產(chǎn)生背離之心,使文武官員們相互猜疑而勾結(jié)外國人。所以尉佗和章邯才能實現(xiàn)他們的個人野心。秦朝的政令不能推行的原因,就是因為國家大權(quán)被這兩人所分,這就是政令得失的效驗了。所以《周書》里說:“國家的安危取決于發(fā)布的政令,國家的存亡決定于任用的人?!毕M菹伦屑毧紤]這個問題,對此稍加注意,深思熟慮啊。 備注:【伐匈奴將“上虛府庫,下敝百姓”;對匈奴適宜效仿虞夏殷周的經(jīng)驗以“禽獸畜之”;以尉佗、章邯的教訓告誡武帝伐匈奴可能造成的危險(奸臣趁機弄權(quán)作亂)?!? ☆重要知識點匯總 【特殊句式】 1.省略句:①轉(zhuǎn)輸(于)北河。②遷徙(如)鳥舉。 2.判斷句:此臣之所大憂,百姓之所疾苦也。 3.反問句:是豈人眾不足,兵革不備哉? 【通假字】 畔——叛(蓋天下始畔秦也);原——愿:希望(原陛下詳察之);弊——敝:凋敝(靡弊中國)。 【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終不能逾河而北(北:向北前進)。 2.意動用法:臣竊危之(危)。 3.名詞作狀語: ①遂北至于代谷(北:向北)。②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獸畜之(禽獸:像對禽獸一樣)。③夫上虛府庫,下敝百姓(上、下)。④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春:在春天。球:在秋天)。⑤獸聚而鳥散(獸:像獸一樣。鳥:像鳥一樣)。 4.使動用法: ①臣聞明主不惡切諫以博觀(博)。②靡弊中國,快心匈奴(靡弊、快心)。③夫上虛府庫,下敝百姓(虛、敝)。 【古今異義】 中國:中原(靡弊中國,快心匈奴)。 【積累成語】 1.不可勝數(shù):勝:盡;計:核算。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形容數(shù)量極多。 2.化干戈為玉帛:比喻使戰(zhàn)爭轉(zhuǎn)變?yōu)楹推健? 3.深思熟慮:反復深入地考慮。 【課外鏈接】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2916_28889.html(千秋功過說漢武) ☆閱讀訓練(翻譯) 許敬宗 許敬宗父善心,與虞世基同為宇文化及①所害。初,煬帝之被戮也,隨官賀化及,善心獨不至,化及以其人望②而釋之。善心又不舞蹈③,由是見害。封德彝時為內(nèi)史舍人,備見其事。貞觀初,敬宗以便佞為恩,德彝薄其為人,每謂人曰:“虞世基被戮,虞世南匍匐以請代④;善心之死,敬宗蹈舞以求生。”敬宗深愧恨焉。及為封德彝立傳,盛加其罪惡。掌知國史,記注不實,論者尤⑤之。 子昂,頗有才藻,為太子舍人。母裴氏早卒,裴侍婢有姿色,敬宗以為繼,假姓虞氏。昂素與之通,敬宗奏昂不孝,流⑥于嶺南。又納資數(shù)十萬,嫁女與蠻首領(lǐng)馮盎子及監(jiān)門將軍錢九隴,敘其伐閱。又為子娶尉遲寶琳孫女,利其金帛,乃為寶琳父敬德修傳,隱其過咎。太宗作《威風賦》賜長孫無忌,敬宗改云賜敬德。其虛美隱惡,皆此類也。 敬宗卒,博士袁思古等議曰:“敬宗位以才升,歷居清級。棄長子于荒徼⑦,嫁少女于夷落。聞《詩》聞《禮》,事絕于家庭;納采問名⑧,唯同于黷貨⑨。易名之典⑩,須憑實行⑾。案謚法,名與實爽⑿曰繆。請謚為繆?!本醋谥畬O彥伯訴于執(zhí)政,請改謚。禮官議以為既過能改曰恭,乃謚為恭。(選自《大唐新語·庚佞》) 注:①宇文化及:當時權(quán)臣。②望:威望。③舞蹈:言巴結(jié)逢迎。④請代:請求代父去死。⑤尤:責備。⑥流:流放。⑦徼:邊界。⑧納采問名:古代婚姻禮節(jié)中的兩個環(huán)節(jié)。⑨黷貨:貪求財物。⑩典:制度。⑾實行:實際行為。⑿爽:差錯,不同。 譯文 許敬宗的父親是許善心,和虞世基一起被宇文化及殺害。當初,煬帝被殺時,宇文化及手下的官員都去祝賀他,許善心唯獨沒有去,宇文化及因為他在社會上德望高而放過了他。但許善心還是不去討好他,因此被陷害。封德彝當時做內(nèi)史舍人,細致地了解他的事情。貞觀初年,許敬宗以花言巧語的奸佞之徒為恩人,德彝看不起他的為人,常常對人說:“虞世基被殺害時,虞世南匍匐在地上請求代他死;許善心死后,許敬宗卑躬屈膝地求生?!痹S敬宗心里深為怨恨。等到(許敬宗)為封德彝立傳,多多地加給他罪名。許敬宗掌管國史館的職務,記錄、說明不符合實情,議論這些事的人們都責備他。 陳子昂,很有文學才華,是太子的門客。他母親裴氏很早就死了,裴氏的侍婢有些姿色,許敬宗讓他做自己的繼室(繼娶指妻),假姓為虞氏。陳子昂一直和她交往,許敬宗上奏章告陳子昂不孝,把他流放到嶺南。又收了數(shù)十萬的錢,把女兒嫁給南蠻的首領(lǐng)馮盎子和監(jiān)門將軍錢九隴,敘述他(指錢九隴)的功業(yè)經(jīng)歷。又為自己的兒子娶了尉遲寶琳的孫女,得到尉遲寶琳的許多金帛,就在為尉遲寶琳的父親尉遲敬德編修傳記時,隱去了他的過錯。唐太宗寫《威風賦》賜給長孫無忌,許敬宗改稱說是賜給尉遲敬德的。他虛夸人物的美德,隱去人物壞的品質(zhì),都像這一類的情況。 許敬宗死后,博士袁思古等人議論說:“許敬宗官職因為才能升遷,一直居于清貧的職位。(但)把長子拋棄在荒野的邊界,把女兒嫁到蠻夷的部落。懂得《詩經(jīng)》、《禮記》,卻對家人薄情;對兒女的婚姻,就像做買賣貪財一樣。改變皇帝給臣子賜予的名號,必須憑借人物的實際行為??疾旒咏o謚號的方法,名與實不符稱為繆。請求給他“繆”的謚號?!痹S敬宗的孫子許彥伯向掌權(quán)的人訴說,請求改掉謚號。禮官討論后認為做錯了以后能改正稱作“恭”,于是謚號是“恭”。 客服唯一聯(lián)系qq 1119139686 歡迎跟我們聯(lián)系-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5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諫伐匈奴書 匈奴 素材 北京 必修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147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