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shè)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囚綠記》
語文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shè)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囚綠記》,囚綠記,語文,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shè)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囚綠記》,骨干教師,競賽,比賽,作品,教學,課件,設(shè)計方案,實踐,報告,講演,呈文
,,同學們回憶一下, 寫綠的古詩句有哪些?,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陸 蠡 囚綠記,,把握“物”特征,自由朗讀課文,圈點出描寫常春藤的句子,并作批注。,,思考: 這是一片 的常春藤,為什么?,蓬勃、生機 向著陽光 固執(zhí)(執(zhí)著),(長春藤、綠),品味文中“情”,朗讀課文,思考: 作者對常春藤的感情是怎樣的?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在文中圈點出相關(guān)的語句進行品味。,喜愛、滿足 愛之深、惱之切 敬佩 惦記牽掛,,,,探究深層意,想一想: 作者難道僅僅是為了抒發(fā)喜愛常春藤而去寫常春藤嗎?還有更深的用意嗎?,找關(guān)鍵的語句 了解寫作背景,,,,臨行時我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向它致誠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蒼綠。,,盧溝橋事變之后,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了,時值日寇入侵,中華大地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內(nèi)憂外患,人們陷入壓抑苦悶之中。但對光明、自由的渴望仍激蕩著有抱負、勇于抗爭的人們,他們以自己的熱情與鮮血和這個黑暗的現(xiàn)狀進行著抗爭。全國上下抗日的情緒十分高漲。,,蓬勃、生機 向 著 陽 光 固執(zhí)(執(zhí) 著),,生命、希望,,,追求光明 、自由,堅貞不屈,(長春藤、綠)——象征,陸蠡是位很有才華的散文家,他能從瑣細的生活情節(jié)中,挖掘出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作品大都是對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淳樸的優(yōu)良品質(zhì)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的贊頌,表現(xiàn)出作者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其文筆清麗、醇厚,感情樸實、誠摯。 1942年,年僅34歲的他,就死于日寇的槍下。1983年4月,國家民政部追認他為革命烈士。,了 解 作 者,探討方法,我們還學過哪些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該如何去挖掘這類文章的主題呢?,,分析事物特征 抓住關(guān)鍵語句 了解寫作背景,(朗讀、圈點、品味),《金色花》就是一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請運用所學的方法,挖掘它的主題。,,拓展延伸,,,更多課件、公開課等內(nèi)容,敬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中小學教學”以及“中學考試”,,,掃描二維碼獲 取更多資源,《囚綠記》教學實踐報告
(指導思想,設(shè)計方法等說明)
在現(xiàn)代散文閱讀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解讀,主動學習散文,切實提高散文的綜合分析能力,獲得精神情感上的體驗,得到審美娛悅的情感體驗尤為關(guān)鍵。要理解散文需要一定的文化、經(jīng)驗積累,而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時達不到一定高度,這就需要教師尋找一些適宜的途徑,幫助學生理解,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初中一般接觸的比較多的是托物言志類的散文,所以要認真的對待托物言志類的散文的教學。在此之前,學生在八年級上學期的第一單元已經(jīng)系統(tǒng)的學習過幾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所以對學生而言理解這類散文所寫事物外在的特點與內(nèi)在特點的關(guān)系,以及物與情的關(guān)系并不是難事,關(guān)鍵在九年級的這個時候是教會學生探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這類散文的主題的技巧,尋找切實有效地途徑來提高學生綜合分析散文的能力。
考慮到課時的安排,這節(jié)課是要在一課時內(nèi)完成的,《囚綠記》篇幅比較長,如果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對于教學任務(wù)完成來說也是比較緊張的。因此課前要求學生充分的進行預習,要查找過去所學過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回顧其內(nèi)容與主旨。
同時本文是九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的文章,本文是在學習了《綠》之后,老師雖已經(jīng)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圈點批注的方法來預習課文,但僅是《綠》一篇文章的學習,學生顯然還沒有養(yǎng)成圈點批注的習慣,在圈點時往往抓不住要點,捕捉不到重點詞句;在批注時,往往只有表面的認識,語言表述也難以做到準確、完整。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是讓學生準確、巧妙地運用圈點批注這一讀書動筆的基本方法,善于讀書。
一、實踐過程
1、通過出示的“綠”的圖片帶領(lǐng)學生進入本課的學習,通過圖片的欣賞調(diào)動學生回顧學過哪些寫綠的古詩句,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并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知識儲備。
2、通過初讀文題,讓學生思考最想了解什么,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提問的能力,意識到文章標題對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重要性。
3、通過學生自由地品讀全文,結(jié)合圈點描寫常春藤的重要詞句,加以歸納、提煉,批注,把握常春藤的這一“物”的特征,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把握托物言志的散文首先要把握準所托之“物”的特征,并意識到學會抓住景物特點的重要性。
4、通過讓學生圈點并反復品味體驗作者對常春藤的感情的語句來領(lǐng)悟蘊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明白散文“讀”是手段,“悟”才是目的,幫助他們?yōu)槔斫庾髡叩膶懽饕鈭D做好準備。
5、通過圈點文中關(guān)鍵的語句,了解寫作背景,引導學生學會借助文本中的“文眼”與隱含的文意,準確把握散文主題。
6、通過學生回顧在初中階段所學過的其他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使學生懂得這類散文主旨歸納的一般技巧,鼓勵學生在對個體案例的發(fā)散性思考過程中總結(jié)出共同的規(guī)律并學會學以致用。
二、收獲與體會
本節(jié)課課堂氛圍民主、熱烈。當代散文的閱讀注重學生自己的閱讀體驗,在課堂中,教師采取了民主、寬容、理解的態(tài)度,支持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對于常春藤的特征,以及作者對綠藤的不同情感,學生們暢所欲言。
當代散文的閱讀必須以充分地感知為前提,本文就做到了有充分的閱讀。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本課可謂是書聲瑯瑯,學生充分地讀所接觸到的文字材料,實質(zhì)是為學生提供了語文實踐的機會。本堂課讀的形式很多,有自由朗讀、默讀、跳讀、誦讀、配樂朗讀等。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的配合使用,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這堂課的結(jié)構(gòu)層層深入,有冷靜而深入的思考。通過“物”、“情”“理”的富有層次的相應提問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提升了學生的思維深度。
通過本節(jié)課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學生自己反復的朗讀、準確的圈點批注,仔細品味來把握挖掘這類文章的主題的技巧,使他們學得主動,學得輕松,提高了散文綜合分析的能力。
三、問題與建議
學生在尋找描寫常春藤句子,把握其“物”的特征時,總會尋找一些抒情的句子,所以把握“物”的特征這一部分時間較長,所以后面的時間顯得比較緊張。另外學生在表述看法時,有脫離文本,有缺乏根據(jù)的現(xiàn)象,建議以后要多加強學生結(jié)合文本準確表述看法的相關(guān)訓練。
《囚綠記》 教學案
課程分析:(本課的作用和學習本課的意義)
1、背景說明:
一般學生在閱讀和理解散文時覺得比較費勁,教師的講解與分析完全代替了學生的審美(鑒賞)實踐,使學生處在壓抑性的被動地位。不少學生不能迅速理解散文的文意,把握文章的脈絡(luò),不能體味散文的情與美,大多的散文教學只完成了理解訓練,而且僅是表層的詞句理解訓練,并未深入散文的本質(zhì),散文的思路、賞析的技巧不見蹤跡。可見,在現(xiàn)代散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鑒賞能力已成為必然而且尤為關(guān)鍵。初中的散文一般接觸的比較多的是托物言志類的散文,所以要認真的對待托物言志類的散文的教學,以此類文章的教學來帶動散文教學。要理解散文需要一定的文化、經(jīng)驗積累,而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時達不到一定高度,這就需要教師尋找一些適宜的途徑與技巧,幫助學生理解。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解讀,主動學習散文,切實提高散文的綜合分析能力,獲得精神情感上的體驗,得到審美娛悅的情感體驗。
怎樣掌握圈點批注的品讀文章的方法,形成提煉托物言志類散文主題的能力,再通過遷移練習來鞏固、訓練、提高是本堂課的關(guān)鍵。
2、課題的意義:
通過散文閱讀教學讓我們的學生有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自覺進行審美判斷,吸收文化,創(chuàng)造性閱讀,從而提升自覺審美的能力。中考對散文有著具體要求,九年級的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能感知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把握主題思想、語言風格等。因而本節(jié)課中主要是通過本課來學會挖掘托物言志類散文的主題,掌握技巧,提高綜合分析散文的能力,以達到中考的要求。
另外,本文是九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的文章,“學會讀書——圈點批注”是本單元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本課題的學習是緊隨散文《綠》之后,僅《綠》一篇文章的學習,學生顯然還沒有養(yǎng)成圈點批注的習慣,在圈點時往往仍會出現(xiàn)抓不住要點,捕捉不到重點詞句的現(xiàn)象;在批注時,往往只有表面的認識,語言表述也難以做到準確、完整。所以在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準確把握圈點批注這一讀書動筆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善于讀書的好習慣的目的。
3、課題介紹:
課題選自江蘇教育出版社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囚綠記》。
問
題
設(shè)
計
1、綠色讓你想到些什么,回憶一下,寫綠的古詩句有哪些?
2、從文題中,你們最想了解什么?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圈點出描寫常春藤的句子,在文旁作些批注。想一想:這是一片怎樣的常春藤?
3、圈點出作者對常春藤的感情的語句,想一想:“我”對常春藤的情感是怎樣的?作者對長春藤的喜愛之情通過哪些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
5、作者難道僅為寫對綠藤的喜愛之情,而去寫綠藤嗎?有更深的用意嗎?
6、寫常春藤并不是真正的目的,而是想托物言志。你在初中階段還學過哪些這類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呢?如何去挖掘這類散文的主題呢?
7、《金色花》就是一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請運用所學的方法,挖掘它的主題。
教學構(gòu)想:
現(xiàn)代散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說重,是因其語言精練、詞藻華麗、行文雋永、手法巧妙,對激發(fā)學生愛好語文、學好語文大有裨益。說難,是因其雖“神不散”,但畢竟“形散”,不像記敘文那樣完整,說明文那樣明白。學生在閱讀和理解散文時覺得比較費勁,在做與散文相關(guān)的練習題時也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初中的散文一般接觸的比較多的是托物言志類的散文,所以要認真的對待托物言志類的散文的教學。而要教好這類散文,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紤]到課時的安排,這節(jié)課是要在一課時內(nèi)完成的,《囚綠記》篇幅比較長,如果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對于教學任務(wù)完成來說是比較緊張的。因此,課前要求學生充分的進行預習:
(1)查閱有關(guān)作者的資料。
(2)通讀課文三遍,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
(3)查找過去所學過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回顧其內(nèi)容與主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借物抒情的藝術(shù)手法。
(2)理解作者對綠的深深熱愛,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3)學會分析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散文主題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描寫之物特征的分析,讓學生學會抓住景物特點,運用象征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2)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圈點、品味,學會探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這類散文的主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理解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永向光明,頑強抗爭的精神的歌頌,感受作者忠于祖國的情懷。
(2)學會圈點勾畫的讀書方法,自主學習并批注散文的詞句,養(yǎng)成善于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圈點批注的方法領(lǐng)悟作者寄寓在鮮明形象中的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
通過對描寫綠色的文字的涵泳,體味“綠”的象征意義。
教學方法:
朗讀法
品味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
所需設(shè)備:
電腦多媒體輔助設(shè)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新課導入:
1、(出示綠葉圖片)看到綠色你想到什么?同學們回憶一下,寫綠的古詩句有哪些?
學生回憶思考寫綠的古詩句。
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主體作用,調(diào)動知識儲備。
授課過程:
(一)解讀文題
1、初讀文題,從文題中你們最想了解什么?
2、“囚綠記”這三個字作何解釋?
(二)把握“物”特征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圈點出描寫常春藤的句子,在文旁作些批注。思考:這是一片怎樣的常春藤?
(三)品味文中“情”
(1)讓學生跳讀課文,圈點出相關(guān)語句,想一想:對常春藤的情感是怎樣的?這情感是通過哪些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
(2)讓學生配樂齊讀第5—8節(jié),再來體會一下作者對綠藤的喜愛。
(四)探究深層意
(1)請學生速讀課文,思考并合作交流:作者難道僅為抒發(fā)對綠藤的個人喜好,寫綠藤有沒有更深的用意呢?
(2)教師投影與學生共同認識作者,補充犧牲的資料。
(3)請學生齊讀10-14節(jié),品悟?qū)懽魃钜狻?
(五)提升能力
(1)讓學生思考:寫常春藤并不是真正的目的,而是想托物來言志。思考:你在初中階段還學過哪些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呢?
(2)請學生思考:我們該如何去挖掘這類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的主題呢?有何技巧嗎?
質(zhì)疑、思考、解讀文題
瀏覽文章,一句話概括課文能內(nèi)容。
學生圈點批注、交流并認識綠的特點:
(1)蓬勃、生機
(2)向 著 陽 光
(3)固 執(zhí)(執(zhí) 著)
(1)學生圈點、交流作者對常春藤的情感。
(2)學生認識作者復雜的情感通過一些具體的方式傳達。
學生合作交流課文原句,認識主旨。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作者資料
并認識作者陸蠡是“有著中國人堅硬的風骨,在強暴面前不會低頭,靈魂不會屈服”的人。
學生回顧學過的托物言志的散文。
學生交流并歸納挖掘托物言志散文主題的技巧。
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提問的能力,意識到文章標題對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重要性。
訓練學生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通過圈點、批注、品讀,使學生認識綠的特點。
并認識到:描繪景物必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通過圈點、批注、品讀,使學生認識到作者對常春藤的情感基調(diào)是出于對它無盡的愛。
通過學生自主尋找關(guān)鍵的“文眼”,聯(lián)系作者的寫作背景把握本文的寫作主旨。
進一步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緣由。
學生回顧舊有知識進行舉一反三,提升思維深度。
通過學生的分析探討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類散文的主題概括的技巧。
課堂小結(jié):
作者是以一株常春藤,以小見大,唱出了一曲綠色生命之歌。我們在作者詩情畫意中得到美的享受。
?
課外延伸:
《金色花》就是一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請運用所學的方法,挖掘它的主題。
讓學生觸類旁通、學以致用。
附件2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shù)能力建設(shè)計劃應用成果評比與展示活動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方案
教學目標分析(結(jié)合課程標準說明本節(jié)課學習完成后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
現(xiàn)代散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說重,是因其語言精練、詞藻華麗、行文雋永、手法巧妙,對激發(fā)學生愛好語文、學好語文大有裨益。說難,是因其雖“神不散”,但畢竟“形散”,不像記敘文那樣完整,說明文那樣明白。學生在閱讀和理解散文時覺得比較費勁,在做與散文相關(guān)的練習題時也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初中的散文一般接觸的比較多的是托物言志類的散文,所以要認真的對待托物言志類的散文的教學。而要教好這類散文,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紤]到課時的安排,這節(jié)課是要在一課時內(nèi)完成的,《囚綠記》篇幅比較長,如果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對于教學任務(wù)完成來說也是比較緊張的。因此,課前要求學生充分的進行預習:
(1)查閱有關(guān)作者的資料。
(2)通讀課文三遍,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
(3)查找過去所學過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回顧其內(nèi)容與主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借物抒情的藝術(shù)手法。
(2)理解作者對綠的深深熱愛,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3)學會分析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散文主題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描寫之物特征的分析,讓學生學會抓住景物特點,運用象征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2)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圈點、品味,學會探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這類散文的主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理解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永向光明,頑強抗爭的精神的歌頌,感受作者忠于祖國的情懷。
(2)學會圈點勾畫的讀書方法,自主學習并批注散文的詞句,養(yǎng)成勤于讀書的好習慣。
學習者特征分析(結(jié)合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心理特征、知識結(jié)構(gòu)等方面進行描述):
一般學生在閱讀和理解散文時覺得比較費勁,教師的講解與分析完全代替了學生的審美(鑒賞)實踐,使學生處在壓抑性的被動地位。不少學生不能迅速理解散文的文意,把握文章的脈絡(luò),不能體味散文的情與美,大多的散文教學只完成了理解訓練,而且僅是表層的詞句理解訓練,并未深入散文的本質(zhì),散文的思路、賞析的技巧不見蹤跡??梢姡诂F(xiàn)代散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鑒賞能力已成為必然而且尤為關(guān)鍵。初中的散文一般接觸的比較多的是托物言志類的散文,所以要認真的對待托物言志類的散文的教學,以此類文章的教學來帶動散文教學。要理解散文需要一定的文化、經(jīng)驗積累,而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時達不到一定高度,這就需要教師尋找一些適宜的途徑與技巧,幫助學生理解。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解讀,主動學習散文,切實提高散文的綜合分析能力,獲得精神情感上的體驗,得到審美娛悅的情感體驗。
從語文學科本身知識結(jié)構(gòu)特點來看,在此之前,學生在八年級上學期的第一單元已經(jīng)系統(tǒng)的學習過幾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所以對學生而言,理解這類散文所寫事物外在的特點與內(nèi)在特點的關(guān)系,以及物與情的關(guān)系并不是難事,關(guān)鍵在九年級的這個時候是學會探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這類散文的主題的技巧,尋找切實有效地途徑來提高學生綜合分析托物言志類散文的能力。
同時本文是九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的文章,本文是在學習了《綠》之后,老師雖已經(jīng)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圈點批注的方法來預習課文,但僅是《綠》一篇文章的學習,學生顯然還沒有養(yǎng)成圈點批注的習慣,在圈點時往往抓不住要點,捕捉不到重點詞句;在批注時,往往只有表面的認識,語言表述也難以做到準確、完整。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是讓學生準確、巧妙地運用圈點批注這一讀書動筆的基本方法,善于讀書。
教學過程(按照教學步驟和相應的活動序列進行描述,要注意說明各教學活動中所需的具體資源及環(huán)境):
1、通過出示的“綠”的圖片帶領(lǐng)學生進入本課的學習,通過圖片的欣賞調(diào)動學生回顧學過哪些寫綠的古詩句,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并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知識儲備。
2、通過初讀文題,讓學生思考最想了解什么,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提問的能力,意識到文章標題對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重要性。
3、通過學生自由地品讀全文,結(jié)合圈點描寫常春藤的重要詞句,加以歸納、提煉,批注,把握常春藤的這一“物”的特征,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把握托物言志的散文首先要把握準所托之“物”的特征,并意識到學會抓住景物特點的重要性。
4、通過讓學生圈點并反復品味體驗作者對常春藤的感情的語句來領(lǐng)悟蘊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明白散文“讀”是手段,“悟”才是目的,幫助他們?yōu)槔斫庾髡叩膶懽饕鈭D做好準備。
5、通過圈點文中關(guān)鍵的語句,了解寫作背景,引導學生學會借助文本中的“文眼”與隱含的文意,準確把握散文主題。
6、通過學生回顧在初中階段所學過的其他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使學生懂得這類散文主旨歸納的一般技巧,鼓勵學生在對個體案例的發(fā)散性思考過程中總結(jié)出共同的規(guī)律并學會學以致用。
教學資源(說明在教學中資源應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1、插入大量色彩明亮的綠葉圖片導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趣。
2、運用多媒體手段來增加我的課程容量以及課堂的美感。
3、播放有音樂伴奏的朗讀課文錄音,并在指導誦讀中加以音樂的伴奏,陶冶情操,加強對文本的理解。
評價方法或工具(說明在教學過程中將用到哪些評價工具,如何評價以及目的是什么):
1、學生互評 在讓學生通過圈點并反復品讀體驗作者對常春藤的感情,進行選擇性配樂朗讀之后,請其他學生針對其朗讀進行點評,目的是以對朗讀的點評促進學生對文本的個性解讀。
2、教師點評 在請學生通過結(jié)合對綠藤的特點,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文眼”的品讀概括出綠藤的象征意義之后,教師再進行點評,目的是告訴學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的相關(guān)激發(fā):借常青藤的想象描寫,是為了啟人聯(lián)想,給人留下思維空白,通過深沉的意境,把人引向一個高尚的精神境界,拓展并加深學生對這類文體的認識。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