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
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語文,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骨干教師,競賽,比賽,作品,教學,課件,設計方案,實踐,報告,講演,呈文,游褒禪山記
《游褒禪山記》教學實踐報告
《游褒禪山記》是中職語文課本第二冊第四單元第一篇文言文。這一單元三篇文言文雖然都是游記體,但各自所采用的寫法各不相同,所表達的意旨也不相同。其中《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記,它與《登泰山記》的寫法不一樣,它不重在表現(xiàn)山水之美,而是在記游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這篇游記,敘述了他和幾位同伴游褒禪山的經(jīng)過,并借此生發(fā)議論,說明要實現(xiàn)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立意新穎,言簡意豐,言近而旨遠。雖然學生對文言文閱讀已具備了一些基礎知識和積累,但對如何學習文言文,還很模糊,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運用已有的知識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達到自主學習的境界。這節(jié)課主要采用預習自讀——小組討論——質(zhì)疑解答的思路來學習,將文本交給學生自己充分解讀,還原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一、實踐過程
第一課時
1、展示圖片,導入新課
首先出示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圖片,提問學生: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需要哪些要素?設計這樣一個問題,目的是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是有目的的緊扣本文的中心內(nèi)容。緊接著問:那游覽比珠穆朗瑪峰海拔低很多的褒禪山是不是也需要這些條件呢?這樣就自然地導入課文。在這過程中用學生參與觀察、分析討論的方法獲得,學生既有興趣投入到這個活動中,又能認真開動腦筋,變學習的被動為主動。
2、 走進文本 ,自讀課文,討論解決文言字詞。
文言文重在朗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有助于語感的把握,有助于對文意的疏通,有助于對文本的理解。
(1)播放課文朗讀,要求學生聽清句讀,聽清讀音。
(2)學生自由放聲的朗讀。字音正確,聲音響亮,朗讀流暢。
(3)齊讀
(4)再給學生適當?shù)臅r間默讀文本,根據(jù)書下注釋,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5)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解決疑難問題。
(6)質(zhì)疑,討論
(7)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1.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父”通“甫”)
2.古今異義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分數(shù)的表示法。今:數(shù)詞)
②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古:不平常。今用作副詞:很,十分)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古:“至”是“到”,“于”介詞,引出下文的地點。今:表提及)
④于是余有嘆焉???(古:“于”介詞“由”,“是”代詞“這種情況”。今:合用為連詞。)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3.詞類活用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屋定居,名詞活用作動詞)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名:命名,名詞活用作動詞)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窮:走到盡頭,形容詞用作動詞)
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盡情享受,用作動詞)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弄錯?,形容詞用作動詞???名:
說明白,名詞活用作動詞)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
方,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常在于險遠?????(險遠:路途艱險遙遠的地方,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4.一詞多義
名: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以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說,說明,名詞用作動詞)
然:有穴窈然????????????????????(……的樣子,形容詞詞尾)
然視其左右??????????????????? (然而,連詞)
觀:古人之觀于天地……???????????(觀察,動詞)
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 (景象 ,名詞)
其: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詞,那(此系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這(此系近指,指慧空禪院)。
獨其為文猶可識 ——代詞,它(代仆碑)。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前“其”:代詞,它(代“穴”)。
后“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游者”定語)。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詞,它(代后洞)。
后“其”:代詞,代游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xiàn)代語代詞。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代詞,他們(指古人)。
其孰能譏之乎?——語氣副詞,表反問,豈、難道。
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代詞,指自己。
既其出——助詞,無義。
視其左右——代詞,洞,洞壁。
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gòu)過程,學習是學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的建構(gòu)活動。學生學習文言文已經(jīng)有了初中三年的學習經(jīng)驗,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識。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并結(jié)合書下的注釋,通過合作討論、質(zhì)疑的形式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從知識目標達成上說,學生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詞匯,同時也為他們閱讀淺顯的文言文提供了保證。
3、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完成表格
序號
主要內(nèi)容
表達方式
1
2
3
4
5
你能根據(jù)表格提出一些問題來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
a) 第1、2節(jié)與第3、4節(jié)之間有何聯(lián)系?
b) 第3、4節(jié)之間的順序是不是顛倒了?文章為什么這樣安排?
在這個過程中,用列表格的形式完成練習,一目了然,直觀性強,學生討論的積極性高,很容易把握文章的脈絡。在此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從而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建構(gòu)目的。
第二教時
1、研習文本,探討寫法,揭示主旨
(1)研習第2、3節(jié)之間的關系
提問: 在第二小節(jié)中哪個字寫出了作者游洞的心情?
l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原因是什么?
l 不能至險遠的地方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根本條件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語言概括作者的所得嗎?
l 你從作者的所得中悟到了什么?(主旨的把握)
l 第2、3節(jié)之間是什么關系?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以問題的形式展開,促使學生研讀文本,抓住第二小節(jié)中描寫心情的一個字“悔”,去進一步挖掘文本的主旨,探討文章的章法,這一過程主要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討論和交流,學生之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這些問題的提出是教給學生分析的方法,為下面分析第1、4兩小節(jié)指引了方向。
(2)自我研習第1、4節(jié)之間的關系
你能根據(jù)上述分析設計問題嗎?試試看。
結(jié)論: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議論是記敘的升華
4、 主旨質(zhì)疑,深入探究
在這篇文章中有兩個觀點,這兩個觀點之間有聯(lián)系嗎?(聯(lián)系寫作背景)
作者從仆碑中聯(lián)想到古書,也就是歷史經(jīng)驗中有很多“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因此,作者強調(diào)學者應該“深思”、“慎取”。聯(lián)想到王安石生平,他的變法運動,正反映了他“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也反映了神宗的大力支持,即有“物以相之”。新法雖然由于頑固守舊派的大力反對而終于失敗,但王安石是“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他是不后悔的,也不怕人家的譏笑與議論。新法的推行,也反映了王安石“深思”、“慎取”之精神。
平時老師在訓練學生作文時,都會強調(diào)作文寫作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但這篇文章中卻出現(xiàn)了兩個觀點,學生在此會產(chǎn)生疑問,為了解決這個疑難問題,我就把課堂教給學生,采用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強調(diào)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gòu)。
5、 拓展延伸
聯(lián)系實際,談談在實訓期間,作者的觀點對你有何啟發(fā)?
6、 總結(jié)
學生通過總結(jié)歸納本節(jié)課所得,有助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能及時反饋給學生,真正使師生互贏。同時也為他們閱讀文言文提供了保障。
7、 布置作業(yè)
(1)熟讀文章
(2)整理知識要點
(3)如果是你在游后洞時也遇到同伴勸說退出的事,你會怎么做?用300字描寫一下當時的情形及你的感受。
二、收獲與體會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快速走進文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入文本之前,先出示圖片,在視覺上和心理上沖擊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本文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求。
2、多種朗讀形式并存,使學生掌握學習文言文的重要的方法---朗讀
文言文重在朗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有助于語感的把握,有助于對文意的疏通,有助于對文本的理解。為此,采用了聽朗讀,教師泛讀、學生個讀、集體朗讀、默讀等多種讀書方法,教給學生方法,對照注釋,自主完成文意的疏通。
3、小組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把課堂充分還給學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起主導作用,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促進者和組織者。特別是在研習了2、3節(jié)的內(nèi)容和關系后,教者大膽地把1、4節(jié)交給學生去處理,由學生自己設計問題,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主要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討論和交流,學生之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學生的積極性大大增強,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效果好。
4、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教學伊始,讓學生觀察圖片,了解要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需要哪些要素,這個問題的提出,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暢所欲言,緊扣了文本。在理解了文本后,拋出了一個問題:
聯(lián)系實際,談談在實訓期間,作者的觀點對你有何啟發(fā)?理論和實際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無限風景在險峰”,把生活看成是學習語文的課堂,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豐富、更靈活。
三、問題與建議
1、整節(jié)課學生都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狀態(tài)下學習的,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搜集、整理、歸納文言詞匯。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注重文言知識的積累,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文言文的習慣。
2、建議在以后的教材中,增加一些關于教材的配套的相關練習和必要的語言訓練,以滿足中職學生就業(yè)面試的需要。
7
壓縮包目錄 | 預覽區(qū) |
|
請點擊導航文件預覽
|
編號:2011035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kywiwiy4em" class="font-tahoma">271.47K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19-11-13
50
積分
積分
- 關 鍵 詞:
- 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 骨干教師 競賽 比賽 作品 教學 課件 設計方案 實踐 報告 講演 呈文 游褒禪山記
- 資源描述:
-
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語文,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骨干教師,競賽,比賽,作品,教學,課件,設計方案,實踐,報告,講演,呈文,游褒禪山記展開閱讀全文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201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