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
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語文,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骨干教師,競賽,比賽,作品,教學,課件,設計方案,實踐,報告,講演,呈文,游褒禪山記
《游褒禪山記》教學實踐報告
《游褒禪山記》是中職語文課本第二冊第四單元第一篇文言文。這一單元三篇文言文雖然都是游記體,但各自所采用的寫法各不相同,所表達的意旨也不相同。其中《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記,它與《登泰山記》的寫法不一樣,它不重在表現(xiàn)山水之美,而是在記游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這篇游記,敘述了他和幾位同伴游褒禪山的經(jīng)過,并借此生發(fā)議論,說明要實現(xiàn)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立意新穎,言簡意豐,言近而旨遠。雖然學生對文言文閱讀已具備了一些基礎知識和積累,但對如何學習文言文,還很模糊,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運用已有的知識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達到自主學習的境界。這節(jié)課主要采用預習自讀——小組討論——質(zhì)疑解答的思路來學習,將文本交給學生自己充分解讀,還原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一、實踐過程
第一課時
1、展示圖片,導入新課
首先出示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圖片,提問學生: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需要哪些要素?設計這樣一個問題,目的是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是有目的的緊扣本文的中心內(nèi)容。緊接著問:那游覽比珠穆朗瑪峰海拔低很多的褒禪山是不是也需要這些條件呢?這樣就自然地導入課文。在這過程中用學生參與觀察、分析討論的方法獲得,學生既有興趣投入到這個活動中,又能認真開動腦筋,變學習的被動為主動。
2、 走進文本 ,自讀課文,討論解決文言字詞。
文言文重在朗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有助于語感的把握,有助于對文意的疏通,有助于對文本的理解。
(1)播放課文朗讀,要求學生聽清句讀,聽清讀音。
(2)學生自由放聲的朗讀。字音正確,聲音響亮,朗讀流暢。
(3)齊讀
(4)再給學生適當?shù)臅r間默讀文本,根據(jù)書下注釋,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5)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解決疑難問題。
(6)質(zhì)疑,討論
(7)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1.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父”通“甫”)
2.古今異義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分數(shù)的表示法。今:數(shù)詞)
②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古:不平常。今用作副詞:很,十分)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古:“至”是“到”,“于”介詞,引出下文的地點。今:表提及)
④于是余有嘆焉???(古:“于”介詞“由”,“是”代詞“這種情況”。今:合用為連詞。)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3.詞類活用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屋定居,名詞活用作動詞)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名:命名,名詞活用作動詞)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窮:走到盡頭,形容詞用作動詞)
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盡情享受,用作動詞)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弄錯?,形容詞用作動詞???名:
說明白,名詞活用作動詞)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
方,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常在于險遠?????(險遠:路途艱險遙遠的地方,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4.一詞多義
名: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以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說,說明,名詞用作動詞)
然:有穴窈然????????????????????(……的樣子,形容詞詞尾)
然視其左右??????????????????? (然而,連詞)
觀:古人之觀于天地……???????????(觀察,動詞)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景象 ,名詞)
其: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詞,那(此系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這(此系近指,指慧空禪院)。
獨其為文猶可識 ——代詞,它(代仆碑)。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前“其”:代詞,它(代“穴”)。
后“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游者”定語)。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詞,它(代后洞)。
后“其”:代詞,代游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xiàn)代語代詞。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代詞,他們(指古人)。
其孰能譏之乎?——語氣副詞,表反問,豈、難道。
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代詞,指自己。
既其出——助詞,無義。
視其左右——代詞,洞,洞壁。
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是學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的建構活動。學生學習文言文已經(jīng)有了初中三年的學習經(jīng)驗,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識。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并結合書下的注釋,通過合作討論、質(zhì)疑的形式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從知識目標達成上說,學生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詞匯,同時也為他們閱讀淺顯的文言文提供了保證。
3、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完成表格
序號
主要內(nèi)容
表達方式
1
2
3
4
5
你能根據(jù)表格提出一些問題來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
a) 第1、2節(jié)與第3、4節(jié)之間有何聯(lián)系?
b) 第3、4節(jié)之間的順序是不是顛倒了?文章為什么這樣安排?
在這個過程中,用列表格的形式完成練習,一目了然,直觀性強,學生討論的積極性高,很容易把握文章的脈絡。在此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從而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建構目的。
第二教時
1、研習文本,探討寫法,揭示主旨
(1)研習第2、3節(jié)之間的關系
提問: 在第二小節(jié)中哪個字寫出了作者游洞的心情?
l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原因是什么?
l 不能至險遠的地方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根本條件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語言概括作者的所得嗎?
l 你從作者的所得中悟到了什么?(主旨的把握)
l 第2、3節(jié)之間是什么關系?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以問題的形式展開,促使學生研讀文本,抓住第二小節(jié)中描寫心情的一個字“悔”,去進一步挖掘文本的主旨,探討文章的章法,這一過程主要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討論和交流,學生之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這些問題的提出是教給學生分析的方法,為下面分析第1、4兩小節(jié)指引了方向。
(2)自我研習第1、4節(jié)之間的關系
你能根據(jù)上述分析設計問題嗎?試試看。
結論: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議論是記敘的升華
4、 主旨質(zhì)疑,深入探究
在這篇文章中有兩個觀點,這兩個觀點之間有聯(lián)系嗎?(聯(lián)系寫作背景)
作者從仆碑中聯(lián)想到古書,也就是歷史經(jīng)驗中有很多“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因此,作者強調(diào)學者應該“深思”、“慎取”。聯(lián)想到王安石生平,他的變法運動,正反映了他“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也反映了神宗的大力支持,即有“物以相之”。新法雖然由于頑固守舊派的大力反對而終于失敗,但王安石是“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他是不后悔的,也不怕人家的譏笑與議論。新法的推行,也反映了王安石“深思”、“慎取”之精神。
平時老師在訓練學生作文時,都會強調(diào)作文寫作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但這篇文章中卻出現(xiàn)了兩個觀點,學生在此會產(chǎn)生疑問,為了解決這個疑難問題,我就把課堂教給學生,采用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強調(diào)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5、 拓展延伸
聯(lián)系實際,談談在實訓期間,作者的觀點對你有何啟發(fā)?
6、 總結
學生通過總結歸納本節(jié)課所得,有助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能及時反饋給學生,真正使師生互贏。同時也為他們閱讀文言文提供了保障。
7、 布置作業(yè)
(1)熟讀文章
(2)整理知識要點
(3)如果是你在游后洞時也遇到同伴勸說退出的事,你會怎么做?用300字描寫一下當時的情形及你的感受。
二、收獲與體會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快速走進文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入文本之前,先出示圖片,在視覺上和心理上沖擊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本文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求。
2、多種朗讀形式并存,使學生掌握學習文言文的重要的方法---朗讀
文言文重在朗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有助于語感的把握,有助于對文意的疏通,有助于對文本的理解。為此,采用了聽朗讀,教師泛讀、學生個讀、集體朗讀、默讀等多種讀書方法,教給學生方法,對照注釋,自主完成文意的疏通。
3、小組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把課堂充分還給學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起主導作用,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促進者和組織者。特別是在研習了2、3節(jié)的內(nèi)容和關系后,教者大膽地把1、4節(jié)交給學生去處理,由學生自己設計問題,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主要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討論和交流,學生之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學生的積極性大大增強,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效果好。
4、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教學伊始,讓學生觀察圖片,了解要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需要哪些要素,這個問題的提出,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暢所欲言,緊扣了文本。在理解了文本后,拋出了一個問題:
聯(lián)系實際,談談在實訓期間,作者的觀點對你有何啟發(fā)?理論和實際有效的結合起來,“無限風景在險峰”,把生活看成是學習語文的課堂,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豐富、更靈活。
三、問題與建議
1、整節(jié)課學生都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狀態(tài)下學習的,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搜集、整理、歸納文言詞匯。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注重文言知識的積累,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文言文的習慣。
2、建議在以后的教材中,增加一些關于教材的配套的相關練習和必要的語言訓練,以滿足中職學生就業(yè)面試的需要。
7
《游褒禪山記》教學案
課程分析:(本課的作用和學習本課的意義)
《游褒禪山記》是中職語文課本第二冊第四單元第一篇文言文?!队伟U山記》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記,它不重在表現(xiàn)山水之美,而是在記游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這篇游記,敘述了他和幾位同伴游褒禪山的經(jīng)過,并借此生發(fā)議論,說明要實現(xiàn)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這對中職學生做人、做事尤為重要。
本課中涉及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使用方法以及特殊文言句式,所以在本冊教材中
占據(jù)重要地位,是一篇較為難得的重要文章。所以在設計本課過程中,將重點放在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上,培養(yǎng)學生學會積累文言常識并從中總結規(guī)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率。
問題設計
問題:1、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需要哪些要素?那游覽比珠穆朗瑪峰海拔低很多的褒禪山是不是也需要這些條件呢?
2、自讀課文,小組合作歸納文言字詞
3、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完成表格
你能根據(jù)表格提出一些問題來嗎?
4、在第二小節(jié)中哪個字寫出了作者游洞的心情?
l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原因是什么?
l 不能至險遠的地方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根本條件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語言概括作者的所得嗎?
l 你從作者的所得中悟到了什么?(主旨的把握)
l 第2、3節(jié)之間是什么關系?
5、 自我研習第1、4節(jié)之間的關系
6、在這篇文章中有兩個觀點,這兩個觀點之間有聯(lián)系嗎?(聯(lián)系寫作背景)
教學構想及目標:
中職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學生能夠誦讀淺易文言文,大體理解內(nèi)容,能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而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接觸過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字詞的儲備,因此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能調(diào)動、融合原有的知識,能主動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庫。但對文章的理解必須通過反復的誦讀才能體會和感悟。
知識目標:1、學生在預習自讀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能力目標:
熟讀文章,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目標:
領會治學處世皆須堅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學重點:1、采用課堂檢測的方法,掌握特殊文言現(xiàn)象的用法。
2、掌握虛詞“以”、“其”等的意義與用法。
教學難點:1、掌握文章從記敘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2、領會本文所闡述的治學處世皆須堅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學方法:
誦讀法?、小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法、質(zhì)疑法
所需設備:
多媒體教學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展示圖片,導入新課
1.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需要哪些要素?。
2. 那游覽比珠穆朗瑪峰海拔低很多的褒禪山是不是也需要這些條件呢?
二、走進文本 ,自讀課文,討論解決文言字詞。
(1)播放課文朗讀,要求學生聽清句讀,聽清讀音。
(2)學生自由放聲的朗讀。字音正確,聲音響亮,朗讀流暢。
(3)齊讀
(4)再給學生適當?shù)臅r間默讀文本,根據(jù)書下注釋,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5)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解決疑難問題。
(6)質(zhì)疑,討論
(7)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完成表格
序號
主要內(nèi)容
表達方式
1
2
3
4
5
四、研習文本,探討寫法,揭示主旨
(1)研習第2、3節(jié)之間的關系
在第二小節(jié)中哪個字寫出了作者游洞的心情?
l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原因是什么?
l 不能至險遠的地方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根本條件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語言概括作者的所得嗎?
l 你從作者的所得中悟到了什么?(主旨的把握)
l 第2、3節(jié)之間是什么關系?
五、主旨質(zhì)疑,深入探究
在這篇文章中有兩個觀點,這兩個觀點之間有聯(lián)系嗎?
六、 拓展延伸
聯(lián)系實際,談談在實訓期間,作者的觀點對你有何啟發(fā)?
七、 總結
八、 布置作業(yè)
學生觀察圖片,討論
自由搶答
自主學習,討論、歸納
你能根據(jù)表格提出一些問題來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
A、 第1、2節(jié)與第3、4節(jié)之間有何聯(lián)系?
B、第3、4節(jié)之間的順序是不是顛倒了?文章為什么這樣安排?
自我研習第1、4節(jié)之間的關系
自由討論
自由討論
激發(fā)學生興趣
緊扣文本,導入課文
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并結合書下的注釋,通過合作討論、質(zhì)疑的形式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用列表格的形式完成練習,一目了然,直觀性強,學生討論的積極性高,很容易把握文章的脈絡。在此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從而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建構目的。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以問題的形式展開,促使學生研讀文本,抓住第二小節(jié)中描寫心情的一個字“悔”,去進一步挖掘文本的主旨,探討文章的章法,這一過程主要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討論和交流,學生之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這些問題的提出是教給學生分析的方法,為下面分析第1、4兩小節(jié)指引了方向。
采用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強調(diào)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游 褒 禪 山 記,展示圖片,激發(fā)興趣 學習目標 任務一 走進文本,自讀課文 任務二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任務三 研習文本,探討寫法 布置作業(yè),,,,,問題: 1、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需要哪些條件? 2、游褒禪山也需要這些條件嗎?,,學習目標,一、認知目標 1、學生在預習自讀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二、能力目標 熟讀文章,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領會治學處世皆須堅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走進文本,自讀課文,1、聽朗讀 要求: (1)聽清句讀 (2)聽清讀音 2、自由朗讀 (1)字音正確 (2)聲音洪亮 (3)朗讀流暢,走進文本,自讀課文,3、根據(jù)書下注釋,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地方用筆劃出來。 4、小組討論,歸納重點詞句 歸納:(1)通假字 (2)古今異義 (3)一詞多義 (4)詞類活用 (5)特殊句式 (6)疑難句 5、實物投影展示學生學習成果,,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填寫下列表格,整體感知,理清思路,你能根據(jù)表格填寫內(nèi)容,提出問題嗎?,,研習文本,探討寫法,閱讀第2、3兩節(jié),思考: 在第二小節(jié)中哪個字寫出了作者游洞的心情?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原因是什么? 不能至險遠的地方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根本條件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語言概括作者的所得嗎? 你從作者的所得中悟到了什么?(主旨的把握) 第2、3節(jié)采用了什么寫法,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作業(yè)布置,(1)仿照2、3兩節(jié)的學習方法,自我研讀第1、4節(jié),下節(jié)課交流。 (2)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你獲得了什么啟示?,,附件1
鎮(zhèn)江市中小學中青年骨干教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
實踐活動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分析(結合課程標準說明本節(jié)課學習完成后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
中職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學生能夠誦讀淺易文言文,大體理解內(nèi)容,能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而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接觸過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字詞的儲備,因此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能調(diào)動、融合原有的知識,能主動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庫。但對文章的理解必須通過反復的誦讀才能體會和感悟。為此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生在預習自讀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二、能力目標
熟讀文章,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領會治學處世皆須堅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學習者特征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心理特征、知識結構等方面進行描述):
雖然學生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的儲備,但中職學生的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還很欠缺,尤其是在對一些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及虛詞的理解和把握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困難,為了強化這些知識點,確立了這樣的教學重點:
1.采用課堂檢測的方法,掌握特殊文言現(xiàn)象的用法。
2.掌握虛詞“以”、“其”等的意義與用法。
在學生的思維里,游記大多是重在通過描寫山清水秀的風光,抒發(fā)作者對山河的熱愛或?qū)枢l(xiāng)的眷戀。而這篇文章作者沒有把進洞游覽寫得翔實而細密僅僅用“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一句,便把華山洞奇妙的景致一筆帶過,相當篇幅是作者借游覽華山洞而抒發(fā)心中的感想。面對此情此景,心中升騰起的是深化了的“深思”、“慎取”之情緒。為此確立了下面的教學難點:
1.掌握文章從記敘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2.領會本文所闡述的治學處世皆須堅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學過程(按照教學步驟和相應的活動序列進行描述,要注意說明各教學活動中所需的具體資源及環(huán)境):
本課安排2教時
第一課時
1、展示圖片,導入新課
首先出示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圖片,提問學生: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需要哪些要素?設計這樣一個問題,目的是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是有目的的緊扣本文的中心內(nèi)容。緊接著問:那游覽比珠穆朗瑪峰海拔低很多的褒禪山是不是也需要這些條件呢?這樣就自然地導入課文。在這過程中用學生參與觀察、分析討論的方法獲得,學生既有興趣投入到這個活動中,又能認真開動腦筋,變學習的被動為主動。
2、 走進文本 ,自讀課文,討論解決文言字詞。
文言文重在朗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有助于語感的把握,有助于對文意的疏通,有助于對文本的理解。
(1)播放課文朗讀,要求學生聽清句讀,聽清讀音。
(2)學生自由放聲的朗讀。字音正確,聲音響亮,朗讀流暢。
(3)齊讀
(4)再給學生適當?shù)臅r間默讀文本,根據(jù)書下注釋,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5)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解決疑難問題。
(6)質(zhì)疑,討論
(7)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1.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父”通“甫”)
2.古今異義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分數(shù)的表示法。今:數(shù)詞)
②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古:不平常。今用作副詞:很,十分)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古:“至”是“到”,“于”介詞,引出下文的地點。今:表提及)
④于是余有嘆焉???(古:“于”介詞“由”,“是”代詞“這種情況”。今:合用為連詞。)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3.詞類活用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屋定居,名詞活用作動詞)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名:命名,名詞活用作動詞)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窮:走到盡頭,形容詞用作動詞)
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盡情享受,用作動詞)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弄錯?,形容詞用作動詞???名:
說明白,名詞活用作動詞)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
方,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常在于險遠?????(險遠:路途艱險遙遠的地方,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4.一詞多義
名: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以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說,說明,名詞用作動詞)
然:有穴窈然????????????????????(……的樣子,形容詞詞尾)
然視其左右??????????????????? (然而,連詞)
觀:古人之觀于天地……???????????(觀察,動詞)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景象 ,名詞)
其: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詞,那(此系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這(此系近指,指慧空禪院)。
獨其為文猶可識 ——代詞,它(代仆碑)。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前“其”:代詞,它(代“穴”)。
后“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游者”定語)。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詞,它(代后洞)。
后“其”:代詞,代游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xiàn)代語代詞。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代詞,他們(指古人)。
其孰能譏之乎?——語氣副詞,表反問,豈、難道。
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代詞,指自己。
既其出——助詞,無義。
視其左右——代詞,洞,洞壁。
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是學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的建構活動。學生學習文言文已經(jīng)有了初中三年的學習經(jīng)驗,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識。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并結合書下的注釋,通過合作討論、質(zhì)疑的形式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從知識目標達成上說,學生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詞匯,同時也為他們閱讀淺顯的文言文提供了保證。
3、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完成表格
序號
主要內(nèi)容
表達方式
1
2
3
4
5
你能根據(jù)表格提出一些問題來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
a) 第1、2節(jié)與第3、4節(jié)之間有何聯(lián)系?
b) 第3、4節(jié)之間的順序是不是顛倒了?文章為什么這樣安排?
在這個過程中,用列表格的形式完成練習,一目了然,直觀性強,學生討論的積極性高,很容易把握文章的脈絡。在此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從而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建構目的。
第二教時
1、研習文本,探討寫法,揭示主旨
(1)研習第2、3節(jié)之間的關系
提問: 在第二小節(jié)中哪個字寫出了作者游洞的心情?
l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原因是什么?
l 不能至險遠的地方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根本條件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語言概括作者的所得嗎?
l 你從作者的所得中悟到了什么?(主旨的把握)
l 第2、3節(jié)之間是什么關系?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以問題的形式展開,促使學生研讀文本,抓住第二小節(jié)中描寫心情的一個字“悔”,去進一步挖掘文本的主旨,探討文章的章法,這一過程主要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討論和交流,學生之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這些問題的提出是教給學生分析的方法,為下面分析第1、4兩小節(jié)指引了方向。
(2)自我研習第1、4節(jié)之間的關系
你能根據(jù)上述分析設計問題嗎?試試看。
結論: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議論是記敘的升華
2、 主旨質(zhì)疑,深入探究
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對主旨的質(zhì)疑
在這篇文章中有兩個觀點,這兩個觀點之間有聯(lián)系嗎?(聯(lián)系寫作背景)
作者從仆碑中聯(lián)想到古書,也就是歷史經(jīng)驗中有很多“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因此,作者強調(diào)學者應該“深思”、“慎取”。聯(lián)想到王安石生平,他的變法運動,正反映了他“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也反映了神宗的大力支持,即有“物以相之”。新法雖然由于頑固守舊派的大力反對而終于失敗,但王安石是“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他是不后悔的,也不怕人家的譏笑與議論。新法的推行,也反映了王安石“深思”、“慎取”之精神。
平時老師在訓練學生作文時,都會強調(diào)作文寫作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但這篇文章中卻出現(xiàn)了兩個觀點,學生在此會產(chǎn)生疑問,為了解決這個疑難問題,我就把課堂教給學生,采用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強調(diào)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3、 拓展延伸
聯(lián)系實際,談談在實訓期間,作者的觀點對你有何啟發(fā)?
4、 總結
學生通過總結歸納本節(jié)課所得,有助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能及時反饋給學生,真正使師生互贏。同時也為他們閱讀文言文提供了保障。
5、 布置作業(yè)
(1)熟讀文章
(2)整理知識要點
(3)如果是你在游后洞時也遇到同伴勸說退出的事,你會怎么做?用300字描寫一下當時的情形及你的感受。
教學資源(說明在教學中資源應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學生對文言文閱讀已具備了一些基礎知識和積累,但對如何學習文言文,還很模糊,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運用已有的知識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達到自主學習的境界。首先采用誦讀法,誦讀法成功的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tài),如節(jié)奏、語調(diào)、語氣等,只有這樣,才能聽到“古人”的心聲,才能觸摸到言語主體的情味。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先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察語氣,逐步讀出“情味”來,揣摩文意。因此,范讀、多讀尤為重要。其次,采用質(zhì)疑,這是打破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和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向老師向?qū)W生質(zhì)疑。特別是課文字詞的疏通翻譯上,對主旨的探討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潛能,組織學生合作探究。為此,我確定了教學整體思路:通過誦讀把握全文;通過歸納使知識系統(tǒng)化;通過練習鞏固知識,強化記憶。通過質(zhì)疑師生互動,把握文章的寫法和主旨。在這個思路指導下,本文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誦讀,理清思路,積累實虛詞;第二課時主要是誦讀,研習課文,學習寫法,把握主旨。
評價方法或工具(說明在教學過程中將用到哪些評價工具,如何評價以及目的是什么):
評價項目
評價說明
對課堂的評價
注注重知識能力的評價
注重學生的文言知識的積累,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有積極的促進
作用
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評價
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確立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注重習慣與方法的評價和問題意識的評價
在培養(yǎng)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書下注釋閱讀文言文的良好習慣和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上有引導作用。能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
注重實踐與創(chuàng)新的評價
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對質(zhì)疑問題的理解,其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
對學生的評價
學生的群體參與
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有93%的學生參與交流,活動的有效率高,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能認真誦讀,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能否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的討論、探究活動中。
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合作探究的效率;對教材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能力;
自學能力
是否能借助工具書和書下注釋閱讀淺顯文言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是否能根據(jù)已有文本的學習舉一反三,設計問題并解決問題,求同和求異思維是否得到了培養(yǎng)。
對教師的評價
教材處理能力
對教材是否有透徹的理解,教學目標是否明確,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是否吻合;對教材的重難點處理是否得當;教學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教學時間安排是否合理。
教學方法及手段
是否采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利用是否合理;課堂上能否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是否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是否注重師生互動,在平等的對話中進行;是否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活動。
差異教學
能否因材施教,能否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不同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鼓勵學生采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的特長。
8
收藏
編號:2011035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kywiwiy4em" class="font-tahoma">271.47K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19-11-13
50
積分
- 關 鍵 詞:
-
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
骨干教師
競賽
比賽
作品
教學
課件
設計方案
實踐
報告
講演
呈文
游褒禪山記
- 資源描述:
-
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語文,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游褒禪山記,骨干教師,競賽,比賽,作品,教學,課件,設計方案,實踐,報告,講演,呈文,游褒禪山記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