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8講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8講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8講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 新人教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8講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 新人教版 1.(xx湖南四大名校聯(lián)考)古代中國農耕文明長期居于世界先進水平,生產工具的演變對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觀察下列幾種生產工具的演變歷程,你認為可以適用研究的主題是( ) A.播種方式的變革 B.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C.農業(yè)耕作方式的變革 D.鐵犁牛耕發(fā)展的全過程 解析 題干圖片都是農業(yè)生產工具,反映了古代中國從石器鋤耕到鐵犁牛耕的農業(yè)耕作方式的變革,故C項正確;題干沒有涉及播種方式與土地制度,故A、B兩項錯誤;D項并不能全局性歸納,故D項錯誤。 答案 C 2.(xx河北衡水中學月考)《后漢書》載:“建武年間,(任延)詔征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獵為業(yè),不知牛耕,民常告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鑄作田器,教之墾辟。田疇歲歲開廣,百姓充給?!边@段記載反映了當?shù)? ) A.推廣曲轅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積 B.開始注重精耕細作提高農業(yè)產量 C.自然資源的貧乏導致生活貧困 D.農民意識的落后導致生活貧困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由于鑄田器,教墾辟,田疇開廣,百姓生活才充給,故B項正確;曲轅犁出現(xiàn)于隋唐時期,與材料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C、D兩項與材料不符,故C、D兩項錯誤。 答案 B 3.(xx廣東廣州二模)有學者認為,“家”字在商周時期具有“氏族宗廟”的含義,春秋末戰(zhàn)國初開始具有“個體家庭”的含義。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強化 B.小農經濟逐步形成 C.社會政局動蕩 D.“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 解析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宗法制趨向崩潰而不是強化,故A項錯誤;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鐵犁牛耕的使用,生產力發(fā)展,小農經濟逐步形成,男耕女織的勞作方式逐漸取代以前的集體勞作,“家”的含義相應地發(fā)生了轉變,故B項正確。 答案 B 4.(xx浙江溫州質檢)晚明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列舉了玉米在中國不同地域的名稱,“或稱玉麥,或稱玉蜀秫,蓋亦從他方得種”;李時珍《本草綱目》等還詳細記述了玉米的功用。這說明當時中國( ) A.玉米種植已經比較廣泛 B.與美洲的經濟交往頻繁 C.政府大力引進外來品種 D.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解析 “玉米在中國不同地域的名稱”“李時珍《本草綱目》等還詳細記述了玉米的功用”說明玉米種植已經比較廣泛,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與美洲的經濟交往,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不出“政府大力引進”,故C項錯誤;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是在鴉片戰(zhàn)爭后,故D項錯誤。 答案 A 5.(xx河南鄭州模擬)對下列人口統(tǒng)計材料解讀最準確的是( )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戶) 占全國戶口數(shù)比例 人口(戶) 占全國戶口數(shù)比例 西漢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A.南北經濟趨于平衡 B.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經濟逐步發(fā)展 D.北方經濟發(fā)展緩慢 解析 據材料中人口比例,不足以說明南北經濟是否平衡,故A項錯誤;由人口分布情況推知經濟重心南移完成,邏輯不嚴謹,理論上也可能人口少的地方經濟更發(fā)達,故B項錯誤;南方人口增加,說明南方承載人口的經濟發(fā)展了,故C項正確;北方人口比重下降,并不能說明其經濟發(fā)展情況,故D項錯誤。 答案 C 6.(xx江蘇揚州高三期中)著名史學家王家范先生曾經精辟地指出:“小農經濟一鋤、一鐮(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個主要勞力加上一些輔助勞力,一旦和土地結合,就可以到處組織起簡單再生產。”對這段話最正確的理解是( ) A.小農經濟具有穩(wěn)定性 B.小農經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C.小農經濟非常脆弱 D.小農經濟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勞動工具 解析 小農經濟的穩(wěn)定性一般是指其耕織結合,自給自足,與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項錯誤;從題干材料“可以到處組織起簡單再生產”,可見其生命力的頑強,故B項正確;小農經濟的脆弱性是指其抵抗天災人禍的能力比較差,很容易破產,與材料信息不符合,故C項錯誤;簡單的勞動工具只是小農經濟組織生產的最基本的需求,并非僅僅限于簡單工具,故D項錯誤。 答案 B 7.(xx貴州貴陽模擬)“就如中國的農民,歐洲使用木制農具時,他們已經用鐵犁耕田。而當歐洲也使用鐵制農具時,他們仍在使用鐵制農具。中國人把一種經濟體制和社會結構運用到很高的水平,卻沒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边@一現(xiàn)象反映的實質性問題是( ) A.自然經濟的脆弱性 B.歐洲經濟后來居上 C.鐵犁技術更新緩慢 D.小農經濟的停滯性 答案 D 8.(xx江蘇南通、揚州二模)殷墟郭家莊發(fā)掘的160號商代墓,出土青銅禮器40件,方形器數(shù)量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紋飾和族徽文字,還有28件青銅樂器和生產工具,220件青銅兵器和900多枚銅鏃。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 A.農業(yè)先進,使用青銅農具 B.冶銅發(fā)達,青銅器品種多 C.戰(zhàn)爭頻繁,青銅武器多樣 D.重視禮儀,青銅禮器精美 解析 從數(shù)字來看,“28件青銅樂器和生產工具”數(shù)量最少,青銅由于質地不夠堅硬,較少用于農具,故A項錯誤;商周時期是青銅冶煉的鼎盛時期,出土的文物“精美的紋飾和族徽文字”,數(shù)量龐大,故B項正確;材料中武器有“220件青銅兵器和900多枚銅鏃”未體現(xiàn)“多樣”,未能說明商朝戰(zhàn)爭頻繁,故C項錯誤;材料中只有“出土青銅禮器40件”能說明“重視禮儀”,但材料還有樂器、生產工具、兵器等信息,做題不能以偏概全,故D項錯誤。 答案 B 9.(xx山西太原模擬)漢代冶鐵技術取得重大發(fā)展。鑄鐵柔化處理技術和煉鋼技術在漢初很不普及,但漢武帝后卻得到迅速推廣,工藝也更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 A.鐵業(yè)官營政策的推行 B.商品經濟的相對繁榮 C.冶煉技術有了很大改進 D.民營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解析 漢武帝時期實行鹽鐵官營等經濟政策,全面控制工商業(yè),使得官營手工業(yè)的技術更加成熟,故選A項。民營手工業(yè)在漢武帝時期受到打擊,無力與國家抗衡,B項排除。東漢杜詩發(fā)明水排,用水力鼓風冶鐵,排除C項。冶鐵技術的先進才使得鐵農具廣泛使用,D項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答案 A 10.(xx廣東湛江高三調研)大英博物館藏有一只漢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種工匠和七位監(jiān)督人員的名字。這反映了當時的官營手工業(yè)( ) A.生產專業(yè)細化,官府掌控 B.生產人員眾多,效率低下 C.生產技術先進,面向市場 D.生產成本較低,官府出資 解析 從題干中“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種工匠”的信息可以看出當時的官營手工業(yè)分工相當精細,從“其底部刻有七位監(jiān)督人員的名字”的信息可以看出當時的官營手工業(yè)由官府掌控,故A項正確。 答案 A 11.(xx湖北八市聯(lián)考)天寶二年(713)韋堅為唐玄宗從南方采辦的貨物中大多是來自民間作坊的杰作:“若廣陵郡(揚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積廣陵所出錦、鏡、銅器、海味;丹陽郡(江蘇鎮(zhèn)江)船,即京口綾衫緞;晉陵郡(江蘇常州)船……;會計郡(浙江紹興)船……;南海郡(廣州)船,……”(《舊唐書韋堅傳》)。材料表明唐代( ) A.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營手工業(yè)占據主導地位 C.形成專業(yè)性生產區(qū)域 D.家庭手工業(yè)得到較大發(fā)展 解析 “若廣陵郡(揚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積廣陵所出錦、鏡、銅器、海味;丹陽郡(江蘇鎮(zhèn)江)船,即京口綾衫緞;晉陵郡(江蘇常州)船……;會計郡(浙江紹興)船……;南???廣州)船,……”,材料說明從南方采辦的貨物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商品生產形成專業(yè)性生產區(qū)域,因此答案選擇C項。 答案 C 12.(xx山東淄博二模)明末,某地出現(xiàn)了收蠶、烘煮、繅絲、制絲、織綢、漿染等家庭作坊幾百家,并有“桑植滿田日,戶戶皆養(yǎng)蠶;步步聞機聲,家家織綢緞”的民謠。這說明該地( ) A.手工工場普遍建立起來 B.農業(yè)生產地位降低 C.手工業(yè)實行專業(yè)化生產 D.農工商業(yè)協(xié)調發(fā)展 解析 手工工場是存在雇傭關系,材料沒有體現(xiàn)雇傭關系,故A項錯誤;“桑植滿田日,戶戶皆養(yǎng)蠶”說明農業(yè)生產在該地占重要地位,故B項錯誤;材料“出現(xiàn)了收蠶、烘煮、繅絲、制絲、織綢、漿染等家庭作坊幾百家”說明手工業(yè)實行專業(yè)化生產,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農業(yè)、手工業(yè)狀況,沒有體現(xiàn)商業(yè),故D項錯誤。 答案 C 13.(xx陜西西安調研)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清朝前期,政治相對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不斷推廣,人口迅速增長。據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國人口已達1.6億,經過一個世紀,至乾隆末,已突破3億。“生齒殷繁,地土所出,僅可贍給,偶遇荒歉,民食維艱”。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說,“開墾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要求“凡有可墾之處,聽民相度地宜,自墾自報”。規(guī)定新開水田六年后納稅、旱田十年后納稅,禁止地方官吏阻撓或趁機勒索,對墾種成效顯著地區(qū)的官吏予以獎勵。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誡:“民間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儲?!币螅骸胺策吺鹊亓阈堑赝?,可以開墾者,嗣后悉聽該地民夷(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墾種,免其升科(稅負),并嚴禁豪強首告爭奪。” ——摘編自《清實錄》等 (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墾荒政策的特點。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朝前期推行墾荒政策的背景及影響。 解析 第(1)問,依據“開墾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凡有可墾之處,聽民相度地宜,自墾自報”以及“凡邊省內地零星地土,可以開墾者,嗣后悉聽該地民夷墾種”等信息,從鼓勵開墾、開墾區(qū)域以及從民生角度思考作答。第(2)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不斷推廣,人口迅速增長”以及“生齒殷繁,地土所出,僅可贍給,偶遇荒歉,民食維艱”等信息,從新的農作物引進、人口與土地矛盾角度歸納背景;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從社會矛盾、人口增加以及破壞環(huán)境等角度歸納答案。 答案 (1)特點:鼓勵盡可能開墾、利用土地;內地與邊遠地區(qū)同受重視;以維持百姓生計為主要目的。 (2)背景:人口壓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極限;新的高產作物引進。影響:有助于緩和社會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長;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 14.(xx江蘇無錫模擬)研究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中的農貸問題,是理解中國農村經濟生活中“國家—農民”關系的一把鑰匙。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漢時期部分國家賑貸及其用途類別 時間 史料 出處 類別 文帝三年 貸種食未入,入未備者,皆赦之 《漢書文帝記》 生產和消費并貸 元狩三年 徙貧民,衣食皆仰給縣官,假予產業(yè) 《史記平準書》 生產和消費并貸 本始四年 遣使者賑貸困乏 《漢書宣帝紀》 生產性借貸 清康熙年間部分國家賑貸 年份 地區(qū) 事由 貸放措施 賑貸物 康熙三年 浙江海寧 刮颶風、修海塘 動款 貨幣 康熙五年 廣東 旱災 動支通省積谷散賑 谷物 康熙十年 淮揚 民饑 截留漕糧6萬擔,開倉米4萬擔 糧米 ——據《中國歷代自然災害與歷代盛世農業(yè) 政策資料》有關內容整理 材料二 對于小農而言,過貧則造反,過富則獨立,只有不貧不富的狀態(tài)最有利于國家對小農的控制。……中國長期以來國家政權與農村社會都依賴于增長緩慢的農業(yè)剩余,農民依賴于這種剩余而生存,國家依賴于這種剩余而運作,因此兩者之間的緊張關系長久存在?!蛉绱?,在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大都有賑貸之舉,其主要原因是維持小農的不貧不富的生存狀態(tài),以防崩斷國家與小農間的微弱均衡關系。 ——張杰《農戶、國家與中國農貸制度:一個長期視角》 材料三 夫發(fā)倉廩,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倉舍一啟,豪強駢集;里胥鄉(xiāng)老,匿貧佑富。公家之積,祗以飽市井游食之徒;而野處之民,曾不得見糠秕。富者連車方輿,而貧者曾不獲斗升。 ——徐光啟《農政全書荒政》 (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國家農貸的主要特征。 (2)根據材料一、二,指出國家實施農貸的目的。國家農貸能保持小農“不貧不富”的狀態(tài)不被打破嗎?為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國家農貸在推行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 (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完善國家農貸制度的理解。 答案 (1)特征:生產性農貸和消費性農貸并重;實物農貸為主要形式(農貸形式包括實物與資金,但以實物為主);農貸帶有賑災救濟性質。 (2)目的:維護小農經濟的延續(xù);調節(jié)貧富差距;擴大國家經濟來源;賑災救濟,緩和社會矛盾,以穩(wěn)定和鞏固統(tǒng)治。 判斷:不能。理由:封建國家政權的維持必須依賴于對農民的盤剝和掠奪;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將導致貧富分化。 (3)困境:地方勢力巧取豪奪,國家農貸對象發(fā)生嚴重偏離;農民未得實利,貧富差距反而加大。 (4)理解:國家要科學指導農民對農貸的利用,切實提高農民的生產和還貸能力;國家農貸要建立規(guī)范化的管理體制,對農貸的推行要有效監(jiān)管;農貸實施要關注民生,不與民奪利。-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8講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 新人教版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一輪 復習 18 發(fā)達 古代 農業(yè) 手工業(yè)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266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