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 9.2 直線與平面平行教案.doc
《2019-2020年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 9.2 直線與平面平行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 9.2 直線與平面平行教案.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 9.2 直線與平面平行教案 ●知識梳理 1.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有且只有三種,即直線與平面平行、直線與平面相交、直線在平面內(nèi). 2.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如果平面外的一條直線與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與這個平面平行. 3.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zhì):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經(jīng)過這條直線的平面與已知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與交線平行. ●點擊雙基 1.設有平面α、β和直線m、n,則m∥α的一個充分條件是 A.α⊥β且m⊥β B.α∩β=n且m∥n C.m∥n且n∥α D.α∥β且mβ 答案:D 2.(xx年北京,3)設m、n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γ是三個不同的平面.給出下列四個命題,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①若m⊥α,n∥α,則m⊥n ②若α∥β,β∥γ,m⊥α,則m⊥γ ③若m∥α,n∥α,則m∥n ④若α⊥γ,β⊥γ,則α∥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①②顯然正確.③中m與n可能相交或異面.④考慮長方體的頂點,α與β可以相交. 答案:A 3.一條直線若同時平行于兩個相交平面,那么這條直線與這兩個平面的交線的位置關系是 A.異面 B.相交 C.平行 D.不能確定 解析:設α∩β=l,a∥α,a∥β,過直線a作與α、β都相交的平面γ, 記α∩γ=b,β∩γ=c,則a∥b且a∥c,∴b∥c.又bα,α∩β=l,∴b∥l.∴a∥l. 答案:C 4.(文)設平面α∥平面β,A、C∈α,B、D∈β,直線AB與CD交于點S,且AS=8,BS=9,CD=34,①當S在α、β之間時,SC=_____________,②當S不在α、β之間時,SC=_____________. 解析:∵AC∥BD,∴△SAC∽△SBD,①SC=16,②SC=272. 答案:①16 ②272 (理)設D是線段BC上的點,BC∥平面α,從平面α外一定點A(A與BC分居平面兩側)作AB、AD、AC分別交平面α于E、F、G三點,BC=a,AD=b,DF=c,則EG=_____________. 解析:解法類同于上題. 答案: 5.在四面體ABCD中,M、N分別是面△ACD、△BCD的重心,則四面體的四個面中與MN平行的是________. 解析:連結AM并延長,交CD于E,連結BN并延長交CD于F,由重心性質(zhì)可知,E、F重合為一點,且該點為CD的中點E,由==得MN∥AB, 因此,MN∥平面ABC且MN∥平面ABD. 答案:平面ABC、平面ABD ●典例剖析 【例1】 如下圖,兩個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M∈AC,N∈FB且AM=FN,求證:MN∥平面BCE. 證法一:過M作MP⊥BC,NQ⊥BE,P、Q為垂足(如上圖),連結PQ. ∵MP∥AB,NQ∥AB,∴MP∥NQ. 又NQ= BN=CM=MP,∴MPQN是平行四邊形. ∴MN∥PQ,PQ平面BCE. 而MN平面BCE,∴MN∥平面BCE. 證法二:過M作MG∥BC,交AB于點G(如下圖),連結NG. ∵MG∥BC,BC平面BCE,MG平面BCE, ∴MG∥平面BCE. 又==,∴GN∥AF∥BE,同樣可證明GN∥平面BCE. 又面MG∩NG=G,∴平面MNG∥平面BCE.又MN平面MNG.∴MN∥平面BCE. 特別提示 證明直線和平面的平行通常采用如下兩種方法:①利用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通過“線線”平行,證得“線面”平行;②利用兩平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通過“面面”平行,證得“線面”平行. 【例2】 如下圖,正方體ABCD—A1B1C1D1中,側面對角線AB1、BC1上分別有兩點E、F,且B1E=C1F.求證:EF∥平面ABCD. 證法一:分別過E、F作EM⊥AB于點M,F(xiàn)N⊥BC于點N,連結MN. ∵BB1⊥平面ABCD,∴BB1⊥AB,BB1⊥BC. ∴EM∥BB1,F(xiàn)N∥BB1.∴EM∥FN. 又B1E=C1F,∴EM=FN.故四邊形MNFE是平行四邊形. ∴EF∥MN.又MN在平面ABCD中, ∴EF∥平面ABCD. 證法二:過E作EG∥AB交BB1于點G,連結GF,則=. ∵B1E=C1F,B1A=C1B,∴=.∴FG∥B1C1∥BC. 又∵EG∩FG=G,AB∩BC=B,∴平面EFG∥平面ABCD.而EF在平面EFG中, ∴EF∥平面ABCD. 評述:證明線面平行的常用方法是:證明直線平行于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證明直線所在的平面與已知平面平行. 【例3】 已知正四棱錐P—ABCD的底面邊長及側棱長均為13,M、N分別是PA、BD上的點,且PM∶MA=BN∶ND=5∶8. (1)求證:直線MN∥平面PBC; (2)求直線MN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 (1)證明:∵P—ABCD是正四棱錐,∴ABCD是正方形.連結AN并延長交BC于點E,連結PE. ∵AD∥BC,∴EN∶AN=BN∶ND. 又∵BN∶ND=PM∶MA,∴EN∶AN=PM∶MA. ∴MN∥PE. 又∵PE在平面PBC內(nèi),∴MN∥平面PBC. (2)解:由(1)知MN∥PE,∴MN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就是PE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 設點P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為O,連結OE,則∠PEO為PE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 由正棱錐的性質(zhì)知PO==. 由(1)知,BE∶AD=BN∶ND=5∶8,∴BE=. 在△PEB中,∠PBE=60,PB=13,BE=,根據(jù)余弦定理,得PE=. 在Rt△POE中,PO=,PE=,∴sin∠PEO==. 故MN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為arcsin. 思考討論 證線面平行,一般是轉化為證線線平行.求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一般用構造法,作出線與面所成的角.本題若直接求MN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計算困難,而平移轉化為PE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則計算容易.可見平移是求線線角、線面角的重要方法. ●闖關訓練 夯實基礎 1.兩條直線a、b滿足a∥b,bα,則a與平面α的關系是 A.a∥α B.a與α相交 C.a與α不相交 D.aα 答案:C 2.a、b是兩條異面直線,A是不在a、b上的點,則下列結論成立的是 A.過A有且只有一個平面平行于a、b B.過A至少有一個平面平行于a、b C.過A有無數(shù)個平面平行于a、b D.過A且平行a、b的平面可能不存在 解析:過點A可作直線a′∥a,b′∥b,則a′∩b′=A. ∴a′、b′可確定一個平面,記為α. 如果aα,bα,則a∥α,b∥α. 由于平面α可能過直線a、b之一,因此,過A且平行于a、b的平面可能不存在. 答案:D 3.(xx年全國Ⅰ,16)已知a、b為不垂直的異面直線,α是一個平面,則a、b在α上的射影有可能是①兩條平行直線;②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③同一條直線;④一條直線及其外一點. 在上面結論中,正確結論的編號是__________.(寫出所有正確結論的編號) 解析:A1D與BC1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互相平行; AB1與BC1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互相垂直; DD1與BC1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是一條直線及其外一點. 答案:①②④ 4.已知Rt△ABC的直角頂點C在平面α內(nèi),斜邊AB∥α,AB=2,AC、BC分別和平面α成45和30角,則AB到平面α的距離為__________. 解析:分別過A、B向平面α引垂線AA′、BB′,垂足分別為A′、B′. 設AA′=BB′=x,則AC2=()2=2x2, BC2=()2=4x2. 又AC2+BC2=AB2,∴6x2=(2)2,x=2. 答案:2 5.如下圖,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側棱PA⊥底面ABCD,側面PBC內(nèi)有BE⊥PC于E,且BE= a,試在AB上找一點F,使EF∥平面PAD. 解:在面PCD內(nèi)作EG⊥PD于G,連結AG. ∵PA⊥平面ABCD,CD⊥AD,∴CD⊥PD.∴CD∥EG. 又AB∥CD,∴EG∥AB. 若有EF∥平面PAD,則EF∥AG,∴四邊形AFEG為平行四邊形,得EG=AF. ∵CE==a,△PBC為直角三角形,∴BC2=CECPCP=a,====. 故得AF∶FB=2∶1時,EF∥平面PAD. 6.如下圖,設P為長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點,M、N分別為AB、PD上的點,且=,求證:直線MN∥平面PBC. 分析:要證直線MN∥平面PBC,只需證明MN∥平面PBC內(nèi)的一條直線或MN所在的某個平面∥平面PBC. 證法一:過N作NR∥DC交PC于點R,連結RB,依題意得=== =NR=MB.∵NR∥DC∥AB,∴四邊形MNRB是平行四邊形.∴MN∥RB.又∵RB平面PBC,∴直線MN∥平面PBC. 證法二:過N作NQ∥AD交PA于點Q,連結QM,∵==,∴QM∥PB.又NQ∥AD∥BC,∴平面MQN∥平面PBC.∴直線MN∥平面PBC. 證法三:過N作NR∥DC交PC于點R,連結RB,依題意有==,∴=,=+ + =.∴MN∥RB.又∵RB平面PBC,∴直線MN∥平面PBC. 培養(yǎng)能力 7.已知l是過正方體ABCD—A1B1C1D1的頂點的平面AB1D1與下底面ABCD所在平面的交線,(1)求證:D1B1∥l;(2)若AB=a,求l與D1間的距離. (1)證明: ∵D1B1∥BD,∴D1B1∥平面ABCD. 又平面ABCD∩平面AD1B1=l, ∴D1B1∥l. (2)解:∵D1D⊥平面ABCD, 在平面ABCD內(nèi),由D作DG⊥l于G,連結D1G,則D1G⊥l,D1G的長即等于點D1與l間的距離. ∵l∥D1B1∥BD,∴∠DAG=45. ∴DG=a,D1G===a. 探究創(chuàng)新 8.如下圖,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AB,點E、M分別為A1B、C1C的中點,過點A1、B、M三點的平面A1BMN交C1D1于點N. (1)求證:EM∥平面A1B1C1D1; (2)求二面角B—A1N—B1的正切值; (3)設截面A1BMN把該正四棱柱截成的兩個幾何體的體積分別為V1、V2(V1<V2),求V1∶V2的值. (1)證明:設A1B1的中點為F,連結EF、FC1. ∵E為A1B的中點,∴EFB1B. 又C1MB1B,∴EFMC1.∴四邊形EMC1F為平行四邊形. ∴EM∥FC1.∵EM平面A1B1C1D1, FC1平面A1B1C1D1,∴EM∥平面A1B1C1D1. (2)解:作B1H⊥A1N于H,連結BH. ∵BB1⊥平面A1B1C1D1,∴BH⊥A1N. ∴∠BHB1為二面角B—A1N—B1的平面角. ∵EM∥平面A1B1C1D1,EM平面A1BMN,平面A1BMN∩平面A1B1C1D1=A1N, ∴EM∥A1N. 又∵EM∥FC1,∴A1N∥FC1. 又∵A1F∥NC1,∴四邊形A1FC1N是平行四邊形.∴NC1=A1F. 設AA1=a,則A1B1=2a,D1N=a. 在Rt△A1D1N中,A1N== a,∴sin∠A1ND1==. 在Rt△A1B1H中,B1H=A1B1sin∠HA1B1=2a= a. 在Rt△BB1H中,tan∠BHB1===. (3)解:延長A1N與B1C1交于P,則P∈平面A1BMN,且P∈平面BB1C1C. 又∵平面A1BMN∩平面BB1C1C=BM,∴P∈BM,即直線A1N、B1C1、BM交于一點P. 又∵平面MNC1∥平面BA1B1,∴幾何體MNC1—BA1B1為棱臺.(沒有以上這段證明,不扣分) ∵S=2aa=a2,S=aa= a2, 棱臺MNC1—BA1B1的高為B1C1=2a, V1=2a(a2++a2)= a3,∴V2=2a2aa-a3= a3. ∴=. ●思悟小結 1.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有三種:直線在平面內(nèi)、直線與平面相交、直線與平面平行,后者又統(tǒng)稱為直線在平面外. 2.輔助線(面)是解證線面平行的關鍵.為了能利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質(zhì)定理,往往需要作輔助線(面). ●教師下載中心 教學點睛 1.必須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以及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質(zhì)定理;結合本課時題目,使學生掌握解證線面平行的基本方法. 2.證明線面平行是高考中常見的問題,常用的方法就是證明這條線與平面內(nèi)的某條直線平行. 拓展題例 【例1】 如下圖,設a、b是異面直線,AB是a、b的公垂線,過AB的中點O作平面α與a、b分別平行,M、N分別是a、b上的任意兩點,MN與α交于點P,求證:P是MN的中點. 證明:連結AN,交平面α于點Q,連結PQ. ∵b∥α,b平面ABN,平面ABN∩α=OQ,∴b∥OQ.又O為AB的中點, ∴Q為AN的中點. ∵a∥α,a平面AMN且平面AMN∩α=PQ, ∴a∥PQ.∴P為MN的中點. 評述:本題重點考查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zhì). 【例2】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1⊥BC1,AB=CC1=a,BC=b. (1)設E、F分別為AB1、BC1的中點,求證:EF∥平面ABC; (2)求證:A1C1⊥AB; (3)求點B1到平面ABC1的距離. (1)證明:∵E、F分別為AB1、BC1的中點,∴EF∥A1C1.∵A1C1∥AC,∴EF∥AC. ∴EF∥平面ABC. (2)證明:∵AB=CC1,∴AB=BB1.又三棱柱為直三棱柱,∴四邊形ABB1A1為正方形.連結A1B,則A1B⊥AB1. 又∵AB1⊥BC1,∴AB1⊥平面A1BC1.∴AB1⊥A1C1. 又A1C1⊥AA1,∴A1C1⊥平面A1ABB1. ∴A1C1⊥AB. (3)解:∵A1B1∥AB,∴A1B1∥平面ABC1. ∴A1到平面ABC1的距離等于B1到平面ABC1的距離. 過A1作A1G⊥AC1于點G, ∵AB⊥平面ACC1A1, ∴AB⊥A1G.從而A1G⊥平面ABC1,故A1G即為所求的距離,即A1G= . 評述:本題(3)也可用等體積變換法求解.-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 9.2 直線與平面平行教案 2019 2020 年高 數(shù)學 一輪 復習 直線 平面 平行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268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