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五 近代歐美代議制及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doc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五 近代歐美代議制及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五 近代歐美代議制及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五 近代歐美代議制及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一: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 前提 (1)1640~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打擊了國內封建制度和封建勢力。 (2)1688年“光榮革命”改變了議會與國王之間的關系,王權由神授變?yōu)閬碜宰h會。 2. 內容 (1)確立:《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主權,議會掌握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 (2)發(fā)展 ①18世紀前期,責任內閣制開始形成,首相和內閣須從議會下院多數(shù)黨中產生,議會取得了對行政的監(jiān)督權,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 ②1832年議會改革,新興工業(yè)資產階級取得更多的席位。 背景:①工業(yè)資產階級不滿②財產限制,工人不滿 內容:①增加新興工業(yè)城市的名額②低額財產選舉 結果:工業(yè)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參政權和選舉權 3. 特點 (1)英國君主立憲制是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以代議制民主政治為基礎的。 (2)國王角度:國王是國家元首,但平常僅扮演儀式性的角色,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 (3)內閣角度:內閣是最高行政機關,承擔行政職責,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對議會負責。 (4)議會角度:議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國家權力中心。 (5)首相角度: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長(政府首腦),由議會多數(shù)黨的領袖擔任,首相手中擁有行政權、立法創(chuàng)議權,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二:美國聯(lián)邦共和制確立(1787年憲法) 1. 背景 美國獨立后建立的邦聯(lián)體制存在嚴重的缺陷:無力解決國內外貿易、償還債務、國家安全等問題,面臨著維護共和制及加強中央集權的問題。 2. 確立 1787年憲法確立了聯(lián)邦制及三權分立的總統(tǒng)共和制政體。 3. 體現(xiàn)原則 (1)聯(lián)邦制原則:規(guī)定了一個強有力的聯(lián)邦政府,包括總統(tǒng)、國會和最高法院。同時憲法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 (2)分權制衡原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部分,分別由國會(分參眾兩院)、總統(tǒng)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約。 (3)民主原則(人民主權原則):規(guī)定總統(tǒng)和議會議員都由選舉產生。眾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出,參議員由各州議會選出??偨y(tǒng)由各州選舉團選出,即先由各州議會選出候選人,再由選舉人選舉總統(tǒng)。總統(tǒng)和議員均實行任期制。 4. 局限性 ①承認黑人奴隸制②印第安人、黑人奴隸的選舉權被剝奪(種族歧視烙?。? 5. 1787年憲法是利益平衡的憲法——平衡三方利益 ①平衡中央與地方利益:聯(lián)邦制——中央權力加強,地方仍有一定獨立性 ②平衡州與小州利益:參,眾議員的名額分配 ③平衡南方與北方利益:5個黑人折成3個白人(實質上對南方更有利) 6.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美國總統(tǒng)共和制的異同 (1)相同點: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政體,其核心特征是代議制民主,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產物; (2)不同點: 項目 英國君主立憲 美國總統(tǒng)共和制 國家元首 國王 總統(tǒng) 元首產生方式 世襲 選民間接選舉 元首任期 終身 任期制 元首權力 “統(tǒng)而不治” 掌握實權 政府首腦 首相 總統(tǒng) 政府產生 議會產生 總統(tǒng)任命 政府與議會的關系 議會中多數(shù)席位的政黨組建,對議會負責 相互制衡 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總統(tǒng) 三:法國共和制的確立 1. 背景:法國大革命后,君主制與共和制進行了長期的斗爭;普法戰(zhàn)爭后法蘭西第二帝國垮臺,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2. 確立:1875年法國議會以一票優(yōu)勢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3. 內容: ①總統(tǒng):任期7年,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有權任命文武官員、締結條約等;經眾議院同意有權任命內閣,經參議院同意有權任命解散眾議院;總統(tǒng)由參眾兩院聯(lián)席會議選舉產生 ②議會:采用兩院制,參議院通過間接選舉產生,有權否決眾議院通過的的法律; ③內閣:內閣要對參議院負責。 ④其他:法國國歌、法國國慶日、政府的共和國形式永不動搖等。 4.評價 ①在法律上確立了法國的共和政體,從法律上阻斷了?;逝蓮捅俚牡缆发诠埠驼w的確立本質上是法國工業(yè)革命完成后進入工業(yè)資本主義發(fā)展時期的必然結果③法國共和政體中總統(tǒng)和參議院權力很大是?;逝珊唾Y產階級共和派相妥協(xié)的產物 四: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 背景:分裂狀況阻礙德意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普魯士在首相俾斯麥(鐵血宰相)的領導下,通過三次王朝戰(zhàn)爭統(tǒng)一德國。 2. 確立:1871年德國制定《德意志帝國憲法》。 3. 內容: ①國家形式:聯(lián)邦制。政體:君主立憲制②皇帝:元首,任命官吏,軍隊統(tǒng)帥,創(chuàng)制法律,主宰議會③宰相: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在內閣中擁有絕對的權力④聯(lián)邦議會(議員由皇帝任命),帝國議會(由選舉產生,作用較小) 4. 特點:立憲為虛,君主專制是實,具有軍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殘余。 5.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比較 項目 不同點 相同點 君主 英:“統(tǒng)而不治”,虛位的國家元首; 德:集行政、軍事、立法、司法等大權 形式相同。都由君主、議會、首相、憲法,立法權都由議會行使,都宣稱君主立憲制。 首相 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 德: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 議會 英:切實行使立法權,對行政權監(jiān)督; 德:議會通過的法律須經皇帝簽署生效,皇帝有權召開解散議會。 司法 英:司法獨立 德:皇帝監(jiān)督法律的實施 五:馬克思主義誕生 1.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①經濟基礎:工業(yè)革命引起的深刻變化 ②階級條件:獨立工人運動的興起(三大工人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③思想基礎:19世紀人類優(yōu)秀文化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2.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 3. 內容 肯定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闡明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揭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號召無產階級聯(lián)合。 4.意義:從此,無產隊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工人運動蓬勃興起。 六:巴黎公社與十月革命 1. 巴黎公社——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嘗試(1871年) (1)背景:普法戰(zhàn)爭中法國失敗后,巴黎人民成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但掌權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企圖偷襲國民自衛(wèi)軍的陣地,準備解除工人武裝。(民族矛盾激化階級矛盾導致革命的爆發(fā)) (2)措施:1,廢除資產階級的反動軍隊,代之以國民自衛(wèi)軍2,國家的最高全力機關是經普選產生的公社委員會3,國家工職人員的最高年薪不得超過一般技術工人的工資 (3)原因:主觀——沒有發(fā)動農民,缺乏先進政黨領導, 客觀——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發(fā)展階段,無產階級革命條件不成熟(根本原因)。 (4)兩大經驗:堅持暴力斗爭;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實現(xiàn)無產階級專政。 (5)兩個教訓:必須由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革命政黨領導;必須建立鞏固的工農聯(lián)盟,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 (6)四個特點:突發(fā)性、自發(fā)性、政治性、革命性。 2.十月革命——社會主義政權在一國成功建立(1917年) (1)原因: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huán);一戰(zhàn)激化了國內矛盾;成熟的布爾什維克黨;俄國國內矛盾重重。 (2)革命經過:兩階段 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3)三變化: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間俄國社會發(fā)生的變化。 ①政權:沙皇專制政權―→兩個政權并存―→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工兵蘇維埃政府 ②革命任務: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③革命策略:和平奪權―→武裝起義 3. 社會主義發(fā)展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理想變現(xiàn)實的歷程。 (1)《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國際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指導。 (2)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但曇花一現(xiàn)。 (3)十月革命一舉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最終變?yōu)楝F(xiàn)實。-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五 近代歐美代議制及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二輪 復習 專題 近代 歐美 代議制 社會主義理論 實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322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