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語文 3.8.論快樂課后知能檢測 粵教版選修《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讀》.doc
《2019年高中語文 3.8.論快樂課后知能檢測 粵教版選修《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讀》.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中語文 3.8.論快樂課后知能檢測 粵教版選修《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讀》.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高中語文 3.8.論快樂課后知能檢測 粵教版選修《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讀》 一、基礎鞏固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飄瞥(piē) 混沌(tn) 禁錮(ɡ) 專橫跋扈(hnɡ) B.跛腳(bǒ) 荒謬(mi) 洗滌(d) 半身不遂(su) C.給予(jǐ) 愧怍(zu) 渺茫(miǎo) 涸轍之魚(h) D.酉陽(yǒu) 簞食(dān) 譬如(b) 剜肉補瘡(wān) 【解析】 A項,“沌”應讀dn;B項,“遂”應讀“su”;D項,“譬”應讀p。 【答案】 C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嵯峨 散漫 雕砌 意興闌姍 B.羈縻 詭秘 隕落 勞燕紛飛 C.凋蔽 驀然 修煉 自相矛盾 D.雜沓 銷贓 萌蘗 豐富多彩 【解析】 A項,姍—珊;B項,紛—分;C項,蔽—敝。 【答案】 D 3.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粋€是( ) 迂回曲折、錯綜細密的東方思維模式,使我們深諳聲音的奧秘:我們聽得出大音稀聲的意境、欲言又止的無奈和弦外之音的分量,我們善于運用聲東擊西、指鹿為馬的戰(zhàn)術,也會在點到為止的留白中,不動聲色地享受“此時無聲勝有聲”帶來的精神滿足。這就是中國人關于聲音的眾多看上去匪夷所思,其實奧妙無窮的哲學之一。 A. 弦外之音 B. 指鹿為馬 C. 留白 D. 其實 【解析】 B項,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與“聲音的奧秘”、“奧妙無窮”等語境不合,應改為“指桑罵槐”。A項,弦外之音:比喻話里間接透露的、沒有明說的意思。C項,留白: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D項,其實:承上文轉(zhuǎn)折,表示所說的情況是真實的。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食醋富有氨基酸、鈣、磷、鐵和維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膚吸收之后,可改善營養(yǎng)缺乏,促使皮膚美白細膩。 B.我們說話寫文章,在把零散的詞語串成一個個可以用來傳遞信息、完成交際任務的句子的時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語法規(guī)律的。 C.領導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堅持以人為本的執(zhí)政理念,是推動一個地方社會經(jīng)濟健康發(fā)展的前提。 D.搜集史料不容易,鑒定和運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國過去的大部分史學家主要力量就用在這方面。 【解析】 A項,成分殘缺,“改善”缺少賓語,在“細膩”后面加“的狀況”;C項,兩面對一面,可將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刪掉;D項,“這方面”,到底是“搜集史料”呢,還是“鑒定和運用史料”,指代不明確。 【答案】 B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及以上老年人已達1.5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預是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問題 ②按通常30%的發(fā)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萬老人至少發(fā)生1次跌倒 ③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樣向跌倒的老人正確施救,則是技術問題 ⑤見危不救,可能導致老人傷殘或死亡 ⑥救助不當,也可能幫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解析】 先按照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將⑤⑥、①④排在一起,再根據(jù)②句與首句中數(shù)字的直接關系,將②排在首位,再根據(jù)③句所述的“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確定“二者”指的是“伸出援手”和“正確施救”。 【答案】 B 二、課內(nèi)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6~8題。 快樂在人生里,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里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幾分鐘或者幾天的快樂賺我們活了一世,忍受著許多痛苦。我們希望它來,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這三句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在我們追求和等候的時候,生命又不知不覺地偷渡過去。也許我們只是時間消費的籌碼,活了一世不過是為那一世的歲月充當殉葬品,根本不會想到快樂。但是我們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當,我們還理想死后有個天堂,在那里——謝上帝,也有這一天!我們終于享受到永遠的快樂。你看,快樂的引誘,不僅像電兔子和方糖,使我們?nèi)淌芰巳松?,而且仿佛釣鉤上的魚餌,竟使我們甘心去死。這樣說來,人生雖痛苦,卻不悲觀,因為它終抱著快樂的希望;現(xiàn)在的賬,我們預支了將來去付。為了快活,我們甚至于愿意慢死。 穆勒曾把“痛苦的蘇格拉底”和“快樂的豬”比較。假使豬真知道快活,那么豬和蘇格拉底也相去無幾了。豬是否能快樂得像人,我們不知道;但是人會容易滿足得像豬,我們是常看見的。把快樂分肉體的和精神的兩種,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盡管快樂的原因是肉體上的物質(zhì)刺激。小孩子初生了下來,吃飽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雖然它身體感覺舒服。緣故是小孩子時的精神和肉體還沒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狀態(tài)。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來欣賞,來審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將離別時的宴席,隨它怎樣烹調(diào)得好,吃來只是土氣息,泥滋味。那時刻的靈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見陽光,撕去皮的傷口怕接觸空氣,雖然空氣和陽光都是好東西??鞓窌r的你一定心無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覺快樂,你那時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同樣心安理得。有最潔白的良心,跟全沒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6.第一段中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闡明人生快樂永遠是一種引誘。 7.作者說“為了快活,我們甚至于愿意慢死”而我們常說“與其茍且偷生,不如壯烈地死去”,我們該如何理解作者所說的“慢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生雖難免痛苦,但不應悲觀,要抱定對快樂的追求,永不丟棄,堅定理想,勇敢地活下去。 8.“把快樂分肉體的和精神的兩種,這是最糊涂的分析”,為什么是“最糊涂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為在作者看來,一切快樂的享受都是屬于精神的,盡管快樂的原因是肉體上的物質(zhì)刺激。 三、課外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題。 中國詩和中國畫(節(jié)選) 錢鐘書 一個傳統(tǒng)破壞了,新風氣成為新傳統(tǒng)。新傳統(tǒng)里的批評家對于舊傳統(tǒng)里的作品能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作比較客觀的估計,因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靜和超脫,所謂“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元行沖《釋疑》),而舊傳統(tǒng)里的批評家就像“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除舊布新也促進了人類的集體健忘,一種健康的遺忘,千頭萬緒簡化為二三大事,留存在記憶中,節(jié)省了不少心力。舊傳統(tǒng)里若干復雜問題,新的批評家也許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就沒想到它們一度存在過。他的眼界空曠,沒有枝節(jié)凌亂的障礙物來擾亂視線,比起他這樣高瞰遠矚,舊的批評家未免見樹不見林了。不過,無獨必有偶,另一個偏差是見林不見樹。局外人也就是門外漢,他的意見,仿佛“清官判斷家務事”,有條有理,而對于委屈私情,終不能體貼入微。一個社會、一個時代各有語言天地,各行各業(yè)以至一家一戶也都有它的語言天地,所謂“此中人語”。譬如鄉(xiāng)親敘舊、老友談往、兩口子講體己、同業(yè)公議、專家討論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聽來,往往不甚了了。緣故是:在這種談話里,不僅有術語、私房話以至“黑話”,而且由于同伙們相知深切,還隱伏著許多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所謂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suppositio),旁人難于意會。釋朱宏《竹窗隨筆》論禪宗問答:“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別,忽然邂逅,相對作鄉(xiāng)語隱語,旁人聽之,無義無味。”這其實是生活中的平常情況,只是“聽之無義無味”的程度隨人隨事不同。批評家對舊傳統(tǒng)或風氣不很認識,就可能“說外行話”,曲解附會。舉一個文評史上的慣例罷。 我們常聽說中國古代文評里有對立的兩派,一派要“載道”,一派要“言志”。事實上,在中國舊傳統(tǒng)里,“文以載道”和“詩以言志”主要是規(guī)定各種文體的職能,并非概括“文學”的界說?!拔摹背V干⑽幕颉肮盼摹倍裕詤^(qū)別于“詩”、“詞”。這兩句話看來針鋒相對,實則水米無干,好比說“他去北京”、“她回上?!?,或者羽翼相輔,好比說“早點是稀飯”、“午餐是面”。因此,同一個作家可以“文載道”,以“詩言志”,以“詩余”的詞來“言”詩里說不出口的“志”。這些文體就像臺階或梯級,是平行而不平等的,“文”的等次最高。西方文藝理論常識輸入以后,我們很容易把“文”一律理解為廣義上的“文學”,把“詩”認為是文學創(chuàng)作精華的同義詞。于是那兩句老話仿佛“頓頓都喝稀飯”和 “一日三餐全吃面”,或“兩口兒都上北京”和“雙雙同去上?!?,變成相互排除的命題了。傳統(tǒng)文評里有它的矛盾,但是這兩句話不能算是矛盾的口號。對傳統(tǒng)不夠理解,就發(fā)生了這個矛盾的錯覺。當然,相反的,也會發(fā)生統(tǒng)一的錯覺,譬如我們常聽說中國詩和中國畫是融合一致的。 9.第一段中,“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這句話中的“當局”者和“傍(旁)觀”者各指什么人?“迷”和“審”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考查對文中詞語含義的理解。結合上下文不難發(fā)現(xiàn),這句話是說舊傳統(tǒng)里的批評家和新傳統(tǒng)里的批評家對作品的態(tài)度。 【答案】 “當局”者指的是“舊傳統(tǒng)里的批評家”;“傍(旁)觀”者指的是“新傳統(tǒng)里的批評家”?!懊浴敝敢蛑蒙砥渲校瑢εf傳統(tǒng)里的作品不能全面認識和客觀估計;“審”是指具有局外人的冷靜和超脫,能對舊傳統(tǒng)里的作品有全面的分析和客觀公正的評估。 10.第二段里“這兩句話看來針鋒相對,實則水米無干”,“這兩句話”指的是哪兩句話?“水米無干”這個比喻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考查對語句含義的理解?!斑@”是一個關鍵詞,可見這兩句是指上文中的。“水米無干”的“干”是“關系”,“水米”是比喻的喻體,找出它的本體即可。 【答案】 “這兩句話”指的是“文以載道”和“詩以言志”。“水米無干”指原來說的是不同的兩個問題,即古代文體是散文用來“載道”,詩歌用來“言志”。 11.作者在這篇文章里,批評的主要對象是誰?批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從文章第一段中可以看出,這篇文章是針對新傳統(tǒng)里的批評家的偏見而展開議論的。據(jù)此回答即可。 【答案】 作者在文中主要批評的是新傳統(tǒng)里的批評家。主要是批評他們對舊傳統(tǒng)里的作品進行評論時,有見林而不見樹的偏差。 12.結合錢鐘書的《談中國詩》以及這篇文章,簡要分析錢鐘書的語言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這是一個由課內(nèi)牽引到課外的拓展性題目,回答時不必求全面,只要能結合文本,有理有據(jù)地分析即可。 【答案】 (1)善于使用比喻,把深奧的道理解說得生動透徹,如文中以“水米”來比喻“文以載道”和“詩以言志”兩種主張。用“清官判斷家務事”比喻新傳統(tǒng)里的批評家對舊傳統(tǒng)的作品的批評,生動幽默。(2)善于使用對比手法,將兩者的觀點表現(xiàn)得準確清楚,如將新傳統(tǒng)的批評家和舊傳統(tǒng)的批評家對比,將“文以載道”和“詩以言志”的觀點進行對比,從對比中闡述自己的主張。(3)大量引用古典詩文,不僅使文章典雅豐富,也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四、語言表達 13.20世紀80年代,國外某漢學家讀了《圍城》后非常欽佩該書作者錢鐘書先生。這位漢學家在北京參加國際研討會時打電話給錢鐘書先生,表達了希望拜訪他的意向。下面是他們之間的一段對話。 錢鐘書:你吃過雞蛋嗎? 漢學家:吃過。 錢鐘書:你吃過雞蛋以后有沒有想過要認識那只下蛋的雞呢? 漢學家:沒有想過。 錢鐘書:那你也就不必見我了。 如果你是這位漢學家,在遭到錢鐘書巧妙謝絕后仍然想拜訪他,你怎樣表達你的希望呢?要求仍然以“雞”和“蛋”為喻體,不超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這次吃的“雞蛋”味道非常特別,所以很想見一見那只非凡的“母雞”。 1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開篇寫道:“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請就你對《琵琶行》及白居易本人的了解,寫一篇送別場景的短文。 要求:(1)側(cè)重環(huán)境描寫。(2)準確把握句中意境。(3)至少運用排比、擬人或比喻中的一種修辭。(4)結構相對完整,語言簡明、連貫、得體。(5)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是對古典詩句以賞析的方式進行擴展。此類擴展必須以理解原句的內(nèi)容及作者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為前提。答題時,首先要借助對《琵琶行》及白居易的了解,準確把握句中的意境;其次是將送別的場景描述出來,尤其要側(cè)重送別時的環(huán)境描寫。 【答案】 (示例)荻花像幾個孤獨的舞者,在夾著些寒意的夜風里,瑟瑟地抖了抖身子,三兩片楓葉無奈地飄向了江水。月亮很圓,可清輝里卻彌漫著一股股涼意,仿佛一塊冰冷的鐵餅。在霧白的月光下,江上散落著幾點漁火,在夜風里搖曳,仿佛游子那愁意陣陣的心跳。秋蟬瑟縮著身子,連一聲哀鳴也沒有,更無管弦之音:一切都在靜寂中保持著某種沉默。明天朋友就要遠行了,一杯不太溫熱的小酒,如何能解去我們心中的愁悶?-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讀 2019年高中語文 3.8.論快樂課后知能檢測 粵教版選修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讀 2019 年高 語文 3.8 快樂 課后 知能 檢測 粵教版 選修 中國 現(xiàn)代 散文 選讀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326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