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5區(qū)2019屆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分類匯編 論述類文本閱讀專題 新人教版.doc
《北京市15區(qū)2019屆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分類匯編 論述類文本閱讀專題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京市15區(qū)2019屆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分類匯編 論述類文本閱讀專題 新人教版.doc(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論述類文本閱讀專題 東城區(qū) (三)閱讀《畫好人生的“九百個方格”》一文,完成第16~19題。(共8分) 畫好人生的“九百個方格” 葉建軍 如果你20歲,你的人生是這樣的: 如果你讀完大學,你的人生是這樣的: 在網絡上,曾經有一個“A4紙上看人生”的熱門帖子:以75歲的平均年齡計算,人生不過短短的900個月,用一個3030的表格來呈現(xiàn),一張A4紙就足夠了。如果人生每過一個月,就把一個格子涂上顏色,許多人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人生已過大半,時間來去匆匆。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看不見摸不著,于是也常給人一種錯覺,好像時間的水井永遠不會干涸。一張A4紙、900個方格,把時間量化,為人生建模①,也就難怪讓人產生“時間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但感慨歸感慨,這張A4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更是一種激勵,仿佛一下子讓人看到了人生的進度和時間的井底,從而有了一種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感。既然人生就是這么900個方格,還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慎重落筆,把每個方格都涂得精彩而飽滿呢? 時間是偉大的書寫者,而手握人生時間巨筆的,從來都是我們自己。畫好人生的900個方格,就是要在方寸之間用心,做好為人生謀篇布局的工作。有人說,珍惜時間的人做夢都在思考問題,浪費時間的人白天也當成晚上來消遣。在方寸之間用心,就當在心里打好人生的草稿,盡早規(guī)劃好未來路徑,讓不同時期的目標牽引著自己充實人生的奮斗;就當在心里放個鬧鐘,時刻提醒自己“時間的存量已經越來越少”“莫等閑,白了少年頭”,更需加倍努力、不懈奮斗;就當在心里揚起風帆,時刻讓自己保持爬坡過坎的壓力感、奮勇向前的使命感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責任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方不負青春韶華。 春夏相交但有別,秋冬相接但不紊②。900個端端正正的方格,也是一種隱喻,恰恰說明人生自有其規(guī)則和邊界。涂色不能出格,行為不可逾矩。為私者,需要明辨善惡丑美,看清舍與得,堅持修心為善、正心守道、扼心制欲,不做虧心事、不謀不義財,踏踏實實走好人生每一步;為公者,更要養(yǎng)浩然正氣,分清公與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盡心竭力持守公道、秉公辦事。走遠路,更要走對路,這是對人生負責,更是對時間的敬畏。 有人認為,現(xiàn)代生活的一個標志性特征,就是將原本屬于黑夜、屬于休息的時間納入人的活動時間。技術的進步、日常生活的豐富,拉長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白天。同樣是900個月,現(xiàn)代人所能占有的有效活動時間,一定比古時候要長很多。然而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中,即使再長的時間也往往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人們終日忙碌,卻少有時間停下來思考,什么樣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生活。事實上,時間本身包含豐富的維度,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既不是長短,也不是快慢,而是如何讓每一分每一秒都更有價值。在這個意義上,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質量。。 時間是慷慨的給予者,也是偉大的孕育者,更是永恒的評判者。在每個人生命的土地上,時間終歸會給那些辛勤耕耘的人以豐收,給蹉跎虛度的人以荒蕪。 (選自《 人民日報 》,xx年9月17日) ①建模:為了研究某種現(xiàn)實或事物而建立的模型。②紊:亂。 16.作者的主要看法是。(限20字以內)(2分) 17.閱讀全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第一段用現(xiàn)實熱帖論證了本段的觀點。 B.第三段論述的重點:我們要在方寸之間用心,為人生做好謀篇布局。 C.第四段先以春夏秋冬、方格為喻引出觀點;再用為私者、為公者的行為準則作證明;最后指出這樣做的意義,再次強調觀點。 18.根據下面提供的材料,為第五段橫線處補充一個合適的事實論據。(不超過60字)(2分) 【材料】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fā)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把中國國防自衛(wèi)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被稱為“兩彈元勛”。 1950年8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后,他便毅然放棄了美國優(yōu)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祖國。 1958年秋,鄧稼先負責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在沒有資料,缺乏試驗條件的情況下,他挑起了探索原子彈理論的重任。那時,由于條件艱苦,同志們使用算盤進行極為復雜的原子理論計算,為了演算一個數(shù)據,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個多月,算9次,要花費一年多時間,常常是工作到天亮。每當過度疲勞,思維中斷時,鄧稼先都著急地說:“唉,一個太陽不夠用呀!” 1986年7月29日,因核輻射而患直腸癌的鄧稼先逝世,終年62歲。 答: 19.生活中,常常見到有些同學一方面大喊時間不夠用,一方面又做什么事都緊張不起來。針對這種現(xiàn)象,有人認為他們功課太緊、平時太累,還有人認為是他們對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請結合文章最后一段,談談你的看法。(2分) 答: 16.答案:我們要珍惜人生的每分每秒,慎重對待。 評分:2分。 17.答案:A 評分:2分。 18.示例:“兩彈元勛”鄧稼先雖然人生只有62年,但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國防自衛(wèi)武器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體現(xiàn)了他人生的價值。 評分:共2分。針對“人生雖短但每分每秒更有價值”概述鄧稼先的事跡,其中,概述其生命短暫和生命的高質量(價值)各1分。 19.要點:①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人生不能隨心所欲。②只有珍惜時間、辛勤付出才會有收獲,虛度將一事無成。 評分:2分,針對現(xiàn)象實質談看法1分,結合最后一段內容說理由1分。 海淀區(qū)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題。(共7分) ①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走出去”戰(zhàn)略也進入到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不僅中國企業(yè)、中國產品要“走出去”,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軟力量”也要“走出去”。而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知己知彼”。 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品質,“至善至美”“中和為美”的審美追求,“周而復始”“虛實相生”的哲學思考,都是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精華。從諸子典籍、服飾器物、風土民俗中提煉出的文化內涵,就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底氣?!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薄暯街飨瘡闹袊糯浼屑橙≈腔?,每每在外交演講中巧妙用典,“中國表達”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廣泛傳播,“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等文化思想越來越影響著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價值觀。只有認真發(fā)掘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成分,中國文化才有“走出去”的底氣,“民族的”才能成為“世界的”。 ③要做到“知己”,我們不僅要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也要突顯當代中國文化的價值。劉慈欣的科幻作品展示了人類面對宇宙乾坤時的深刻思考、擔當精神與共生智慧,譯介到歐美后受到普遍好評,劉慈欣本人也榮膺了“雨果獎”,為世界科幻文學殿堂貢獻了“中國幻想”。世界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只要在國外開獨唱音樂會,一定會有三分之一的演出曲目是中國的民歌和流行歌曲。xx年5月7日,在維也納聯(lián)合國中文日系列活動中,他又演唱了《絨花》《我和我的祖國》……這些作品,緊扣時代脈搏,主動傳播中國聲音,改變著世界對中國文化的印象,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創(chuàng)造力。 ④要讓中國文化“走出去”,就要著力提高文化詮釋的能力,用符合對方語境的方式來詮釋我們的中國文化。這些年,我國借助國際著名的電影節(jié)、藝術節(jié)、書展、博覽會等多種渠道,積極推介中國文化產品,增進了世界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網頁動畫《十三五》便以輕松活潑的形式,讓外國友人從一個側面了解和接受當代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文化。此外,我國青年學生也以說唱、街舞、桌游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文學、藝術中的中國文化元素融入到對外交流活動中。用別人能夠聽懂的方式來講述,用別人易于接受的方式來傳播,才能真正做到“知彼”。 ⑤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歷史機遇,既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中國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世界才會在審美感受中更加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 22.閱讀文章,說說中國文化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如何才能做到“知己”和“知彼”。(3分) 答: 23.閱讀下面兩則材料,選擇最適合做第③段論據的一則,并說明理由。(2分) 【材料一】 美國老牌動畫電影公司迪斯尼、夢工廠紛紛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各種元素,出品了《花木蘭》《功夫熊貓》等優(yōu)秀影片,不僅為美國電影公司贏得了更多的中國票房,還因中國傳統(tǒng)元素的注入帶來的視覺與思維的多重驚喜而受到世界各地影迷的普遍歡迎,在票房與口碑上均大獲全勝。 【材料二】 xx年12月18日,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圍名單頒布,中國選送的電影《紅海行動》作為九部入圍影片之一將沖擊奧斯卡獎。這部軍事題材的商業(yè)影片,沒有把單打獨斗式的個人英雄主義當作精神制高點,而是把鏡頭聚焦在當代中國海軍官兵這一集體上,展現(xiàn)了中國軍人的英雄氣概與大國崛起的精神氣度。 答: 24.讀完文章后,結合現(xiàn)實,你覺得為了讓中國文化“走出去”還可以做些什么?(2分) 答: (三) 22.示例:要“知己”,不僅要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也要突顯當代中國文化的價值;要“知彼”,就要著力提高文化詮釋的能力,用符合對方語境的方式來詮釋中國文化(或:就要用別人能夠聽懂的方式來講述,用別人易于接受的方式來傳播)。 (共3分。“知己”,2分;“知彼”,1分) 23.示例:選擇材料二,因為材料中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紅海行動》,展現(xiàn)的中國軍人集體的英雄氣概和大國崛起的精神氣度,體現(xiàn)了當代中國文化的價值,能證明第③段的論點要做到“知己”也要突顯當代中國文化的價值。 (共2分。選擇,1分;理由,1分) 24.示例一:設立更多像孔子學院那樣的對外文化機構,推進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示例二:建設體現(xiàn)中國文化元素的主題樂園,吸引國外游客參觀游覽,傳播中國優(yōu)秀文化。 (共2分。做法可行,1分;體現(xiàn)文化傳播,1分) 西城區(qū) (三)閱讀《〈朗讀者〉為什么能“海內存知己”》,完成19-21題。(共7分) 《朗讀者》為什么能“海內存知己” 石 羚 ①文化讀書類節(jié)目《朗讀者》自播出以來,成為熒屏上的一股“綜藝清流”。近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朗讀者》節(jié)目同名圖書與來自俄羅斯、印度、阿爾巴尼亞等國家的出版社簽訂了版權合作協(xié)議,推薦經典,推廣閱讀,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有人說:6個國家,8種語言,中國文學之燈點亮了法蘭克福。 ②文學是透視中國的一扇窗,透過它,可以看到秦磚漢瓦,看到時代的腳步,感受到發(fā)展的脈搏。好的文學永遠擁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巴金的“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飄浮,要不是得著燈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會永沉海底”,路遙的“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奮斗”……透過朗讀者之口,這些跨越古今的錦繡文字,勾勒出幾千年的悲歡離合、時移世易,讓人從中領略到中國文化薪火相傳沉淀下的精髓。 ③如果說“朗讀”二字說的是文字,“者”講的則是人。節(jié)目里,有把大半輩子獻給改革開放的先鋒人物,有白手起家闖出一片天的民營企業(yè)家,有以壁畫為伴的考古學家,也有備受矚目的話劇演員……是他們,搭建出活力四射的當代中國;也是他們,讓這個節(jié)目富有時代氣息。隨著《朗讀者》走出國門,這些中國發(fā)展的見證者、親歷者也來到臺前,讓外國讀者不僅從文字中閱讀中國,更通過與“時代的領讀者”對話,感知一個立體的中國?!? ④曾有人質疑:呈現(xiàn)在外國人眼前的中國文物、詩詞古籍、地域景觀和特色美食,滿足了西方觀眾對異質文明的好奇,美則美矣,但這些文明奇觀如何激蕩思想、打動靈魂呢?【甲】母愛、陪伴、遇見、禮物等,這類主題詞在節(jié)目中先后出現(xiàn),勾起了觀眾對于親情、愛情乃至家國情的共情與思考。所以,《朗讀者》能打動外國觀眾,不僅靠朗讀文學、朗讀人生,更靠不同文化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母題”。 ⑤產生共鳴,為的是相互理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當我們試圖把中國故事帶到海外,在“講故事”前學會“挑故事”是必然的選擇。因為在文化鴻溝面前,用翻譯經典、學術推介等方式“板著面孔說教”,會讓多數(shù)人無從理解文化的差異。只有找到中國與世界的“聯(lián)結點”并如實展示出來,才能更好地讓外國人讀懂真正的中國,進而從“講故事”過渡成“聊思想”,從單向講述變成互通有無。 ⑥文藝復興以來,瓷器、絲綢在歐洲帶動起“東方主義”風尚,憑借想象,中國的形象被涂上了神秘的、浪漫的乃至理想的色彩;啟蒙運動之后,傳教士把中國經典譯介成外文,由于材料有限,西方學者產生了種種文化誤解。如今,技術的變革不僅打通了“天涯若比鄰”的地理阻隔,也鋪就了“共話今古情”的對話渠道?!疽摇繜o論是《聲臨其境》《國家寶藏》等電視節(jié)目登陸戛納,還是如火如荼的“網文出?!睙岢保@些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的交流,都為外國人提供了多樣的“中國體驗”。如果說科技讓世界越來越小,那么有了思想文化的碰撞,世界將變得越來越大。多樣的講述方式,承載了有質感的文化,將讓“中國好聲音”蜚聲中外。 (選自xx年10月31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19. 作者在第②③兩段表達了怎樣的觀點?(2分) 答: 20. 下面這則材料適合放在文中【甲】【乙】哪一處?為什么?(3分) 【材料】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朗讀者》的制作人與德國友人分別用中、德兩種語言朗誦了散文《寫給母親》,令在場觀眾潸然淚下。關于母親的文字,把愛與愛連在一起,也把中國與外國連在一起。 放在:【 】處 理由: 21. 《朗讀者》曾請港珠澳大橋建設的親歷者林鳴總工程師朗讀了汪國真的作品《我喜歡出發(fā)》,抒發(fā)了要為國家建設做出新貢獻的家國情懷。請結合上文中作者的觀點,說說這期節(jié)目能打動外國友人的原因。(2分) 答: 19. 《朗讀者》讓外國讀者不僅從文字中閱讀中國,更通過與“時代的領讀者”對話,感知一個立體的中國 評分標準:2分?!独首x者》讓外國讀者了解中國1分,“文字”和“時代的領讀者”1分。 20.“放在”答案:甲 “理由”示例:甲處所處的第④段要論述的觀點是《朗讀者》能打動外國觀眾,靠的是“親情、愛情乃至家國情”的“母題”,而這則材料表現(xiàn)的恰是親情(母愛)這一“母題”把中外觀眾連在一起。 評分標準:3分。放在甲處,1分;理由中,觀點1分,材料1分。 21.示例一:林總工程師正是“中國發(fā)展的見證者、親歷者”,可使外國觀眾感知立體的中國,為他的家國情感動。 示例二:這期節(jié)目朗誦汪國真的作品,抒發(fā)出的家國情懷能引起外國觀眾的共情與思考。 評分標準:2分。結合上文觀點1分,分析這期節(jié)目1分,意思對即可。 順義區(qū) (三)閱讀《古人的擇友觀》,完成第20-22題。(共8分) 古人的擇友觀 石志剛 古代官員仕宦生活是緊張有序、豐富多彩的?!睹娦颉分姓f:“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睋裼咽菂⑴c仕宦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很多名臣和思想家在論述如何擇友方面,有著精深的見解和獨特的分析。 砥礪學問 錢穆在《中國五倫中之朋友一倫》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泵鞔牟芏嗽谟罉纺觊g出任霍州學正,教學有方,“諸生服其教,郡人皆化之,恥爭訟”。當時,有一個叫李德的人也在霍州講學,見到曹端后,非常佩服他,囑咐自己的學生要好好向曹端請教學問:“至其知古今,達事變,未學鮮或及之。古云‘得經師易,得人師難,諸生得人師矣。”說完,李德離開了講學的教室。曹端亦為李德的品行和學問所感佩,“命諸生延致之,講明正學”。曹端與李德互相學習、禮敬,謙虛成為二人處理友誼關系的潤滑劑,不僅促進了學問增長,而且還加深了友誼的厚度?!炯住? 宋代兩大文化巨子蘇軾與黃庭堅,二人交游“最密”?;ハ嗔私鈱Ψ?,“蘇公真知魯直者”,黃庭堅“亦心契東坡”。詩文往來,切磋詩藝,感悟人生,雖各有所悲,然托扶幫助,互相增長,寄寓深情,見出友誼真諦。 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說:“君子所望于人者,以禮相獎、以情相好已耳?!迸笥阎g,由于才華吸引,走到一起,就要用“禮”“情”維系好所形成的友誼。這里的“禮”是指尊重,“情”是指友誼。尊重和友情不因富貴與貧窮、職高與職低而有所不同、有所改變、有所差異,這也許是擇友的時候,互相之間進行精神鼓勵所值得提倡的地方。 【乙】況鐘在靖安縣當了九年小吏。當時,在吏部擔任司務的平思忠沒有因為同況家窮看不起他,素與況鐘有來往,并且有恩于況鐘。后來,當況鐘被提拔為蘇州知府后,一直不忘平思忠的恩情,還經常拜訪平思忠,態(tài)度非常謙遜,“數(shù)延見,執(zhí)禮甚恭”,還派自己的兩個兒子去服侍平思忠。而平思忠家境貧寒、廉正厚道,“未嘗緣致誼有所干”,沒有因為家境貧寒,過去于況鐘有恩,就請求況鐘利用職權為自己謀利。況鐘沒有因當年自己職位低下而產生自卑心理,更沒有為自己職位升遷而對平思忠改變態(tài)度;二人對友情的理解超越世俗,在精神上的互相鼓勵與支持成為世人傳頌的對象。 及時規(guī)諫 從國事來看,為國家薦才,形成了一種超越個人利益關系的更高層面的友情。這份友情可能會遭到誤解,但是如若是真友,會直言相對,收獲更多?!秶鸂t夜話》中強調“直話”是交友之真諦:“同人聚處,須多說切直話,方見古風?!?晉武帝時名臣郄詵①因富有才華、做事公正被吏部尚書崔洪推薦而任官。當時,郄詵擔任總領綱紀的左丞,因事彈劾②崔洪,遭到崔洪的譏諷:“我推薦了郄詵,而他回頭來彈劾我,這真是自己挽弓射自己啊?!臂г柭牭竭@句話后,舉史實來澄清誤會,【丙】并說,您為國家舉薦我,是因為我剛直不阿,我以自己的才能被舉薦,就要發(fā)揮剛直不阿的作用,都是為了國家公事,為何您說這樣的話呢?崔洪聽了之后非常慚愧和敬服。從郄詵的闡釋中,既能看到對吏部尚書崔洪識人之明的肯定,又能看到對崔洪因個人榮辱而產生誤會進行的中肯回應,把真正的友情構架在為國做事這一點上,可謂是真朋友的諍言。二人的友情在的“答”與崔洪的“服”上達成共識并進而升華?!傲加褧r時警發(fā)砥礪”成為正確擇友的初衷和目標。 可見,在仕宦生活中,如果能遇到良友,那是何等的幸事。 選自《學習時報》xx年7月18日,有刪改①郄詵,qi shēn ②彈劾,tn h君主時代擔任監(jiān)察職務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 22.請在橫線處填上合適的小標題,并簡要分析作者是如何闡釋的。(2分) 標題: 闡釋過程: 23.下面材料填在【甲】【乙】【丙】哪處合適?說說理由。(3分) 【材料】春秋時期晉國的趙宣子任用韓厥為司馬,但韓厥按軍法處死了趙宣子的仆人,趙宣子卻向大家說,你們可以恭賀我了,是我推薦了韓厥,他做了司馬且能勝任其職。 答:填在 處 理由: 24.結合下面《論語》中的語句,談談對古人擇友觀的看法。(3分) 在《論語 學而》中,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答: 22.標題:精神鼓勵 過程:作者引用王夫之的話來闡釋“情”“禮”是對擇友的重要性,并提出尊重和友情是古人朋友之間互相進行精神鼓勵提倡的地方。又舉了鐘況與平思忠之間不以地位變化而改變的友誼,彼此互相尊重,精神上互相鼓勵的事例加以論述。 評分:標題1分,過程2分;共3分。 23.丙處 理由:材料說的是韓厥不計趙宣子對自己的不恭,鼓勵他為官公正清廉的故事,與文章丙處所論述的朋友之間直言相對,把友情建立在為國做事上,互相規(guī)諫,時時砥礪形成論述關系。 評分:選對1分,理由2分(說明白即可);共3分。 24. 翻譯: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鞏固。要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為主。,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楊伯峻版) 示例:古人強調要選擇在學問上互相學習激勵,精神上互相支持,并時時直言規(guī)勸的人做朋友??鬃诱f的選擇在某方面比自己強的人做朋友意思是一致的,這樣的朋友可以使人上進,可以互相激勵。 評分:結合文章觀點1分,理解論語1分,談認識1分;共3分。 燕山區(qū) (三)閱讀文段,完成文后19—21題。 (7分) 誠 信 ①多年前,康德曾經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引起人內心深深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而今,我們仰望蒼穹,星空依然璀璨清朗,而俯察內心,崇高的道德律令卻需要我們在心中再次溫習和呼喚,比如誠信。 ②一個人的為人處世、舉止言談離不開誠信,社會的昌明和繁榮也離不開誠信。誠信之于人和社會,如同鹽之于各式菜肴須臾不可缺少。見多了商業(yè)欺詐、假冒偽劣、偷稅逃稅、欠債不還等等誠信缺失的丑行丑態(tài),我們不能不開始重新打量誠信這個古老的道德準則。 ③誠信是金,品質純正而彌足珍貴,值得我們珍藏在心靈的最高處;誠信是鏡,照出靈魂運動的善惡美丑,值得我們精心擦拭保養(yǎng),在污泥濁流前自警自勵,不為所誘,守護靈魂,讓她始終明亮光潔;誠信是樹,需要施肥、剪枝、澆水、培土,直至長成正直挺拔枝繁葉茂的參天喬木,撐開如蓋的大傘,給更多的人以陰涼;誠信是泉,澄澈透明,涓涓不息,蕩滌污穢,滋養(yǎng)心田;誠信是火種,需要我們悉心守護,不但把它散播開來,成就燎原之勢,而且把它薪火相傳,讓每一代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光明和溫暖。 ④誠信也是一種力量,她讓卑瑣偽劣者退縮,讓正直善良者強大有力。誠信無形,卻在潛移默化中塑造無數(shù)有形之身,養(yǎng)天地正氣,問人間暖涼。誠信永不褪色,她棲息在每一顆善良淳樸的心靈里,她播種繁衍在每一個踏實真誠的足跡里。長路以綿延不斷的情懷把自己獻給遠方,花草以青嫩的綠意和嬌艷的笑容回報自然的恩賜,誠信以卓然挺立的風姿和獨樹一幟的道德高度贏得眾人的信任和愛戴,贏得財富和口碑。 ⑤誠信是一枚古老的種子,在我們追隨時代的行程里,匆忙的腳步可以忽略生活的節(jié)奏,但千萬不要忘記帶上這枚種子同行。發(fā)于內心,源于自覺,遵從自愿,不需要制度規(guī)章的規(guī)范約束,如同一組生命的密碼一樣,自然而然,終身恪守,讓這枚古老的種子在新時代的土壤上生根開花,綻放風華。 (作者 吳錫平 有改動) 19.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分) 答: 20. 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內容,分析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1.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主旋律。結合本文內容,選擇鏈接材料中的其中一條談談你對此的理解和認識。(3分) 〖鏈接材料〗: l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保鬃樱? l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保鬃樱? l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 l “人若不忠信,如木之無本,水之無源?!保ㄖ祆洌?。 答: (三)議論文閱讀7分 19.一個人的為人處世、舉止言談離不開誠信,社會的昌明和繁榮也離不開誠信。 評分:2分。 20.第一段文字引康德關于崇高道德的話引出本文要闡述的關于誠信的話題來,總領下文,引人入勝。也使文章的語言表達精煉含蓄,富于文采。 評分:2分。 21. 示例:如第④則。樹木沒有根本便不能成活,河流沒有源頭也會枯竭干涸。忠信的品行對于個人而言,也就和本之于木,源之于水的關系一樣,不可分割。人在社會生活中,沒有誠信,不能盡好自己的本分,便不能在社會上存活下去。今天,我們全社會都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果每個人都努力做到講誠信,做好自己,社會就會風清氣正,充滿正能量。 評分:3分;解釋內容2分,進行關聯(lián)1分。 門頭溝區(qū) (三)閱讀《學會與自己相處》,完成22—24題(6分) 學會與自己相處 ①社會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對如何與自己相處。哲學家芝諾被問及:“誰是你的朋友?”他說:“另一個自我?!睂W會與自己相處,其實就是找到另一個自己——把腳步放慢,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去思考,成為一個能夠充滿智慧的人?,F(xiàn)實中,有些人習慣于觥籌交錯、熙來攘往,一旦一個人就變得快要窒息、難以忍受;一些人有時也想安靜下來給自己“充充電”,沉思工作或人生方面的問題,但總是擋不住喧囂與世俗的誘惑,像旋轉的陀螺一般總也停不下來。長此以往,只會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業(yè)績陷入“雙低谷循環(huán)”。 ②學會與自己相處,不是追求寂寞、封閉自我,更不是對自身的交往能力設限,而是讓自己的心靈變得祥和安寧,心境變得清澈如水,在沉潛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這份沉靜,無論是對于涵養(yǎng)個人的人生智慧,還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厮輾v史,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27年,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用了34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用了27年,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沒有獨處時的思考,這些成就是很難取得的。如今,在一些發(fā)達國家,不少年輕人會選擇給自己安排一個“間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對安靜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規(guī)劃未來。因此,我們在學習與社會打交道的同時,也應學會自己與自己相處,葆有享受獨處的積極心態(tài)。 ③與自己相處,前提是保持高尚的價值追求。有什么樣的人生追求,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選擇,應當自覺校準人生坐標,培養(yǎng)自省、敬畏、慎獨意識,通過對生命的思考,排除外界紛擾對內心的侵襲。提升與自己相處的能力,關鍵在于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知識是提升修養(yǎng)的精神食糧,應當善于把零星的時間“焊接”起來,以永不滿足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習,不斷用新知識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用知識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虛、意志消沉。激發(fā)與自己相處的智慧,貴在增強直面現(xiàn)實的思辨能力。與自己相處并非與世隔絕、離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應當以哲學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準現(xiàn)實問題,努力獲得更多規(guī)律性認識。 ④一個民族,總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學會與自己相處、享受與自己相處,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嘗試。我們與其在喧囂中消耗光陰,不如借助與自己相處延伸生命、蓄積力量。 《 人民日報 》( xx年11月20日 有刪改) 22.本文要闡述的觀點是什么?(1分) 答: 23.閱讀全文,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2分) A.第①段引用有人與芝諾的對話引出學會與自己相處的內涵,并用現(xiàn)實中的反例讓人們認識到不會與自己相處的危害。 B.第②段著重列舉名人的事例和一些發(fā)達國家年輕人的做法論證了學會與自己相處無論是對于涵養(yǎng)個人的人生智慧,還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 C.第③段先論述了與自己相處,前提是保持高尚的價值追求。又論述了激發(fā)與自己相處的智慧,貴在增強直面現(xiàn)實的思辨能力。最后闡述的是提升與自己相處的能力,關鍵在于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D.第④段號召人們學會與自己相處、享受與自己相處,做仰望星空的人。 24.下面是《論語》中關于提高個人素養(yǎng)的兩則語錄,哪一則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請簡要說明理由。(3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閱讀《學會與自己相處》,完成22—24題(6分) 答案示例: 22.本文要闡述的觀點是“學會與自己相處”。(1分) 23.C(2分) 24.(3分)示例一:我認為第一句話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這一點與本文中心論點“學會與自己相處”相符合。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就是學會與自己相處,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去思考,成為一個能夠充滿智慧的人。學會與自己相處,可以培養(yǎng)自省、敬畏、慎獨意識,通過對生命的思考,排除外界紛擾對內心的侵襲。所以我認為第一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 示例二:我認為第二句話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币馑际强匆娪械滦谢虿鸥傻娜司鸵胫蛩麑W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內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這一觀點與本文中心論點“學會與自己相處”相符合。激發(fā)與自己相處的智慧,貴在增強直面現(xiàn)實的思辨能力?!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闭歉嬖V我們:與自己相處并非與世隔絕、離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應當以哲學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準現(xiàn)實問題,努力獲得更多規(guī)律性認識。所以我認為第二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 石景山區(qū) 朝陽區(qū) (三)閱讀《耐心成就人生之美》,完成29-32題。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①現(xiàn)在不少人感覺到,焦慮、著急和不耐煩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見病,干什么事都顯得急不可耐,總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靜不下。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會亂了自己的方寸、節(jié)奏和步伐,變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亂;有的人則經不起一點怠慢和挫折,繞不得一點彎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時間做那些默默無聞、精雕細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夢想成真”??傊?,一言以蔽之,沒耐心。 ?、勰托木褪遣患痹?、不厭煩,它既是一種性格,也是一種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夠成就事業(yè),更成就人生。 ?、苣托某删统晒χ?。在相當意義上說,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證”。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風順?總會遭遇挫折,有時還布滿荊棘,如果沒有耐心,不能堅持到底的話,則很難看到成功的模樣。有位年輕人應聘給一位雕塑大師當助理,與其想象大相徑庭的是,這位雕塑大師竟是一個整天孤獨地埋頭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輕人問他:“如何能夠尋找到一個要素,足以表達自己的一切?”這位雕塑大師沉默片刻,然后極其嚴肅地說:“應當工作,只要工作,還要有耐心?!痹谙喈斠饬x上說,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師?!炯住亢芏鄷r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堅持到底。 ?、菽托某删瓦^程之美。耐心是一種積極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態(tài)?!兜赖陆洝飞险f,靜為躁君。【乙】豐子愷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倉皇奔走,友人不耐煩,但豐先生竟被“一種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牽引了感興,“反覺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彈,一時把這苦雨荒山襯出了暖色。正是這份對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細粒微毫間,得到人生真趣味?!靶氖侦o里尋真樂,眼放長空得大觀?!毙那宀拍芸吹饺f物的生長,心靜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而這份靜美唯有耐心才可獲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會多一些發(fā)現(xiàn),多一重體驗。 ?、弈托某删鸵庵局??!颈磕托目简炄说囊懔投?。古往今來,滴水穿石也好、鐵杵磨成針也罷,愚公移山也好、精衛(wèi)填海也罷,難在耐心、貴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話說,慢工出細活。我們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繡花功夫、工匠精神,而離開了耐心,這些都無從談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燉、細水長流,這也正是對人的意志品質的錘煉和塑造。 ⑦耐心是一種修養(yǎng),需要修煉養(yǎng)成。耐心不夠,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強,或因沉不住氣、性子太急。少一點功利,多一份淡泊; 少一點焦慮,多一份淡定;少一點雜念,多一份純凈;少一點喧囂,多一份寧靜。如此,方可保持一顆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29.本文的中心論點什么? 答: 30.根據文意,將下列語句填入【甲】【乙】【丙】處,恰當?shù)囊豁検? ①《大學》里講:“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②哲人說:“無論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靈魂?!? ③“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31.簡要分析第⑤段的論證過程。 答: 32.下面兩則材料,哪一則可以放到第④段中?請說明理由。 【材料一】 愛迪生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為沒有希望了,但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于取得成功,發(fā)明了蓄電池, 被人們授與“發(fā)明大王”的美稱。 【材料二】 古時有個小孩叫方仲永,四歲前從沒有見過筆墨紙硯。有一天,他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他的爸爸對此感到驚異,就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從此以后,有人指定事物讓他寫詩,他不僅能夠立刻完成,而且所做的詩很有文采和道理。 29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2分 30 B 1分 31 答題示例:首先提出“耐心成就過程之美”的觀點;接著闡述耐心是一種積極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態(tài);然后引用《道德經》和《大學》里的句子證明靜才能有所成就;之后舉了豐子愷文中與友人出游遇雨的不同態(tài)度,證明論點。最后總結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會多一些發(fā)現(xiàn),多一重體驗。從而證明了耐心成就過程之美。 2分 32 答案示例:A。愛迪生的事例證明了第四段的“耐心成就成功之美”。 2分 房山區(qū) (三)閱讀《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完成20-22題。(共7分) 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這是習近平主席在xx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中所引用的一句古語。該句出自《荀子儒效》,完整的表述是:“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 ?《儒效》屬于該書的核心篇章?!叭逍А?,顧名思義,即指儒家之道的效用,這是古代中國君臣賢哲反復討論的議題。荀子在該文中,竭力論證作為儒者在治國理政中的關鍵作用。當論及儒者所應具備的素養(yǎng)時,荀子明確指出,對于求知聞道而言,沒有聽到不如聽得到,聽得到不如看得到,看得到又不如心中理解,而心中理解不如親身實踐。唯其達到了親身實踐,學問才算是達致知行合一的化境。 ?專就此句原意而言,荀子主張學習本身并非目的,學習的目標在于實踐。古今所有賢達,能夠做到明辨是非,言行一致,為人處世無所差錯,就在于他們勇于實踐,且善于將所聞所見所知所思付諸實踐。因此, 甲 ,知識即使淵博也難免多有謬誤; 乙 ,知道雖多亦不免由于理解不足而頻生錯訛; 丙 理解了卻遲遲不去踐行,知識就算敦厚豐富也終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一言以蔽之,一旦與親知實行相脫離,儒者的見解雖偶有所得,然究其實質也終非真知真得,并不具備普遍意義。用這種經驗去處理問題,一百次嘗試恐怕一百次遭遇失敗??梢娫谥嘘P系問題上,荀子強調學以致用、注重踐履,甚至認為行高于知,知識要通過實踐檢驗,此看法在先秦時期頗具特色。 ④關于知與行這一對重要哲學范疇,南宋朱熹與明代王陽明皆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討。朱熹認為“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知須在行的前面,行重于知,二者是并列又相互啟發(fā)的關系。三百余載后,王陽明在貴州處困居厄,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觀點。他常強調:“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逼湟c大致有三:知行只是一個功夫,不可分割;知行是一種辯證統(tǒng)一,互相實現(xiàn);知行合一既是道德實踐,也是政治實踐。到了近代,在反思中國革命失敗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孫中山先生提出了“行易知難”的主張。在他看來,首須破除“知易行難”的傳統(tǒng)觀念,此為革命難成之大敵;其次揭示出“行易知難”方為救國之道,總之行動就是一切,有志者事竟成??梢妼O中山這一“革命哲學”具有強烈的時代性、針對性與戰(zhàn)斗性。 ⑤從荀子到孫中山,歷代賢哲對知行問題的討論,盡管觀點不一,側重不同,但都聚焦于一處要害:每個人大都了解自身缺點,但最大的軟肋是知道卻往往改正不了。為人處世之難,無非知行不能合一。 ⑥雖世易時移,不過荀子關于知行關系的觀點,依然值得后世借鑒。對從事地方治理或部門管理的廣大黨員干部而言,就是要勇于任事,知行合一。例如,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的現(xiàn)象在十八大后受到社會普遍關注。部分黨員干部思想上求“穩(wěn)”、觀念上求“守”、心理上求“躲”,與之相反,還有部分黨員干部盲目攀比,好大喜功,嘩眾取寵,一味迎合。無論是不作為,還是亂作為,雖然成因復雜,形式多樣,但究其思想根源上的病因,都是干部自身沒有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問題。正基于此,黨員干部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擔當,秉承以人為本、實事求是、統(tǒng)籌兼顧、行勝于言的正確觀念,方可既避免“坐等出事”的不作為,又克服“過猶不及”的亂作為,成為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榈暮酶刹?。與此同時,在處理當今國際關系上,“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亦有其可取之處。當今世界,人類正處在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持續(xù)推進。然而,人類也正面臨著一個挑戰(zhàn)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難題。因此,各國必須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全球命運與共、休戚相關。中國著眼于人類發(fā)展和世界前途,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積極主張,為破解全球發(fā)展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選自《光明日報》 19. 閱讀全文,說說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2分) 21.第?段甲、乙、丙處依次填入短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 )(2分) ? 知而不行 ?見而不知 ?知而不見 A.??? B.??? C.??? D.??? 22.簡要說說第⑥段是怎樣闡述“荀子關于知行關系的觀點,依然值得后世借鑒”這一見解的?(3分) _____________ 20.答案示例:要重視實踐,在實踐中做到“知行合一”。(或“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2分) 21.C(2分) 22.答案示例:先提出“荀子關于知行關系的觀點,依然值得后世借鑒”的見解,再從“對從事地方治理或部門管理的廣大黨員干部而言,就是要勇于任事,知行合一”和“在處理當今國際關系上,‘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亦有其可取之處”兩方面加以闡述。(答案能明確觀點、區(qū)分層次就得3分。)(3分) 昌平區(qū) (三)閱讀《將自己切成一顆鉆石》,完成第22-24題。(共6分) 將自己切成一顆鉆石 ①傳統(tǒng)的鉆石工藝一般只能將一顆鉆石切到57面,后來只有少數(shù)的工藝大師能夠突破這個數(shù)字。他們不但技藝超群,而且渾身是膽,否則是沒有勇氣將一顆鉆石推到美的巔峰的。 ②玉不琢,不成器。對于人生,我們理應抱著不斷雕刻自我的態(tài)度,最終才能成材、成功。 ③作為擁有青春的我們膽氣最足,所以更應該勇于自我雕琢,只有這樣前方才會呈現(xiàn)出諸多可能。如果人生僅僅做到一種可能,那么則是對生命的巨大浪費。例如切鉆工匠切割鉆石時,有些工匠缺乏突破挑戰(zhàn)的勇氣和態(tài)度,滿足于已有的技術水平,所以多年來在自身專業(yè)領域并未取得大跨越的進步,以至于無論多么昂貴的鉆石也都無法綻放出最璀璨的光芒。所以,如果你是一顆鉆石,就不能將自己當做一塊璞玉,更不能當做一根木頭,而要根據自己的特質,不斷地發(fā)現(xiàn)自己,成長自己,收獲自己,這才是對人生真正負責的態(tài)度,才算沒有辜負了大好青春。 ④退一步來講,即便我們永遠做不了一顆鉆石,如同我們也許做不了達芬奇式的完美天才,也并不妨礙我們將一件事情、一項工作、一份事業(yè)做成一顆鉆石。臺灣年輕演員桂綸鎂就是這樣經營著自己的演藝事業(yè)。出道之初,對于演戲技巧并不很嫻熟的她,受到過來自影迷的多方面質疑,她也一度懷疑過自己是否適合在演藝圈發(fā)展??墒枪鹁]鎂憑借著自身的韌勁,不斷向老藝術家們請教并且夜以繼日的堅持練習,終于在事業(yè)上呈現(xiàn)出不同的切面,贏得了特立獨行的贊譽。有人評論她是《不能說的秘密》里的氧氣美女,也是《線人》里的黑幫阿嫂;是《女人不壞》里的朋克女郎,也是《全球熱戀》里的神經質女生……她一直在突破自己,挑戰(zhàn)自己,當我們漸漸淡忘了她最初的模樣時,她又挾著《肩上蝶》強勢回歸清純校園風。 ⑤我們不妨將桂綸鎂看作青春奮斗者的一個榜樣。她不但勇敢地打破了傳統(tǒng)演藝路線的桎梏,而且成功地呈現(xiàn)了嶄新的青春風采,告訴我們哪怕只做一件事情,只要敢于不斷切割它,打磨它,同樣會帶來更多可能、更多精彩。用桂綸鎂自己的話來說:“我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個璀璨的切面沒有展示出來,我一直知道,自己身體里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呈現(xiàn)出來,這就是我不停挑戰(zhàn),不停突破自己的原因,我不想錯過每一個切面的精彩?!边@番話很好地詮釋了鉆石切割者應該具有的寶貴品質。只有如此,做事,做人才會有做成鉆石的希望。 ⑥法國作家瑪格麗特尤瑟納爾說:“我永遠也不會被戰(zhàn)勝,我只會由于屢屢戰(zhàn)勝而被戰(zhàn)勝。”這正是在告訴我們如何將自己切成一顆鉆石的奧秘,也是在激勵我們:下一個自己,一定會更加光彩奪目! (文章有刪改) 22.下列詞語中,對理解本文中心論點起關鍵作用的一個詞語是(1分) 技藝超群 特立獨行 挑戰(zhàn)突破 23.閱讀第?段,說說作者是如何闡述“青年人應該勇于自我雕琢的”。(3分) 答: 24.下面是兩則儒家語錄,哪一則有助于你理解文章內容,請簡要說明理由。(2分) A.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B.“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論語》 22.答案:挑戰(zhàn)突破(1分) 23. (3分) 答案示例: 作者首先提出了擁有青春的人應該勇于自我雕琢,才能有諸多可能的觀點;(1分)接著列舉切鉆工匠切割鉆石的例子從反面闡述人如果只滿足于現(xiàn)狀是對生命的浪費;(1分)最后再次強調了自我雕琢的重要性。(1分) 24. (2分) 答案示例一: 【A】這句話表明了上天如果將重大責任落在一個人身上,一定要讓他磨煉自己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增加他的才能。(1分)這句話和文章的中心論點“年輕人只有抱著不斷雕刻自我、挑戰(zhàn)突破的態(tài)度才能成材成功”相符合。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就是不斷自我雕刻、自我突破的過程。“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成材成功的結果。(1分)所以,我認為第一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內容。 答案示例二: 【B】這句話表明了君子的自我修養(yǎng)就像加工骨器,切了還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還得磨,在不斷打磨中提升自己。(1分)這句話和文章的中心論點“年輕人只有抱著不斷雕刻自我、挑戰(zhàn)突破的態(tài)度才能成材成功”相符合。 “磋”和“磨”就是不斷自我雕刻、自我突破的過程。年輕人就應該像加工骨器和玉器一樣,不斷打磨自己、突破自己才能成功成材。(1分)所以,我認為第二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內容。(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通州區(qū)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題。(共7分) 用好優(yōu)秀文化“集成塊” 孟志斌 ①當古語經典進入時代篇章,總能煥發(fā)歷經歲月淘瀝的光芒。人們寫文章時,旁征博引、引經據典,畫龍點睛、洞徹事理,往往能給人以思想啟迪、精神激蕩。 ②如果把文章比作電路板,竹簡絲帛上字字珠璣,連綴成文,是為闡明義理;電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連成體,就能啟動機關。在電路板中,如果說縷縷導線是寫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詞句段,那么集成塊則是文章中的成語典故、名言警句。一個小小的集成塊,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整合升級,其功能往往超過一大堆零件。同理,在文章中,精妙的典故濃縮了豐富的思想,不僅能一字頂十字、一句頂十句,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氣成采。 ③在古代,文人著述、名士談吐早把引經據典變成自覺??鬃诱f,不學詩,無以言。春秋時,列國公卿集會,通過諷誦古詩章句以示其志。此后,“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情景更是不勝枚舉。中華文明歷經數(shù)千年的熔鑄積淀,經典名篇、金句雋語浩如煙海、燦若繁星,凝結成語言寶庫中的串串珍寶,成為著文抒懷、知人論世時取之不盡的淵源。 ④為何文章大家都樂于引用、化用古語佳句?這些蘊含著家國情懷、倫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語言,是論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釋難的有力武器,能增強思想深度。“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融思想性和文學性于一體的章句,讀來朗朗上口,品之余味無窮,為文章點睛添彩;而經典為大眾所共知,引經據典便于讀者相互交流、產生與古圣賢靈犀相通之感,所引發(fā)的共鳴也是一種心理享受。 ⑤堅持文化自信,需要有實實在在的底氣,這底氣來自于對自己文化的了解。從諸子百家到經史子集,從漢賦唐詩到宋明理學,學習古人思想的“集成塊”,不失為進入傳統(tǒng)文化之門的一條捷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堅實根基”。要做到“流水戶樞”信手拈來、“泰山鴻毛”脫口而出,就要查清傳統(tǒng)“庫存”,將文化遺產熟稔于心。這是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必要前提。 ⑥先讀典,才談得上繼承弘揚。如果將經典篇章、古語金句等著述放在書架上作擺設,而不裝進腦子里,則只能潤屋、不能潤身。當然,面對卷帙浩繁的古代典籍,還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畢竟,只有深知,才能深愛深信,才能從優(yōu)秀文化的“集成塊”中汲取能量、撰寫無愧時代的錦繡篇章。 22.第①—③段文字告訴我們,優(yōu)秀文化的“集成塊”是 。(限10個字以內)(2分) 23. 閱讀全文,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甲】用“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證明寫文章講究修辭的重要性。 【乙】用文化自信底氣的來源闡釋用好優(yōu)秀文化“集成塊”的必要性。 【丙】用面對古代典籍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闡釋如何用好優(yōu)秀文化“集成塊”。 24.下面是關于讀書的名家言論,你認為哪一個有助于理解第⑥段的內容?(3分)(不少于80字) ①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 朱熹 ②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 —— 蘇軾 ③夫讀書將以何為哉?辨其大義,以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 —— 王夫之 答: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題。(共7分) 22.【答案示例】成語典故、名言警句(或古語經典、經典名篇、金句雋語) 【2分】信息準確。 【1分】基本準確。 【0分】其他。 23.【答案】【甲】 【2分】【甲】 【0分】其他。 24.【答案示例】我認為第③個言論有助于理解?!氨嫫浯罅x,以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就是告訴我們讀書首先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大義”“善精義”之詞就是 “集成塊”,這句名言主要告訴我們如何做好優(yōu)秀文化“集成塊”。 【3分】選出名言1分;對名言解釋1分;聯(lián)系段落內容1分。 【2分】缺少一方面。 【1分】缺少兩方面。 【0分】其他。 平谷區(qū) (三)閱讀《朝最厚的地方鉆孔》,完成21—23題。(共7分) 朝最厚的地方鉆孔 ①據說,一位物理學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課題,因成績不佳便轉換了領域,結果意外獲得了許多新發(fā)現(xiàn)。不少同行稱贊他“審時度勢”,但有位大科學家卻表示:“我尊敬這種人,但我卻不能容忍這樣的科學家,他拿出一塊木板來,尋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鉆透的地方拼命鉆許多孔。”科學家不能容忍在木板最薄的地方拼命鉆孔的故事,其實強調了在困難面前再堅持一下的理念?!般@厚板”才能取到火種,“鑿深井”方能得到甘泉,這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顛撲不破的硬道理。 ② “朝最厚的地方鉆孔”,關鍵在于持之以恒。成長無法抄近道,成功沒有短平快。陸谷孫教授為完成一部《英漢大詞典》,花費了近20年工夫,等到下卷出版時已是年過半百;世界享有盛名的《牛津英語詞典》定期更新,有編輯甚至用了一年時間來修訂“go”這一常用單詞的含義。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鉆孔”,在最吃勁的地方磨礪,才能取到火種。反觀現(xiàn)實,有的人缺乏闖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北京市15區(qū)2019屆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分類匯編 論述類文本閱讀專題 新人教版 北京市 15 2019 九年級 語文 上學 期末試卷 分類 匯編 論述 文本 閱讀 專題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336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