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感悟 聯(lián)想 質疑──《孤獨之旅》說課稿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感悟 聯(lián)想 質疑──《孤獨之旅》說課稿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感悟 聯(lián)想 質疑──《孤獨之旅》說課稿 人教新課標版.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感悟 聯(lián)想 質疑──《孤獨之旅》說課稿 人教新課標版 初中語文新教材發(fā)下來后,師生進行了預讀。下面是教師在課下與幾位學生對《孤獨之旅》的對話交流,愿以此與同仁共同探討該文及語文教學。 師:同學們讀了此文,讀出了什么?有哪些感悟呢?下面我們交流一下吧。 生1:我讀出了小說節(jié)選的主旨:它通過對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學而不得不跟父親到野外放鴨經過的記敘,表現(xiàn)了杜小康面對陌生的自然環(huán)境,心理由恐慌、孤獨走向堅強的經過,體現(xiàn)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難,戰(zhàn)勝了困難,取得了勝利;并且使自己在斗爭中成熟堅強起來。 生2:我認為該文告訴我們:人除了要戰(zhàn)勝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戰(zhàn)勝自我。 生3:本文啟迪我們:少年要面對困難,而不是躲避困難。最終贏得了勝利,會有一種自豪感和成長感。 師:此文也啟迪我們:人由幼稚到成熟,這是生命中的一種渴望與追求。好,你們的理解很到位,很透徹,祝賀你們。 生3:我認識了杜小康這一人物形象。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怕困難、在困難中成長、越來越堅強的孩子。 生4:我認為他還是一個能理解父母苦衷,能為家庭分憂的孩子。 生5:我認為他還是一個念念不忘求學上進的孩子。 生4:我還認為他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孩子。 生6:我理解了標題的含義:在孤獨的漫長的放鴨旅程中,杜小康從一個幼稚的少年,經歷了生活的艱苦、精神上的寂寞后,變得堅強了。 師:對,這個標題意在揭示人物戰(zhàn)勝自然與戰(zhàn)勝自我的心理歷程。此外,本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動?為什么? 生2:第二部分的第一自然段,“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父子倆也一天一天地感覺到,他們最大的敵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們逼近:它就是孤獨?!边€有該部分中“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边@些語句讓我感動不已。我覺得:要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須克服的最大困難就是自身的情感──孤獨。杜小康戰(zhàn)勝了這一情感。對此,我有親身體驗。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我騎車去鄉(xiāng)下看望爺爺奶奶。午飯后,爺爺奶奶說,不住下,早點兒回城吧。我便往回走,見途中一個村莊里有出殯的,就看起熱鬧來。后來,聽到雷聲,我抄近路走土道往家趕。騎到半路上,雨就下大了: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四處是密密的莊稼地,一個人影也沒有,自行車不轉軸了,天也越來越黑。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恐懼、孤獨、悔恨一股腦涌上了心頭。我在風雨中掙扎,推兩步車子,揮一下臉上的雨水、汗水和淚水,掏一下蓋瓦中的淤泥。過了好長時間雨漸漸停了。我只好扛起自行車,一步一步地往公路上“跋涉”。晚上八點多才到家。從此,我再遇到什么困難也不怕了。 師:真感動人,這是你的成長經歷呀。同學們,讀書貴在感悟,也貴在聯(lián)想,而作品貴在引起讀者的共鳴。哪位同學還有類似的體驗呀? 生1:今年六月份,我也經歷了一次人生考驗:爸爸去南方考察了,媽媽去外地檢查醫(yī)療工作,需要我自己在家半個月。白天還好點兒,一到夜深人靜,尤其是刮風的時候,我就把家中的燈都打開給自己壯膽,可有一次偏偏停電了,差一點兒沒把我嚇死。這半個月,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恐懼,什么叫孤單,父母在家的時候是多么幸福。不過,這已標志著我長大了。 生3:我上六年級時,腿不幸骨折了,在醫(yī)院和家里躺了三個月,晚上有大人做伴,白天差不多是跟電視、錄音機、書籍度過的,那病痛、凄苦、寂寞的滋味至今不愿回味呀。但這是我的一筆個人成長的財富。 師:好。以上三位同學的發(fā)言,使我們感到作者在運用一種寫法──“人生經驗通感”。所謂“人生經驗通感”,就是利用作者常會遇到的相似的人生經歷,誘發(fā)讀者一種“聯(lián)想”,當這種“聯(lián)想”引起讀者“共鳴”時,在不知不覺中,讀者就參與了一種創(chuàng)作活動,這種創(chuàng)作活動就是用人生經歷去補充和證實作家作品的可信性。作家愈能調動讀者積極參與作品的創(chuàng)作,就愈說明作家的作品已在更高層次為讀者所理解和接受。(注:人生經驗通感是一種接受美學,它能使作者和讀者的感情熔為一爐,迸射出耀眼的火花。)顯然本文已攪動了我們讀者心靈的深層積淀,點燃了讀者追憶過去的情感之火,調動了讀者的聯(lián)想和參與創(chuàng)造。請大家再從文中找一找引起我們“心弦共振”的語句。 生6:我找的是第二部分里的一段文字:“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幾只鴨,但在蘆蕩里迷路了?!垡娭旌诹恕KW×?,大聲地呼喊著父親。就像父親聽不到他的回應一樣,他也不能聽到父親的回應?!边@些寫出了風雨中、暮色里,與父親和鴨群走散后,杜小康的極度恐慌、孤獨、凄慘,能引起讀者的同情、相憐與共鳴。 生5:我覺得第一部分里“當杜小康回頭一看,已經不見油麻地時,他居然對父親說:‘我不去放鴨了,我要上岸回家……’”第二部分里杜小康“做夢看到母親,哇哇大哭起來,將父親驚醒。‘我要回家……’”這些語句讓人十分感動,仿佛讓我們看到杜小康對家的依依不舍,對母親和上學的魂牽夢繞,對蘆葦灘這一孤地的急切逃棄。 師:你們找得準,理解得也深刻,真為大家的進步而高興。古人說:“讀書須教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你們有哪些疑問呢? 生6:文中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很多,也很精彩,可以說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請問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 生4:我認為第一部分里草灘、河面上的炊煙與熱氣,一望無際的綠色蘆蕩,所有這些景物描寫為了渲染一種茫然而恐懼、寂寞而孤單、空曠而陌生的氛圍,烘托杜小康凄苦、孤單的心情,交代杜小康成長的環(huán)境。 生1:我認為第一部分里描寫船頭和船四周的鴨群,是在用這些景物襯托杜小康面對的環(huán)境。 生2:我認為第二部分對蘆蕩里那個風雨交加的惡劣天氣的描寫,目的是為杜小康找鴨群、與父親走失、經歷磨難作鋪墊。 生3:“雨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個夜晚都要明亮”“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烘托了杜小康找到鴨群的興奮和感受自己突然長大后的欣慰。 生5:我認為從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寫,推動了有關杜小康成長的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生6:第一部分的尾部對蘆蕩里空氣的清香和水邊蘆葉里無數螢火蟲的描寫是十分歡快的,這與本文所渲染的氣氛不協(xié)調,這是為什么? 生1:這是為了表現(xiàn)杜小康對周圍新事物的好奇心。 師:對。這符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征。 生3:本文對鴨群的成長描寫得很生動,這樣寫的意圖是什么? 生4:我這樣理解:結尾寫“鴨們也長大了,長成了真正的鴨”,“下蛋了”,這是寫鴨群同主人一起經歷風風雨雨成長起來。尤其語句中的“也”字承接了上文杜小康所經受的磨練、堅強和成熟。因此,這里不僅是寫鴨群,而且暗示人“長大了”。 師:很有見地。我認為作用有二:其一,這是寫主人的辛苦得到回報,有了收獲。其二,這是借物寫人,托物寓人。這也是一種擬人的手法。這樣寫,人、物合一,相得益彰,生動形象。 生5:小說尾部寫道:“杜小康的一只腳板底,還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親的腳印里,也滴在跟在他們身后的那群鴨的羽毛上……”這是什么描寫?刪掉好不好? 師:這是細節(jié)描寫,寫得非常巧妙,它照應了上文杜小康風雨尋鴨中“蘆葦舊茬兒戳破了他的腳”,“他感到腳鉆心地疼痛”;同時再現(xiàn)了杜小康的堅強、成長與收獲。那帶血的父親的腳印,那帶血的群鴨的羽毛,栩栩如生,余味無窮,讓讀者浮想聯(lián)翩。-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孤獨之旅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感悟 聯(lián)想 質疑孤獨之旅說課稿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質疑 孤獨 說課稿 新課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336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