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第11單元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29講 鞏固練(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屆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第11單元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29講 鞏固練(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屆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第11單元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29講 鞏固練(含解析)新人教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29講鞏固練 編者選題表 考點 角度 題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美元霸權地位確立的原因 1 國際體系合理化改革建議受阻 2 世界銀行職能 3 戰(zhàn)后德國經濟恢復發(fā)展,美國實力下降 4 經濟區(qū)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 歐洲一體化面臨巨大挑戰(zhàn) 5 中國參與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6 北美自由貿易區(qū)建立對墨西哥的影響 7 國際貨幣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 8 科技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手 9 經濟全球化及其弊端 10 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 11 金磚國家為全球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 12 綜合 13、14 一、選擇題 1.“美國……刺殺了黃金,偷取了黃金的生命,建立了美元在全球的經濟獨裁……美國購買全世界的資源僅需要用美國的印鈔機印出來的一張紙(美元)。”此觀點產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美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 B.西歐、日本的崛起 C.美元處于強勢地位 D.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 解析:A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確立了美元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即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美元為核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故選A項。 2.(2018湖南益陽調研)對下圖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多極化發(fā)展趨勢嚴重沖擊美國霸權 B.國際體系合理化改革遭遇嚴重困難 C.美元居于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 D.美國經濟發(fā)展速度領先于世界各國 解析:B 從圖中可以看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多極化改革”受到“美國”美元霸權的阻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際體系合理化改革遭到美國等諸多因素的阻礙,故B項正確,A項錯誤;C項并非材料主旨,且無法解釋“多極化改革”的信息;D項材料無體現(xiàn)。 3.某國際組織為全世界設定了到2030年要實現(xiàn)的兩大目標:一是終結極度貧困,將日均生活費低于1.25美元的人口比例降低到3%以下;二是促進共享繁榮,確保每個國家底層40%人口的收入增長。該國際組織的宗旨(任務)是( ) A.促進各國市場的開放,調解貿易糾紛,實現(xiàn)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 由化 B.開展全球性的發(fā)展援助,為成員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 C.促進國際合作,對國際收支出現(xiàn)暫時困難的成員提供短期貸款 D.建立統(tǒng)一的經濟貨幣和政治聯(lián)盟,促進成員經濟和社會均衡發(fā)展 解析:B “實現(xiàn)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指的是世界貿易組織,它并沒有協(xié)助解決發(fā)展中國家各種貧困現(xiàn)象的義務和規(guī)定,故A項錯誤;世界銀行致力于世界性的發(fā)展援助,即為成員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以協(xié)助成員復興經濟和開發(fā)資源,故B項正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是通過提供短期貸款緩解成員國際收支不平衡,故C項錯誤;歐盟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唯一建立了統(tǒng)一經濟貨幣和政治聯(lián)盟的區(qū)域性組織,它兼顧僅是成員而非世界范圍內的貧困問題,故D項錯誤。 4.(2018湖北七市聯(lián)考)誕生于二戰(zhàn)廢墟之上的德國馬克是西歐貨幣體系中最弱的一個。在1958年實現(xiàn)自由兌換后,僅僅過了15年就超過英鎊成為世界第二大儲備貨幣。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客觀條件是( ) A.聯(lián)邦德國經濟復蘇 B.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 C.美國實力下降 D.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解析:C 材料體現(xiàn)的是戰(zhàn)后德國經濟復蘇很快,20世紀70年代初德國馬克由于貨幣本身的堅挺,部分國家拋棄美元以馬克為儲備貨幣,馬克成為世界第二大儲備貨幣,這種現(xiàn)象的客觀條件應是美國實力下降,故C項正確;聯(lián)邦德國經濟復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都是主觀條件,排除;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是美國實力削弱的表現(xiàn)和結果,故排除D項。 5.(2018河南洛陽調研)漫畫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如圖所示,這兩幅漫畫意在表明( ) A.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B.世界多極化格局日趨明朗 C.歐洲一體化面臨嚴峻挑戰(zhàn) D.區(qū)域集團化進程就此擱淺 解析:C 根據圖一英國國旗漸漸遠離歐盟旗幟、圖二希臘危機,可判斷指代英國脫歐和拯救希臘債務危機,表明歐洲一體化進程面臨嚴峻挑戰(zhàn),故答案為C項。 6.拉吉、德賽等人指出:“亞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國拒絕改革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國經濟不斷增長,但是其在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話語權沒有與之俱進?!眮喭缎械慕⒈砻? ) A.中國參與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B.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被其取代 C.政治多極化推動經濟格局改變 D.世界經濟向體系化制度化發(fā)展 解析:A 中國主導成立亞投行是中國實力增強,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體現(xiàn),故A項正確;亞投行是亞洲區(qū)域的多邊金融機構,不能取代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不出政治多極化推動經濟格局的改變,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中國成立亞投行的原因,體現(xiàn)不出世界經濟向體系化、制度化發(fā)展,故D項錯誤。 7.(2018湖北荊州質檢)《北美自由貿易協(xié)定》生效后的3年內,流入墨西哥的外國直接投資達300億美元,是過去25年外國直接投資的近一半;同時墨西哥對美國的出口總額1994年為510.6億美元,2002年則達到1 430億美元。材料表明( ) A.墨西哥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得到發(fā)展 B.墨西哥農副產品更具競爭優(yōu)勢 C.對等的關稅稅率促進美墨貿易增長 D.金融是美國對墨投資重點領域 解析:A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美國、墨西哥兩國經濟差距可知,材料反映了墨西哥大量吸引外資從而使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得到發(fā)展,故A項正確;B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且與史實不符,排除;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不出“對等的關稅稅率”,且美墨之間關稅稅率并不對等;材料只涉及美對墨的海外投資,未有其他領域的比較,D項錯誤。 8.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許多國家宣布實施浮動匯率制。韓國和委內瑞拉將其貨幣匯率釘住了美元;瑞典克朗釘住了“一籃子”15個國家的貨幣,其中每個國家都是其重要的貿易伙伴;還有一些國家將其匯率釘住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這反映出( ) A.國際合作和貨幣區(qū)域化趨勢 B.二戰(zhàn)后美元霸權的終結 C.國際貨幣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 D.全球經濟不穩(wěn)定性加強 解析:C 材料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說明了經濟發(fā)展的新情況,但不能直接得出貨幣區(qū)域化,故A項錯誤;通過這些現(xiàn)象,美元霸權受到挑戰(zhàn),但沒有體現(xiàn)其終結,故B項錯誤;不同地區(qū)的不同貨幣主導是貨幣多元化的體現(xiàn),故C項正確;不同區(qū)域的貨幣主導不同不能反映經濟發(fā)展的不穩(wěn)定性,故D項錯誤。 9.(2018河北石家莊質檢)過去的經濟全球化依托的是航海,連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F(xiàn)在除了集裝箱航運外,高速公路和高鐵的出現(xiàn)則形成了海洋經濟和內陸經濟打通了的經濟全球化。據此判斷,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手是( ) A.市場 B.科技 C.交通 D.資本 解析:B 由材料“除了集裝箱航運外”“高速公路和高鐵的出現(xiàn)則形成了海洋經濟和內陸經濟打通了的經濟全球化”,結合所學可知,隱藏在“集裝箱”“高速公路和高鐵”背后的重要推手是科技,故B項正確。市場、資本的推動作用在材料信息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A、D兩項;交通是對材料表層和部分信息的概括,不全面,排除C項。 10.(2018湖北七市聯(lián)考)有人認為:“人類的傳播系統(tǒng)越來越普及化,對于該傳播哪些東西卻知道得越來越少;人類離其他的行星越來越近,對自己這顆行星上的同類卻越來越不能容忍;活在分裂之中,人類越來越得不到尊嚴,卻越來越趨于分裂?!边@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 ) A.經濟全球化 B.世界多極化 C.社會信息化 D.區(qū)域集團化 解析:A 據材料“人類的傳播系統(tǒng)越來越普及化……卻越來越趨于分裂”可知,主要說的是經濟全球化及其帶來的弊端,故A項符合題意;B、D兩項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僅是造成材料中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不全面,排除。 11.(2018湖北黃岡質檢)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為:“全球化并沒有為世界上大多數窮人服務,也沒有為環(huán)境服務,更沒有為全球穩(wěn)定服務?!痹撚^點認為( ) A.經濟全球化是一種歷史倒退現(xiàn)象 B.經濟全球化是新殖民擴張與不穩(wěn)定的因素 C.應該阻止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 D.世界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 解析:B 據題干材料,斯蒂格利茨認為經濟全球化為富人服務,具有不平等性、不公平性,是導致新的國際經濟不穩(wěn)定的因素,故B項符合題意。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fā)展、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歷史發(fā)展的潮流,應順應其發(fā)展趨勢,排除A、C兩項。題干強調的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無關,排除D項。 12.(2018山東濰坊一模)自2006年至2017年,金磚國家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比重從12%上升到23%,貿易總額比重從11%上升到16%,對外投資比重從7%上升到12%。據此可知金磚國家( ) A.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B.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區(qū)域化進程 C.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性 D.促使世界經濟新秩序得以建立 解析:A 從材料數據來看,金磚國家為全球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故A項符合題意;金磚國家并不屬于區(qū)域化經濟模式,故B項錯誤;金磚國家的發(fā)展有利于彌補世界經濟的不平衡,故C項錯誤;世界經濟新秩序依然是努力的目標,D項中“得以建立”的說法錯誤。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6世紀,法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但當時封建教會和封建貴族仍享有許多特權,成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羈絆。近代資產階級主權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讓博丹(1530—1596)認為,國家主權即“不受法律限制的對公民和臣民進行統(tǒng)治的最高權力”。掌握主權的統(tǒng)治者在時間任期上不受限制,“絕對地和完全地”掌控整個國家和人民,擁有絕對的權力去制定法律、對外宣戰(zhàn)與媾和。荷蘭人格勞秀斯(1583—1645)發(fā)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論,認為國家主權對內是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權,對外是不受任何權力限制的獨立權,奠定了國家主權內外統(tǒng)一的法理基礎。他認為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彼此均受制于國際法的最高規(guī)范——“普遍至高的正義原則”。國家從事戰(zhàn)爭的主權行為必須符合自然法和正義原則,出于“自衛(wèi)、恢復自己的財產和處罰”,根本目的是解除敵方危害別人的力量,維持世界和平。 ——趙建文《關于國家主權的性質 和地位的理論演進》等 材料二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迅猛發(fā)展,國家主權面臨限制的問題日益突出。聯(lián)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及一些地區(qū)性的國際經濟組織對國家主權的影響越來越大。各民族國家在申請加入或想得到援助、貸款時,就不得不接受其強制性的有時甚至是苛刻的條件,這實際上就是民族國家將部分主權移交了出去。面對急于擺脫貧困的發(fā)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動輒以阻礙資金和技術的流入為要挾,迫使東道國政府為其在當地的生產與經營活動創(chuàng)造便利。全球化時代的經濟本質上是知識經濟,當前新的有生命力的技術大多被主要的工業(yè)化國家掌握,發(fā)達國家權力越來越大,發(fā)展中國家權力越來越小。技術侵略、技術殖民、技術霸權等政治欺壓現(xiàn)象也會相應而生,使強勢國家有機會壓榨、脅迫弱勢國家,限制和削弱弱勢國家的主權。在理論上,一些西方學者甚至提出了國家主權過時論,對發(fā)展中國家維護主權、反對霸權的立場橫加干涉和無理指責。 ——戴軼《經濟全球化與國家主權矛盾析論》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博丹和格勞秀斯國家主權觀的異同,并從其所處時代發(fā)展主題的角度,分別指出兩人的主要目的。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經濟全球化給發(fā)展中國家主權帶來挑戰(zhàn)與沖擊的表現(xiàn),并簡單談談發(fā)展中國家應采取的對策。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不受法律限制的對公民和臣民進行統(tǒng)治的最高權力”“認為國家主權對內是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權”概括二者都認為國家對內享有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權。不同點,根據材料格勞秀斯發(fā)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論,拓展到對外主權的闡釋分析作答;第二小問,根據材料“16世紀,法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但當時封建教會和封建貴族仍享有許多特權,成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羈絆”,結合所學,博丹希望通過加強君主權力,來打擊封建教會和封建貴族特權,掃除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障礙;根據材料“格勞秀斯(1583—1645)……國際社會中的國家”,結合所學,格勞秀斯希望在海外擴張盛行之時,為國際社會確立規(guī)范,從中獲益。第(2)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從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知識經濟等方面概括;第二小問從對全球化態(tài)度、政府職能、發(fā)展科技等角度簡析。 答案:(1)同:都認為國家主權對內是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權。 異:博丹側重對內主權的闡釋,格勞秀斯則側重對外主權的闡釋。(若答主權觀的具體區(qū)別也可) 目的:博丹:新興資產階級希望通過維護和加強君主權力,打擊封建勢力(封建教會和封建貴族),發(fā)展資本主義。 格勞秀斯:西歐各國紛紛進行海外擴張,需確立國際法基礎,調整各國在爭奪海外市場中獲得的利益和權力。 (2)表現(xiàn):國際組織作用增強使民族國家權力出現(xiàn)流失;跨國公司對國家主權形成了“脅迫”;經濟知識化削弱了發(fā)展中國家的主權。 對策:要積極參與全球化;強化國家主權意識,維護國家利益;應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教育,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根據(麥迪森的)估計,從1500~1998年,全球GDP增長了136倍。1998年的世界GDP總量是1870年的30倍。在最近的半個世紀中,世界經濟的表現(xiàn)又明顯優(yōu)于以往任何時代。1998年世界的GDP水平相當于1950年的6倍,年增長率達到3.9%。與此相反,1820~1950年間的年均增長率為1.6%。而1500~1820年間的年均增長率僅為0.3%。假設按0.3%的年均增長率要使世界GDP翻一番需要350年。然而20世紀后半期以來,很多國家發(fā)展速度讓人驚訝,美國和其他西歐國家在不到30年,日本在不到16年的時間里,產值就翻了一番。很多發(fā)展中國家常常在7~10年的時間里就能實現(xiàn)產值翻番,比如20世紀60年代的韓國以及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 ——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 根據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探討影響全球GDP演變的關鍵因素。(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 解析:首先明確觀點,再充分運用世界近現(xiàn)代史史實闡述。影響全球GDP演變的關鍵因素可以從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程度來說明,闡述理由時,結合20世紀后半期經濟全球化獲得迅速發(fā)展的相關史實來論證。影響全球GDP演變的關鍵因素也可以從世界多極化趨勢發(fā)展程度來說明,闡述理由時,結合20世紀后半期世界多極化趨勢不斷發(fā)展的相關史實來論證。 答案:示例一: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程度是影響全球GDP演變的關鍵 因素。 理由:16世紀至20世紀上半期全球化雖有發(fā)展,但未獲得實質突破,所以全球GDP雖有增長,但不迅速。20世紀后半期經濟全球化獲得迅速發(fā)展,如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貿總協(xié)定的建立,使世界經濟體系朝著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fā)展;冷戰(zhàn)的結束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更是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因此全球GDP在20世紀后半期能夠迅速發(fā)展。 示例二:世界多極化趨勢發(fā)展程度是影響全球GDP演變的關鍵因素。 理由:16世紀至20世紀上半期,大部分時間為西方列強控制世界經濟,亞非拉長期屬于歐美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因此這一時期全球GDP雖有增長,但不迅速。20世紀后半期,世界多極化趨勢不斷發(fā)展,美、日、西歐逐漸形成資本主義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包括中國大都取得了民族獨立,政治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因此全球GDP在20世紀后半期能夠迅速發(fā)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20屆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第11單元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29講 鞏固練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 高考 歷史 一輪 復習 11 單元 世界經濟 全球化 趨勢 29 鞏固 解析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390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