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課時跟蹤訓練2 新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中歷史 課時跟蹤訓練2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 課時跟蹤訓練2 新人教版必修3.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課時跟蹤訓練(二) 一、選擇題 1.西漢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在此背景下,西漢政府立國的指導思想是( ) A.墨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儒家思想 [解析] 西漢初年,由于經(jīng)濟遭到嚴重破壞,統(tǒng)治者為了恢復經(jīng)濟和安定人心,吸取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采取了與民休息的政策。 [答案] C 2.到漢武帝時,道家“無為”思想被新儒學所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 ) A.道家“無為”思想不能適應強化中央集權形勢發(fā)展的需要 B.儒家思想比黃老之學地位高 C.黃老政治的實施使西方社會大傷元氣 D.漢武帝本人的素質,勤于治國 [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經(jīng)濟發(fā)展,國家面臨鞏固統(tǒng)一等問題。這時黃老之學已不能適應強化中央集權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所以答案選A。 [答案] A 3.“臣愿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yǎng)天下之士;數(shù)考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边@里的“臣”“陛下”分別指( ) A.李斯 秦始皇 B.蕭何 漢高祖 C.董仲舒 漢武帝 D.魏征 唐太宗 [解析] “太學”“養(yǎng)天下之士”反映的是董仲舒建議漢武帝設立太學,用儒家經(jīng)典教育天下之士。 [答案] C 4.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學是以“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為核心,其進步作用在于 ( ) A.使儒家思想得以發(fā)展和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 C.解除了王國對中央的威脅 D.為中央集權的政治提供理論依據(jù) [解析] 董仲舒新儒學思想中“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具有相當成分的迷信色彩,同時也將皇權統(tǒng)治神秘化,但客觀上為中央集權政治的鞏固提供了依據(jù),適應了中國古代前期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有利于推動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發(fā)展,這是其進步作用的主要表現(xiàn),D正確。 [答案] D 5.董仲舒為儒學增加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的內容,皇帝的下列行為不屬于對這一理論應用的是( ) A.皇帝即位要舉行祭天儀式 B.確立“家天下”的皇位繼承制 C.把自然災害與天意相結合 D.“奉天承運”是詔書中的常用語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題干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思想神化了皇權,將皇權與天聯(lián)系在一起。A、C、D三項都與天有關,而B項則體現(xiàn)了以血緣為基礎的繼承關系。 [答案] B 6.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該觀點( ) A.確立了儒學的獨尊地位 B.主要體現(xiàn)“天人感應”的理念 C.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論保障 D.直接結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的局面 [解析] 材料的大意是“上天賦予人以本性,具有善良的本質而不能成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王來教化人為善,這就是上天的本意”,董仲舒是在借天意來構建君權理論,為君權尋找一個無上的、不可辯駁的理由,這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論保障,選擇C符合題意。 [答案] C 7.“三綱五?!弊鳛槿寮覟槿颂幨赖牡赖聵藴剩M一步規(guī)范了人們的社會行為。下列表述不屬于“三綱”的是( ) A.“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B.“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C.“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D.“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惜” [解析] 本題實質上考查“三綱”“五?!钡膬热荩珹、B、C三項分別屬于“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內容;D項屬于五常中的“義”。 [答案] D 8.《二十四孝圖》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孝道”,《埋兒奉母》是其中之一,講述了古人郭巨為供養(yǎng)母親而準備活埋親兒、巧得黃金的故事。下列評述不正確的是( ) A.說明三綱五常壓抑、扼殺人性 B.傳統(tǒng)文化中的“孝道”應全部拋棄 C.是對人性善良的一個誤導 D.反映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糟粕 [解析] 這個故事是對人性的扼殺和對人性善良的誤導,反映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糟粕。但我們不能因為這個故事就全面否定傳統(tǒng)文化中的“孝道”。 [答案] B 9.下面是反映西漢時期儒學發(fā)展情況的一組圖片,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信息( ) ①儒學在漢代已經(jīng)成為中國文化的唯一思想?、跐h代重視儒家經(jīng)典的整理和研究?、蹪h代教官主要傳授儒家思想 ④儒家思想實現(xiàn)了為政治服務的功能,使儒學成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題干主要說明儒學在漢代成為正統(tǒng)思想。在漢代,儒學經(jīng)過董仲舒的改造,逐漸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想,但絕非中國文化的唯一思想,故①錯誤,②③④符合題意。 [答案] B 10.漢代儒學是對先秦儒學的繼承和發(fā)展,與先秦儒學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發(fā)展”體現(xiàn)為( ) ①具有濃郁的人文主義精神?、谟伞懊癖尽卑l(fā)展為“君本” ③由批判暴政發(fā)展為承認現(xiàn)存統(tǒng)治秩序?、芤跃S護當政者的統(tǒng)治為出發(fā)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馘e誤,先秦儒學強調人性,漢代儒學開始扼殺人性;②正確,漢代儒學強調“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由“民本”發(fā)展到“君本”;③正確,先秦儒學重點在于主張仁政,反對暴政,漢代儒學強調維護君主的統(tǒng)治;④是二者的共同點,先秦儒學和漢代儒學都是以維護當政者的統(tǒng)治為出發(fā)點。 [答案] C 11.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指 (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學 B.正統(tǒng)的孔孟學說 C.糅合了道家、陰陽五行家等學說的儒學 D.儒家學說與權術 [解析] 董仲舒的新儒學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思想,具有神學傾向,故選C項。 [答案] C 12.《劍橋插圖中國史》中有這樣的敘述:“漢代儒學的勝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睂Υ死斫庹_的是( ) A.漢代儒學取得獨尊地位,異己得到排斥 B.漢代儒學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C.漢代儒學吸收了陰陽家等流派的思想 D.儒學在漢代成為正統(tǒng)思想 [解析] 從相關知識可知,漢代儒家是在吸收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觀點的基礎上取得獨尊地位的,故符合“漢代儒學的勝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 [答案] C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shù)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zhèn)鳌? 材料二 統(tǒng)一思想,歸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國人有一致的信仰,讓大家在相同的目標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統(tǒng)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們平心而論,董仲舒統(tǒng)一思想,尊崇儒術的呼吁,其功當多于過。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 材料三 秦以后的中國文化曾遭受三次厄運,一次是秦始皇的焚書,一次是漢武帝的罷融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舉制度。在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發(fā)動的這一次對封建政權的長期鞏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對文化的危害也最為長遠?!拇啊吨袊?jīng)濟思想史》 (1)根據(jù)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樣的主張?目的何在?漢武帝時期對其他各家學說就真的“皆絕其道”了嗎?試舉例加以說明。 (2)根據(jù)材料二、三,兩位學者對董仲舒的評價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3)你認為評價歷史人物活動應遵循怎樣的原則?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信息“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作答;第二小問考查新儒學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第三小問考查新儒學的特點,即“外儒內法,附會陰陽,濟之以道”,聯(lián)系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2)問,考查對新儒學的評價,概括材料二、三即可得出答案。第(3)問,考查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方法,結合第(2)問和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答案] (1)主張: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目的:適應漢武帝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通過思想上的統(tǒng)一來維護政治上的統(tǒng)一。沒有。舉例:如法家用重農抑商、以嚴刑峻法來統(tǒng)治人民的主張也被漢武帝融入其統(tǒng)治思想。 (2)不同:材料二肯定了獨尊儒術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作用;材料三在肯定其對鞏固封建政權所起作用的同時,主要強調了它對文化發(fā)展的危害。原因:評價的視角、關注問題的重點不同。 (3)把歷史人物放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去考慮。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董仲舒對儒家思想作了發(fā)揮,他宣揚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兒子,即天子,代表天統(tǒng)治人民。因此,全國人民都要服從皇帝的統(tǒng)治,諸侯王也要聽命于皇帝,這叫做“大一統(tǒng)”。 材料二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圖一中“五經(jīng)”具體指哪五本書? (3)綜合分析材料二中兩幅圖所反映出的漢代教育的歷史信息。 (4)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關系? [解析] 第(1)題提取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皇帝是天的兒子”“大一統(tǒng)”組織答案。第(2)(3)題聯(lián)系所學知識回答。第(4)題從材料一的政治目的與材料二思想文化專制措施的關系組織答案。 [答案] (1)宣揚“君權神授”,實行“大一統(tǒng)”。 (2)《詩》《書》《禮》《易》《春秋》。 (3)漢武帝以“五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為國家規(guī)定的教科書,使教育為儒家所壟斷。 (4)材料二是為實現(xiàn)材料一的“大一統(tǒng)”而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文化專制政策。-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歷史 課時跟蹤訓練2 新人教版必修3 課時 跟蹤 訓練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392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