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課件(打包8套).zip
高中化學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課件(打包8套).zip,高中化學一輪復習,第二單元課件打包8套,高中化學,一輪,復習,第二,單元,課件,打包
硫及其化合物 第10講 考綱導視 基礎反饋 1 判斷正誤 正確的畫 錯誤的畫 答案 1 2 3 4 5 6 2 將SO2分別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 回答有關問題 答案 褪色 褪色 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褪色 變紅 褪 色 還原性 還原性 氧化性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酸性氧化 物的通性 漂白性 考點一 硫與硫的氧化物 知識梳理 一 硫 火山口 硫化物 硫酸鹽 1 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 硫元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 游離態(tài)的硫存在于 附近或地殼的巖層里 化合態(tài)的硫主要以 和 的形式存在 如FeS2 CaSO4 2H2O Na2SO4 10H2O 2 硫的物理性質 硫黃 黃 水 酒精 二硫化碳 硫俗稱 是一種 色晶體 不溶于 微溶于 易溶于 3 硫的化學性質 FeS Cu2S 1 氧化性 與金屬反應 Fe S 2Cu S 注意 硫的氧化性不如Cl2強 硫與可變價金屬 如Fe Cu 反應時 通常生成低價金屬硫化物 與非金屬反應 H2 S H2S 2 還原性 與O2反應 SO2 淡藍色 藍紫色 S O2 現象 在空氣中燃燒 火焰呈 在純氧氣中燃燒 火焰呈 與濃硫酸反應 S 2H2SO4 濃 3SO2 2H2O 二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無 刺激性 大 液 酸性 紅 強 弱 易 酸性 不能 晶體 固態(tài) 紅 SO3 H2O H2SO4 續(xù)表 SO2 CaO CaSO3 SO3 CaO CaSO4 2H2S SO2 3S 2H2O 產生淺黃色沉淀 續(xù)表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2Fe3 SO2 2SO2 O2 2SO3 Br2 SO2 2H2O H2SO4 2HBr 續(xù)表 2Na2O2 2SO3 2Na2SO4 O2 Na2O2 SO2 Na2SO4 褪色 三 硫的氧化物對大氣的污染1 來源 的燃燒及 的冶煉等 2 危害 危害人體健康 形成 pH小于 3 治理 向燃煤中加入CaO或Ca OH 2以吸收生成的SO2 生成 再轉化為 化石燃料 含硫礦物 酸雨 5 6 CaSO3 CaSO4 考點集訓 思路指導 做此類離子共存題時 緊緊抓住SO2的化學性 解析 SO2有較強的還原性 使Fe3 ClO 等被還原而不能共存 A B項都錯 S2 能被SO2氧化生成S C項錯誤 D項溶液最終呈酸性 無法生成CaSO3沉淀 正確 答案 D 質 還原性 酸性 結合離子共存??夹问竭M行判斷 易錯警示 例2 下列變化中可以說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 SO2通入高錳酸鉀酸性溶液中紅色褪去B SO2通入品紅溶液中紅色褪去C 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紅棕色褪去D SO2通入氫氧化鈉與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紅色褪去解析 SO2通入高錳酸鉀酸性溶液中紅色褪去 原因是被高錳酸鉀氧化 體現了二氧化硫的還原性 A錯誤 SO2通入品紅溶液中紅色褪去 體現了漂白性 故B正確 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紅棕色褪去 原因是被溴水氧化 體現了二氧化硫的還原性 C錯誤 SO2通入氫氧化鈉與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紅色褪去 原因是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 體現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質 D錯誤 答案 B 例3 下列陳述 都正確并且有因果關系的是 解析 非金屬性的強弱可以由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大小來比較 陳述 非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 A項錯誤 SO2有漂白性 但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 C項錯誤 SO2 Cl2 2H2O H2SO4 2HCl 二氧化硫與氯水混合漂白性減弱 D項錯誤 答案 B 歸納總結 1 SO2使品紅溶液褪色 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 表現漂白性 2 SO2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使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褪 色 表現酸性 3 SO2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表現還原性 4 SO2也能與H2S反應生成S 表現氧化性 氧化性較弱 僅限于此反應 考點二 硫酸與硫酸根的檢驗 知識梳理 1 硫酸 油 大量熱量 1 物理性質 將濃硫酸沿著器壁緩緩注入水中 并不斷攪拌 98 密度為1 84g mL 1 的濃硫酸是一種 色 狀液體 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溶解時放出 濃硫酸稀釋的方法是 無 2 化學性質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濃硫酸的特性 還原性 如H2S HI a 吸水性 常用作干燥劑 但不能干燥 氣體 水 變黑 b 脫水性 能將有機物中氫 氧元素按 的組成脫去 如將濃硫酸滴到濾紙上 濾紙會 堿性 如NH3 c 強氧化性 被鈍化 Fe Al遇冷的濃硫酸 故可用鋁或鐵制容器來 盛裝濃硫酸 與Cu反應 Cu 2H2SO4 濃 與C反應 C 2H2SO4 濃 CuSO4 SO2 2H2O CO2 2SO2 2H2O 不溶于 鹽酸 BaCl2溶液 鹽酸 硝酸 足量鹽酸 2 試劑 3 檢驗方法 向待測溶液中加入 排除 等離子的干擾 注意一般不用稀硝酸 因為稀硝酸能將 氧化成 而被漏檢 然后加入 現象 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考點集訓 A 濃硫酸的脫水性是化學性質B 使鐵 鋁鈍化表現了強氧化性C 制備乙酸乙酯的反應中起催化劑和吸水劑作用D 與氯化鈉固體共熱制氯化氫氣體時 表現強酸性 解析 濃硫酸使其他物質脫水生成新的物質 屬于化學反應 是化學性質 A正確 濃硫酸具有強的氧化性 常溫下能夠使鐵 鋁發(fā)生鈍化 B正確 制備乙酸乙酯的反應中起催化劑和吸水劑作用 C正確 濃硫酸與氯化鈉固體共熱制氯化氫氣體時 表現難揮發(fā)性 D錯誤 答案 D 答案 D 易錯警示 例6 2015年上海嘉定區(qū)一模 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 是 解析 AgCl也為不溶于酸和水的沉淀 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銀離子 A錯誤 具有還原性的氣體均可被高錳酸鉀氧化 則氣體可能為SO2或乙烯 乙炔等 C錯誤 NaHSO3溶液能與鹽酸反應 NaHSO3 HCl NaCl H2O SO2 在除去氯化氫的同時生成了二氧化硫 D錯誤 答案 B 例7 2015年東北八校聯(lián)考 銅與濃硫酸反應 實驗裝置如 下圖所示 1 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過程中試管B中的現象是 試管C的作用是 2 導管D的下端 虛線段 應位于 填 液面上 或 液面下 導管D的作用有 實驗結束后排除裝置中的SO2 實驗中發(fā)現試管內除了產生白色固體外 在銅絲表面還有黑色固體甲生成 甲中可能含有CuO Cu2O CuS Cu2S 為探究甲的成分 進行了以下的實驗 查閱資料可知 Cu2O 2HCl CuCl2 Cu H2O 2Cu2O 2CuO 2SO2 Cu2S O22O2 4CuO 2CuS 3O22CuO SO2 CuS Cu2S和稀HCl不反應 3 固體乙在空氣中煅燒時 使用的實驗儀器除了玻璃棒 三腳架 酒精燈外 還必須有 4 煅燒過程中 除上述反應外 還可能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 為 5 結論 甲中有CuO 還肯定含有的物質是 思路指導 實驗探究題的開始 一般是對實驗試劑 操作 儀器 原理等基礎知識進行設問 難度不大 對于探究部分的解題思路 一般是圍繞探究目的結合已有化學知識進行合理推測和解析 組織問題的答案 注意答案的科學性 推斷的嚴密性等 解析 2 導管D位于液面上會導致裝置漏氣 若發(fā)生倒吸 導管D直接連通大氣 可以將空氣吸入試管中 4 缺少了Cu被氧氣氧化的方程式 5 從步驟 知濾渣在空氣中煅燒后質量減輕 而四個相關反應中只有CuS煅燒后 固體質量減輕 2CuS 2CuO 答案 1 Cu 2H2SO4 濃 CuSO4 SO2 2H2O 品 紅溶液褪色 吸收多余的SO2 防止污染空氣 2 液面下 防倒吸 3 泥三角 坩堝 坩堝鉗 4 2Cu O2 2CuO 5 CuS 實驗探究 硫及其化合物在實驗設計題中的考查 考向分析 對物質性質的探究與實驗設計也成了當前實驗考試的熱點之一 物質性質的探究強調的是物質性質與實驗現象的關系 因此 我們必須注意根據物質的性質特征來設計化學實驗方案 以此對物質性質進行探究和驗證 這類問題主要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兩類 1 驗證性實驗 抓住性質依據 找出適當的物質 在適當條件下進行反應 并根據反應中的相關現象 以證明某物質是否具有這種性質 2 探究性實驗 依據物質間反應的現象 推出物質可能具有的性質 再設計相關實驗 并按照驗證性實驗的方法進行實驗求證 這類試題也是近年來人們十分關注的熱點之一 物質性質實驗方案設計的一般程序 研究物質的組成 預測可能的性質 設計實驗方案 方法 步驟 儀器 藥品 操作要點 現象及分析 結論等 實施實驗 結論 物質性質探究或檢驗必須符合最優(yōu)化原則 即操作簡單 試劑選用少 固體以剛好鋪滿試管底部為準 液體為1 2mL 實驗條件易控制 要控制排除物質之間可能存在的干擾 現象明顯 要考慮各物質或離子的特征反應 等要求 典例 某興趣小組通過下圖裝置探究SO2的性質 根據實 驗裝置圖 請回答 1 寫出生成SO2的化學方程式 2 證明SO2有漂白性的現象為 寫出SO2氣體通入FeCl3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 能表明I 的還原性弱于SO2的現象是 4 待通入足量的SO2充分反應后 為了驗證SO2與Fe3 發(fā) 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取少量反應后溶液分成兩份 并設計了如下實驗 方案 往第一份試液中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 紫紅 色褪去 方案 往第二份試液加入KSCN溶液 不變紅 再加入新制的氯水 溶液變紅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 5 請在下圖中畫出尾氣吸收裝置 并指明燒杯中所用試 劑 應用 2015年上海松江區(qū)一模 探究SO2和氯水的漂白性 設計了如下實驗 裝置如圖 完成下列填空 1 棉花上沾有的試劑是NaOH溶液 作用是 2 反應開始一段時間后 B D兩個試管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分別是 B D 氮及其化合物 第11講 考綱導視 基礎反饋 判斷正誤 正確的畫 錯誤的畫 1 氨氣溶于水能導電 所以氨氣是電解質 2 將可調高度的銅絲伸入稀HNO3中 溶液變藍 則Cu 與稀HNO3發(fā)生置換反應 3 實驗室用鋅粒 稀HNO3以及試管 帶導管的橡皮塞可 制取H2 4 由于反應物濃度越大 反應速率越快 因而常溫下 相同的鋁片中分別加入足量的濃 稀硝酸 濃硝酸中鋁片先溶解 完 5 制二氧化氮時 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 6 用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鑒別Br2 g 和NO2 7 液氨作為清潔能源的反應原理是4NH3 5O2 4NO 6H2O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考點一 氮氣和氮的氧化物 知識梳理 一 氮族元素 N 氮 P 磷 As 砷 5 1 氮族元素包括 Sb 銻 Bi 鉍 五種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族 最高正化合價為 最高價氧化物的通式為 其對應水化物的通式為 或 最低負化合價為 其氫 化物的通式為 H3RO4 3 RH3 第 A R2O5 HRO3 2 氮族元素原子結構的異同點 5 增多 增大 減弱 相同點是最外層都是 個電子 不同點是電子層數 逐漸 原子半徑逐漸 增強 減弱 3 氮族元素化學性質上的主要遞變規(guī)律 減弱 增強 從上到下 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 金屬性逐漸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漸 氣態(tài)氫化物 RH3 的熱穩(wěn)定性逐漸 還原性逐漸 二 氮氣與氮的固定 1 物理性質 無 無 難 78 色 味的氣體 溶于水 難液化 空氣中含 體積分數 的氮氣 沸點為 195 8 熔點為 209 9 2 分子結構 N N N N 氮氣的電子式為 結構式為 氮氮三鍵鍵能很高 3 化學性質 常溫穩(wěn)定 高溫活潑 2NO 2NH3 1 還原性 N2 O2 2 氧化性 N2 3H2 4 用途 合成氨 制硝酸 作保護氣等 5 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 人工固氮 使空氣中游離態(tài)的氮轉化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 氮的固定主要有 和 三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質 1 氮元素有 1 2 3 4 5五種正價態(tài) 五種正價對應六種氧化物 N2O NO N2O3 NO2 N2O4 N2O5 2 NO和NO2的性質比較 與水反應 3NO2 H2O 自身化合生成 色的N2O4 2NO2 無 無 紅棕 刺激性 難 水 2NO2 2HNO3 NO 無 N2O4 藍 注意 1 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氣污染物 2 空氣中NO2是造成光化學煙霧的主要因素 3 空氣中NO NO2主要來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燒 汽車尾 氣 硝酸工廠等 4 NO2 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以氧化性為主 考點集訓 例1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常溫常壓下 14g由N2和CO組成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為NAB 標準狀況下 6 72LNO2與水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 1NAC 46gNO2和N2O4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氮原子數為3NAD 2 24LNO2含有氧原子數為0 2NA 思路指導 涉及混合物的題型 可以采用極端假設法 答案 A 例2 N2O俗稱 笑氣 曾用作可吸收性麻醉劑 以下反應能產生N2O 3CO 2NO2 3CO2 N2O 下列關于N2O的 說法正確的是 A 上述反應中每生成1molN2O 消耗67 2LCOB 等物質的量的N2O和CO2含有相等的電子數C N2O只具有氧化性 無還原性D N2O會迅速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 使人中毒 解析 A項中沒有溫度壓強 體積不能確定 A項錯誤 B項1molN2O和CO2都含有22mol電子 B項正確 C項N2O中N的化合價為 1價 處于中間價態(tài) 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C項錯誤 NO可以迅速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 N2O會麻醉人體中樞神經 D項錯誤 答案 B 例3 2015年湖南模擬 氮的固定是幾百年來科學家一直研 究的課題 1 下表列舉了不同溫度下大氣固氮和工業(yè)固氮的部分K 值 分析數據可知 大氣固氮反應屬于 填 吸熱 或 放熱 反應 分析數據可知 人類不適合大規(guī)模模擬大氣固氮的原因 從平衡視角考慮 工業(yè)固氮應該選擇常溫條件 但實際工業(yè)生產卻選擇500 左右的高溫 解釋其原因 2 工業(yè)固氮反應中 在其他條件相同時 分別測定N2的平衡轉化率在不同壓強 p1 p2 下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如圖所示的圖示中 正確的是 填 A 或 B 比較p1 p2的大小關系 A B C 3 20世紀末 科學家采用高質子導電性的SCY陶瓷 能傳遞H 為介質 用吸附在它內外表面上的金屬鈀多晶薄膜做電極 實現高溫常壓下的電化學合成氨 提高了反應物的轉化率 其實驗簡圖如C所示 陰極的電極反應式是 2NH3 g H 92 4kJ moL 1 4 近年 又有科學家提出在常溫 常壓 催化劑等條件下 4NH3 g 合成氨氣的新思路 反應原理為 2N2 g 6H2O l 3O2 g 則其反應熱 H 已知 N2 g 3H2 g 2H2 g O2 g 2H2O l H 571 6kJ moL 1 答案 1 吸熱 K值小 正向進行的程度小 或轉化率 低 不適合大規(guī)模生產 從反應速率角度考慮 高溫更好 但從催化劑活性等綜合因素考慮選擇500 左右合適 2 Ap2 p1 3 N2 6e 6H 2NH3 4 1530kJ moL 1 考點二 氨和銨鹽 知識梳理 一 氨1 物理性質 色有 氣味的氣體 密度比空氣 易液化 溶于水 通常1體積水能溶解700體積氨氣 2 分子結構 電子式 空間結構 三角錐形 無 刺激性 小 極易 NH4 OH 3 化學性質 NH3 H2O 1 與水反應 NH3 H2O 氨氣溶于水得氨水 密度小于1g cm 3 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 氨水為可溶性一元 弱堿 易揮發(fā) 不穩(wěn)定 易分解 NH3 H2O 2 與酸反應 得到相應的銨鹽 NH3 HCl 兩種氣體相遇產生白煙 可用 于兩者檢驗 NH4Cl NH3 H2O NH4 2SO4 NH4NO3 CH3COONH4 NH4HCO3 2NH3 H2SO4 硫銨 肥田粉 NH3 HNO3 硝銨 炸藥 NH3 CH3COOH NH3 CO2 H2O 碳銨 3 還原性 4NO 6H2O 4NH3 5O2 工業(yè)制硝酸 4 與某些鹽反應 Al3 3NH3 H2O 實驗室制Al OH 3 4 制法 1 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反應原理 氣體 與用KClO3和MnO2制 反應裝置 固體 固體O2的裝置相同 堿石灰 向下排空氣法 白煙 藍色 驗滿方式 凈化裝置 用 收集裝置 將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置于試管口 有 產生 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 試紙變 收集時 一般在管口塞一團用水或稀硫酸浸濕 的棉花球 可減小NH3與空氣的對流速率 收集到純凈的NH3 收集方式 2 工業(yè)制法 N2 3H2 5 用途 制氮肥 銨鹽 硝酸 純堿 作制冷劑等 二 銨鹽 從反應上看 銨鹽都是氨與酸反應的產物 從構成上看 1 物理性質 銨鹽都是 溶于水的離子化合物 2NH3 易 NH3 HCl NH4Cl 試管 溶液 NH4 OH 可用于NH4的檢 2 化學性質 H2O NH3 CO2 NH3 HCl 1 熱穩(wěn)定性差 受熱分解 NH4HCO3NH4Cl 冷 上端內壁有白色固體附著 2 與堿反應 銨鹽與堿共熱都能產生NH3 固態(tài) NH4Cl NaOH 不 能寫離子方程式 NaCl H2O NH3 H2O NH3 驗或銨鹽的鑒別 質是銨鹽 或含有NH4 3 銨鹽的檢驗 1 化學原理 銨鹽與堿加熱產生氨氣 2 檢驗方法 把NaOH溶液加到某物質 固體或溶液 中 加熱后產生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 即判斷該物 考點集訓 例4 關于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 正確的是 A 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制NH3B 實驗室快速制氨氣 C 實驗室用NH4Cl制NH3 D NH3的干燥 收集及處理答案 B 歸納總結實驗室制取少量NH3的兩種簡易方法1 加熱濃氨水 1 反應原理 NH3 H2O NH3 H2O 2 裝置 見圖甲 甲 2 裝置 見圖乙 乙 例5 2015年山西太原模擬 哈伯因為氨氣的合成曾獲得 1918諾貝爾化學獎 1 實驗室用加熱NH4Cl和Ca OH 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 化學方程式為 收集方法是 用試管收集氨氣時 驗滿的操作是 證明氨氣已收集滿的現象是 2 工業(yè)合成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3 用氨氣制取硝酸的流程是 NH3 NO NO2 HNO3 NO與空氣接觸時的現象是 從得失電子相等的角度分析化學反應aNO2 bO2 cH2O dHNO3 可知a b 答案 1 Ca OH 2 2NH4Cl CaCl2 2NH3 2H2O 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紅色石蕊 向下排空氣法試紙變藍 2 N2 3H2 3 無色氣體變?yōu)榧t棕色 2NH34 1 例6 2015年北京東城區(qū)期末 NH3經一系列反應可以得到 HNO3和NH4NO3 如圖 所示 資料卡片 i NH4NO3是一種白色晶體 易溶于水 微溶于乙醇 ii 在230 以上時 同時有弱光 2NH4NO3 2N2 O2 4H2O iii 在400 以上時 劇烈分解發(fā)生爆炸 4NH4NO3 3N2 2NO2 8H2O 1 如圖 將水滴入盛有硝酸銨的試管中 觀察到的A處液面上升 B處液面下降 產生該現象的原因 一段時間后還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2 實驗室可以用氯化銨和熟石灰反應來制備氨氣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能否用硝酸銨代替氯化銨 填 能 或 不能 理由是 3 從反應類型角度分析在 的轉化過程中的共同點是 完成反應 的化 學方程式 NO H2O H 3NH4 5NO32 答案 1 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 集氣瓶中氣體壓強減小A處液面下降 B處液面上升 水平導管中液柱向右移動 CaCl2 2NH3 2H2O 不能 2 2NH4Cl Ca OH 2硝酸銨受熱易爆炸 8 7 3 都有化合價變化 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例7 2015年湖南長沙模擬 圖 是實驗室中常用于制備和 干燥氣體的裝置 1 甲同學用圖 裝置 銅和濃硝酸制備并收集干燥的NO2 氣體 B中銅和濃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收集NO2氣體的方法是 將收集滿NO2的燒瓶密封浸入冰水中 燒瓶中氣體顏色變淺 則下列反應 2NO2 g N2O4 g H 0 填 或 2 乙同學用圖 裝置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氣體 用圖 裝置驗證氨的某些性質 A中加入濃氨水 B中加入Na2O2固體 C中加入堿石灰 D內放置催化劑 鉑石棉 按氣流方向a b c h連接各儀器 實驗中D內有紅棕色氣體生成 證明氨氣具有 填 氧化性 或 還原性 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E裝置的作用是 答案 1 Cu 4HNO3 濃 Cu NO3 2 2NO2 2H2O 向上排空氣法 2 還原性 4NH3 5O2 4NO 6H2O 2NO O2 2NO2 吸收NO2 防止污染空氣 考點三 硝酸 知識梳理 1 物理性質 無 刺激性 純硝酸是 色 易揮發(fā) 沸點83 有 氣味的液體 密度為1 50g cm 3 濃硝酸 市售 的質量分數為69 易揮發(fā)出HNO3 通常為無色或黃色液體 因HNO3分解產生的NO2溶在其中而呈黃色 密度為1 42g cm 3 2 化學性質 NaNO3 H2O Cu NO3 2 H2O 1 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HNO3 NaOH 2HNO3 CuO 稀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濃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 后褪色 2 硝酸不穩(wěn)定 受熱或見光易分解 4HNO3 濃 濃度越高 溫度越 高 光越強 硝酸越易分解 2H2O 4NO2 O2 3 硝酸的強氧化性 Cu NO3 2 2NO2 2H2O 硝酸能與除金 鉑以外的所有金屬反應 產物中沒有氫氣 硝酸被還原的產物與硝酸的濃度有關 Cu 4HNO3 濃 現象 迅速劇烈反應 放出大量紅棕色氣體 溶液變綠色 3Cu 8HNO3 稀 現象 反應較緩慢 放出無色氣體 在試管口變成紅棕色 溶液變藍色 3Cu NO3 2 2NO 4H2O 注意 試管口應塞上用堿液潤濕的棉團 4 與有機物反應 HNO3 3 用途 制炸藥 染料 塑料 硝酸鹽 例8 下列實驗操作 現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 答案 A 考點集訓 歸納總結 硝酸與金屬反應的規(guī)律 1 HNO3與金屬一般不能產生H2 2 還原產物一般為HNO3 濃 NO2 HNO3 稀 NO 很 稀的硝酸還原產物也可能為N2O N2或NH4NO3 3 硝酸與金屬反應時既表現氧化性又表現酸性 4 鐵 鋁常溫下遇濃硝酸被鈍化 可用鐵 鋁容器裝運冷 濃硝酸 例9 2015年北京房山區(qū)模擬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也是化學實驗室里必備的重要試劑 請回答 1 常溫下 可用鐵 鋁制的容器盛放濃硝酸 說明濃硝酸具有 性 鋁制容器不能用于盛放氫氧化鈉溶液 兩者反應生成的鹽是 2 工業(yè)上用洗凈的廢銅屑作原料來制備硫酸銅 下列制備方法符合 綠色化學 思想的是 填序號 寫出 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 1 強氧化 偏鋁酸鈉 或NaAlO2 2 Cu 2H2SO4 濃 CuSO4 SO2 2H2O 易錯警示 例10 如下圖是用濃硝酸 銅片 水等試劑探究濃 稀硝 酸的強氧化性并觀察還原產物的實驗裝置 濃硝酸的強氧化性實驗 將銅片置于具支試管的底部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約5mL濃硝酸 往具支試管中放入約2mL濃硝酸 用排水法收集產生的氣體 1 具支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實驗中觀察到能證明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的現象是 稀硝酸的強氧化性實驗 3 上述反應完成后 欲進一步證明稀硝酸也具有強氧化性 緊接的簡便 合理的實驗操作是 4 能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產生NO的實驗現象是 填寫代號 A c中收集到無色氣體 B c中收集到的無色氣體接觸空氣后變?yōu)榧t棕色C b中產生的無色氣體接觸空氣后變?yōu)榧t棕色 實驗反思 5 利用該裝置先進行銅與濃硝酸反應 再進行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實驗 其好處是 問題討論 用等質量的銅片與等體積的濃硝酸 稀硝酸 硝酸均過量 反應時 發(fā)現反應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綠色 后者呈藍色 對此有兩種看法 兩者顏色不同的原因是因為Cu2 濃度差異引起的 前者溶液呈綠色 是因為生成的紅棕色NO2溶解于溶液 中引起的 6 你認為上述看法 填 或 合理 若是 合理 說明理由 若是 合理 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證明 7 若0 3molCu和含1 2molHNO3的濃硝酸充分反應后 生成NO2的物質的量 A 0 2mol B 0 6mol C 小于0 6molD 大于0 6mol 答案 1 Cu 4HNO3 濃 Cu NO3 2 2NO2 2H2O 2 銅片逐漸溶解 溶液變綠 放出紅棕色氣體 3 往分液漏斗中加水稀釋濃硝酸 打開活塞 使稀硝酸流入具支試管中 4 C 5 利用Cu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的NO2排出具支試管中的空氣 有利于觀察Cu與稀硝酸反應的產物 6 往藍色溶液中通入NO2 溶液變成綠色 或加熱綠色 溶液 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溶液變成藍色 7 C 碳 硅及其化合物 第12講 考綱導視 基礎反饋 判斷正誤 正確的畫 錯誤的畫 1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變渾濁 證明原氣體是 CO2 2 在CO2中 Mg燃燒生成MgO和C 在該反應中 Mg 的還原性強于C的還原性 3 除去CO中的CO2可使混合氣體通過NaOH溶液 然后 再干燥 4 晶體硅熔點高 硬度大 可用于制作半導體材料 5 Si和SiO2都用于制造光導纖維 6 石英只能用于生產光導纖維 7 高溫下用焦炭還原SiO2制取粗硅 8 二氧化硅不與強酸反應 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氫氟酸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考點一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知識梳理 1 碳族元素的主要特征 4個電子 共價 碳族元素包括碳 硅 鍺 錫 鉛五種元素 碳族元素原子最外層均有 特殊的結構決定了該族元素易形成 化合物 碳是構成有機物的主角 硅是構成礦物質的主角 因而碳族元素形成物質的種類繁多 2 碳元素的單質 金剛石 石墨 同素異形體 常見的碳單質有 C60等 它們之間互為 3 碳的氧化物 續(xù)表 Cu CO2 2Fe 3CO2 2CO2 CaCO3 H2O 2MgO C H2CO3 2CO 續(xù)表 4 碳酸和碳酸鹽 CO2 H2O 1 碳酸 H2CO3 不穩(wěn)定 容易分解成 和 2 熱穩(wěn)定性 正鹽 酸式鹽 酸 例如 Ca HCO3 22NaHCO3 CaCO3 CO2 H2ONa2CO3 CO2 H2O Ca HCO3 2在溶液中加熱可以分解 NaHCO3在溶液中穩(wěn)定 加熱固體可以分解 而Na2CO3加強熱也難分解 3 溶解性 第 A族元素對應的碳酸的正鹽溶解性小于其酸式鹽 而第 A族元素對應的碳酸的正鹽溶解性大于其酸式鹽 例如 常溫下 S CaCO3 S NaHCO3 4 正鹽與酸式鹽可以相互轉化 Na2CO3 NaHCO3 考點集訓 例1 2015年襄陽五中模擬 下列推論正確的是 A 由 HF比HCl穩(wěn)定性好 可推知HF比HCl沸點高 B 在粗硅的制取中發(fā)生反應2C SiO2 2CO Si 硅被還原 可推知碳的還原性大于硅的還原性C 由 同溫度下等濃度的Na2CO3溶液比Na2SO4溶液的pH大 可推知C比S的非金屬性弱D 由 某過程發(fā)生化學鍵斷裂 可推知該過程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答案 C 思路指導 對于表格型實驗現象與解析判斷的選擇題 需要逐個進行辨認 切勿憑感覺做出推斷 記憶物質轉化 相應實驗現象及原因解析 尤其是典型物質的典型特性 例如NaHCO3的飽和結晶析出 硅酸的不溶于水 Na2O2的淡黃色等 答案 D 考點二 硅 硅酸 硅酸鹽 知識梳理 一 硅和二氧化硅 正四面體 1 硅 1 硅具有 結構 為帶有金屬光澤的灰黑色固體 熔點高 硬度大 質脆 2 硅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wěn)定 只能與F2 HF NaOH溶液 SiO2 等反應 Si O2 可在空氣中燃燒 Si 2NaOH H2O Na2SiO3 2H2 正四面體 不 Si 2CO Na2SiO3 H2O 2 二氧化硅 CaSiO3 CO2 Na2SiO3 CO2 1 二氧化硅具有 結構 溶于水 2 二氧化硅具有弱氧化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例 SiO2 2C SiO2 2NaOH SiO2 4HF SiF4 2H2O SiO2 CaCO3 SiO2 Na2CO3 二 硅酸 硅酸鹽 1 硅酸 弱 弱 1 性質 硅酸是難溶于水的 酸 其酸性比碳酸 硅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硅酸不穩(wěn)定 受熱易分解 H2SiO3 SiO2 H2O 硅酸能與堿溶液反應 如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iO3 2NaOH Na2SiO3 2H2O 硅酸在水中易聚合形成膠體 濃度較小時形成 濃度較大時形成凝膠 硅酸凝膠干燥脫水變成硅酸干膠 或硅膠 硅酸干膠吸附水分能力強 常用作 干燥劑 也用作催化劑的載體 2 制備 2NaCl H2SiO3 硅酸可通過可溶性硅酸鹽與其他酸反應制得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iO3 2HCl Na2SiO3 CO2 H2O Na2CO3 H2SiO3 溶液 無色透明 2 硅酸鹽 硅 氧 金屬 不溶于水 穩(wěn)定 1 硅酸鹽是由 和 組成的化合物的總稱 硅酸鹽是一類結構復雜的物質 一般都 化學性質很 通常用 和 的形 式表示其組成 二氧化硅 金屬氧化物 2 三種常見的硅酸鹽產品 1 碳化硅 SiO2 3C SiC 2CO 2 氮化硅 3Si 2N2 Si3N4 3 新型陶瓷 1900 1300 3SiCl4 2N2 6H2 Si3N4 12HCl 考點集訓 例4 2015年陜西西安二模 下列有關硅的敘述中 正確的 是 A 工業(yè)上通常以SiO2為原料 用氧化劑與其反應制備單質硅B 硅是構成礦物和巖石的主要元素 硅在地殼中的含量在所有的元素中居第一位C 硅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離態(tài)存在D 硅在電子工業(yè)中 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解析 工業(yè)上用二氧化硅和碳來制取硅單質 該反應中碳作還原劑 A錯誤 硅是構成礦物和巖石的主要元素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 其次是硅 B錯誤 硅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但硅屬于親氧元素 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tài)存在 不能以游離態(tài)存在 廣泛存在于礦物和巖石中 C錯誤 硅位于金屬和非金屬元素之間 導致硅單質具有金屬和非金屬的性質 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D正確 答案 D 例5 二氧化硅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在日常生活 生產 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用途 a e是對 反應中SiO2所表現的化學性質或作用進行的判斷 其中正確的是 SiO2 2NaOH Na2SiO3 H2O SiO2 2C Si 2CO SiO2 4HF SiF4 2H2O Na2CO3 SiO2 SiO2 3C Na2SiO3 CO2 SiC 2CO a 反應 中SiO2作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 用于刻蝕玻璃b 反應 中SiO2表現出氧化性c 反應 中SiO2表現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d 反應 符合用難揮發(fā)性的酸酐制取易揮發(fā)性酸酐的道理e 反應 中SiO2未參加氧化還原反應 A ace B bde C cdeD ab 思路指導 解答本題要注意兩點 SiO2的性質 穩(wěn)定性強 酸性氧化物 SiO2的特性 能與氫氟酸反應 不能與水直接反應生成硅酸 解析 通常用氫氟酸來刻蝕玻璃 與之對應的反應是 因此a判斷錯誤 c判斷也錯誤 反應 是一個置換反應 其中二氧化硅被還原 表現出氧化性 b判斷正確 反應 是一個復分解反應 用難揮發(fā)的二氧化硅制取易揮發(fā)的二氧化碳 d判斷正確 反應 中硅的化合價和氧的化合價都沒有改變 因此二氧化硅沒有參加氧化還原反應 e判斷也正確 所以選項B正確 答案 B 例6 下列陳述 和 均正確并且有因果關系的是 解析 干燥氯氣沒有漂白性 A項錯誤 高溫下發(fā)生的反應 不適用于溶液中離子反應總結的酸性大小比較規(guī)律 B項錯誤 CO2通入CaCl2中若有CaCO3沉淀 必定產生HCl 顯然不合理 D項錯誤 答案 C 歸納總結SiO2可與Na2CO3 CaCO3在高溫下發(fā)生反應 Na2CO3 SiO2CaCO3 SiO2 Na2SiO3 CO2 CaSiO3 CO2 在高溫下發(fā)生的這兩個反應遵循高沸點物質制低沸點物質的反應原理 與碳酸的酸性強于硅酸并不矛盾 后者反應原理基于溶液中的離子反應 例7 氮化硅 Si3N4 是高溫結構陶瓷 具有優(yōu)良的性能 人們常常利用它來制造軸承 氣輪機葉片 永久性模具等機械構件 設計合成氮化硅的工藝流程如下 1 電弧爐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是 用石英砂和焦炭在電弧爐中高溫加熱也可以生產碳化硅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碳化硅晶體結構中含 鍵 2 在流化床反應的氣態(tài)產物中 SiCl4大約占85 還有 Cl2等 有關物質的沸點數據如下表 提純SiCl4的主要工藝操作依次是沉降 其中溫 度最好控制在 填序號 A 略小于 34 1 B 大于57 6 C 略小于57 6 D 34 1 3 粉末狀Si3N4遇水能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 常用做制冷劑的氣體和一種難溶性的酸 該反應的方程式是 該工藝流程中涉及的主要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有 個 思路指導 從液態(tài)混合物中分離一般采用蒸餾 液態(tài)成分變成氣態(tài) 從氣態(tài)混合物中分離一般采用冷凝 或降溫 氣態(tài)成分變成液態(tài) 解析 1 工業(yè)生產所用焦炭往往過量 生成物為CO而不是CO2 2 冷凝 或降溫 后 氣態(tài)混合物中沸點較高的成分先變成液態(tài)而與其他氣體分離 所以選擇略小于57 6 沉降是指流化床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粗硅粉塵分散在氣態(tài)混合物中 靜置后粉塵與氣體混合物分離 3 NH3能用作制冷劑 本工業(yè)流程中SiO2 Si SiCl4 Si3N4 觀察化合價變化易知共有2個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 1 SiO2 2C Si 2CO SiO2 3C 2 冷凝 或降溫 SiC 2CO 共價 極性 C 3 Si3N4 9H2O 4NH3 3H2SiO3 2 第二單元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6講 鈉及其化合物 考綱導視 基礎反饋 1 金屬鈉露置在空氣中會發(fā)生一系列變化 銀白色金屬鈉 生成 生成 NaOH 生成 生成 溶液 2 判斷正誤 正確的畫 錯誤的畫 1 鈉能保存在CCl4中 2 Na2O2與Na2O中均只存在離子鍵 3 Na2O2與Na2O晶體中陽離子與陰離子的個數比不是 2 1 4 2Na2O2 2H2O 4NaOH O2 中H2O既不是氧化劑 也不是還原劑 6 Na2O2的電子式為Na O O Na 5 Na2O Na2O2組成元素相同 與CO2反應產物也相同 7 焰色反應是化學變化 答案 1 2 3 4 5 6 7 考點一 鈉與鈉的氧化物 知識梳理 一 鈉 1 物理性質 銀白色 質軟 良好 比水小 較低 2 化學性質 活潑 還原 失去 化合態(tài) 鈉的化學性質極 具有強 性 在反應中易 一個電子變?yōu)殁c離子 自然界中鈉只以 形式存在 1 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常溫下鈉與空氣中的O2接觸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在空氣或者氧氣中燃燒時 產生 火焰 生成 固體 化學方程式 4Na O2 2Na2O 黃色 淡黃色 2Na O2 Na2O2 鈉與硫單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鈉與氯氣反應 產生大量白煙 其化學方程式 2 與水反應 反應方程式 鈉與含酚酞的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及解釋 2Na Cl2 2NaCl 2Na 2H2O 2NaOH H2 3 與酸 鹽溶液反應 劇烈 水 藍色 鈉與酸反應比鈉與水反應更 因為酸能電離出更多的H 參與反應 鈉與鹽溶液反應 首先是鈉和 反應生成NaOH和H2 再判斷NaOH是否與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例如 鈉投入CuSO4溶液中有H2放出并產生 沉淀 化學方程式 2Na CuSO4 2H2O Cu OH 2 Na2SO4 H2 3 鈉的保存 制取及用途 1 由于鈉的化學性質極活潑 應隔絕空氣保存 少量的鈉 通常保存在 中 煤油 或石蠟油 2 工業(yè)上通過電解熔融NaCl制取Na的化學方程式 3 鈉的用途廣泛 如制取Na2O2等化合物 作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 Na K合金 還原稀有金屬的鹵化物 作電光源等 二 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2 1 淡黃色 堿 1 2 1 2 Na2O H2O 2NaOH 2Na2O2 2H2O 4NaOH O2 Na2O CO2 Na2CO3 2Na2O2 2CO2 2Na2CO3 O2 續(xù)表 Na2O 2HCl 2NaCl H2O 2Na2O2 4HCl 4NaCl 2H2O O2 Na2O SO2 Na2SO3 Na2O2 SO2 Na2SO4 考點集訓 解析 鈉與鹽酸反應時鈉先與H 反應 離子方程式表示為2Na 2H 2Na H2 與CuSO4溶液反應會生成沉淀 A錯誤 三個燒杯中 水中的氫離子濃度最小 反應最慢 B錯誤 X燒杯中生成的溶質為NaOH Y燒杯中生成的溶質為NaCl Z燒杯中生成的溶質為Na2SO4 由于鈉的物質的量相同 故Z燒杯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最小 C錯誤 因向三個燒杯中加入鈉的物質的量相同且鈉全部反應完 故生成H2的量相同 D正確 答案 D 方法技巧 例2 2015年全國模擬題組合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 數值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1mol 陰離子數目為NAB 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 失去2NA個電子C 7 8gNa2O2與足量CO2反應 轉移的電子數為0 2NAD 1L0 1mol L 1的Na2S溶液中含有0 1NAS2 離子 思路指導 Na2O2中氧元素是 1價 既可以表現氧化性又可以表現還原性 一般而言Na2O2以強氧化性為主 Na2O2與H2O或CO2反應均有氧氣生成 在反應過程中Na2O2均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答案 A 例3 為了探究SO2與Na2O2的反應是否類似于與CO2的反 應 甲同學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 回答下列問題 學的理由是 按照乙同學的觀點 該裝置需要改進的是 答案 1 SO2 Na2O2 Na2SO4 2 A中生成的SO2氣體中含有水蒸氣 在A和B之間連接 一個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或其他合適的干燥裝置 解析 1 木條未復燃說明沒有氧氣生成 考慮到SO2的還原性 判斷應生成Na2SO4 2 Na2O2還能與H2O反應產生氧氣 原裝置缺少干燥裝置 應補加 純堿 蘇打 粉末 小蘇打 晶體 堿 堿 2NaHCO3Na2CO3 H2O CO2 考點二 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知識梳理 1 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續(xù)表 Na2CO3 Ca OH 2 CaCO3 2NaOH NaHCO3 Ca OH 2 CaCO3 NaOH H2O 2NaHCO3 Ca OH 2 CaCO3 Na2CO3 2H2O Na2CO3 續(xù)表 考點集訓 A 用飽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B Na2CO3和NaHCO3都是鹽 都能與CaCl2溶液反應C 從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 電解熔融NaCl可制備金屬鈉D 用加熱分解的方法區(qū)分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固體解析 NaHCO3可以與HCl反應 但不會與CO2反應 A項正確 NaHCO3與CaCl2不起反應 B項錯誤 金屬鈉可以通過電解熔融NaCl的方式獲得 C項正確 NaHCO3受熱分解 Na2CO3不易分解 D項正確 答案 B 方法技巧 例5 2015年新課標卷 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 將 中溶液滴入 中 預測的現象與實際相符的是 解析 氫氧化鈉是強堿 碳酸鈉是鹽 因此鹽酸首先中和氫氧化鈉 然后再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 最后鹽酸與碳酸氫鈉反應放出CO2 A錯誤 常溫下鋁在濃硝酸中鈍化 反應很快停止 看不到紅棕色NO2氣體 B錯誤 氫氧化鈉溶液開始是過量的 滴入氯化鋁生成偏鋁酸鈉 當氫氧化鈉完全消耗后 再滴入氯化鋁 鋁離子與偏鋁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氫氧化鋁 C錯誤 草酸具有還原性 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因此草酸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正確 答案 D 例6 2015年河南鄭州質檢 下列實驗可以達到預期目的的 是 解析 無論是NaHCO3還是Na2CO3 加入Ca OH 2均產生CaCO3沉淀 A項錯誤 NH4Cl受熱分解為NH3和HCl 遇冷迅速化合為NH4Cl 在試管中無法徹底分離除去 B項錯誤 非金屬性強弱可以通過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 即pH 來比較 HCl并非Cl的最高價含氧酸 無法說明問題 C項錯誤 答案 D 已知 碳酸鈉的飽和溶液在不同溫度下析出的溶質如下圖 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3 為檢驗母液中是否含有Cl 必須加入的試劑為 1 溶解時通入熱空氣的作用有 寫出兩條即可 生成氫氧化鎂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 2 趁熱過濾 時的溫度應控制在 簡述過濾后洗滌固體的操作 4 實驗室進行 灼燒 的陶瓷儀器有 考點三 堿金屬元素焰色反應 知識梳理 Na K 1 大 氫氧化物 氫氣 還原 降低 小 大 增強 2 焰色反應 化合物 黃色 紫色 藍色鈷玻璃 1 焰色反應是指某些金屬單質或其 在灼燒時 都會使火焰呈現特殊的顏色 除去雜質元素的影響 2 操作步驟 濾去鈉等雜質的焰色 3 常見元素的焰色 鈉 鉀 透過 觀察 4 用稀鹽酸洗滌鉑絲的目的 5 檢驗鉀時藍色鈷玻璃的作用 考點集訓 例8 2015年天津卷 下列關于物質或離子檢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答案 B 例9 有關堿金屬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隨核電荷數的增加 堿金屬單質的熔點逐漸降低 密度逐漸增大B 堿金屬單質的金屬性很強 均易與氯氣 氧氣 氮氣等發(fā)生反應C 碳酸銫加熱時能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氧化銫D 無水硫酸銫的化學式為Cs2SO4 它易溶于水答案 D A K在空氣中可以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B K可以與乙醇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C K與水的反應不如鈉與水的反應劇烈D K也可放在煤油中保存解析 金屬活動性順序中K在Na的前面 K比Na活潑 故K在空氣中可以被氧氣氧化 A項正確 Na與乙醇能夠反應放出氫氣 K也能與乙醇反應放出氫氣 B項正確 K與水的反應比Na與水的反應劇烈 C項錯誤 Na K均可放在煤油中保存 D項正確 答案 C 規(guī)律方法有關過氧化鈉的定量計算1 差量法在Na2O2與H2O CO2反應中的計算技巧 1 Na2O2固體中滴入水時 固體質量的變化 2Na2O2 2H2O 4NaOH O2 m 2 18g2 78g 32g4 40g 2 18g 32g 4g4 40g 2 78g 4g 2 Na2O2吸收CO2時 固體質量的變化 2Na2O2 2CO2 2Na2CO3 O2 m 2 78g 2 106g 2 44g 2 106g 2 78g 56g32g2 44g 32g 56g 3 Na2O2吸收CO2時 氣體體積的變化 2Na2O2 2CO2 2Na2CO3 O2 V 2L 1L 2L 1L 1L 2 Na2O2與CO2 H2O反應的計算技巧 2CO O2 2CO2 2Na2O2 2CO2 2Na2CO3 O2 得 Na2O2 CO Na2CO3 虛擬的反應 2H2 O2 2H2O 2Na2O2 2H2O 4NaOH O2 得 Na2O2 H2 2NaOH 虛擬的反應 即 CO H2可被Na2O2完全吸收 典例 某容器中通入V升CO2 加入少量Na2O2后 氣體體積縮小為W升 則被吸收的CO2的體積為 氣體體積均在同 溫同壓下測得 A 2W升C 2 V W 升 B V W 升D 2V W 升 解析 按2Na2O2 2CO2 2Na2CO3 O2 2體積CO2參與反應則體積減小1體積 題設條件體積共減小 V W 升 則CO2體積為2 V W 升 答案 C 列物質不 滿足上述結果的是 應用 取ag某物質在O2中完全燃燒 將生成物與足量Na2O2固體完全反應 反應后 固體質量恰好也增加了ag 下 能 A H2C C6H12O6 B COD C12H22O11 解析 2CO O2 2CO2 2Na2O2 2CO2 2Na2CO3 O2 得 Na2O2 CO Na2CO3 虛擬的反應 即 CO可被Na2O2完全吸收 2H2 O2 2H2O 2Na2O2 2H2O 4NaOH O2 答案 D 得 Na2O2 H2 2NaOH 虛擬的反應 即 H2可被Na2O2完全吸收C項可變形為 CO 6 H2 6 D項可變形為C CO 11 H2 11 因而反應后質量增加大于ag
收藏
編號:4255715
類型:共享資源
大小:5.11M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20-01-04
30
積分
- 關 鍵 詞:
-
高中化學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課件打包8套
高中化學
一輪
復習
第二
單元
課件
打包
- 資源描述:
-
高中化學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課件(打包8套).zip,高中化學一輪復習,第二單元課件打包8套,高中化學,一輪,復習,第二,單元,課件,打包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