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動蕩與變革 3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教案 北師大版.doc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動蕩與變革 3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教案 北師大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動蕩與變革 3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教案 北師大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學情分析 初中九年級學生已具一定的分析,歸納,概括和綜合能力.此外九年級學生具有極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迫切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新的知識,展現(xiàn)自己;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極強。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識知發(fā)展規(guī)律,因材施教。 根據(jù)新課標、教材和學生的實際,采用情景導入法,結合教師講授法、啟發(fā)式、討論等方法生動活潑地教學。 ◆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合約》和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九個公約》的基本內容,掌握第一次大戰(zhàn)后所形成的國際新秩序。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和實質,培養(yǎng)學生綜合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2.揭示美國通過《九國公約,向中國擴張的企圖,培養(yǎng)學生透過社會現(xiàn)象來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凡爾賽和約》是在犧牲戰(zhàn)敗國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礎上簽訂的掠奪性條約。 凡爾賽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同時了解“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 教學重難點 ◆ 【教學重點】 《凡爾賽和約》和《九國公約》。 【教學難點】 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理解。 ◆ 課前準備 ◆ 1.教師研讀課標、教材,撰寫教案,制作多媒體課件。 ◆ 教學過程 2.學生預習本課內容,收集有關資料(含文字和圖片資料)。 教師導入:一戰(zhàn)后各帝國主義國家實力的變化,提出問題來復習一戰(zhàn)的有關內容:2略教師強調:一戰(zhàn)是帝國主義的掠奪性戰(zhàn)爭,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那么,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列強是如何對世界安排的呢?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一下。 講授新課: 一、戰(zhàn)后的“新秩序” 1.巴黎和會召開的背景及目的 2.巴黎和會的召開 1918年11月,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zhàn)敗投降,成為戰(zhàn)勝國宰割的對象。但戰(zhàn)爭的結束并沒有使帝國主義的矛盾得到解決,只不過是由戰(zhàn)場而轉到談判桌上。而戰(zhàn)勝的協(xié)約國之間,實力對比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嚴重削弱了英法等國力量;美國大發(fā)戰(zhàn)爭橫財,經(jīng)濟實力急劇膨脹,妄圖支配世界。1919年初,在法國巴黎附近的凡爾賽宮,召開了27個戰(zhàn)勝國的代表參加的會議。雖然27個國家參加會議,但實際最后決定權操縱在和會的“三巨頭”手中。(請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各大國爭霸圖謀和矛盾,補充講解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三人之間的如意算盤。 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么? 教師點撥:帝國主義戰(zhàn)勝國的分贓會議.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展示讓內容形象直觀,激趣導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探究的主動性。 3.《凡爾賽和約》 巴黎和會的中心問題是對德和約問題,經(jīng)過長時期激烈的爭吵,1919年6月,對德的《凡爾賽和約》正式簽訂。(指導學生閱讀、討論教材12頁內容,然后歸納《凡爾賽和約》的主要內容。) 第一,關于領土問題。和約重新劃定德國疆界,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 第二,關于軍事問題。禁止普遍義務兵役制,不準擁有空軍,陸軍不得超過十萬人,萊茵河兩岸不得設防。 第三,政治方面,德國承認并尊重奧地利的獨立。 第四,關于賠款問題,由協(xié)約國設立“賠款委員會”,決定德國戰(zhàn)爭賠款的總數(shù) 第五,關于德國海外殖民地問題。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由英、法、日、比等國加以瓜分。 合作探究: 問題1:從和約的內容可以看出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么? 問題2:從哪一條內容看出這次會議的分贓性質? 學生討論并回答,教師總結歸納:凡爾賽會議的實質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的分贓會議?!斗矤栙惡图s》中殖民地問題的處理最能說明巴黎和會是一次大國分贓的會議。 中國在一戰(zhàn)中是戰(zhàn)勝國,那么中國在和會上提出了自己的什么主張?結果如何? 學生回答:中國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和會卻把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讓給日本;中國外交失敗,引發(fā)“五四運動”,中國代表拒絕簽字。 另外協(xié)約國與哪些其他戰(zhàn)敗國簽訂了一系列條約的呢? 對德和約簽訂后,1921-1922年,協(xié)約國同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土耳其分別簽訂了和約?!斗矤栙惡图s》和這些條約構成了戰(zhàn)勝國列強在戰(zhàn)后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國際關系的新體系,即凡爾賽體系。 合作探究:中國是一戰(zhàn)的戰(zhàn)勝國,戰(zhàn)后為什么仍遭受西方列強的欺負和侵略? (從當時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一戰(zhàn)的性質思考) 學生小組合作得出結論:弱國無外交! 4.凡爾賽體系的形成及評價 二、對亞太地區(qū)的“安排” 1.華盛頓會議的背景及目的 巴黎和會雖然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關系,但它們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銳,日美之間的矛盾尤為激烈。為了協(xié)調美日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qū)的矛盾,在美國的倡議下,1921-1922年,美英法中等12國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 2.華盛頓會議的召開 出示課件讓小組搶答:華盛頓會議的目的,時間,地點,參加國,中心議題。 提出問題:這次會議當中起了主導作用的國家是? 學生回答:美、日、英 3.《九國公約》 會議的主要內容:《九國公約》 出示《九國公約》的部分內容,分析其實質是。 學生討論:經(jīng)過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的原則下提出的。實際上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zhí)峁┝朔奖恪? 4.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及評價 通過這次會議也構成了華盛頓體系,它是在哪個地區(qū)確立了新的國際秩序? 生答:東亞、太平洋地區(qū) 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xù),通過這兩次國際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5.課堂探究 問題探究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是什么?如何認識這一體系? 學生合作探究,得出結論。 實質:是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認識: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問題探究2:兩次和會對中國問題的處置及影響是什么? 1、巴黎和會:把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讓給日本,引起中國的五四運動,北洋軍閥被迫拒絕和約簽字. 2、華盛頓會議: 歸還中國在山東的主權,但<九國公約>又使中國重新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設計意圖:圖文結合,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主學習,注重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三、課堂小結: ◆ 教學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改變了帝國主義之間的實力對比,打破了舊的國際關系體系。戰(zhàn)后,戰(zhàn)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及其所簽訂的一系列條約,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歐洲、西亞、非洲和遠東、太平洋地區(qū)的關系,形成了戰(zhàn)后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世界的新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但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動蕩與變革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教案 北師大版 九年級 歷史 下冊 第一 單元 動蕩 變革 凡爾賽 華盛頓 體系 教案 北師大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457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