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 3.5力的分解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I).doc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3.5力的分解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I).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物理 3.5力的分解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I).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3.5力的分解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I) 一、設計思想 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均是矢量運算的工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對矢量學習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承前:是對學生從接觸位移開始的矢量學習的總結;啟后:為以后學習運動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向心加速度打下基礎。同時力的分解也是對力的合成教學的很好補充,加深了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為以后學生解決動力學問題打下基礎,那么這節(jié)內容如何展開呢? 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規(guī)律的掌握、物理問題的解決是物理教學的三大中心任務。本節(jié)課的任務就是:什么是力的分解(概念)、力怎樣分解(規(guī)律)、力的分解有什么用(應用)。本設計以情景支撐學生認知,使其認識什么是力的分解;以探究解除學生困惑,使其弄清力為什么要這樣分解;以應用拓展學生思維,使其明白力的分解在實際中有哪些用途。其中情景的選取以貼近學生實際為原則,以學生游戲,拖地和拉行李箱等為背景展示知識,摒棄了教材中學生不太熟悉的拖拉機拉耙的情景,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知識的研究,而避免在陌生的情景中迷失方向。探究采用的是局部探究法,主要是實例中的力如何分解,即找到力的作用效果,局部探究中又穿插實驗探究和理論探究兩種方式,使學生的腦、手得到充分的調動。應用穿插于每個實例的探究之后,而不是學完內容后集中應用,這樣有助于學生構建物理模型,并能極大地提高學生應用物理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這堂課以情景為鋪墊,探究為手段,應用為目的,圍繞力的分解這一中心,實例分析和實際應用兩條主線交替進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方法,獲得具體的成果,得到成功的體驗,使課堂效率達到最大值。 二、設計內容 1、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正確理解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分解的含義 (2)使學初步掌握根據力的實際作用效果確定分力的方向的原則,掌握將一個已知力分解為兩個互成角度分力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深入體會等效替代的思維方法 (2)嘗試科學探究的過程,掌握由猜想到實驗驗證的科學研究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及概括和語言表述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使學生切身感受物理,對物理增強感情認識,使其自覺完成由感性到理性認識的升華,體驗物理規(guī)律之美 (2)通過實驗使學生切身感受知識的力量,激發(fā)其學習科學知識的內在動力 (3)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風、科學的實驗態(tài)度。 2、教學流程設計 采用引導式教學法,在情景的基礎上,以學生思考探索為主,教師引導、與學生進行交互式討論為主輔,讓學生一步步邁上學習相關知識的臺階。教學流程設計如下圖: 游戲 學生演示 提出課題 實踐應用 實驗、猜測 驗證、交流 實驗探究 計算歸納 應用2 應用1 應用3 實驗探究 計算歸納 理論探究 計算歸納 回歸思考 交流總結 規(guī)律升華 情景 總結知識 歸納規(guī)律 實例2 問題2 實例3 問題3 實例1 問題1 3、教學資源 (1)教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1(人教版) (2)教學硬件:電腦、投影儀、顯示幕布 (3)教學軟件:PowerPoint (4)實驗儀器:一條三米長的繩子,自制斜面重力效果顯示教具、三角架受力顯示教具 4、教學過程 4.1游戲引入,激發(fā)興趣 (1)請班上兩位力氣較大的男生抓住長繩的兩端,拉直繩子。再請一位比較瘦小的女生上來,問:這位女生能不能把兩個男生拖動?(學生爭論) 女生在教師指導下從繩的中間用力輕易把兩個男生拖動(學生驚訝) (2)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力的分解,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奧秘。 4.2情景鋪墊,建立概念 4.2.1給出兩個生活情景:拖地和拉行李箱 提問:這兩個模型中人對拖把和箱桿施加了什么樣的作用力?起到什么作用? 等效 4.2.2以拖地情景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理論探究 總結:①力F的作用效果與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F(xiàn)叫F1和F2的合力,F(xiàn)1和F2叫F的分力。 ②求一個力的分力的過程叫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 ③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4.2.3提問:力的分解有什么作用?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情景2中的力的情況。 總結:①通過力的分解可以求出一個力的兩個“貢獻”。 ②通過力的分解可以使關系由復雜變得簡單。 4.3虛實對比,掌握方法 利用課件演示:將一個力分解,從理論上看,有無數(shù)種分解方法。 展示情景3:對兩條繩的結點施加向下的拉力,在這個實際問題中,這個拉力是不是也可以任意分解?(學生討論) 總結:力如何分解由所研究的問題決定,選擇力的分解方向要有利于問題的解決。一般情況下,要選擇按力的實際作用效果進行分解。 4.4實例探究,拓展應用 4.4.1利用課件給出實例1:把一個物體放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豎直下落。從力的作用效果看,應該怎樣將重力分解?兩個分力的大小與斜面的傾角有什么關系? 實驗探究:①利用放大形變來展示物體重力產生的實際效果 ②利用測力計來定量探究合力和分力大小間的關系 結論:斜面上物體重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壓緊斜面和使物體沿斜面下滑。 理論計算(由學生進行): 討論:和的大小均和斜面傾角有關,越大,越大而越小。 實際應用:給出大橋和滑梯的照片,問橋和滑梯的坡度為什么不能很大?(學生討論回答) 4.4.2利用課件給出實例2:解釋上課前做的游戲。 理論探究:①作圖法:引導學生簡化模型,畫出力的分解的漸變圖,感受力的大小的變化。 ②計算法: 結論:將一個力分解成大小相等的兩個分力時,分力的大小隨夾角的增大而增大。(學生分析回答游戲中的奧秘) 實際應用:①怎樣拉出陷入淤泥中的拖拉機? ②怎樣做引體向上更省力? ③為什么刀、斧要很鋒利才能劈開東西? (引導學生分析回答) 4.4.3利用課件給出實例3:路燈支架中的三角形結構的受力情況。 先引導學生簡化模型,提出問題。 實驗探究:利用放大形變來顯示力的實際效果。 結論:重力產生的兩個作用效果為拉緊細繩和向內壓緊輕桿。即細繩受到沿繩向外的拉力,輕桿受到沿桿向里的壓力。 實際應用:計算塔吊中鋼索和懸臂的受力情況。(由學生進行) 討論:當很小時,和都接近0,和就會很大,對材料的強度要求很高,所以鋼索的固定點不能距懸臂的固定點太近。但太遠則材料消耗過多,因此要結合具體情況適當選擇角。 4.5課堂總結,升華規(guī)律 4.5.1知識與技能方面 ①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拓展:平行四邊形定則是所有矢量相加的法則 演化到三角形定則 注:三角形定則與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質是一樣的。 ②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驟 確定力的作用效果 確定兩分力的方向 作平行四邊形 確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4.5.2過程與方法 ①等效替代法 ②實驗探究法 三、設計反思 教學過程是“兩個過程”,即科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和學生認識科學知識的思維過程的有機融合。教師設計、營造的教學情境必須是與當前的學習任務相關的、能反映當前學習內容本質的,這樣學生才能進入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新建構的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和物理世界中得到應用能讓學生體會到人與自然地和諧,從而更能引起情感的共鳴,使學習更主動更有效。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是應抓住這樣一條主線:用情景來作為科學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背景,讓學生融入其中;用探究來發(fā)展學生認識科學知識過程中的思維;最后通過實際應用來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他們改造自然地熱情,增強科學素養(yǎng)。具體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兩個問題:1、堅持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的自主構建、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為主。引導時盡量用學生熟悉的情景作為鋪墊,多設置相關問題。問題的解決能用實驗的就要做好實驗,有條件進行分組實驗的一定要分組進行。理論探究要引導好力爭讓學生自主完成。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更有效率。2、加強三維目標的整合,重視科學方法的訓練,不可輕視情感、價值觀的激勵作用。課堂上在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要潛移默化地滲透物理的思維方法,如等效法,圖像法,極限法等,逐步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如建模能力,分析能力,數(shù)學知識應用能力等。實際應用時應多設置臺階,讓學生體驗成功喜悅,層層深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3.5力的分解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I 2019 2020 年高 物理 3.5 分解 教案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553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