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級科學下冊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3教案 蘇教版.doc
《2019-2020年三年級科學下冊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3教案 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三年級科學下冊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3教案 蘇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三年級科學下冊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3教案 蘇教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改變形狀,增大空間或水中加鹽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2.知道哪些材料適合制作漂浮物。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研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過程中,體會探究的樂趣。 二、教師準備: 水槽、燒杯、橡皮泥、鐵塊、潛水艇模型、玻璃杯、生雞蛋、土豆、鹽、吸管、大頭針、乒乓球、塑料泡沫塊?。ㄐl(wèi)生消毒用品) 學生分組研究材料: 橡皮泥、生雞蛋 三、教學過程: (一)整理材料,充分預測 1.在桌面上,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五種材料,看看是否熟悉它們? 2.如果把它們放入水中,哪些物體會浮在水面,哪些物體會沉下去呢?請你作個預測,把預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 物體 (選擇預測結果打/) 鐵塊 橡皮泥 土豆 塑料泡沫塊 吸管 沉 浮 (二)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沉浮現(xiàn)象 1.學生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2.反饋觀察到的現(xiàn)象,再次作好記錄 (三)激發(fā)興趣,引入橡皮泥的沉浮探究 1.大家能不能想個辦法使橡皮泥浮起來呢? 2.小組討論,設計方案。 3.這些方案可行嗎?動手做一做! 出示要求:看誰能在最段的時間內使橡皮泥浮起來, 4.學生動手實驗,驗證方案,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做好實驗記錄。 5.(整理實驗用品)生匯報實驗情況。 6.(適時表揚學生表現(xiàn))總結.歸納。 各小組是采用什么方法讓橡皮泥浮在水面的?還有其他的不同方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能采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讓橡皮泥浮在水面,改變形狀.依靠漂浮物.改變液體成分等) (四)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潛水艇沉浮奧秘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的物體不需要改變形狀也能從水里浮起來,比如潛水艇。(課件展示) 你了解潛水艇嗎? 2.生談對潛水艇的認識。 3.潛水艇能沉能浮,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并沒有改變形狀,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要求:仔細觀察潛水艇上浮.下沉的過程,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做好記錄。 4.生玩潛水艇,師巡視。 5.(整理器材)現(xiàn)在大家知道潛水艇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沉浮了嗎? 生匯報實驗結果 6.總結.歸納。 (五)“死?!碧诫U,揭示沉浮之迷 今天,大家的表現(xiàn)非常棒,作為獎勵,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 (課件展示死海的故事) 3.你知道人在死海里為什么會浮上來嗎? 4.探討如何讓雞蛋浮起來。 5.展示要求:認真觀察.作好記錄,思考:是不是加鹽就能???加多少鹽才能???生動手實驗,教師巡視。 6.(整理器材)同學們,你們的雞蛋浮起來了嗎?選一位代表來交流一下實驗情況。 7.總結.歸納。 (六)總結: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幾種方法,拓展物體沉浮性質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舉例。 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級科學下冊 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 1教學反思 教科版 反思一: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對我國養(yǎng)蠶已經有了一些了解,他們中大部分知道我國有“絲綢之國”之稱,繭子是由蠶吐絲結成的。但他們沒有親眼看到過蠶卵,沒有親自養(yǎng)過蠶,對于“蠶為什么要蛻皮?”“繭子里有什么?”“飛蛾從哪來?”等問題更是一無所知。本單元的教學中,學生將用科學的方法和態(tài)度親自去實踐,親自去觀察、測量、記錄、交流。飼養(yǎng)過程不僅是能讓學生獲得養(yǎng)蠶和蠶變態(tài)等知識的過程,更重要的是發(fā)展他們研究興趣和能力的過程。以達到《課程標準》中制定的“珍愛小動物,主動接近小動物,不傷害小動物。”“ 能夠通過圖畫和文字表達,交流關于蟻蠶的觀察結果?!薄俺浞煮w驗養(yǎng)蠶所帶來的樂趣?!钡饶繕?。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我的心得和體會。 一、在教學內容方面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都是引領式“問題”的出現(xiàn),這真正體現(xiàn)《課程標準》中“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的基本理念??v觀整單元教材,我們把內容分成了三大部分組成: (一)引導學生提出想知道的問題: 1.蠶卵是什么樣的;(蠶卵是蠶生命的開始。) 2.蟻蠶是什么樣的(從卵里面出來的小生命); (二)可愛的蠶寶寶(愛換新衣的蠶寶寶,身肥體壯的蠶寶寶,自己蓋新房的蠶寶寶); (三)蠶寶寶變了新模樣。 教材沒有對這三塊內容進行詳細地描述,而是把它們作為學生探究的提綱,空間完全是開放的。一改以往《養(yǎng)蠶》教材主要以展示蠶的生活習性和生長過程為內容的特點,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教材的設計意圖是通過組織學生觀察、討論、交流,認識蠶的生活習性,知道蠶的生長變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養(yǎng)蠶樂趣,開展科學探究的樂趣。教材期望:通過課外延伸的養(yǎng)蠶活動,使學生不僅能養(yǎng)好蠶,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做中學”,以達到讓學生親身體驗,親身經歷蠶的生長過程,使學生懂得珍愛生命;同時將長時間對蠶的觀察結果以寫或畫、拍照等方式記錄下來,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培養(yǎng)負責任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氣,培養(yǎng)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材料設計方面 教師需要準備放大鏡、蠶卵、黑色的蟻蠶、白色或黃色的繭子,還有自己拍攝的蠶生長變化的照片或錄像資料??傊瑢W生需要的材料我們要盡量滿足,這才能真正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在教學過程設計方面 根據(jù)學生的已有經驗和本單元的課型特點,將討論、觀察、交流、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我們可以把這單元教學設計成兩大塊:(1)觀察認知性探究活動——課內,通過討論、觀察認識蠶卵、蠶卵中的小生命,愛換新衣的蠶寶寶,身肥體壯的蠶寶寶,自己蓋新房的蠶寶寶;(2)實踐體驗性探究活動——課外,學生養(yǎng)蠶、觀察蠶的生長變化,獲得養(yǎng)蠶的樂趣。這樣的設計能激起學生對養(yǎng)蠶的興趣,調動起學生參與養(yǎng)蠶的欲望。而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營造出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于在活動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滿足了學生的探究心理。教師在課后還要經常了解學生養(yǎng)蠶的情況,及時給學生以幫助,一定要想辦法使學生堅持養(yǎng)到底,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的科學探究精神。 小學生對動物有著天生的研究興趣,在《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教學中,我采用了“做中學”的學習方式,旨在引導學生按照科學家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來進行學習,讓學生們親自觀察,親自動手捉蠶、畫蠶,記錄它們的生活習性,通過他們的觀察、提問、設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對小動物豐富的感性認識。并在活動中鍛煉了交往和語言能力,體驗到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個個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做到會用文字和圖畫等方式觀察記錄蠶的行為特征,活動過程中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課后很多學生在飼養(yǎng)中都體驗到照顧小蠶、觀察小蠶的生長是十分有趣的事。 反思二: 在實踐活動中,我真實感受到: 一、千萬不能小看學生。 整個活動,學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組織者、服務者。他們的問題,他們的知識面之寬出乎我的意料。許多同學是從網上下載的資料,有的同學發(fā)現(xiàn)可以用牛奶來喂養(yǎng)蠶,這樣蠶生長的速度變快,繭子的產量增加。有的同學為了照料生病的蠶,晚上11點還起來,母親叫他好幾次后,才睡覺,其關心程度讓我吃驚。這不是科學探究精神的真實寫照嗎? 二、讓學生在“做”中獲得體驗。 “聽會忘記,看能記住,做才能會?!边@也是對“做中學”的一種理解。學生在養(yǎng)蠶活動中,發(fā)了很多問題。其中有一小組養(yǎng)的蠶死了一條,他們一大早,跑到實驗室問我。當時我并沒有告訴他們,而是先讓他們找原因。最后,他們確定問題出在桑葉上。經過調查,昨天給蠶吃的桑葉是冰凍過的。為了證明這一切,我建議他們重新做個實驗。作為科學教師,我們應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后來他們做了實驗,證明蠶的死因確實在桑葉上。 三、教師應重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 我個人認為,這一單元不注重學生學會了多少知識,而應重在:在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從自己的生活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和能力;發(fā)展實踐能力,發(fā)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養(yǎng)蠶活動結束后,我的個人體會是:運用“做中學”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學”的行為,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動者,也改變了教師“教”的行為,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這就是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把師生帶入了一種全新的境界。-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三年級科學下冊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3教案 蘇教版 2019 2020 三年級 科學 下冊 物體 浮起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555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