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談中國詩》word導學案.doc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談中國詩》word導學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談中國詩》word導學案.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談中國詩》word導學案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國詩歌與西方詩歌的異同。 二、能力目標 1、熟知中國詩歌特點,提高解讀詩歌的能力。 2、掌握比較研究的方法,并學會借此研究其他文學現(xiàn)象。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借助在品味詩句時的審美體驗,體會我國古詩詞優(yōu)美的意蘊,喚起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一、從段落構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構思的巧妙之處。 二、引導學生理解分析含義深刻的語言,品味作者用語之機巧。 【教學難點】 一、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二、本文主要是學習、理解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特質。 【預習案】 一、感知文本 (一)誦讀課文注意四個方面 1、作者怎樣在中國詩與外國使得比較中,歸納中國詩的特點?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資料?旨在說明什么問題? 3、對文中的比喻進行分析,比喻的含義是什么?有什么表達效果? 4、注意品位含義深刻的句子。 (二)感知過程 1、作家作品 2、識記成語 (1)一蹴而至:蹴:踏;至:達到。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2)數(shù)見不鮮:數(shù):屢次;鮮:新殺的禽獸,引伸為新鮮。本指對于常來之客,就不宰殺禽獸招待。后指常常見到,并不新奇。 (3)自相矛盾: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后抵觸,不一致。 (4)輕鳶剪掠:鳶,指一種鷹科鳥類。鳶飛時飄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后翅向后成一角度而滑翔,與風箏飛行姿態(tài)類似。愿意是指像輕盈的老鷹掠過天空。比喻簡短輕靈! (5)回腸蕩氣:回:回轉;蕩:動搖。使肝腸回旋,使心氣激蕩。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動人。 (6)凌風出塵:指品行高潔,超出一般人 (7)拔木轉石:拔下大樹,轉動巨石。形容力氣極大。 3、抓關鍵句,理清思路,概括觀點 (1)關鍵句: 第一段:什么是中國詩的一般印象?因此,說起中國詩的一般印象……這立場是比較文學的。 第二段:中國最好的戲劇詩,產(chǎn)生遠在最完美的抒情詩以后……所以,中國詩是早熟的。 第三段:關鍵詞:簡短 第四段、第五段:中國詩的特征:富于暗示。 第六段:西洋讀者也覺得中國詩筆力輕淡,詞氣安和。 第七段:中國社交詩特別多,宗教詩幾乎沒有。 第八段:所以,你們講,中國詩并沒有特別“中國”的地方。 (2)思路: ⑴錢鐘書在這篇演講稿中主要闡述了什么問題? 明確:中國詩的特征。具體說,錢先生是從中國詩與外國詩比較的角度,來闡述中國詩的特征的。從文章第一段結尾“這個立場是比較文學的”看出來的。 ⑵用恰當?shù)恼Z言概括中國詩的特征。 明確:與西方詩歌相比較,中國詩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國詩講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變化,而且逐漸腐化。 第二,中國詩講求篇幅短小,“詩體”配適“詩心”的需要。 第三,中國詩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國詩筆力輕淡,詞氣安和。 第五,中國詩社交詩多,宗教詩幾乎沒有。 4、誦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劃分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論詩的根本立場。 第二部分(第2段),從整體上論述了中國詩的一般發(fā)展特點及其規(guī)律。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重點論述中國詩的各個特點。 第四部分(第8段),總說中國詩沒有特別“中國”的地方。 三、預習檢測 (一) 文學常識 1、錢鐘書,字( ),號( ),曾用用筆名( ),江蘇無錫人。( )家、( )家。 2、錢鐘書的代表作品有:兩部著名的學術論著《 》和《 》,散文集《 》,短篇小說集《 》和長篇小說《 》。 (二)課外閱讀積累 1、“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背鲎藻X鐘書的《 》。 2、“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背鲎藻X鐘書的長篇小說《 》。 3、“做文章時,引用到古人的話,不要引用號,表示辭必己出,引用今人的話,必須說‘我的朋友’——這樣你總能招攬朋友。 ” 出自錢鐘書的散文集《 》中的《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 。 4、“牛慣做犧牲,可以顯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而牛決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構造不允許它那樣做?!?出自錢鐘書的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中的《 》。 (三)字音字形識記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羨妒(xin)嫉恨(j) 會稽(hu)精髓(suǐ) B.顰蹙(c) 內疚(ji) 皮夾(ji?。?深摯(zh) C.無垠(yng)熬夜(o)瞭望(lio)混沌(dn) D.桃核(hāi)侈談(shē)盡快(jǐn)睿智(ru) 解析:A項“會”讀“kui”;C項“垠”讀“yn”;D項“核”讀“h”、“侈”讀“chǐ”。 答案:B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叫囂 回長蕩氣 數(shù)見不鮮 B.混沌 聊以慰籍 斬釘截鐵 C.褻瀆 臥薪嘗膽 必恭必敬 D.寡陋 驚天動地 義憤填贗 解析:A項回長蕩氣—回腸蕩氣;B項聊以慰籍—聊以慰藉;D項義憤填贗—義憤填膺。 答案:C (四)詞語應用 1、辨析下列近義詞,選擇最恰當?shù)奶羁铡? (1)靜默 沉默 ①證券公司或者散戶廳就像一個舞臺,開盤的時候熱鬧,收盤之后______,即使在行情低迷時期也一樣。 ②張暉沒有______,他選擇在論壇上發(fā)帖,揭露事實真相,還行使了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力,毫不猶豫地把執(zhí)法犯法者告上了法庭。 (2)一蹴而就 一揮而就 ①他說以前在民主革命時期(1956年以前),自己寫文章是思如泉涌,________,有時甚至是站在排字房的門口,寫一頁,排字工人排一頁。 ②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建設低碳城市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目標,不可能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牵?) A.他不能對整個本國詩盡職,因為也沒法“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有居高臨遠的觀點。 B.中國詩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變化,而且逐漸腐化?! ? C.報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與五十多位同學不期而遇?! ? D.問而不答,以問為答,給你一個回腸蕩氣的沒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沒有下文?! ? 解析:C項“不期而遇”指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屬望文生義。 答案:C 【探究案】 一、自主探究 1、課文第1段中,“他不能對整個本國詩盡職”這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確:聯(lián)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對整個本國詩盡職”是對只讀中國詩的人而言的。只讀中國詩的人,不能站在比較文學的立場上,對中外詩歌進行比較,從而在比較中認識中國詩不同于外國詩的地方,即中國詩的特點。他只能就中國討論中國詩,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用居高臨遠的觀點看待中國詩,因此難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就是“不能對整個本國詩盡職”。 2、從文中找出作者幽默和睿智的比喻句,說說它們的含義和表達作用(學生自己找出感興趣的句子自由發(fā)言)。 (1)所以,中國詩是早熟的。早熟的代價是早衰。中國詩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變化,而且逐漸腐化。 (2)中國人的心地里,沒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經(jīng)》說一個印度愚人要住三層樓而不許匠人造底下兩層,中國的藝術和思想體構,往往是飄飄凌云的空中樓閣,這因為中國人聰明,流毒無窮地聰明。 (3)問而不答,以問為答,給你一個回腸蕩氣的沒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沒有下文?!嘞碌闹皇庆o默一一沉摯于涕淚和嘆息的靜默。 (4)有種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兒,你們叫它“北京狗”,我們叫它“西洋狗”。《紅樓夢》的“西洋花點子哈巴狗兒”。這只在西洋就充中國而在中國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該磨快牙齒,咬那些談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讀外國詩每有種他鄉(xiāng)忽遇故知的喜悅,會引導你回到本國詩。這事了不足奇。 二、小組探究 1、小組探究本文結構布局的特點.(要求舉例說明) 明確:本文在結構布局上的主要特點是以綜合為綱,以比較為網(wǎng),中外相容,古今兼顧。(開篇明確論述的原則,然后逐層展開,分別論述,論述中廣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 (1)文章第1段,說明談論中國詩要用比較文學的方法。然后層層推進,闡述中國詩的特點。每一個特點的論述,都包含著對比與綜合。對比,是把中外詩歌作對比;綜合,是在諸多材料中綜合中國詩的特點。 (2)文章結尾,作者又宕開一筆,“中國詩并沒有特特別別‘中國’的地方”,使文章說理辯證周密。課文的整個結構圓通靈活,充滿機巧。 (3)下面的論述幾乎都包藏著對比和綜合。 A、如中國詩的發(fā)展史問題,就由伏爾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B、如談中國詩的篇幅,則以愛倫?坡的話立論。不僅指出了中國濤的特點及其原因,還指出了中國詩的特殊之處:簡短的詩可以有悠遠意味,收縮并不妨礙延長,仿佛我們要看得遠些,每把眉眼顰蹙。中國詩人要使你從“易盡”里望見了“無垠”。 C、在談中國詩的意韻和特殊表達方式時,則援引了魏爾蘭、濟慈、維榮、莎士比亞、拜倫等外國詩人的見解,材料充實,說服力強。 2、品味文章的語言:“中國人的心地里,沒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經(jīng)》說一個印度愚人要住三層樓而不許匠人造底下兩層,中國的藝術和思想體構,往往是飄飄凌云的空中樓閣,這因為中國人聰明,流毒無窮地聰明?!? 明確: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經(jīng)》闡釋中國的藝術和思想體構上的缺欠,旨在批評;二是點明造成這種缺欠的根本原因?!耙粋€印度愚人要住三層樓而不許匠人造底下兩層”這樣的建筑物就是“飄飄凌云的空中樓閣”,作者以此作喻,批評中國的藝術和思想體構缺乏嚴密的邏輯性,往往脫離客觀實際,沒有堅實的基礎,其結果必定影響藝術的健康、穩(wěn)定地發(fā)展。這個批評是相當尖銳的,比喻中透出了強烈的諷刺意味。句中“聰明”一詞是反語,是沒有掌握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只憑臆斷從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聰明”不過是自欺欺人?!傲鞫緹o窮地聰明”,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錯誤的東西長期得不到批評、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傳下去,貽害無窮。 【課堂檢測】 一、本月考點檢測: 1、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我們對于“比較文學”是個陌生的概念,讀讀錢鐘書的《談中國詩》或許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具有文學良心和鑒別力的人像嚴正的科學家一樣,避免泛論、概論這類高帽子、空頭大話。 C.中國詩用疑問語氣做結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詩來得多,這是極耐尋味的事實。 D.我們也有厚重的詩,給情感、思戀和典故壓得腰彎背斷。 解析:A項應改為“比較文學對于我們來說是個陌生的概念”。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牵?) A.他不能對整個本國詩盡職,因為也沒法“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有居高臨遠的觀點。 B.中國詩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變化,而且逐漸腐化。 C.報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與五十多位同學不期而遇。 D.問而不答,以問為答,給你一個回腸蕩氣的沒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沒有下文。 解析:C項“不期而遇”指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屬望文生義。 答案:C 3、概括下面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過25個字) 近代,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迅猛發(fā)展,而中國在這些方面落后了。我們應當立志圖強、奮起直追,虛心向西方學習,凡是好的、有用的都應該學,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我們如果因此丟棄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記了“我們自己是誰”,那恐怕就要成為民族罪人了。歷史證明,一個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尤其是標志文化特質、體現(xiàn)文化靈魂的哲學思維傳統(tǒng),那就很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終究要被淘汰出局。況且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和獨特的哲學思維個性,更應該發(fā)揮所長,為創(chuàng)造人類的新文化和新哲學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答案:學習西方,更要保持和發(fā)揚本民族哲學思維傳統(tǒng)。 解析:該段文字的主要信息應鎖定在“歷史證明”到結尾,關鍵詞語是“哲學思維傳統(tǒng)”“獨特的哲學思維個性”“新哲學”,因此,概括主旨應落腳在“哲學思維傳統(tǒng)”上。 二、閱讀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古典詩歌的“情理交通” 這里所說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詩歌的美感; “理”則不只是一般的“理趣”,更側重指一種人生體悟。詩歌是抒情的藝術,但我以為沒有純粹的“情”或純粹的“理”。在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中,“情”和“理”總是共生交織的,也就是說,情感和體悟總是同時出現(xiàn)的。凡體悟都帶有一定的情感,而從情感中也總能得到一些體悟。這些情感和體悟是超越了技術層面的東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體驗,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讀懂古人,和他們息息相通,深入到他們的心靈中去,真正地理解他們的人生,進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這樣,讀詩就不再是文學鑒賞或研究層面的一種行為,而是上升為一種生命方式,一種活法。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境界。 讀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蹦敲春离h,那么豁達,那么純凈,那么不經(jīng)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濃縮在一場雨中,我們的人生也隨之綻出洗禮過的清新和芬芳。再讀黃仲則的《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那種孤寂,那種落寞,那種憂患,那種清醒,我們在人生低谷當中不都曾有過這樣的情形嗎?可誰能像黃仲則說得這樣透徹? 名篇之所以為名篇,名句之所以為名句,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可以挑動別人的生命之弦,形成長時間的共振和回響。我在讀古詩詞時經(jīng)常有一些篇句縈回腦際。僅以近古的創(chuàng)作而言,比如黃庭堅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比如吳文英的“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比如袁凱的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比如張文光的“偶得故人天上句,如懷明月夜中行”,他們會讓我感到愛情的馨香,友情的溫暖,鄉(xiāng)愁的沉重,韶華的流逝。這些詩句像烙鐵一樣,會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記。 在為一家期刊作龔自珍詩選時,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選入了一首一般選家都不會注意的《己亥雜詩》第八十首:“夜思師友淚滂沱,光影猶存急網(wǎng)羅。言行較詳官閥略,報恩如此疚心多?!睘楹稳绱耍魁彾ㄢ謱懗隽宋业男穆?!在講解部分我寫道:“詩有多種讀法,其中一種與年齡和閱歷有關。如上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詩,以前我讀不懂,大概也是不會選的。但近日先師嚴迪昌先生遽歸道山,在寫完一篇紀念他的文章之后讀到這篇作品,則如中雷擊,轟然而有共鳴,剎那間體會到了定庵寫下此二十八字時內心的沉痛和悲涼?!? 讀詩,說到底是讀人,讀人生,能讀到這個境界是一種幸福。 1.下列關于“情理交通”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所謂“情”,就是我們常說的情感;所謂“理”,則更傾向于指人生體悟。 B.在優(yōu)秀詩歌中,沒有純粹的“情”和“理”,兩者常常共生交織,同時出現(xiàn)。 C.我們只有做到和古人“情理交通”,才能真正讀得懂詩歌,而技術層面的東西是沒有用的。 D.“情理交通”不僅指詩歌中的“情”“理”共生交織,更指讀者要用自己的人生體驗去和古人“交通”。 2.根據(jù)文章內容,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黃仲則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對孤寂與落寞的感悟,讀過這首詩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觸。 B.名句之為名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人們普遍存有的情感、體悟,從而引發(fā)讀者強烈的共鳴。 C.“愛情的馨香、友情的溫暖、鄉(xiāng)愁的沉重、韶華的流逝”和上文黃庭堅、吳文英、袁凱、張文光的詩句內涵并不是一一對應關系。 D.由于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己亥雜詩》第八十首“思師友”的情境十分契合,所以讀后作者“如中雷擊”,于是他讀懂了詩歌的“沉痛和悲涼”。 3.對全文意思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 ) A.讀者能不能讀懂詩歌,不僅和他的藝術修養(yǎng)有關,更和他的人生體悟相關。 B.常人的境界不高,因為他們沒有把讀詩上升到一種生命方式。 C.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記”的,應該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情理交通”關系的詩句。 D.我們的人生體悟能幫助我們理解詩歌,詩歌反過來也能給我們的人生以啟示。 答案分析; 1.D 解析:A項,“情”還包括“美感”;B項,“常?!辈粚?,原文是“總是”;C項,“技術層面”是讀懂詩歌的基礎。 2.A 解析:原文“我們在人生低谷當中不都曾有過這樣的情形”暗含有過這樣情形的人才能對這句詩特別有感觸,而不是“讀過這首詩的人都會”。 3.B 解析:B項,偷換概念,強加因果。-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談中國詩 2019 2020 年人教版 高中語文 必修 中國 word 導學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624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