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一部分第六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高考熱考圖表系列十四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的判讀學案.doc
《2019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一部分第六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高考熱考圖表系列十四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的判讀學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一部分第六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高考熱考圖表系列十四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的判讀學案.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高考熱考圖表系列 (十四)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的判讀 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圖多以某山地自然帶分布示意圖為載體,考查垂直自然帶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 (2017北京卷) 下圖表示喜馬拉雅山脈某區(qū)域不同海拔四個站點的最冷、最熱月平均氣溫。讀圖,回答下題。 該山地( ) A.海拔3 000米左右積雪終年不化 B.氣溫年較差隨海拔升高遞增 C.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 D.地處板塊的生長邊界 [圖形解碼] 答案:C 判讀技巧 1.通過帶譜的基帶名稱確定所在的溫度帶 所謂基帶,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帶,因位于垂直自然帶的最底層而得名。如果最底層自然帶是常綠闊葉林帶,說明該山地位于亞熱帶地區(qū)。 2.通過帶譜的數(shù)量判斷緯度的高低 通常,帶譜數(shù)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緯度位置越低,反之則越高。因此,緯度低的高大山嶺,自然帶數(shù)量要多于緯度高的山嶺。若是赤道地區(qū)的高大山嶺,自然帶從山麓到山頂發(fā)生的變化規(guī)律類似于由赤道到兩極的變化規(guī)律。 3.利用自然帶判斷南、北半球 通過自然帶的數(shù)量,判斷陽坡和陰坡,進而判斷南、北半球。如上圖所示,北半球的山體,因正午太陽在南邊的時間長,則南坡獲得的光熱多于北坡,因而南坡自然帶的數(shù)目多于北坡,或基帶自然帶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則反之。 4.根據(jù)雪線的高低判斷迎風坡和背風坡 同一山體的兩坡,雪線高的為背風坡,雪線低的為迎風坡。(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線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線高) 5.根據(jù)不同山坡自然帶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斷山坡坡向 (1)東西走向的山——自然帶海拔分布高的為陽坡,自然帶海拔分布低的為陰坡(如喜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溫帶地區(qū))——自然帶海拔分布高的為背風坡,自然帶海拔分布低的為迎風坡(如太行山:迎風坡降水多,但氣溫稍低,在背風坡相同的海拔處,其降水量比迎風坡少,但氣溫偏高。因此背風坡同迎風坡降水量和氣溫大體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風坡,故背風坡的自然帶分布海拔要比迎風坡的高)。 (2015山東卷)下圖為我國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隨海拔變化示意圖。完成1~2題。 1.該山地可能是( ) A.秦嶺 B.南嶺 C.昆侖山 D.喜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的類型組合存在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熱量 解析:第1題,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解題的關鍵是根據(jù)示意圖找出基帶的自然帶。據(jù)圖知,基帶為暖溫帶荒漠帶,秦嶺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基帶是森林帶而不是荒漠帶,A項錯;南嶺基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B項錯;昆侖山北側位于暖溫帶,基帶是荒漠帶,C項正確;喜馬拉雅山北坡基帶為高山草甸帶,D項錯。綜上,選C項。第2題,考查地域分異的原因。解題的關鍵是根據(jù)圖文材料準確獲取有效信息。甲、乙、丙三地均位于某地北坡,說明三地的海拔、光照、溫度差別不是太大,植被的變化主要是由于水分差異引起的。故選B項。 答案:1.C 2.B-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 高考 地理 一輪 復習 第一 部分 第六 單元 自然地理 環(huán)境 整體性 差異性 圖表 系列 十四 山地 垂直 自然 分布圖 判讀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632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