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15 近、現代中外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 第32講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學案 人民版.doc
《(通用版)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15 近、現代中外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 第32講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學案 人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用版)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15 近、現代中外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 第32講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學案 人民版.doc(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32講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考點1 輝煌璀璨——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 [識記—基礎知識梳理] 1.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的文學 (1)時代背景:工業(yè)革命正在深入開展;歐洲各國的民族、民主運動迅速發(fā)展,世界處于劇烈的變革與震蕩之中。 (2)文學風格:浪漫主義。 (3)代表 ①英國:拜倫的《唐璜》。 ②法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 2.19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的文學 (1)時代背景 ①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和復雜,道德觀念和文化價值觀念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 ②浪漫主義對未來的設想和憧憬不再適應當時的社會現實。 (2)文學風格:批判現實主義。 (3)代表 ①法國:司湯達的《紅與黑》,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 ②英國:狄更斯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霧都孤兒》、《雙城記》。 ③俄國:列夫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 3.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期的文學 (1)時代背景 ①世界各國各地區(qū)文化在碰撞之后取得了共同發(fā)展。 ②兩次世界大戰(zhàn)、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大事件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西方文學 ①法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 ②美國:德萊塞的《嘉莉妹妹》和《美國悲劇》;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等 亞非文學 ①印度: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和《戈拉》 ②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國》、《千只鶴》、《伊豆的舞女》等 無產階級文學 高爾基的《海燕》、《母親》等;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迅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 4.反映時代主題的文學 (1)時代背景 ①二戰(zhàn)后,各種力量重新組合,世界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著人類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 (2)主要流派:荒誕派戲劇、新小說派、“憤怒青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解凍文學”以及魔幻現實主義等,統稱為后現代主義文學。 (3)代表: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yī)生》等。 [輕巧識記]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 [理解—史料研習歸納] 各種文學流派的藝術風格 史料一 當法國革命使這個理性的社會和這個理性的國家成為現實的時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論它較之舊制度如何合理,卻決不是絕對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國家完全破產了。……總之,和啟蒙學者的華美約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 ——朱維之、趙澧《外國文學史》 史料二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 ——馬克思 史料三 它排斥虛無縹緲的幻想、排斥神話故事、排斥寓意與象征、排斥高度的風格化、排除純粹的抽象與雕飾,它意味著我們不需要虛構,不需要神話故事,不需要夢幻世界。 ——韋勒克 [史料解讀] (1)史料一反映了革命后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制度各種弊端日益暴露,使人們對“理性王國”感到失望,從而產生了浪漫主義文學。 (2)史料二信息“赤裸裸的利害關系”“現金交易”反映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從而產生了現實主義文學。 (3)史料三表明現實主義拋棄了浪漫主義的主觀幻想,揭露和批判了社會現實的罪惡。 [史料運用] (1)19世紀中葉法國某小說家對一位朋友說:“你描繪人類如你所眼見,我按照我希望于人類的來描繪。”該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屬于什么風格? [提示] 屬于浪漫主義風格。 (2)根據上述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文學各自產生的背景。 [提示] ①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浪漫主義文學的出現反映了社會各階層對啟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國”感到失望。②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現實主義文學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復雜化和尖銳化發(fā)展而來。 [史論歸納] 1.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的比較 浪漫主義文學 現實主義文學 現代主義文學 興起 時間 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 19世紀30年代以后 興起于19世紀晚期,20世紀30年代成為文學的主流 時代 背景 受歐洲資本主義發(fā)展及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人們對啟蒙思想家設想的“理性王國”感到失望 工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社會問題日益突出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經濟危機、世界大戰(zhàn)和嚴重的社會問題使人們迷茫、痛苦且找不到出路 創(chuàng)作 風格 深入發(fā)掘人類的感情世界,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構思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戲劇情節(jié)跌宕起伏 強調真實具體地描寫現實生活,詳細分析人類行為,再現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對社會現實秩序表現出不滿 是流派眾多、風格各異的多元化文學,其特點是集中表現自我,在藝術手法上反傳統 2.20世紀世界文學多元化特點的表現 (1)從表現形式上看:20世紀世界文學中的批判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作品都得到了發(fā)展。 (2)從表現內容上看:不僅有資本主義文學形式,而且無產階級文學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學也出現并且成就很高。 (3)20世紀世界文學可以說是全面繁榮,表現手法各異,反映的思想內容也體現出時代性和多元化的特點。 [應用—對點強化訓練] 1.有學者認為:“啟蒙運動不僅對抽象推理和空想方案持批判態(tài)度,而且還為重新發(fā)現人性的隱秘方面——欲望和情感,奠定基礎”。這里所說的“發(fā)現人性的隱秘方面”所引發(fā)的社會思潮是( ) 【導學號:62160155】 A.早期人文主義 B.理性主義 C.自由主義 D.浪漫主義 D [早期人文主義在13世紀末就出現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而啟蒙運動則是發(fā)生于以人文主義為旗幟的文藝復興運動之后的史實,故A項錯誤;理性主義顯然與“欲望和情感”是相對立的,故B項錯誤;自由主義與“發(fā)現人性的隱秘方面”同樣沒有必然的聯系,故C項錯誤;浪漫主義強調的正是“欲望和情感”等一系列跟人性的隱秘方面密切相關色彩,故D項正確。] 2.下面兩幅圖反映的是19世紀法國在文學與藝術領域的突出成就,其產生的時代背景是( ) 《人間喜劇》封面 油畫《拾穗者》 A.人文主義對文學藝術的深遠影響 B.人們對“理性王國”的憤懣與失望 C.經濟危機導致資本主義矛盾激化 D.科技發(fā)展給人心帶來的浮躁與迷惘 C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指導思想,文藝復興發(fā)生在14-17世紀,故A項錯誤;人們對“理性王國”的憤懣與失望是浪漫主義產生的原因,故B項錯誤;經濟危機導致資本主義矛盾激化進而產生了批判現實主義的文藝作品,《人間喜劇》、《拾穗者》是該風格的代表作品,故C項正確;科技發(fā)展給人心帶來的浮躁與迷惘和現代主義的創(chuàng)作有關,故D項錯誤。] 3.19世紀以來西方文學領域中的道德觀念和文化價值觀念發(fā)生了重要變化,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是其中重要的文學流派。兩者的共同之處是( ) A.揭露社會黑暗面 B.鼓吹暴力革命 C.真實地再現歷史 D.塑造英雄形象 A [浪漫主義對理性社會的失望則對社會的丑陋行徑有一定程度的批判,批判現實主義則是無情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面,故A項正確;這兩種文學流派里都沒有暴力革命的傾向,故B項錯誤;真實地再現歷史是新理性主義的體現,故C項錯誤;塑造英雄形象是新理性主義的重要內容,故D項錯誤。] 4.20世紀中期,有作家認為:文學作品應該“按照那些微塵紛紛墜落到人們頭腦中的順序,把它們記錄下來……追蹤它們的這種運動模式”。該作家主張( ) A.以寫實手法來塑造人物 B.注重描寫社會底層心聲 C.弘揚啟蒙時代理性精神 D.發(fā)掘人內心深處的奧秘 D [根據時間“20世紀中期”“按照那些微塵紛紛墜落到人們頭腦中的順序,把它們記錄下來……追蹤它們的這種運動模式”可知,這是現代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以寫實手法來塑造人物屬于現實主義,故A項錯誤;注重描寫社會底層心聲也屬于現實主義,故B項錯誤;弘揚啟蒙時代理性精神應該是在17-18世紀,故C項錯誤;發(fā)掘人內心深處的奧秘屬于現代主義風格,故D項正確。] 考點2 “異彩紛呈”“視聽盛宴”——美術、音樂及影視藝術 [識記—基礎知識梳理] 1.19世紀以來的繪畫藝術 (1)19世紀初期的美術 ①風格:浪漫主義。 ②代表:法國畫家籍里柯以其代表作《梅杜薩之筏》發(fā)表了浪漫主義的宣言;德拉克洛瓦以其《自由引導人民》將浪漫主義繪畫藝術推向了高峰,被稱為“浪漫主義的獅子”。 (2)19世紀中葉的美術 ①現實主義美術:法國庫爾貝的《石工》、《奧爾南的葬禮》、米勒的《拾穗者》以及俄國畫家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②印象派繪畫: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 ③雕塑:法國雕塑家羅丹的《思想者》。 (3)20世紀以后興起的立體畫派 ①特點:將繪畫對象分解為若干幾何切面,然后主觀的并置、重疊,以表示物體的幾何空間。 ②西班牙人畢加索是最有影響力的立體派畫家,作品主要有《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等。 (4)形形色色的當代美術:當代美術突出表現了世界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特點,主流流派有50年代風行美國的行動繪畫、歐洲興起的眾多后現代主義美術流派。 [輕巧識記] 19世紀以來的美術 2.19世紀以來的世界音樂 (1)19世紀初至19世紀中葉的浪漫主義音樂 ①特點:富有詩意,注重情感的表達,并且充滿了幻想。 ②代表 a.德國: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舒曼的《蝴蝶》、《幻想曲》。 b.奧地利:舒伯特(歌曲之王)的《小夜曲》、小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之王)的《藍色多瑙河》。 (2)19世紀中葉的民族樂派音樂 ①藝術風格:以民族題材為主題,帶有民族特點。 ②代表: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捷克作曲家安東德沃夏克創(chuàng)造了一種屬于自己國家的民族音樂。 (3)20世紀以后的音樂 ①音樂的變奏 a.印象主義音樂:法國德彪西的《牧神午后》。 b.表現主義音樂:勛伯格。 c.新古典主義音樂: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②風靡全球的搖滾樂 a.組成:美國黑人音樂家的“節(jié)奏和布魯斯”與美國白人的“鄉(xiāng)村西部音樂”兩類音樂的融合。 b.偶像:“貓王”艾維斯普萊斯利,徹底改變了當時流行音樂的形式,使世界各地都充滿了搖滾的情調。 c.傳播:英國的“披頭士樂隊”代表了搖滾樂在英國的成就。 [輕巧識記] 19世紀以來的音樂藝術 3.“年輕的藝術” (1)電影藝術 ①1895年12月28日,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館放映了人類第一部電影,宣告了電影時代的到來。 ②“默片時代”的代表人物是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代表作為《城市之光》與《摩登時代》;《爵士歌手》是第一部有聲電影;1935年,電影《浮華世界》的誕生標志著電影技術進入了“有聲電影彩色時代”。 ③二戰(zhàn)后,電影藝術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玩具總動員》、《泰坦尼克號》以及《珍珠港》是美國好萊塢代表性作品。 (2)電視藝術 ①20世紀20年代,英國工程師貝爾德試驗成功,電視藝術產生。 ②1954年,美國研制出第一臺彩色電視機。 ③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電視實現了多路傳播和衛(wèi)星傳播。 (3)影視藝術的影響: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國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產生了重要影響。 [輕巧識記] 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fā)展 [理解—史料研習歸納] 美術流派興起與時代關系 史料一 對西方某一美術流派有這樣的批判:它看不到未來,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與生活脫節(jié),在把未來理想化的同時,有時也導致藝術家走向悲觀的道路。 史料二 席勒認為藝術活動應當歸結為“滿足人類的愛好與感情的活動”。斯賓塞提出,藝術活動是基于內在的“游戲沖動”而發(fā)的“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動”。左拉明確指出:“繪畫所給予人們的是感覺,而不是思想?!? ——朱銘《外國美術歷史》 [史料解讀] (1)史料一關鍵信息是“理想化”“與生活脫節(jié)”,由此可判斷出該流派的藝術特點。 (2)史料二說明了印象畫派強調個人對客觀事物的感覺及印象的強烈個人感受,善于捕捉光與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象”,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 [史料運用] (1)史料一批判的是哪一美術流派?并根據史料分析這一流派的特點。 [提示] 流派:浪漫主義。 特點:反映了人們對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失望,注重表現人的感情;追求幻想,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怎樣理解印象派“繪畫所給予人們的是感覺,而不是思想”? [提示] 大多數印象派畫家認為繪畫中沒有政治的紛擾,只有關于色彩的實踐以及個人對客觀事物的感覺及印象的追求,而不提倡更深地去分析研究事物的內在意義。 [史論歸納] 西方不同時期美術流派興起與社會背景的關系 (1)新古典主義美術:伴隨著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到來,資產階級反對舊制度下的陳腐藝術風格,用藝術宣傳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用藝術培植人們的斗爭勇氣,樹立英雄主義的氣概。 (2)浪漫主義美術:人們對啟蒙運動宣揚的“理性王國”越來越失望,一些知識分子反對權威、傳統和古典模式,從而產生了浪漫主義美術。 (3)現實主義美術: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后,社會的黑暗使得人們產生了不滿和苦悶的情緒。他們要求真實地表現現實,并且對現實加以揭露和批判。 (4)印象畫派:19世紀后半期,一些青年畫家對統治歐洲藝術的種種清規(guī)戒律表示不滿;在科學證明“顏色是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的啟發(fā)下,主張戶外寫生,他們從畫室里走出來,發(fā)現了千變萬化的大自然。 (5)現代主義美術:20世紀以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們的心靈造成巨大創(chuàng)傷;工業(yè)化帶來的快節(jié)奏生活使人們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在他們的作品中,可以感覺到時代的快節(jié)奏;感覺到現代人的精神創(chuàng)傷和心理困惑;感覺到強烈的個人主義和虛無主義。 [應用—對點強化訓練] 1.近代某畫家的油畫中這樣描繪:畫面中央矗立著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畫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邊工作;右邊是幽靜的小鎮(zhèn)和高高的拱橋;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著教堂和小鎮(zhèn)。這一切讓人顯得格外渺小。有學者認為,該畫充滿對自然的贊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據此判斷這幅畫屬于( ) A.現實主義流派 B.浪漫主義流派 C.印象主義流派 D.現代主義流派 B [浪漫主義流派多以壯美的自然為素材,注重藝術家的主觀性和自我表現,表現激烈奔放的感情,“有學者認為,該畫充滿對自然的贊美,富有宗教神秘感”,這顯然符合浪漫主義的風格,故B項正確。] 2.某西方畫家偶然間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啟發(fā),“斷然拋棄了對人體的真實描寫,把整個人體利用各種幾何化了的平面裝配而成”,“不再只是從事物的視覺表象來描繪事物的形象,而是從內涵去認識和解析事物”。發(fā)生這一轉變的畫家是( ) A.注重表現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 B.重視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的畢加索 C.突出表現社會現實的俄國畫家列賓 D.強調捕捉光色微妙變化的法國畫家莫奈 B [材料中“各種幾何化了的平面裝配而成”“從內涵去認識和解析事物”說明該畫家強調用抽象、變形的藝術形式來表現人物內心的精神危機和困惑,應該屬于現代主義畫家。A項是浪漫主義畫家,不符合題意;西班牙畢加索屬于現代主義畫家,其作品重視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故B項正確;“斷然拋棄了對人體的真實描寫”說明該畫家不屬于現實主義流派,故C項錯誤;“不再只是從事物的視覺表象來描繪事物的形象”說明該畫家不屬于強調光線和色彩的印象畫派,故D項錯誤。] 3.西方浪漫主義前期的音樂作品,幾乎都是表達個人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揚快樂為主題。后期作品常表現悲觀、失望、迷茫、厭世的情緒,細致地詮釋人類自身的痛苦。這種變化反映了( ) A.音樂家浪漫情懷的缺失 B.近代社會轉型的沖擊 C.科技進步弱化人的作用 D.現代主義藝術的回歸 B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個別音樂家個人的主觀因素不可能成為整個社會藝術風格改變的原因,故A項錯誤;浪漫主義前期的快樂風格是出于對資本主義美好社會的憧憬與向往,而后期的痛苦風格則是由于體會到資本主義制度切膚的冷酷與悲慘,這是一種社會轉型在藝術中的重要體現,故B項正確;C項是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風格,排除;現代主義藝術產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絕不可能是“回歸”,故D項錯誤。] 4.1960年,美國舉行大選,電視臺首次直播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辯論場景。當時,民主黨候選人肯尼迪給電視機前的選民留下年輕有為、整潔干練的形象;展現在熒屏上的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松因疾病纏身,顯得老氣橫秋,神情疲憊。結果,肯尼迪最后以微弱優(yōu)勢當選總統,這反映了( ) A.美國民主制度的虛偽本質 B.民主黨比共和黨更得人心 C.科技發(fā)展影響了政治生活 D.電視辯論決定了大選結果 C [A、B兩項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根據材料“電視臺首次直播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辯論場景。當時,民主黨候選人肯尼迪給電視機前的選民留下年輕有為、整潔干練的形象……結果肯尼迪以微弱優(yōu)勢當選總統”可以得出科技發(fā)展(電視)影響了政治生活(競選結果),故C項正確;D項表述過于絕對,排除。] (對應學生用書第266頁) ◎2012—2017全國卷考情統計與分析 考綱 卷別 文學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術音樂作品 影視藝術 全國卷Ⅰ —— —— —— 全國卷Ⅱ —— —— 2014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幻想型影片 全國卷Ⅲ 2017雨果的小說《九三年》體現的政治理念 2016近代四幅美術作品 —— 考情分析 (1)從考查內容看,文學成就關注較少,對有代表性的美術、音樂作品的考查有所提升,彌補了高考中美術、音樂科目的缺失。(2)從命題特點看,主要為材料型選擇題,注重考查藝術作品的內涵及時代背景。(3)從命題趨勢看,命題角度可能會集中在對文學流派及代表人物的辨別、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及判定等方面。 ◎高考命題探究——找規(guī)律 立足歷史解釋——方法能力創(chuàng)新考 1.(2017全國卷Ⅲ)雨果在小說《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國唯一的最高權力機關國民公會,“既是正式選舉會議又是十字街頭,既是權威機關又是平民大眾,既是法庭又是被告”。這里的國民公會所體現的政治理念是( ) A.三權分立 B.君主立憲 C.人民主權 D.法律至上 C [法國的國民公會是普選產生的,是對君主專制的否定,是民主得到發(fā)展的體現。法國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體現了人民主權學說和社會契約思想,C項正確。] 2.(2016全國卷Ⅲ)下圖為近代以來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這四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來( ) A.傳統美術流派相繼被淘汰 B.理性思維的不斷深化 C.批判精神備受重視的趨勢 D.美術流派演變的歷程 D [題干中四幅作品依次體現的是新古典主義美術、現實主義美術、印象畫派和現代主義美術,反映的是近代以來美術流派演變的歷程,故選D項。] [名師點撥] 歷史解釋要求從歷史表象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第1題表面上選取的是法國作家雨果的小說《九三年》,實際上是考查法國1793年憲法所體現的治國理念。第2題選取的四幅作品代表不同的美術流派,要求找四幅美術作品反映的共同問題。 ◎高考仿真演練——明趨向 1.自然主義文學產生于19世紀后半期的法國,他們提出“實驗小說”的口號,認為寫小說就像在實驗室里做試驗,要忠實客觀地記載歷史,而不做政治和道德的評價。這一流派的出現表明( ) A.工業(yè)革命決定文學狀況 B.文學應獨立于政治之外 C.科技革命影響廣泛深刻 D.批判現實主義占據主流 C [根據材料“19世紀后半期”“實驗小說”可知文學作品受到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而非決定作用,故A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文學與政治的關系,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19世紀后半期……寫小說就像在實驗室里做試驗”可知,文學作品受到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故C項正確;材料討論“實驗小說”的問題,而非批判現實主義,故D項錯誤。] 2.某文學流派基于對現實世界的強烈不滿,廣泛從民間傳說、神話、童話中擷取題材,極大地豐富了文學的表現手法,為現代主義文學題材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下列與該文學流派屬于同一風格的作品是( ) A.《播種者》 B.《百年孤獨》 C.《格爾尼卡》 D.《悲慘世界》 D [根據材料可知,該文學流派屬于浪漫主義文學,《播種者》屬于現實主義繪畫,故A項錯誤;《百年孤獨》屬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故B項錯誤;《格爾尼卡》屬于現代主義美術,故C項錯誤;《悲慘世界》屬于浪漫主義文學,故D項正確。] 3.在西方近現代文化史上,英國某文學家從寫印度的故事和關于英國的詩歌轉而寫作兒童文學,后來又轉向描寫野生動物、社會諷刺和關于船舶機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時人評價這一文學現象說:“只有藝術家才能使成人讀者對關于動物行為和機器的書讀的津津有味?!边@一評價反映了當時( ) A.西方社會精神信仰面臨危機 B.進化論促進了人類思想解放 C.社會大眾對工業(yè)文明的贊美 D.現實主義文學引發(fā)社會共鳴 A [根據材料中文學家的描寫對象,應該是現代主義文學的特征,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的反傳統、反理性、夸張怪誕等特性,表明內心迷惘、虛無等情緒,故A項正確;描寫“社會諷刺和關于船舶機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與進化論無關,故B項錯誤;“野生動物”“動物行為”不屬于工業(yè)文明范疇,故C項錯誤;現實主義文學真實地再現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會問題的本質,而材料描述的是現代主義文學,故D項錯誤。] 4.19世紀,精細描繪人物或景物細節(jié)的寫實畫家在歐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場,進入20世紀之后,他們的市場日益縮小。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眾審美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B.作家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逃避 C.近代科學發(fā)展改變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 D.現代主義藝術更貼近大眾生活 C [精細描繪人物或景物細節(jié)的寫實畫家市場的縮小,與民眾審美觀念發(fā)生重大變化關系不大,故A項錯誤;精細描繪人物或景物細節(jié)的寫實畫與作家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逃避無關,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精細描繪人物或景物細節(jié)的寫實畫家在歐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場,進入20世紀之后,他們的市場日益縮小”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近代科學發(fā)展改變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故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現代主義藝術更貼近大眾生活,故D項錯誤。] 5.TheBeatles即披頭士,是一支成立于1960年的英國著名搖滾樂隊,他們服飾怪異,使用樂器簡單、隨意,節(jié)奏“離調”,以反叛的形象表達他們對傳統理性的否定。這一藝術風格屬于( ) 【導學號:62160156】 A.理性主義 B.現實主義 C.浪漫主義 D.現代主義 D [理性主義出現于啟蒙運動時期,即17、18世紀,與題干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現實主義出現于19世紀30年代,故B項錯誤;浪漫主義出現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故C項錯誤;材料中的時間1960年和關鍵信息“服飾怪異”“反叛”“對傳統理性的否定”等,與現代主義風格相符,故D項正確。] 把握歷史的深層原因:心理史學[唯物史觀] [理論闡釋]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唯物史觀 基本含義 辯證關系 社會存在 指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其核心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性質和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和變化,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 社會意識 指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廣義指社會上的人的一切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tài),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狹義則專指關于社會關系的意識,即意識形態(tài) 2.心理史學體現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 (1)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當代西方史學中的重要分支,西方“新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汲取心理學的某些理論、原則和方法,探究世界歷史進程中人類的各種活動,從“心理”的視角豐富和完善歷史認識的能力,提高歷史研究科學認識水平。 (2)心理史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各種類型的歷史人物的心理傳記;社會群體的心理史,如種族歧視、法西斯主義等;在童年史和家庭史研究中,對人的童年時代和家庭生活進行心理分析。 [運用點撥] 1.從心理史學的研究情況看,已不僅僅是過去那種心理學與歷史學的簡單結合,它正逐步吸收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以及倫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向著以心理與歷史為主、同時綜合多種學科方法的“大綜合”的方向發(fā)展。 史料一 要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某種藝術是和某些時代精神同時出現、同時消滅的。 ——[法]丹納《藝術哲學》 史料二 一切種類的文學藝術的源泉究竟是從何而來呢?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反映的產物。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心理史學:史料一和史料二從歷史的深層原因闡述了藝術作為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其特征注定要深深打上時代烙印,而這種時代烙印則是由當時的主觀和客觀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影響藝術家藝術風格的客觀因素:科技的發(fā)展,國家對文化藝術的支持,人們對文化新產品的需求以及環(huán)境、地域、師承等;主觀因素:藝術家個人的自我探索、創(chuàng)新,獨特的審美觀和相應的表現手法等。 2.(對接高考)近年的心理史學研究,強調對于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個體或群體的心理解釋,反映了心理史學發(fā)展中的一些新特點和新的趨勢。這種心理史學研究,在世界文學藝術中的運用尤為突出,了解心理史學,對于應對高考有關世界文學藝術成就的考查,頗有益處。 [針對訓練] 1.“反對用具體形象反映現實,而主張用抽象的語言——顏色和幾何圖形來表現藝術家主觀心靈”,體現該主張的美術流派屬于( ) 【導學號:62160157】 A.新古典主義 B.浪漫主義 C.現實主義 D.現代主義 D [“主張用抽象的語言——顏色和幾何圖形來表現藝術家主觀心靈”體現了反傳統、反理性,重視畫家內心感受,這是現代主義美術的特征。] 2.文學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能反映時代的風貌。下列各項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工業(yè)革命后社會的劇烈變革——現代主義繪畫興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引發(fā)的西方社會精神危機——印象派繪畫產生 C.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激化——現實主義文學興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方資本主義的繁榮——浪漫主義文學產生 C [現代主義繪畫是在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們的心靈造成巨大的創(chuàng)傷,以及工業(yè)化的快節(jié)奏加劇了人們的緊張感的背景下興起的,故A項錯誤;19世紀后半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印象派繪畫產生,故B項錯誤;19世紀30年代以后,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日趨尖銳,現實主義文學興起,故C項正確;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的歐洲,政治黑暗,社會不平等,社會各階層,特別是知識分子對啟蒙思想家所設想的“理性王國”深感失望,這種社會情緒反映在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就產生了浪漫主義文學,故D項錯誤。]-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通用版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15 近、現代中外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 第32講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學案 人民版 通用版 2019 高考 歷史 復習 專題 15 現代 中外 科學技術 文學藝術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6337936.html